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吹牛有風險

國破則家亡,如果大明亡了,一般老百姓可能還有活路,但像張斌這種父子皆爲明朝官員的家庭,怕是很難倖免。

張斌自然不想做亡國奴,更不想做亡國之臣,他決心拯救大明。

那麼,怎麼拯救大明呢?

湊巧的很,這個問題,他還真知道。

因爲他平時放鬆的時候,最喜歡看的就是明朝的小說,起點歷史頻道,關於明朝的小說,只要能看下去的,他基本上都看完了。

而明朝小說寫其他時間段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寫明末的,可以說他對明朝滅亡的原因還是比較瞭解的,拯救大明的辦法他更是看了一堆。

他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他後世的經驗,他後世學的機電一體化專業,而且還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多年,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如果讓他放手施爲,他甚至能在明末掀起一場工業革命,拯救大明並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熟悉明末歷史的他也明白,一個縣令,要拯救大明,貌似是不可能的。

因爲權力太小了,一個七品芝麻官,誰會鳥你啊!

起碼要成爲六部尚書又或是進入內閣,說出來的話纔有人聽。

如果按正常的升官途徑走下去,就算不出一點意外,三年升一階,升到正二品的六部尚書都需要將近三十年,而那個時候,明朝早就亡了!

也就是說,要想拯救大明,就不能慢慢往上爬,必須想辦法儘快提升自己的官階,儘快手掌大權,不然的話,縱然本事通天也來不及了。

在明末,怎麼快速升官呢?

根據史料記載,最靠譜的辦法就是吹牛逼!

要想一步登天,首先要把自己吹上天。

面對明末那種紛亂的形勢,不管是天啓帝還是崇禎帝都有點病急亂投醫,只要你敢吹,他們就敢給你升官!

東林黨那幫自命清流的傢伙就不說了,一個個光會吹,吹得自己好像都是治世能臣一樣,竊居高位卻毫無治國良方,明朝的滅亡可以說跟他們又莫大的關係。

還有一個人,比東林黨還牛逼,東林黨那些人他比起來,就是個渣。

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圓嘟嘟袁崇煥,仔細瞭解一下他的升遷之路就會發現,他簡直就是個吹神。

據史料記載,他從一個七品縣令升到位極人臣的督師總共才用了六年時間,也就是說,六年之內,他升了十二級還不止!

天啓二年,他還只是一個縣令,那個時候他便開始吹噓自己精通兵法,結果那年京察大計,他被御史侯恂相中,破格提拔到兵部任職。

這還只是開胃菜,緊接着他便上奏天啓帝:只要給我足夠的兵馬錢糧,我一個人就能守住山海關!

這話,天啓帝也信!立馬就破格提拔他爲正五品的兵備僉事,吹個牛逼,連升三級,這也是沒誰了。

當然,他本事還是有一點的,緊接着,他便於天啓六年和天啓七年分別取得了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

不過,他時運不濟,正好魏忠賢魏公公需要用這兩次大捷的功勞來作爲自己侄子和侄孫加官進爵的依據。

於是,拼死力戰的他只是提升了一階,晉升爲左僉都御使,而魏忠賢的侄子魏良卿卻因寧錦大捷有功晉升爲太師。

其實魏良卿這個還不算什麼,他雖然沒去過遼東,但好歹成年了,更爲誇張的是,魏忠賢的另一個侄子,還在奶孃懷裡吃奶的魏良棟竟然也因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有功被封爲東安侯並晉爲太子太保!

這是何等的臥槽啊,袁崇煥被氣得直接辭官回鄉,撂挑子不幹了。

崇禎皇帝繼位後,魏忠賢等一衆閹黨被除,他的機會又來了。

他刻意誇大自己在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中所起的作用,並吹出五年平遼的神話。

這話,崇禎帝竟然也信了!立馬任命其爲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使,去督師薊遼!

督師這個頭銜可不得了,什麼總兵、巡撫都得聽他的,可以說位極人臣。

六年,從正七品的縣令升到準一品的督師!

六年,袁崇煥就走完了很多人一輩子都走不完的升遷之路!

不過,他最後這一下把牛皮給吹破了,五年不但沒能平遼,還把皇太極平的跑到大明京城撒野來了。

結果,崇禎皇帝一氣之下,把他給活颳了!

由此可見,吹牛也是門學問,瞎吹是不行的。

在明末,吹牛是不犯法,只要你敢吹,升官那絕對比坐火箭還快。

但是,吹牛也是有風險的,牛皮不能吹太狠,一旦把牛皮吹破了,那就是赤果果的欺君,會死很慘。

張斌知道,這會兒,遼東那灘渾水趟不得。

因爲後金現在氣勢正盛,而大明卻被黨爭和貪腐搞得烏煙瘴氣,此消彼漲之下,要想收拾後金,很難。

要吹,必須找個簡單點的,容易點的事情吹。

他想了一會兒,又想到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熊文燦。

他之所以想到熊文燦,倒不是因爲這位仁兄吹牛厲害,這位仁兄的特長也在嘴上,不過不是吹牛,而是忽悠人。

崇禎元年,熊文燦就任福建巡撫,海盜頭子鄭芝龍由廈門攻銅山,結果,竟然被他招降了!

崇禎十年,他因爲治理海盜有功,被舉薦爲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代王家禎總督南直隸、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軍務,負責圍剿農民起義軍。

他又使出忽悠神功,把農民起義軍頭子張獻忠給招降了。

不過,這次其實是熊文燦被忽悠了,張獻忠是詐降,不到一年,張獻忠便降而復起,鬧得更兇了。

結果,熊文燦也被崇禎給斬了。

當然,張斌也不是想學着熊文燦去忽悠人,他只是想在合適的時候吹噓一番,代替熊文燦去當福建巡撫。

因爲他知道,海盜頭子鄭芝龍其實早就想投誠了,不管誰去,這個功勞都能輕鬆拿到手。

更重要的,這個縣令張斌的父親就是福建都司下屬的大金所千戶,而他未來的岳父,更有望出任福建都司都指揮使!

他只要能當上福建巡撫,那簡直就是如魚得水,不但能輕鬆招降鄭芝龍,還能很快建立起自己的勢力。

當然,巡撫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當的,縣令還不夠資格當巡撫。

地方官員要當巡撫,最起碼也得是個知府,又或是左右布政使什麼的。

朝廷官員要當巡撫要求倒是低一點,兵部侍郎、郎中甚至都察院監察御史這樣的七品官員都有資格當巡撫。

所以,第一步,他準備先混到兵部或者都察院去,取得外放巡撫的資格再說,至於知府或是左右布政使就算了,要從縣令升上去起碼得十來年。

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二八一章 小克倫威爾公爵第三十六章 當廷對質第一四三章 亡國之兆第十五章 戚家軍威武(上)第五十三章 挺進遼河第三十六章 救援第五十六章 年節第三十一章 銀票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三〇三章 幾億兩的生意第六十一章 堅船利炮第十八章 應招而來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四十二章 覆命第三〇三章 幾億兩的生意第一五七章 崇禎的手段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險第二三六章 皇室宗親終屈服第九章 準備反擊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一二五章 大舉反攻第二五一章 裁軍勢在必行第一百章 皇太極發動第二十六章 崇禎教子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二六〇章 親赴歐陸第十章 親人聚第一二五章 大舉反攻第二十四章 籌謀練兵第三章 一步登天第四十一章 好戲登場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三〇一章 勸皇上放權第一四二章 氣數已盡第十一章 巧立名目三成稅賦第三十九章 募捐第六十五章 犯衆怒第三十章 感動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二十七章 相信自己第一一五章 建奴潰逃第一九五章 氣勢洶洶來吃個癟第四十一章 好戲登場第四十三章 缺銅第八十一章 朕也耍耍你們第八十七章 東番兵事(下)第三十一章 打板子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九十六章 入川受阻第九十一章 海州城將陷第五十二章 測試第十五章 畢自嚴告狀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二〇九章 斬首第六十三章 滿江紅第六章 李自成跑了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七十三章 勇者的選擇血戰到底第十三章 海盜終滅第十九章 助紂爲虐第二十章 年不好過第六十五章 坦誠相見第二十二章 來點小伎倆第四十六章 幫忙第一三一章 斷建奴根基第一九三章 復社尋死第八十七章 東番兵事(下)第二一八章 天下太平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二五一章 裁軍勢在必行第二二三章 永樂勳貴第二七五章 白撿一塊殖民地第三十章 推廣問題第四十七章 親自上陣第三十九章 募捐第二十三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一八〇章 紅顏禍水第七十四章 被染紅的渾河血日第五十六章 年節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二〇六章 我說你能行你就能行第一〇二章 崇禎傻眼了第一章 瘋狂的閣部第二十六章 反賊爲什麼要造反第三十九章 繡樓姑娘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四十九章 恐怖大陣第二十章 徵兵遇阻第二八七章 封地和聯姻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四十三章 梳櫳之資第二七四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二九七章 被盟友拋棄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一〇七章 皇太極也傻眼了
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二八一章 小克倫威爾公爵第三十六章 當廷對質第一四三章 亡國之兆第十五章 戚家軍威武(上)第五十三章 挺進遼河第三十六章 救援第五十六章 年節第三十一章 銀票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三〇三章 幾億兩的生意第六十一章 堅船利炮第十八章 應招而來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四十二章 覆命第三〇三章 幾億兩的生意第一五七章 崇禎的手段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險第二三六章 皇室宗親終屈服第九章 準備反擊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一二五章 大舉反攻第二五一章 裁軍勢在必行第一百章 皇太極發動第二十六章 崇禎教子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二六〇章 親赴歐陸第十章 親人聚第一二五章 大舉反攻第二十四章 籌謀練兵第三章 一步登天第四十一章 好戲登場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三〇一章 勸皇上放權第一四二章 氣數已盡第十一章 巧立名目三成稅賦第三十九章 募捐第六十五章 犯衆怒第三十章 感動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二十七章 相信自己第一一五章 建奴潰逃第一九五章 氣勢洶洶來吃個癟第四十一章 好戲登場第四十三章 缺銅第八十一章 朕也耍耍你們第八十七章 東番兵事(下)第三十一章 打板子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九十六章 入川受阻第九十一章 海州城將陷第五十二章 測試第十五章 畢自嚴告狀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二〇九章 斬首第六十三章 滿江紅第六章 李自成跑了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七十三章 勇者的選擇血戰到底第十三章 海盜終滅第十九章 助紂爲虐第二十章 年不好過第六十五章 坦誠相見第二十二章 來點小伎倆第四十六章 幫忙第一三一章 斷建奴根基第一九三章 復社尋死第八十七章 東番兵事(下)第二一八章 天下太平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二五一章 裁軍勢在必行第二二三章 永樂勳貴第二七五章 白撿一塊殖民地第三十章 推廣問題第四十七章 親自上陣第三十九章 募捐第二十三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一八〇章 紅顏禍水第七十四章 被染紅的渾河血日第五十六章 年節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二〇六章 我說你能行你就能行第一〇二章 崇禎傻眼了第一章 瘋狂的閣部第二十六章 反賊爲什麼要造反第三十九章 繡樓姑娘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四十九章 恐怖大陣第二十章 徵兵遇阻第二八七章 封地和聯姻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四十三章 梳櫳之資第二七四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二九七章 被盟友拋棄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一〇七章 皇太極也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