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選定昌平州

聽完朱慈烺的要求後,崇禎陷入了兩難之中。

在大明的先例中可沒有太子親自去擔任縣令的做法。

最關鍵的還是各地縣令之職都在內閣和吏部的掌控之中,自己要是貿然的插手這件事情的話,一定是會引起文官的反撲。

這還會讓原本就不是很平穩的朝堂局勢瞬間變得更加動盪起來。

“太子,你如果想學習治國理政之道,朕可以准許你去內閣旁觀參政學習,單獨治理一縣的話就沒有必要了吧!”

“你看如何?”

朱慈烺對這樣的結果沒有什麼意外,甚至後續崇禎會怎麼說服他,朱慈烺也非常清楚。

最近一段時間朱慈烺已經成功的回想起了自己之前的記憶,甚至比親身經歷過的還要清楚,畢竟親身經歷的也只會記得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但朱慈烺不同。

所有發生過的事情都深深的存在自己的腦海中等待着去翻閱,而對於自己的父皇崇禎則是重點關注的。十幾年的父子,點點滴滴都歷歷在目。

朱慈烺擡起頭,誠懇的說道。

“父皇明鑑,以兒臣所見所聞,內閣中的諸位閣老不太擅長於地方事務的處理,如果兒臣去學習的話,恐怕效用不大!”

朱慈烺這說的還算委婉了。

內閣中的具體情況崇禎甚至比所有人要更加清楚。

自即位以來,崇禎已經換了十幾任首輔了。

其他人只道是崇禎沒有耐心,對臣工動輒訓斥,稍有不滿便直接罷黜。

可是誰又能瞭解到崇禎的苦衷。

不停的輪換首輔是爲了什麼?

還不是爲了能找到一個能力強大,手腕高超可以掌控朝局的首輔!

可是一連換了十幾任首輔,不斷的提拔各路新人加入內閣考察之後,崇禎依舊是沒有找到甚爲符合自己心意的輔臣。

現在也有些心灰意冷了,只能矮個裡面拔高個,劣中取優了。

從之前輪換過的各位閣臣中挑選一個還算是不錯的,能貼合自己心意的。

所以早在兩月前,崇禎就已經下詔讓周延儒重回內閣了,只不過周延儒遲遲不到,暫時讓張四知充任內閣首輔罷了。

心思百轉之間,崇禎看了看依舊十分恭敬的太子,還是想作一番努力去打消太子這個念頭,實在是太難辦了!

“這樣,太子我賦予你監察北直隸各縣的權力,如此的話,你也可以去觀摩府縣級別的事務是如何處理的,怎麼樣?”

朱慈烺依舊搖了搖頭。

“父皇,千看萬看終究不如自己實際上手感受一番,箇中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況且兒臣也不是要一直佔據着縣令職位,需要給兒臣三年時間便可,三年之後任憑父皇收回!”

朱慈烺的算盤打的十分精明。

有了這三年的處置大權,自己就可以將各項事務都給搭建起來,縱然三年之後不是縣令主官也無妨。

更何況,三年之後自己一定會掌握更大的權力,區區縣令自己還看不上。

面對朱慈烺如此的堅持,崇禎也感覺有些好笑。

自己的這個長子終究是長大了,以前見到自己就唯唯諾諾的那個孩子終究是過去式了。

不過這樣也好,大明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崇禎心裡也是有數的,未來的繼承人要是沒有足夠的手腕,那可就糟糕了。

因此朱慈烺表現得越爲堅持,崇禎心裡的喜愛之情就越甚。

罷了,答應就是了。

“好了,太子,起來吧!”

“你要求的事情朕答應了!”

“不過你想要哪一縣的治理權限?”

“如今你身爲太子,不宜遠離京城,就在北直隸的順天府中選擇一縣吧!”

“你是要自己選擇還是朕隨便爲你選一個?”

在轉變過心思之後,崇禎設身處地的爲朱慈烺構想了起來。

怎麼選對朱慈烺有利那就怎麼來。

“要不從順天府的七個直轄縣中選一個給你?”

朱慈烺聞言搖了搖頭。

“父皇,不可!”

“順天府直轄七縣乃是京師重地,輕易授予兒臣的話,朝堂上的爭論聲可少不了,還是不必如此麻煩了!”

“就把昌平州交給兒臣管轄便是了!”

明朝北直隸順天府管轄着5州22縣,其中府轄縣有七個,州領縣有15個。

七個直轄縣分別是大興,宛平,良鄉,固安,永清,東安以及香河。

全京城近六成的人口都在這七縣中,其中關係也是錯綜複雜的,朱慈烺要的是一個能安穩發育的後勤基地,可不想將心力浪費在去處理那些複雜的人事關係上。

但是除了這直轄七縣之外,剩下的五州十五縣就好的多了。

而在這五州十五縣中,最適合朱慈烺的就是其中的昌平州。

昌平州具體的發展還是永樂帝遷都北京之後纔開始的,而且明十三陵也都建立在昌平。

朱慈烺是潛心研究了許久,才選定了昌平州這個位置,昌平州這裡對朱慈烺的優勢是非常大的。

第一,昌平州中建造了許多的關隘城堡,而且都在交通要道上,非常有利於朱慈烺駐守兵馬保護自己的發展成果不被外敵掠奪。

建奴多次入寇的時候,昌平州可以說的上是遭受侵襲最少的。

第二,經過遷都之後的二百多年發展,昌平州的繁華也是不錯的,各地開墾的土地很多,人口也不少,非常適合朱慈烺去發展經營。

第三,昌平州還領管着順義,懷柔,密雲三縣,非常適合朱慈烺在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向外發展。

第四,昌平州臨近北部邊境,很適合朱慈烺從此出擊,攻打蒙古諸部落。

朱慈烺可沒有打算一直待在家裡建設經營,必要的軍事行動還是要有的。

第五,在昌平州里擁有土地的人基本上都是些意志不堅定,後來投降闖賊和建奴的各家勳貴。

朱慈烺想要對他們動手已經很久了,這次正好一舉兩得,不僅能打擊他們的勢力,還能爲自己收穫大片的土地,以此來穩定軍心,提供錢糧。

朱慈烺在選定了昌平州之後,就一直念念不忘的想要去這裡發展,這次好不容易有了這個機會,說什麼也不會放棄的。

所以在崇禎詢問意見的時候,朱慈烺纔會毫不猶豫的就選擇了昌平這個位置。

第五十四章 嘉定伯的爲難第九十章 代職,出兵第十章 挑選匠人,自建後勤第七十三章 建奴與闖賊誰的威脅更大?第一百一十章 上本參劾,召集閣臣第五十一章 大明黃冊制度第八十七章 中飽私囊,膽大包天第四十一章 封賞,體制第一百三十七章 深夜拜訪第一百四十五章 梁山水泊的現狀第四十七章 大洋那一邊的新奇物件第四十八章 家宴第一百一十九章 朱慈烺的謀算第六十六章 起用孫傳庭第八十章 準備妥當,種植玉米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臨,動手!第四十七章 大洋那一邊的新奇物件第一百一十六章 朝會第八十章 準備妥當,種植玉米第七十二章 文華殿問策第一百零七章 阻礙?通通拿下!第十章 挑選匠人,自建後勤第三十八章 投效第九十九章 功成第二十二章 招降第一百四十一章 軍隊建設,比武準備第一百零四章 諭旨到第二十九章 梁山留守分工第十三章 組建火器工坊第一百四十五章 梁山水泊的現狀第一百零七章 阻礙?通通拿下!第四十四章 通通准許第三章 昏聵誤國,當衆怒斥第六十二章 軍營與商議第一百四十三章 夏耕情況第一百二十五章 破局之法第一百二十章 達成目標第四十六章 拜見母后第八十六章 調兵遣將第八十三章 礦場暴動第一百零八章 思想的轉變第五十一章 大明黃冊制度第七十九章 交接,陶安返回第二十六章 歸降第八十七章 中飽私囊,膽大包天第十二章 尋找鑽牀第四十一章 封賞,體制第七十七章 田莊,騰飛的開始第一百三十一章 後續安排第一百四十章 送別孫傳庭第三十二章 死人衝突!第六十四章 戰略方向的變化第七十四章 剿滅闖賊的信心第六十三章 開封不容有失第六十三章 開封不容有失第五十五章 交鋒第四十八章 家宴第十七章 梁山泊衆人的心思第十七章 梁山泊衆人的心思第五十八章 聖旨到第四十四章 通通准許第九十八章 潛入礦場內部第八十五章 軍營變化第一百四十五章 梁山水泊的現狀第一百三十八章 指點第八十一章 承諾不變,初心不改第四十二章 選定昌平州第八十九章 查辦第八十九章 查辦第五十二章 東宮瑣事第二十五章 密謀(晚了點,算週六的!)第一百三十二章 餘波第九十五章 密謀第九十四章 勸降第五章 下發賞賜,收攏人心第十六章 抵達山東,作戰計劃第七十六章 朱慈烺的不爽第一百二十二章 暴怒的崇禎第一百一十章 上本參劾,召集閣臣第四十七章 大洋那一邊的新奇物件第九章 太監搪塞,太子發威第八十一章 承諾不變,初心不改第一百一十四章 入宮,父子談心第七十四章 剿滅闖賊的信心第九章 太監搪塞,太子發威第九十一章 行軍第三十九章 返回京城,面見崇禎第四十三章 重建天子親軍第一百零五章 商議,計劃第一百二十一章 該我上場了!第七十章 父子終相見第一百三十一章 後續安排第十四章 大明江山永在第一百三十三章 抄家第一百章 下決心第七十九章 交接,陶安返回第一百零一章 返回第七十一章 瞭解情況第三十五章 爭吵第七十章 父子終相見
第五十四章 嘉定伯的爲難第九十章 代職,出兵第十章 挑選匠人,自建後勤第七十三章 建奴與闖賊誰的威脅更大?第一百一十章 上本參劾,召集閣臣第五十一章 大明黃冊制度第八十七章 中飽私囊,膽大包天第四十一章 封賞,體制第一百三十七章 深夜拜訪第一百四十五章 梁山水泊的現狀第四十七章 大洋那一邊的新奇物件第四十八章 家宴第一百一十九章 朱慈烺的謀算第六十六章 起用孫傳庭第八十章 準備妥當,種植玉米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臨,動手!第四十七章 大洋那一邊的新奇物件第一百一十六章 朝會第八十章 準備妥當,種植玉米第七十二章 文華殿問策第一百零七章 阻礙?通通拿下!第十章 挑選匠人,自建後勤第三十八章 投效第九十九章 功成第二十二章 招降第一百四十一章 軍隊建設,比武準備第一百零四章 諭旨到第二十九章 梁山留守分工第十三章 組建火器工坊第一百四十五章 梁山水泊的現狀第一百零七章 阻礙?通通拿下!第四十四章 通通准許第三章 昏聵誤國,當衆怒斥第六十二章 軍營與商議第一百四十三章 夏耕情況第一百二十五章 破局之法第一百二十章 達成目標第四十六章 拜見母后第八十六章 調兵遣將第八十三章 礦場暴動第一百零八章 思想的轉變第五十一章 大明黃冊制度第七十九章 交接,陶安返回第二十六章 歸降第八十七章 中飽私囊,膽大包天第十二章 尋找鑽牀第四十一章 封賞,體制第七十七章 田莊,騰飛的開始第一百三十一章 後續安排第一百四十章 送別孫傳庭第三十二章 死人衝突!第六十四章 戰略方向的變化第七十四章 剿滅闖賊的信心第六十三章 開封不容有失第六十三章 開封不容有失第五十五章 交鋒第四十八章 家宴第十七章 梁山泊衆人的心思第十七章 梁山泊衆人的心思第五十八章 聖旨到第四十四章 通通准許第九十八章 潛入礦場內部第八十五章 軍營變化第一百四十五章 梁山水泊的現狀第一百三十八章 指點第八十一章 承諾不變,初心不改第四十二章 選定昌平州第八十九章 查辦第八十九章 查辦第五十二章 東宮瑣事第二十五章 密謀(晚了點,算週六的!)第一百三十二章 餘波第九十五章 密謀第九十四章 勸降第五章 下發賞賜,收攏人心第十六章 抵達山東,作戰計劃第七十六章 朱慈烺的不爽第一百二十二章 暴怒的崇禎第一百一十章 上本參劾,召集閣臣第四十七章 大洋那一邊的新奇物件第九章 太監搪塞,太子發威第八十一章 承諾不變,初心不改第一百一十四章 入宮,父子談心第七十四章 剿滅闖賊的信心第九章 太監搪塞,太子發威第九十一章 行軍第三十九章 返回京城,面見崇禎第四十三章 重建天子親軍第一百零五章 商議,計劃第一百二十一章 該我上場了!第七十章 父子終相見第一百三十一章 後續安排第十四章 大明江山永在第一百三十三章 抄家第一百章 下決心第七十九章 交接,陶安返回第一百零一章 返回第七十一章 瞭解情況第三十五章 爭吵第七十章 父子終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