第341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4k)

洪武十一年,德慶侯廖永忠因謀反罪,全家賜死。

這是大明建國後,死的第二個開國功臣。

而且還是在同一年。

一時間,風聲鶴唳,淮西武將們人人自危。

朱元璋也藉着這機會,對軍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從這些淮西勳將們手中收回兵權。

口中喊着知道更多內幕的廖俊軍,還被關在錦衣衛的大牢裡。

在這個時候,但凡有人敢說一聲不字。

那麼等待他的結果,可想而知。

因此從結果來看,這場兵變對大明來說,絕對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而且讓矛盾爆發出來,遠比將矛盾強行按下去要好得多。

存在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對矛盾,讓矛盾越積越深。

就像是兩口子有矛盾,很多時候吵一架,把話說開了,疙瘩反而解開了。

如果每次面對矛盾,都不處理,不斷積累,直至真正爆發的那一刻,事情將完全不可收拾。

這一次動亂僅僅只是發生在京師右掖軍,已經屬於大幸。

當然這其中也是因爲藍玉他們並不是真心要謀反的原故,不然真的全國各地開花的話,一時間還真不好處理。即便鎮壓了叛亂,可這些年好不容易讓大明百姓過上好日子,又要受到戰火摧殘,這顯然不是朱元璋願意看到的。

朱標這一邊,開始利用報紙這一載體給這些洪武老兵唱讚歌,宣揚洪武老兵爲國奉獻的精神,同時介紹洪武勳章代表的榮耀。

這些年一直跟在楊憲身旁,朱標如今早已明白宣傳工作的重要性,也能夠熟練運用。

身在揚州的楊憲看到這一幕,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給軍人以最高的尊重,這是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應該做的事情。

楊憲放下手中最新一期的大明日報,決定給朱標再添一把火。

他讓手底下人,編了一個個描述大明開國,這些老兵們如何犧牲流血,無私奉獻的話本。

然後再交由全國各地酒樓茶肆的說書人進行宣傳。

這一支說書人隊伍,楊憲養了很久了,就是爲了日後有需要的時候,打宣傳戰用的。

當初接收沈家酒樓產業,很大一部分也是爲了這個服務。

洪武十一年,秋。

大明的第一科徵兵,終於正式在天下各郡縣拉開了帷幕。

揚州。

瘦西湖畔,一個莊嚴巍峨的軍區大院前已然擠滿了人,外面還有更多的人在往這個方向涌來。

天空飄着細細的秋雨。

兩個人撐着雨傘,並肩而立。

要知道自古以來,揚州一直就被稱爲煙花之地。

古人用“煙花”來形容柳如煙、花似錦的春景,煙花三月下揚州,爲的就是買春。

繁華,可卻散發着靡靡之氣。

可在楊憲這些年的治理下,揚州卻完全脫胎換骨了一般。

冰冷的秋雨下。

街頭巷尾到處都是人挨着人,傘挨着傘的場景。

這些人今天來此,全都是奔着同一個目標。

那就是從軍報國!

看着這一幕,朱標不由得有些感慨,看了身旁的那個男人一眼。

這個男人,又何止是讓揚州脫胎換骨,根本就是讓整個大明脫胎換骨!

“京城那邊,應該也開始第一批徵兵了吧,太子殿下不在那邊主持,真的沒事嗎?”楊憲開口輕笑道。

朱標輕輕搖了搖頭,開口道:“京城那邊有我父皇在。”

朱標看着遠處那些少年兒郎,他能夠無比確定這些人並不是因爲年齡到了被逼無奈強制入伍,因爲這些少年郎一個個眼裡都有光。

朱標猶豫了一下,還是問出了心中所想。

“楊卿是從一開始,就已經看到了如今這一幕會發生是嗎?”

楊憲開口道:“薪火傳承。”

在楊憲眼中,只要給這些大明軍人該有的榮耀,讓全天下的百姓知道,如今的天下是靠誰打下來的。

只要做到這一點,那麼這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大明建國已經十一年了,那些被大明軍隊從元人手下保護的娃娃如今也已經長大了,他們將會踩着前人的腳印繼續往前,去保護更多的大明子民。”

聽了楊憲的話,朱標心中大爲震撼。

此刻他也終於明白,爲什麼朱元璋會讓那些老兵延遲退伍,讓他們在退伍前與新兵最後見上一面的原因了。

就是楊憲所說的,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薪火傳承。

在這件事上,很顯然,朱元璋和楊憲想到了一塊。

“對了,太子殿下,我給咱們大明軍隊還創造了一首軍歌。”楊憲忽然停下了腳步,開口道。

“軍歌?”朱標開口道。

楊憲點了點頭,開口解釋道:“大秦的《無衣》、西漢的《大風歌》、東漢的《馬踏燕然》、大唐的《秦王破陣樂》,這些都是軍歌。”

“我們大明同樣需要自己的軍歌。”

軍歌是軍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體現了軍隊的精神文化,而且對增強軍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

“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

“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

“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

“棄我昔時筆昔時筆,著我戰時衿戰時衿。”

“一呼同志逾十萬,高呼戰歌齊從軍!”

“高呼戰歌齊從軍!”

“.”

楊憲忽然唱了起來。

一旁的朱標聽着聽着,只覺心潮澎湃,到最後更是生出頭皮發麻的感覺。

朱標猛地抓住楊憲的手,開口道:“楊卿,這歌叫什麼名字。”

“就叫從軍歌吧。”楊憲開口道。

事實上,(知識青年從軍歌)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一首隻有詞沒有曲的歌,楊憲用的是新四軍軍歌的調子。

楊憲自己最初聽這歌的時候,還是因爲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頭阿譯長官帶頭清唱的那個版本。即便兩世爲人,楊憲依舊還記得,當時的他就是如今朱標這個反應。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團結奮進,好男兒報國就在今朝!

經過一個月時間的努力,大明徵兵工作終於下了帷幕。

一個個少年郎,也終於要在今天真正進入軍營,真正成爲一名大明的戰士。

而今天同時,也是洪武老兵們退伍的日子。

京師,中軍大營。

“前輩,您今天是來參加退伍大典嗎?”

一個剛來軍營的新兵,看着身着便服的一個老年人,開口問道。

老年人回過頭,看着新兵那張稚嫩、充滿朝氣的臉龐,開口笑道:“是啊。”

對方轉頭的瞬間,新兵也看清了老年人的樣子。

皺紋滿面,兩鬢斑白。

新年心中不由生出感慨,這個年紀都足以當他爺爺了,可還在爲大明保家衛國,實在是太令人敬佩了。

老爺爺,一定立個很多軍功。

“前輩,您怎麼現在纔來,退伍大典馬上就要開始了,我現在就帶你去現場。”新兵熱忱道。

老年人點了點頭,開口道:“那就勞煩小兄弟了。”

新兵帶着老年人,一路小跑,來到了退伍大殿會場。

“少年郎爲什麼參軍?”校場前,老年人停下了腳步,看着新兵開口問道。

“我叫張武,參軍爲保家衛國,敢問前輩尊諱?”新兵開口問道。

老人笑着回道:“好一個保家衛國,咱姓朱,名重八。”

“朱重.”

唸到一半,這名新兵出自本能閉上了嘴,臉上滿是震驚之色。

只是當他回過神來,朱元璋已然往校場中央走去。

那些早已等候多時的將官看到朱元璋後,立馬跑了過來,行禮道:“陛下!”

朱元璋擺了擺手,示意他們無需多禮。

退伍授勳儀式正式開始。

朱元璋、徐達、湯和等一衆將領,給這些退伍的軍官士兵們授勳。

所有剛入伍的新兵全程觀禮。

退伍大典結束後。

朱元璋站在校場中央的高臺上,做着最後的講話,他伸手指向軍營的大門,看着新兵那一張張稚嫩的臉龐,大聲開口道:“你們的前輩,用無數的生命與鮮血,驅逐了元人,打下了這片江山。”

“從今天開始,他們把手中的火炬交到了你們手中,當他們踏出軍營的那扇大門起,他們也成了你們需要拿命護着的人!”

觀禮的新兵們整齊劃一地站直了身子,嘴裡大聲喊着:“保家衛國!保家衛國!”

於此同時,軍中樂隊也跟着唱着軍歌。

蕩氣迴腸的軍歌在軍營上空迴盪。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

“好男兒,好男兒,報國就在今朝!”

軍隊改革,就此完美落下帷幕。

這一支有傳承、有信仰的大明雄獅,日後定當在這世界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朱元璋心裡無比確定。

當日廖俊軍供出了一份參與這場動亂背後的人員名單。

朱元璋只是讓手底下錦衣衛去秘密調查,並未聲張。

數月時間過去後,所有人都以爲這場風波過去。

只有胡惟庸心中清楚,以朱元璋的爲人,不發作,只有可能是沒有找到決定性證據,抑或是等着以後更好的時機再發作。

因此胡惟庸心中的危機感,也跟着越來越強烈。

尤其是近些日子,不僅僅是軍務,就連朝廷上很多重要緊急的事情,朱元璋也都在軍機處商議。很多時候,他們中書省真就成了一個上傳下達的傳話筒了。

這一日,胡惟庸的府上迎來了一個客人。

胡府,密室裡。

“回去告訴你們的大將軍,現在時機未到,現在仍然需要蟄伏。”胡惟庸老神在在地靠在椅子上,端着茶杯,輕輕磕着茶沿,也不喝,就聽響。“讓你們將軍把心放進肚子裡去,只要你們不給大明出兵的理由,我會從中斡旋。”

此時單膝跪在胡惟庸身前的不是別人,正是來自東瀛幕府足利尊氏大將軍的手下。

除了死敵漠北外,無論是之前的高麗,還是最近的小琉球島,在胡惟庸看來都是自作孽。

只要東瀛足利尊氏聽他的話,不主動挑起爭端,胡惟庸有很大的把握,能夠阻止朱元璋向東瀛出兵。

理由有很多,大明朝建國後,連年征戰,收服雲南、遼東,對外又擴張了漠北、高麗、小琉球島,需要休養生息,短時間內,實在是不宜輕易動用戰爭手段了。

還有就是,東瀛沒有做任何錯事,甚至爲了對之前那些浪人倭寇擾邊表示道歉,還獻出了石見等地給瀛王朱樉擴充封地。

如果在這種時候,大明出兵的話,會引起周圍所有小國的恐慌。

還有就是東瀛畢竟遠在海外,隨意發動戰爭,結局還是存在不可控的因素。

在胡惟庸看來,每一條理由都能夠站得住腳。

大明周邊這麼多國家,在胡惟庸看來,最有利用價值的就是東瀛。

不僅僅是因爲東瀛的國力,還有東瀛的野心!

當初胡惟庸在得知東瀛靠着自己,研發出了新式的火器之後,是着實嚇了一跳。

不過後來,經過了解後,發現僅限於洪武步槍。

不過即便只有這一點,也足夠驚人了。

“是,胡相國。”

黑衣忍者,跪在地上,開口道。

胡惟庸沉默了片刻,接着開口道:“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年,你主人期待的那一天就會到來。在這之前,需要好好積蓄力量。”

“不僅僅是新式的槍械,火藥方面同樣需要革新,配方無法直接搞到手,不過我可以搞到火藥,你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其破譯研究。”

“至於東瀛那邊,讓你們將軍與朱樉打好關係,畢竟他就身在東瀛,要是讓他給察覺出什麼端倪來,那就前功盡棄了。”

“是!”黑衣忍者,腦袋壓得更低了。

畢竟在他面前的,可是大明帝國的宰輔,帶給他的壓力比他們的將軍足利尊氏還要來得大。

胡惟庸開口道:“之前的紅袖招計劃繼續,讓他把範圍再擴大。還有,告訴你們將軍,如果能夠在一個人身邊安插下釘子的話,勝過無數人。”

“敢問胡相,這個人是誰?”黑衣忍者開口問道。

“楊國公,也就是當初征服漠北的大明神侯。”

“楊憲!” 

第363章 屬於大明的環球航行(4k)第15章 背鍋的老劉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爭朝夕!第114章 飲鴆止渴293.身體不適,再請一天假第54章 只要能前行一步,那也是前進了第302章 建立政務員體系(4k)194.第194章 放眼看世界(4k)254.第252章 羊羣效應第112章 朕有降龍之力?!第314章 像你這樣的人才,揚州大學有多少?254.第252章 羊羣效應第305章 聰明的胡惟庸(4k)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354章 女真滅族(4k)221.第220章 望遠鏡的妙用236.第234章 少女當家230.第229章 給我打!往死裡打!第120章 未開封的考題232.第230章 比起邏輯,我更願意相信楊憲183.第183章 不想學趙匡胤,更不做劉邦(4k第318章 駙馬府的管家打死人了(4k)第2章 文明科技系統204.第203章 蒸汽機的原理162.第162章 報紙的威力第117章 大哥,我接下來要說的這件事,事關第11章 藍玉,你出息了啊第45章 田園之樂209.第208章 莫名就被大儒記恨上了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227.第226章 少女第一次仰望星空第300章 賤籍胥吏,與倡優同籍(4k)287.第284章 真是妙啊!李相!(4k)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177.第177章 真177章 軍火展示(章回數老打第144章 給大明首富的一點點震撼第352章188.第188章 你老子食言了,成了吧(4k)第102章 你是好人第126章 大明榜樣第339章 護短的朱標(4k)256.第254章 全球第一紡織廠171.第171章 冰棍治病第124章 老朱的殿試第145章 通往揚州的天字號車廂237.第235章 十八路“諸侯”155.第155章 心中當有尺第346章 黑袍僧人(4k)223.第222章 開海174.第174章 加封太傅第40章 京城紙貴243.第241章 老哥哥,兄弟這回,怕是路走到195.第195章 大明第一個親王(4k)第337章 來,取朕甲冑來!(4k)第30章 過冬前的準備第76章 下面沒有了190.第190章 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4k)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第51章 你這新鮮韭菜味不對啊283.第280章 徐達的震撼(4k)276.第274章 大明第一期專利侵權案第301章 雄主之治國,則爲之計深遠(4k)242.第240章 失態的朱元璋164.第164章 神蹟第66章 新的可能209.第208章 莫名就被大儒記恨上了第314章 像你這樣的人才,揚州大學有多少?第113章 好好幹,未來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290.第287章 向儒家開炮(4k)288.第285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4k)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第149章 懷疑人生沈萬三300.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287.第284章 真是妙啊!李相!(4k)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218.第217章 光與暗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第73章 說話!第301章 雄主之治國,則爲之計深遠(4k)第10章 驕兵悍將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第8章 製鹽大業169.第169章 洪武五年 夏248.第246章 原來錢,還能這樣玩第97章 我希望在那一天,別人也會把我當成是第99章 仰望星空第352章170.第170章 舔一舔第33章 各自滿意第327章 天子劍,月下斬駙馬(4k)189.第189章 此事再議(4k)第35章 紅樓問世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236.第234章 少女當家第344章 求仁得仁 (4k)第351章 見雪是雪,是一種幸福(4k)220.第219章 所謂倭亂
第363章 屬於大明的環球航行(4k)第15章 背鍋的老劉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爭朝夕!第114章 飲鴆止渴293.身體不適,再請一天假第54章 只要能前行一步,那也是前進了第302章 建立政務員體系(4k)194.第194章 放眼看世界(4k)254.第252章 羊羣效應第112章 朕有降龍之力?!第314章 像你這樣的人才,揚州大學有多少?254.第252章 羊羣效應第305章 聰明的胡惟庸(4k)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354章 女真滅族(4k)221.第220章 望遠鏡的妙用236.第234章 少女當家230.第229章 給我打!往死裡打!第120章 未開封的考題232.第230章 比起邏輯,我更願意相信楊憲183.第183章 不想學趙匡胤,更不做劉邦(4k第318章 駙馬府的管家打死人了(4k)第2章 文明科技系統204.第203章 蒸汽機的原理162.第162章 報紙的威力第117章 大哥,我接下來要說的這件事,事關第11章 藍玉,你出息了啊第45章 田園之樂209.第208章 莫名就被大儒記恨上了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227.第226章 少女第一次仰望星空第300章 賤籍胥吏,與倡優同籍(4k)287.第284章 真是妙啊!李相!(4k)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177.第177章 真177章 軍火展示(章回數老打第144章 給大明首富的一點點震撼第352章188.第188章 你老子食言了,成了吧(4k)第102章 你是好人第126章 大明榜樣第339章 護短的朱標(4k)256.第254章 全球第一紡織廠171.第171章 冰棍治病第124章 老朱的殿試第145章 通往揚州的天字號車廂237.第235章 十八路“諸侯”155.第155章 心中當有尺第346章 黑袍僧人(4k)223.第222章 開海174.第174章 加封太傅第40章 京城紙貴243.第241章 老哥哥,兄弟這回,怕是路走到195.第195章 大明第一個親王(4k)第337章 來,取朕甲冑來!(4k)第30章 過冬前的準備第76章 下面沒有了190.第190章 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4k)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第51章 你這新鮮韭菜味不對啊283.第280章 徐達的震撼(4k)276.第274章 大明第一期專利侵權案第301章 雄主之治國,則爲之計深遠(4k)242.第240章 失態的朱元璋164.第164章 神蹟第66章 新的可能209.第208章 莫名就被大儒記恨上了第314章 像你這樣的人才,揚州大學有多少?第113章 好好幹,未來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290.第287章 向儒家開炮(4k)288.第285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4k)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第149章 懷疑人生沈萬三300.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287.第284章 真是妙啊!李相!(4k)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218.第217章 光與暗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第73章 說話!第301章 雄主之治國,則爲之計深遠(4k)第10章 驕兵悍將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第8章 製鹽大業169.第169章 洪武五年 夏248.第246章 原來錢,還能這樣玩第97章 我希望在那一天,別人也會把我當成是第99章 仰望星空第352章170.第170章 舔一舔第33章 各自滿意第327章 天子劍,月下斬駙馬(4k)189.第189章 此事再議(4k)第35章 紅樓問世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236.第234章 少女當家第344章 求仁得仁 (4k)第351章 見雪是雪,是一種幸福(4k)220.第219章 所謂倭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