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

張斌可不是無聊跑出來賺取名望的,他是來考察的,這次北直隸遷徙饑民只是試點,他這是在爲後面的遷移做準備。

這旱災貌似還得持續十多年,受災嚴重的地方肯定要向外遷移饑民,不然他們餓極了就會造反,他早就在考慮饑民遷移的問題了,這次他也是趁機試一試,他掌權以後還會有更大規模的遷移。

這次試點還不止一種,有給饑民分配可耕種的田地讓他們種田爲生的,有修築鐵路招聘和培訓鐵路系統熟練工的,還有各種工廠徵召專業匠戶的。

這張家灣是屬於專門種田的那種,遷移過來的饑民都是世世代代務農的農戶,這北直隸的雨水其實還不是很充沛,以後要遷移,肯定是向南方,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甚至是南洋等雨水充沛的地區遷移,他之所以到這裡來考察主要是想看看遷移的效果。

現在看來,遷移的效果很不錯,至少老百姓滿意了,他們眼中不再是痛苦、麻木甚至是絕望,而是充滿了生機。

這就證明,這次遷移很成功,至少目前來看相當成功,成功了就要總結經驗,爲以後更大的遷移做準備。

那麼,這成功的經驗有哪些呢?

首先,當然是用對了人,事在人爲,用一個毫不關心老百姓死活的貪官污吏和用一個勤政愛民、清正廉潔的幹吏效果自然會不一樣。

這通州知州正是他的學生徐孚遠,勤政愛民、清正廉潔正是他對自己學生的基本要求,這點,徐孚遠做的很出色。

當然,遷移這麼大的事肯定不是他一個人努力就能成功的,比如,這個張老漢貌似就很不錯。

張斌看了看張老漢長滿老繭的手,饒有興致的問道:“老張頭,認識字嗎?”

張老漢紅着臉,靦腆的道:“小人倒是讀過幾年私塾,字還是認識的,就是人太笨,連個生員都考不上,後面就慢慢息了讀書考科舉的心思專心種田去了。”

張斌欣慰的點了點頭,隨即又問道:“家中可有文房四寶?”

張老漢連忙點頭道:“有的有的,以前村裡造黃冊,修改魚鱗圖冊什麼的都是小人經手的,這文房四寶肯定得備着。”

還會造黃冊,修改魚鱗圖冊,看樣子功底還可以啊,張斌不由興致勃勃的道:“去將文房四寶取來,寫幾個字給我看看。”

張老漢聞言,不由驚訝道:“就在這?”

張斌微笑着點頭道:“就在這,隨便寫幾個字給本官看看。”

張老漢卻是畏畏縮縮道:“小人那點筆墨怎敢在太師面前獻醜。”

這時候,一旁的徐孚遠忍不住笑罵道:“大人讓你寫你就寫,你字還能寫的比大人好嗎,放心,沒人指望這個。”

張老漢聞言,連忙起身跑屋裡搬出個小方桌,又取出文房四寶,隨後便拿出筆和紙咬緊牙關,使出渾身解數,認認真真的寫了一幅字,恭恭敬敬的遞給張斌。

張斌拿手裡一看,他寫的是一首詩,就是憫農一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字的確沒什麼藝術感,就是工整,標準的科舉體,寫的相當工整。

張斌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對一旁的徐孚遠道:“復齋,你這個里正選的很不錯,如果其他地方的遷移也能達到張家灣這效果就算是成功了,你有空好好跟人家請教一下,把他怎麼組織村民搬遷,分配房屋,打掃衛生,修葺房屋,清除雜草,耕地種田等等記下來,記詳細點,以後就作爲遷移的教材,每次遷移之前都要組織甲首和里正學習。可別小看這點事情,能把十甲一百餘戶安排的這麼井井有條,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徐孚遠鄭重的點頭道:“學生明白。”

張老漢連連搖手道:“哎呀,不敢當,不敢當,怎麼敢說請教,還教材,小人也就做了些分內之事而已。”

張斌拍着他的肩膀讚許道:“老張頭,你做的很好,真的,現在,很多人已經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能做好自己本分的官員已經不多了。“

這的確是大實話,這會兒很多官員,特別是地方官員,腦子裡想的根本就不是勤政愛民,而是貪贓枉法!

張老漢深有同感的點了點頭,他對這點也深有體會,其實彰德府一開始的時候遭災也不算很嚴重,奈何不管是知府還是知縣都不管老百姓死活,所以他們苦日子都過了十多年了,從一開始遭災苦難的日子就開始了。

張斌突然又問道:“對了,老張頭,你多大年紀了?”

張老漢老老實實的回道:“小人都五十有一了,萬曆十七年的。”

五十一,在民間來說算是老年人了,在官場之中卻不算什麼,很多人都是五十多歲才竄起來了的,張斌點了點頭,隨即對徐孚遠道:“復齋,過幾年大規模遷移的時候你提醒我一下,給老張頭先安排個知縣。”

徐孚遠是恭敬的應了,老張頭卻是驚的又從凳子上蹦起來,知縣那最少也是舉人老爺才能當的官吧,他可是生員都沒考上,當知縣,那是做夢都沒想過的事啊!

他激動的哆嗦道:“這,這,太師,這使得嗎?”

張斌並沒有回答他,反而轉頭問文震孟道:“文起,你說使得嗎?”

文震孟其實不是他邀請過來的,只是他從內閣值房出來的時候正好遇上文震孟了,文震孟一聽說他要來體察民情,說什麼也要跟着來,他也是沒辦法才把這傢伙帶上的。

這會兒文震孟已經被張斌的大手筆給驚到了,京城東邊,特別是通州,可以說是建奴肆虐的最嚴重的區域,通州城外皆墳場,這是他早就知道的事情,但是,這會兒,這裡哪裡還有半點墳場的模樣,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簡直就跟沒遭兵災一樣。

他對張斌已經佩服的五體投地,像張斌這樣的,纔是真正爲國爲民的好官!

他跟着站起來,重重的點頭道:“使得,你說的很對,老張頭比那些貪官污吏強多了,別說知縣,知府都當得!”

張老漢聞言,那身體又忍不住顫抖起來,兩位宰輔都點頭了,看樣子他是真要當知縣了,縣太爺啊!

張斌見狀,連忙拍着他的肩膀道:“行了,帶我們去其他農戶家好好看看吧。”

張老漢被拍的一個機靈,連忙點頭哈腰的引着張斌一行人向其他農戶家走去。

張斌仔細檢查了十餘戶人家,心中對着張老漢越發滿意了,這張家灣可不是表面上乾淨整潔,井井有條,每家每戶屋裡屋外都差不多,沒有一絲破敗的痕跡,而且每家每戶的糧食都很充足,看樣子,這張老漢是真費心了,其人也相當的廉潔,沒有剋扣老百姓一絲一毫的糧食。

走訪了將近半個時辰,各家各戶飯菜都上桌了,張斌這才帶着一行人回到張老漢家的院子。

這次考察算是圓滿結束了,張老漢也不好意思留這幫大老爺吃粗茶淡飯,張斌正準備告辭回京呢,一個比張老漢年紀還大的老頭卻突然拿着卷紅紙顫巍巍的走進來,跪在張斌跟前,舉着紅紙激動的道:“太師大老爺,能不能請您留幅字,小老兒想留着當傳家寶!”

張斌連忙將他扶起來,又接過他手中的紅紙展開看了一下,竟然是新紙,而且質量還相當不錯,這東西,饑民估計買不起,就算買的起也不會無聊的去買這些不能吃的,東盛堂爲什麼要給人發這沒用的東西呢,他不由轉頭疑惑看向隨同而來的東盛堂掌櫃。

那掌櫃連忙拱手道:“大人,這是發給他們寫對聯的,喬遷新居一般都要在大門上貼幅對聯以示喜慶。”

考慮的倒是周到,但是你們沒幫人把字也寫上啊,這會兒農村能有幾個寫得出對聯的。

他點了點頭,微笑道:“好,我也沒給大家送什麼東西,就幫大家寫幾幅對聯,略表心意吧。”

說罷,他又坐回小桌前,提起筆來思索了一下,又吩咐張老漢去通知所有老百姓,想寫對聯的都可以把紅紙拿過來,這才提起筆認真的寫起來。

這下整個村子都轟動了,當朝宰輔,太師大老爺要給大家寫對聯,那絕對可以當傳家寶流傳下去啊!

村裡所有人幾乎都丟下飯碗,翻出紅紙,瘋狂的涌向張老漢家的院子,很快,院子外面便圍滿了拿着紅紙的老百姓,不過,他們都很守規矩,張老漢一聲吆喝,他們便老老實實的排好隊等着,沒一個爭搶的。

文震孟一看外面長長的隊伍,又看了看揮筆疾書的張斌,不由技癢道:“雙全,我這也沒給鄉親們帶什麼東西,要不,我也給鄉親們寫幾幅對聯?”

張斌聞言不由放下毛筆,拍着額頭道:“哎呀,怎麼把狀元郎給忘了,獻醜了,獻醜了。”

緊接着,他又轉頭對張老漢道:“這位宰輔大人可是天啓元年的狀元郎,大忠臣文天祥之後,嘉靖朝四大才子文徵明的曾孫,當世大文豪,字寫的比我強多了,你這還有筆沒?”

張老漢聞言,驚的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沒想到,這位宰輔大人竟然這麼大的來頭,愣了一下,他才激動的點了點頭,隨即一溜煙跑進屋裡又取出一支毛筆。

這下張家灣的老百姓真有福了,張斌乃是當世名臣,文震孟也是當世大文豪,他們的字這會兒隨隨便便都能賣出幾十兩銀子一幅,再過幾年,那更是幾百兩甚至幾千兩都求不到了,因爲那時候張斌已經成爲一個傳說,文震孟卻不幸去世了,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暫且就略過不表了。

第六十五章 犯衆怒第九十二章 災情蔓延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十七章 荷蘭總督的無奈第四十五章 喝醉了容易出事第一五八章 重用周延儒第二五三章 來自葡萄牙的求助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四十八章 防禦第一二七章 火炮不是這麼玩的第十九章 搭救袁崇煥第三章 出使第十九章 助紂爲虐第十六章 總督之爭第一九七章 真抄出七千多萬兩第一章 瘋狂的閣部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七章 安排第一七三章 崇禎無德第七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四十七章 交換第二〇〇章 東林不足與謀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二十九章 權欲熏天第八十七章 遼東危局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六十五章 打撈第五十六章 年節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十八章 太子出巡第十八章 應招而來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三十四章 我們什麼都沒幹第二六五章 遠洋生意不好做第四章 糊弄第二〇六章 我說你能行你就能行第二十八章 曹家兄弟第四十一章 佛郎機炮不好做第五十章 拼爹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十二章 曹化淳第一九〇章 再探詔獄第四十五章 馬尼拉第六十章 猜忌第二四六章 有錢人的生活第二〇七章 內應第一一七章 降是不降第四十三章 梳櫳之資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三十九章 繡樓姑娘第五十五章 海軍上將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十七章 離別總有時第四十三章 撤職查辦第十七章 荷蘭總督的無奈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二十八章 曹家兄弟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第七十八章 炮轟聖薩爾瓦多第六章 京察鬧劇第七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七十三章 勇者的選擇血戰到底第三章 英國公第一二一章 一城阻斷東西第八十七章 東番兵事(下)第十六章 崇禎的懷疑第一六四章 敲響警鐘第一二一章 一城阻斷東西第三十五章 敗逃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二十八章 奸計第一一七章 降是不降第三十六章 消耗第六十六章 屬國琉球被欺負了第二卷 第四十章 風流才子第九十一章 海州城將陷第二四六章 有錢人的生活第五十八章 建奴與反賊第一七九章 跟崇禎硬剛第二三五章 國公力壓親王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場第十章 陷害忠良第十六章 總督之爭第四十一章 好戲登場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一五五章 誰收拾誰第一一二章 皇太極的無奈(感謝可口不可樂i大大的打賞)第四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一九四章 隻手遮天第二二一章 新皇繼位第七十八章 炮轟聖薩爾瓦多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三十六章 唐世濟進去了第四十一章 好戲登場第一五六章 鉅貪第一六七章 太子吃癟
第六十五章 犯衆怒第九十二章 災情蔓延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十七章 荷蘭總督的無奈第四十五章 喝醉了容易出事第一五八章 重用周延儒第二五三章 來自葡萄牙的求助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四十八章 防禦第一二七章 火炮不是這麼玩的第十九章 搭救袁崇煥第三章 出使第十九章 助紂爲虐第十六章 總督之爭第一九七章 真抄出七千多萬兩第一章 瘋狂的閣部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七章 安排第一七三章 崇禎無德第七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四十七章 交換第二〇〇章 東林不足與謀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二十九章 權欲熏天第八十七章 遼東危局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六十五章 打撈第五十六章 年節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十八章 太子出巡第十八章 應招而來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三十四章 我們什麼都沒幹第二六五章 遠洋生意不好做第四章 糊弄第二〇六章 我說你能行你就能行第二十八章 曹家兄弟第四十一章 佛郎機炮不好做第五十章 拼爹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十二章 曹化淳第一九〇章 再探詔獄第四十五章 馬尼拉第六十章 猜忌第二四六章 有錢人的生活第二〇七章 內應第一一七章 降是不降第四十三章 梳櫳之資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三十九章 繡樓姑娘第五十五章 海軍上將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十七章 離別總有時第四十三章 撤職查辦第十七章 荷蘭總督的無奈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二十八章 曹家兄弟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第七十八章 炮轟聖薩爾瓦多第六章 京察鬧劇第七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七十三章 勇者的選擇血戰到底第三章 英國公第一二一章 一城阻斷東西第八十七章 東番兵事(下)第十六章 崇禎的懷疑第一六四章 敲響警鐘第一二一章 一城阻斷東西第三十五章 敗逃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二十八章 奸計第一一七章 降是不降第三十六章 消耗第六十六章 屬國琉球被欺負了第二卷 第四十章 風流才子第九十一章 海州城將陷第二四六章 有錢人的生活第五十八章 建奴與反賊第一七九章 跟崇禎硬剛第二三五章 國公力壓親王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場第十章 陷害忠良第十六章 總督之爭第四十一章 好戲登場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一五五章 誰收拾誰第一一二章 皇太極的無奈(感謝可口不可樂i大大的打賞)第四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一九四章 隻手遮天第二二一章 新皇繼位第七十八章 炮轟聖薩爾瓦多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三十六章 唐世濟進去了第四十一章 好戲登場第一五六章 鉅貪第一六七章 太子吃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