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欣欣向榮

天啓七年十月中旬,閹黨成員,都察院監察御史楊維垣彈劾魏忠賢得力干將,閹黨“五虎”之首,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左督御史、少傅兼太子太傅崔呈秀徇私枉法、索賄納賄、嚴重貪腐。

崇禎一改常態,下令徹查。

查出來的結果駭人聽聞,崔呈秀的兒子大字不識一籮筐,竟然高中進士,崔呈秀更是肆無忌憚的收受賄賂,提拔親信,排除異己,很多官員都是京察大計中被罷免的貪官污吏,按律終生不得啓用,卻被他提拔的充斥了六部和都察院!

魏忠賢面對鐵一般的事實無言以對,一場風暴即將在京城掀起。

而此時的月港卻是一片欣欣向榮,隨着孫元化的到來,王徵、宋應星相繼應招而來,俞諮皋和戚元功回來了,兩萬屯衛和一萬歸順的海盜也已齊聚澄海縣城四周。

福建巡撫張斌一聲令下,月港新城正式破土動工,九龍江畔頓時熱火朝天,一段段城牆拔地而起,一條條街道展露雛形,三萬步卒其上陣,月港舊貌換新顏。

這天,張斌帶着曹文詔和戚元功漫步到九龍江邊視察新城牆的修築進度,看了一圈,形勢相當喜人,按這進度,估計十一月底就能提前完工。

新城的修築是沒有什麼問題了,接下來就要考慮三萬步卒的整編了。

視察完一圈之後,張斌興致勃勃的帶着曹文詔和戚元功向新建的鑄炮廠走去,他便走邊問道:“元功,戚家軍的選拔標準是什麼?”

戚元功回憶道:“戚家軍對士兵的要求其實並不高,按家父教導,戚家軍士兵一要服從命令,二要身強力壯,其他就沒什麼了。”

服從命令和身強力壯這兩個要求的確不高,但是,明末的時候,真正能達到這兩個要求的屯衛還真不多,身強力壯或有之,但是,這服從命令卻是個問題,皆因屯衛操練荒廢已久,他們都懶散慣了。

張斌想了想,點頭道:“嗯,你先從屯衛中選拔一萬身體比較強壯的,讓長山他們帶着開始操練,這月港新城緩上十來天建成也沒多大關係,以後,每天早上,操練一個時辰,先操練基本陣列就行了。操練的同時,你慢慢將其中比較服從命令的挑選出五千左右,讓元輔帶着,準備操練鴛鴦陣,剩下的五千讓元弼帶着,準備操練車陣。”

戚元功聞言,連忙拱手道:“末將遵命。”

張斌又對曹文詔道:“文詔,剩下的一萬屯衛就交給你了,我準備讓他們以後專使火槍,這個火槍不光是隔百來步遠瞄準射擊,以後,新造的火槍都會在前面配上刺刀,近戰的時候有點類似於長槍,你先帶着他們用五尺左右的木棍操練一下槍法吧,以後每天早上也操練一個時辰。”

曹文詔聞言,連忙拱手道:“末將遵命。”

張斌又對他道:“剩下的一萬海盜先讓變蛟領着,同樣操練槍法,以後每天早上也操練一個時辰。”

曹文詔再次拱手道:“末將明白。”

此時,鑄炮廠已然在望,宋應星聽說張斌來了,遠遠的就迎了出來。

由於孫元化要指導修築城池,這鑄炮廠張斌乾脆交給宋應星來負責,其實鑄炮廠對建築的要求並不高,普通磚石結構的大平房就行,主要還是鍊鋼爐和鍊銅爐的建造,而這個正好是宋應星的強項。

這會兒房子已經建的差不多了,就剩下圍牆和內部設施了。

鑄炮廠的結構也很簡單,前面是三排縱向大平房,這是當廠房用的,中間鋪了兩條寬敞的石板路,後面兩排橫向的小平房,這個是住人的,中間就一條小路。

宋應星熱情的領着他們來到中間那排大平房,直接從第一個大門走進去,這裡面倒不是廠房,而是辦公場所,裡面靠前的一面已經隔成了幾個小書房,靠中間的一面則是一條過道。

宋應星的書房就是進門第一間,裡面就一排書架,一個大書桌,一條靠背椅,別無它物。

張斌當仁不讓的坐到書桌後面,隨即他又讓宋應星找來了三把椅子,招呼衆人在書桌旁圍坐下來,這纔開口問道:“長庚,這個月底能開工嗎?”

宋應星聞言,緩緩點頭道:“這鑄鋼和鑄銅月底倒是可以開工了,鑄炮的話恐怕不行,初陽那邊好像還沒怎麼準備。”

張斌微笑道:“鑄炮先不急,能鑄鋼和鑄銅就行,先做點冷兵器。”

宋應星聞言,連忙拿出一個空白賬本,隨即又提起毛筆,這才問道:“不知大人需要些什麼冷兵器,數量幾何,工期多久,屬下好根據需要徵調軍匠和匠戶。”

張斌爲了方便他辦事同樣給他掛了個福建都司的經歷,也是正六品的官,雖說在整個都司衙門裡不算什麼,但是徵調軍戶和匠戶什麼的還是很方便的。

這武器配備張斌倒是早有腹稿,他一一列舉道:“這次主要裝備元功手下的一萬人,需短刃一萬把,戚家刀短刀四千把,平刀兩千把,槍頭八千個、钂鈀一千個、碎刃一萬個、藤盾一千面、鐵皮巨盾一千面,這些年前最好能做出來。做好這些以後,就全力做手弩,先做五千把手弩出來,時間長點沒關係。還有,下個月等孟侯過來,還要做一千輛霹靂火戰車,這個本官不是很熟,等孟侯過來了再說吧。”

宋應星刷刷刷記下來,隨即點頭道:“屬下明白,另外屬下斗膽問一下,這軍戶和匠戶超過徭役時間以後工錢怎麼算?”

張斌想了想,乾脆道:“這樣吧,你儘量抽調能在這邊定居下來的軍戶和匠戶,徭役時間就不要算了,直接給他們每個月發白銀三兩,糧三石,讓他們能養活一家人,安心在這裡幹活。”

這待遇已經相當於九品芝麻官的待遇了,宋應星不由拱手道:“大人真是愛民如子,屬下替那些軍戶和匠戶多謝大人了。”

張斌擺了擺手,站起來告辭道:“那就這樣吧,長庚,你多辛苦一下,儘快將所需的軍戶和匠戶徵調過來,爭取月底全面開工。”

宋應星連忙拱手道:“屬下明白,請大人放心。”

張斌點了點頭,隨即便招呼曹文詔和戚元功向外走去。

第二天一早,卯時,澄海縣城外便無數集合的呼喊聲,三萬新軍操練終於開始了,城外號令陣陣,三萬步卒吼聲震天,城內百姓則紛紛露出興奮的表情。

巡撫大人這是在集結大軍準備剿滅海盜了,以後終於有安生日子過了!

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四十五章 蒸汽動力第十六章 戚家餘烈第二九四章 三位公爵引領下的帝國崛起第六十五章 犯衆怒第五十章 栽贓陷害第十五章 俞龍戚虎第二章 瘋狂的計劃第二七七章 竟然被攻擊了第二一六章 成都破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十章 查抄貪官污吏第八十六章 入閣爲相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五十四章 喜得千金第一四二章 氣數已盡第三十二章 做回惡人又何妨第十八章 大明水師的英勇第三十五章 責任第四十一章 佛郎機炮不好做第五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二章 吹牛有風險第六十二章 遼河大捷第一六七章 太子吃癟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九十一章 海州城將陷第四十九章 情敵乍現第一〇八章 建奴你不懂炮戰第七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一三二章 氣得噴血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二二五章 東瀛被打到集體自閉第六十二章 投降第一六四章 敲響警鐘第一三五章 獻首功第十一章 強盜邏輯(上)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四十四章 輕型鐵甲戰艦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一九九章 復社銷聲匿跡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三〇二章 思慮周祥第六十二章 暗夜第四十六章 幫忙第七十章 小鬼子被坑慘了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賢宦第五十七章 齊心協力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二〇八章 絕後第九章 先裝個慫第三十八章 遼河之謀第二十一章 八員虎將第一四三章 亡國之兆第三十八章 閉門羹第十八章 息事寧人第七章 連升三級第三十八章 閉門羹第四十五章 牽掛第三十五章 自生火銃第十八章 策對崇禎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十六章 新城新氣象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二七二章 張斌的盤算第二十六章 東盛堂第五章 東番特戰營(上)第三〇九章 征服南洋第九十章 皇太極傻眼第二十二章 來點小伎倆第七十二章 荷蘭人來干涉了第二四一章 從酋長到包工頭第二七三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二十一章 京城內鬼(上)第二三六章 皇室宗親終屈服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四十四章 驚天逆轉第三十七章 都察院易主第九十八章 稀裡糊塗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二十五章 蘄州李氏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腳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一六七章 太子吃癟第八十三章 從車輪舸到輪船(上)第十五章 俞龍戚虎第六章 東番特戰營(下)第二二三章 永樂勳貴第十三章 半個下馬威第十一章 保一方平安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三十章 遼東在行動第一三二章 氣得噴血第二五一章 裁軍勢在必行第二十二章 傷離別第二十八章 東門山第四十三章 缺銅
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四十五章 蒸汽動力第十六章 戚家餘烈第二九四章 三位公爵引領下的帝國崛起第六十五章 犯衆怒第五十章 栽贓陷害第十五章 俞龍戚虎第二章 瘋狂的計劃第二七七章 竟然被攻擊了第二一六章 成都破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十章 查抄貪官污吏第八十六章 入閣爲相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五十四章 喜得千金第一四二章 氣數已盡第三十二章 做回惡人又何妨第十八章 大明水師的英勇第三十五章 責任第四十一章 佛郎機炮不好做第五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二章 吹牛有風險第六十二章 遼河大捷第一六七章 太子吃癟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九十一章 海州城將陷第四十九章 情敵乍現第一〇八章 建奴你不懂炮戰第七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一三二章 氣得噴血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二二五章 東瀛被打到集體自閉第六十二章 投降第一六四章 敲響警鐘第一三五章 獻首功第十一章 強盜邏輯(上)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四十四章 輕型鐵甲戰艦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一九九章 復社銷聲匿跡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三〇二章 思慮周祥第六十二章 暗夜第四十六章 幫忙第七十章 小鬼子被坑慘了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賢宦第五十七章 齊心協力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二〇八章 絕後第九章 先裝個慫第三十八章 遼河之謀第二十一章 八員虎將第一四三章 亡國之兆第三十八章 閉門羹第十八章 息事寧人第七章 連升三級第三十八章 閉門羹第四十五章 牽掛第三十五章 自生火銃第十八章 策對崇禎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十六章 新城新氣象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二七二章 張斌的盤算第二十六章 東盛堂第五章 東番特戰營(上)第三〇九章 征服南洋第九十章 皇太極傻眼第二十二章 來點小伎倆第七十二章 荷蘭人來干涉了第二四一章 從酋長到包工頭第二七三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二十一章 京城內鬼(上)第二三六章 皇室宗親終屈服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四十四章 驚天逆轉第三十七章 都察院易主第九十八章 稀裡糊塗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二十五章 蘄州李氏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腳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一六七章 太子吃癟第八十三章 從車輪舸到輪船(上)第十五章 俞龍戚虎第六章 東番特戰營(下)第二二三章 永樂勳貴第十三章 半個下馬威第十一章 保一方平安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三十章 遼東在行動第一三二章 氣得噴血第二五一章 裁軍勢在必行第二十二章 傷離別第二十八章 東門山第四十三章 缺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