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佛郎機炮不好做

孫元化的確被這個數量給嚇到了,將近兩千門火炮,遼東甚至是整個大明加起來怕都沒這麼多!

不說別的,這麼多火炮需要多少錢,巡撫大人知道嗎?

他忍不住提醒道:“大人,火炮差不多都是銅鑄的,鑄炮很費錢的。”

銅在這個時候的確很值錢,因爲銅錢就是用銅做的,一文錢差不多就一錢銅,也就是說,七斤多銅就值一兩銀子。

這將近兩千門火炮需要多少銅呢?

五十斤重的四百門;

一百斤重的八百門;

五百斤重的四百門;

一千斤重的兩百門;

這加起來就是五十萬斤,還有,每門佛郎機炮還要配五個子銃,光是買銅就要耗費將近十萬兩銀子,巡撫大人有這麼多錢嗎?

這個時候,張斌也在心裡默默計算。

才五十萬斤,沒多少錢啊,嚇我一跳。

他鬆了口氣,微笑道:“恩,錢不是問題,就看你多久能鑄出來。”

十萬兩還不是問題?

孫元化有點難以置信的道:“巡撫大人,這可是將近十萬兩銀子,朝廷會給嗎?”

要崇禎撥這麼多銀子,可能有點難,因爲這會兒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而魏忠賢留給他的卻是一個空空如也的國庫,他還等着自己給他賺錢呢。

這個時候,張斌這喜歡開玩笑的惡趣味又上來了,他裝出嚴肅的表情,搖頭道:“朝廷不會出這個錢,本官上任的時候,朝廷並未撥付任何糧餉。”

“啊”,沒有撥付任何糧餉,這仗怎麼打,這炮怎麼造!

張斌看到孫元化目瞪口呆的樣子,心中得意了一把,不過,玩笑可不能開過頭,稍微開一下可以,開過頭了引起人反感就不好了。

孫元化明顯大吃一驚,這就差不多了,張斌緊接着解釋道:“不過,本官來福建之後組織了一次募捐,承蒙各大商幫給面子,總共募集了軍費白銀兩百萬兩,拿十萬兩出來鑄炮是沒有問題的。”

孫元化再次目瞪口呆,白銀兩百萬兩,這些商幫這麼有錢的嗎?

不過,他並未再糾纏錢的問題,巡撫大人都說了有,那就肯定有,作爲屬下,他再糾纏不休,那純屬管的太寬,有毛病。

問題,這光有錢還不夠啊,鑄炮可是很麻煩的,尤其是佛郎機炮,一般軍匠都鑄不好,需得精通鑄造之術的老師傅纔有望鑄出來,他上哪裡找這麼多精通鑄造之術的軍匠啊!

他拱了拱手,實話實說道:“大人,這佛郎機炮不是一般軍匠能鑄出來的,這主要是因其母銃與子銃之間不能有絲毫差錯,太緊了子銃塞不進去,太鬆了則會漏氣,要做到子銃與母銃之間毫無縫隙,太難了。如果是一般的火炮,還好做一點,佛郎機炮,將近兩千門,學生恐怕十年都鑄造不出來!”

他這意思,鑄造虎蹲炮、碗口銃、甚至是紅夷大炮都好說,唯獨這佛郎機炮不好做。

張斌卻是堅定的搖頭道:“不行,必須得是佛郎機炮,其他火炮裝填彈藥太費時間,與戰不利!”

孫元化面露難色道:“大人,佛郎機是好用,但鑄造要求太高,很難找到能鑄出來的軍匠啊。”

純靠鑄造來達到尺寸配合的要求,難度肯定大啊,這會兒的人還沒金屬切削加工的經驗,要做出精密配合的零件耗費的時間的確很長。

張斌緊接着解釋道:“初陽,母銃與子銃之間的配合純靠鑄造肯定很難,可以考慮在配合處放大一點尺寸,鑄造好以後,再加工一下,這樣就簡單了。”

這個其實不用張斌說,孫元化也知道,問題有些地方以現有的加工水平根本就加工不了啊,他忍不住小心的辯駁道:“大人,這個學生也知道,子銃倒還好說一點,都是外面,打磨比較容易,母銃就不行了,那是個豁口,要磨圓很難啊。”

明朝這會兒金屬怎麼加工張斌還真不是很瞭解,他不由問道:“那炮管裡面呢,怎麼打磨光滑的?”

這個孫元化自然知道,他如數家珍的道:“這個倒不是打磨出來的,炮管內部須得做個專門的鐵鑽,先將火炮固定,然後將鐵鑽帶杆固定在一個宛如車輪的大轉輪上,敲進炮管中,再使人轉動轉輪,轉完一段,再敲進去一段,如此反覆,一門三尺長的火炮,大概需要一天時間。”

這就是個手動的鑽牀嘛,用人工去鑽那麼大的炮管,想想都費勁,張斌不由搖頭道:“此法不妥,費時費力,需做個能自己轉動的鑽頭去鑽。”

沒想到,孫元化一點都不吃驚,他竟然跟着搖頭道:“大人說的是水車水磨之類的東西嗎,那樣的確是省力了,但是,那速度卻比使人鑽慢得多,幾天都加工不出一門火炮來,太耽誤時間了。”

張斌倒是忘了,這個時候還有人利用水力,但是,流水的速度和推力根本就不適合做機牀的動力,他繼續搖頭道:“初陽,本官說的並不是水車水磨之類的東西,而是一種新的推動方法。”

孫元化不由好奇道:“敢問大人,準備用什麼來推動轉輪?”

蒸汽機這東西,雖然不用孫元化來研製,但是,他也必須知道有這個東西,畢竟,最後使用的是他。

張斌乾脆解釋道:“本官准備請王徵王良甫來做一種叫新型機械,用燒開水所產生的蒸汽來推動轉輪,那樣的話轉輪就能飛速轉動,加工炮管不在話下,甚至子銃的外壁和母銃的豁口都可以用這種機械來加工,到時候,你把子銃和母銃需配合的地方稍微放大的鑄就行了。”

蒸汽?燒開水孫元化自然知道,那冒出來的熱氣就叫蒸汽嗎,這個他還真不是很明白,不過,這個時候他的心思卻沒在這上面,因爲張斌提到了王徵。

他大驚道:“大人也認識斐理伯?”

斐理伯孫元化是用洋文語氣念出來的,這意思並不是說王徵是個伯爵,而是王徵的教名,他們是教友!

這個張斌倒是沒想到,他同樣吃驚道:“你認識王良甫,還有這個什麼斐理伯是洋文名吧?”

孫元化連連點頭道:“學生跟王良甫是教友,而且同樣愛好格物致知之道,算是知交。”

張斌聞言,好奇道:“這麼說,你也有洋文名咯,你洋文名是什麼?”

孫元化鄭重的拱手道:“學生教名依納爵。”

依納爵!一個伯,一個爵,這名字還真有點湊巧啊。

好吧,張斌只是好奇一下而已,他們是朋友就更好了,更能配合無間。

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六章 京察鬧劇第一四〇章 建奴內亂第十九章 募捐風波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五十一章 試製第二二七章 投降也不會停止進攻第二五三章 來自葡萄牙的求助第四章 糊弄第九十章 皇太極傻眼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六章 京察鬧劇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八章 不破不立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賓第三十九章 貪腐潮第一〇八章 建奴你不懂炮戰第三十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八十三章 平衡之術第二三七章 來一場大遷移第一八八章 太子問計第一五〇章 克瀋陽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二十九章 羅汝才扛不住了第十四章 入住都司衙門第三十一章 真好吃第十九章 搭救袁崇煥第二十四章 推廣中成藥第九十八章 稀裡糊塗第一八二章 急流勇退第六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六十四章 溫體仁慌了神第六十四章 秦檜府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會跳牆的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賓第三十四章 大捷第一〇四章 恐怖的調動速度第二十三章 作死第三十一章 糧食問題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一八九章 張斌掌權第十九章 喬遷新居第六十二章 暗夜第十三章 功過全憑一張嘴第三十四章 我們什麼都沒幹第四十九章 廷推風波第五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四章 招撫第二六一章 堅定的走出去第三〇八章 開疆擴土第四章 招撫第八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章 招張斌回京第二十六章 東盛堂第六十二章 遼河大捷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二章 偶遇孫傳庭第十七章 納捐助餉第七章 這傢伙好毒第三章 英國公第三一四章 再立新州府第二〇〇章 東林不足與謀第九十六章 入川受阻第七十三章 奉旨抄家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四十四章 撿到寶了第二一一章 另一個軍閥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們的事第四十五章 喝醉了容易出事第十三章 鄭芝龍發飆第五十三章 收復河山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一六二章 用東林第一八一章 周延儒倒了第二十五章 蘄州李氏第六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八十四章 有緣無分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第五章 兩邊都惹不起第三十二章 糧倉國脈第八章 又一場大清洗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三〇二章 思慮周祥第七十四章 完了第四十章 金州告急第五十六章 重現曙光第一三七章 莫名其妙的決定第三十一章 明朝那些太監第一九五章 氣勢洶洶來吃個癟第三十八章 曲中名妓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二一二章 拖出去砍了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九章 再等三年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險第三十六章 秦淮風月第二七〇章 總督的幸與不幸第四十四章 撿到寶了第八十三章 平衡之術
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六章 京察鬧劇第一四〇章 建奴內亂第十九章 募捐風波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五十一章 試製第二二七章 投降也不會停止進攻第二五三章 來自葡萄牙的求助第四章 糊弄第九十章 皇太極傻眼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六章 京察鬧劇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八章 不破不立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賓第三十九章 貪腐潮第一〇八章 建奴你不懂炮戰第三十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八十三章 平衡之術第二三七章 來一場大遷移第一八八章 太子問計第一五〇章 克瀋陽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二十九章 羅汝才扛不住了第十四章 入住都司衙門第三十一章 真好吃第十九章 搭救袁崇煥第二十四章 推廣中成藥第九十八章 稀裡糊塗第一八二章 急流勇退第六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六十四章 溫體仁慌了神第六十四章 秦檜府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會跳牆的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賓第三十四章 大捷第一〇四章 恐怖的調動速度第二十三章 作死第三十一章 糧食問題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一八九章 張斌掌權第十九章 喬遷新居第六十二章 暗夜第十三章 功過全憑一張嘴第三十四章 我們什麼都沒幹第四十九章 廷推風波第五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四章 招撫第二六一章 堅定的走出去第三〇八章 開疆擴土第四章 招撫第八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章 招張斌回京第二十六章 東盛堂第六十二章 遼河大捷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二章 偶遇孫傳庭第十七章 納捐助餉第七章 這傢伙好毒第三章 英國公第三一四章 再立新州府第二〇〇章 東林不足與謀第九十六章 入川受阻第七十三章 奉旨抄家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四十四章 撿到寶了第二一一章 另一個軍閥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們的事第四十五章 喝醉了容易出事第十三章 鄭芝龍發飆第五十三章 收復河山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一六二章 用東林第一八一章 周延儒倒了第二十五章 蘄州李氏第六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八十四章 有緣無分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第五章 兩邊都惹不起第三十二章 糧倉國脈第八章 又一場大清洗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三〇二章 思慮周祥第七十四章 完了第四十章 金州告急第五十六章 重現曙光第一三七章 莫名其妙的決定第三十一章 明朝那些太監第一九五章 氣勢洶洶來吃個癟第三十八章 曲中名妓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二一二章 拖出去砍了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九章 再等三年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險第三十六章 秦淮風月第二七〇章 總督的幸與不幸第四十四章 撿到寶了第八十三章 平衡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