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

滎陽位於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北部,開封府西北角,東有官道連接鄭州、開封,往西越過虎牢關便是洛陽、長安,北依邙山毗鄰黃河,南臨索河連嵩山,地勢險要,交通便利,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農民軍把這裡一佔,洛陽的福王,開封的周王都嚇得慌了神,一個勁的派人向京城求救,希望崇禎能儘快派兵來救他們這些曾祖叔祖、叔伯兄弟。

崇禎也急啊,但陳奇瑜集結大軍需要時間,他總不可能帶着一萬天雄軍去硬憾五十多萬反賊,就算是閻王盧象升來了,恐怕也不敢如此張狂。

朝廷大軍估計還得一段時間才能過來,農民軍會不會真跑去進攻洛陽或者開封,先發筆大財再說呢?

這個暫時還未可知,因爲這會兒各路農民起義軍正聚集到一起開會呢。

這次開會的地點仍然是滎陽縣衙,不過,他們沒在大堂開會,而是選擇了膳堂,因爲這次聚集在滎陽的農民軍首領實在太多了,大大小小足有七十二位之多,縣衙大堂肯定擠不下這麼多人,唯有膳堂纔有這麼大地方。

話說這農民軍首領的數量爲什麼這麼湊巧,不是三十六營就是七十二營,難道這是巧合嗎?

當然不是,這數量只是個概數,之所以以前是三十六營,這會兒又是七十二路,應該是受了《水滸傳》的影響,《水滸傳》中就有這麼一個章回名:“三十六天罡臨化地﹐七十二地煞鬧中原。”

那會兒梁山好漢可是造反者的偶像,但凡造反者都會想方設法往這數字上靠,或許他們就是爲了向世人說明,他們是“替天行道”的好漢,那會兒朝堂官員之中還流行拿這個來黑人,比如魏忠賢的黨羽左副都御史王紹徽就曾編撰《東林點將錄》將東林黨與梁山一百零八將牽扯到一起,暗諷他們是反賊!

當然,三十六營也好,七十二路也罷,都不是別人有意黑農民軍,而是農民軍自己叫出來的,因爲他們原本就是造反的,跟梁山好漢牽扯到一起,有利於提高他們在民間的知名度。

總之,不管是多少路農民起義軍首領,這會兒他們已經聚集到滎陽縣衙的膳堂裡,熱切的討論開了。

首先自然是推選盟主,其實,這會兒有資格“競選”盟主的並不多,也就闖王高迎祥、八大王張獻忠、賽曹操羅汝纔等這幾個農民軍中出了名的大勢力首領。

沒過多久,高迎祥便被公推爲各路農民起義軍的盟主,因爲他資格比較老,手下又足有將近二十萬人馬,無論威望還是實力,都是農民起義軍中數一數二的,當選盟主可謂實至名歸。

闖王高迎祥一當選,闖將李自成的地位頓時水漲船高,以前他只是高迎祥的副手,一路義軍的老二,甚至在聚會上發言的資格都沒有,這會兒他一躍成了各路農民起義軍盟主手下的頭號大將,地位甚至超過了普通的農民軍首領。

接下來的作戰會議簡直成了他一個人的舞臺,在高迎祥的示意下,他站起來朗聲道:“諸位,根據最新的情報,小皇帝已經命陳奇瑜總督五省兵馬準備來圍剿我們了。”

“嘶”,一衆農民軍首領聞言,不由倒吸一口涼氣,整個會場頓時響起一片抽風般的聲音。

以前,光是一省兵馬就能打的他們到處亂竄了,現在小皇帝竟然要集結五省兵馬來收拾他們,衆人怎能不怕。

李自成緊接着灑笑道:“大家不要擔心,陳奇瑜集結五省兵馬最少需要一個多月時間,我們大可趁這段時間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來。官兵老是追着我們剿來剿去,我們也該給他們點顏色看看了。”

射塌天李萬慶忍不住好奇道:“到底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啊,不會又跑去進攻京城吧?”

李自成搖頭道:“當然不是,京城城高壕深,我們暫時還沒辦法攻下來,不過,有處地方卻比京城還重要,只要能打下來,小皇帝絕對會嚇得哭爹喊娘。”

闖塌天劉國能忍不住催促道:“到底什麼地方啊,你快說啊,不要老賣關子啊!”

李自成微笑着解釋道:“大明可不止一個京城,北都和南都都是天下有數的雄城,我們暫時也沒辦法,但是,中都鳳陽卻只是個小縣城,而且那裡駐軍還不到一萬,我們要打下來還是很輕鬆的。”

衆人聞言,無不露出恍然之色,不過,中都鳳陽打下來有什麼意義呢,小皇帝爲什麼會嚇得哭爹喊娘呢?

連一向以智計出名的賽曹操羅汝才都忍不住問道:“打下中都鳳陽有什麼用呢,那裡可不怎麼富裕,我們這五十多萬人馬那窮地方鐵定是養不活的。”

衆人聞言,無不點頭稱是,興師動衆去拿下一個窮的連大傢伙都養不活的地方,他們實在不知道意義在哪裡。

李自成陰笑道:“我們打下鳳陽可不是爲了去籌集糧草,而是去挖了他老朱家的祖墳,斷了朱明的龍脈!”

“嘶”,整個會場再次響起一片抽風般的聲音,刨人祖墳,在古代可是最缺德的事情,這傢伙,真狠啊!

李自成一見衆人這副表情,不由鄙夷道:“怎麼了,難道你們還指望小皇帝能用高官厚祿來招撫你們嗎?他們老朱家可是出了名的翻臉不認人,你造了反還想在他們手底下撈到好,那就是做夢!再說了,刨他老朱家的祖墳也不是爲了撒氣,而是爲了讓小皇帝驚慌失措,自亂陣腳,你們想想啊,祖墳都被人刨了,依小皇帝那性子,還不得發狂啊,什麼陳奇瑜就是坨狗屎,我們都不用碰他一下,小皇帝就會把他給收拾了!”

的確是這個理,在這些造反的農民起義軍眼裡,崇禎就是徹徹底底的無道昏君,橫徵暴斂,兇殘歹毒,冷酷無情,如果去刨了他的祖墳,他絕對會發了瘋般的亂殺人,說不定陳奇瑜這個五省總督還沒來得及露面就會被他給拖出去砍了!

見衆人終於露出認同的表情,李自成不由傲然道:“進攻中都鳳陽可不光是爲了去刨他老朱家的祖墳,更重要的,還能調動官兵,讓天下兵馬都瘋狂往鳳陽方向竄,我們再來個金蟬脫殼,與官兵背道而馳,直接竄回老家,這樣一來,關中是不是就成了我們的天下啊?”

衆人聞言,無不豎起大拇指誇獎起來,高,實在是高啊!

接下來,李自成又開始詳細介紹起他的作戰計劃來,總結起來就是:分兵定向,四路出擊。

這個定向就是大家都往南直隸方向跑,避開官兵主力,至於分兵就更好理解了,那就是兵分四路。

一路是農民軍主力高迎祥部和張獻忠部,他們直接率三十萬大軍奔襲中都鳳陽府,去刨老朱家的祖墳!

一路是革左五營,他們率手下十餘萬大軍一路往南,穿過汝寧府,去南直隸、湖廣、河南三省交界的大別山區,分散下官兵的注意力。

一路是闖塌天劉國能部和射塌天李萬慶部,他們去進攻開封東面的歸德府,同樣是爲了分散官兵的注意力。

最後一路則由賽曹操羅汝才帶着其他各路農民軍去開封府城附近轉悠轉悠,嚇唬嚇唬小皇帝,讓他以爲農民軍的主攻目標是開封府城!

崇禎會上當嗎?

當然會,他怎麼知道農民起義軍的目標是中都鳳陽府,他收到的消息是開封府城告急,歸德府告急,汝寧府告急,光是這三處地方就已經讓他焦頭爛額了,他哪裡還能想到遠在南直隸的鳳陽府,他只能催陳奇瑜,趕緊去把開封府城之圍給解了,那裡面的周王朱恭枵可是皇室宗親裡面最有威望的幾個親王之一,如果被反賊給殺了,他根本無法向一衆曾祖叔祖和叔伯兄弟交待。

陳奇瑜也是倒黴催的,他本身也算是個猛人,正是因爲他在陝西出任提刑按察使和左右布政使期間圍剿農民軍比較得力,才入了崇禎的法眼,原本在歷史上,他還能縱橫睥睨一兩年,將農民軍打的抱頭鼠竄,但是,張斌的到來,讓歷史進程大變,大名府和懷慶府兩次大勝,已經打的農民軍抱頭鼠竄了,要不是溫體仁利用京察大計一頓胡搞瞎搞,使得大明各地貪腐盛行,農民起義軍可能還沒這麼快起來,他可能連一展才華的機會都沒有。

這會兒他一展才華的機會是有了,但是,一上來就是面對五十餘萬農民軍,而且還是李自成展露頭角之後,已經開始蛻變的農民軍!

農民軍這邊是風風火火,滎陽大會之後便按李自成制定的作戰計劃四面出擊,搞得整個河南到處告急,而陳奇瑜這邊官兵集結卻是緩慢無比。

川軍的表現向來是最積極的,可惜路途太遠,陳奇瑜定下的集合地點是北直隸和山西中間的彰德府,從四川趕過去,足有兩千餘里,按正常行軍速度,一個月能趕過去就不錯了。

秦軍的路程倒是能近一點,可惜,溫體仁出了個餿主意,將秦軍給解散了,以吳振纓那能力,一個月都不知道能不能把五萬秦軍集結起來。

河南和湖廣就更沒指望了,因爲這兩地原本就沒有什麼常規軍,有的只是屯衛,而且還是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沒有操練過的屯衛,能不能集結出來人馬還不知道呢。

唯一能快速趕到彰德府集結的就只有宣大總督張宗衡手下的兩萬邊兵和山西巡撫許鼎臣手下的兩萬屯衛精銳,連帶一萬天雄軍全部算上也就五萬人馬,五萬對五十多萬,這數量相差也太懸殊了,別說去圍剿反賊,不被反賊給圍剿了就算不錯了。

陳奇瑜是一點把握都沒有,但是崇禎卻一個勁的催逼,他可不管什麼路程遠近,也不管你手下集結了多少人馬,開封府城告急,你就得趕緊去救,如果按皇室輩分來算,現任周王朱恭枵是太祖朱元璋的十一世孫,而他是太祖朱元璋的十七世孫,這周王朱恭枵的輩分簡直高的嚇人,他怎麼敢讓周王出事!

崇禎是一天一道口諭,一天一道口諭,不斷催逼,陳奇瑜沒了辦法,只能率五萬人馬啓程趕往開封府城,他想着實在不行就先進開封府城守着吧,等各路人馬齊聚再去圍剿反賊。

要說崇禎派陳奇瑜來剿滅反賊還真有那麼一點道理,因爲他天啓四十四年高中進士之後,吏部給他分派的第一個職位就是洛陽知縣,所以,他對洛陽府和附近的懷慶府和開封府都比較熟悉,追剿反賊也能少走很多彎路。

不過,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進逼開封府城的這路反賊竟然只有十來萬,而且他們好像壓根就沒有進攻開封府城的意思,只是在開封府城附近的中牟、陳留、蘭陽等地轉來轉區,也不進攻縣城,就在鄉下劫掠,打土豪,鬥鄉紳,搶糧食。

羅汝纔可不想跟官兵硬拼,他的主要任務也不是“籌集”糧草,李自成只是讓他做出想進攻開封府城的樣子,吸引一下官兵的注意力。

這是他的強項啊,開封府這塊他也打了幾個來回了,對地形比陳奇瑜還熟,於是乎,他很無恥的跟陳奇瑜捉起了迷藏,只要發現陳奇瑜率軍靠近他就跑,一旦陳奇瑜不追了,他又往開封府城方向進逼,反正就是來來回回的跑,始終與官兵保持着“安全距離”。

陳奇瑜也不是傻子,追了幾天他就感覺到不對勁了,根據斥候查探來的情報顯示,這一股反賊根本就是一羣烏合之衆,那帥旗簡直多如牛毛,裝備卻差的要死,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服侍都有,就是沒個統一點的制服,很顯然,這並不是農民軍的主力,他們純粹就是在吸引自己的注意力。

他將這一情況寫成奏摺,令人八百里加急傳往京城,大致意思就是要放棄這股賊寇,去搜索反賊主力,看看他們到底想幹什麼。

崇禎哪裡管這些,只要周王朱恭枵這個“老祖宗”不出事就好,其他地方充其量也就是些郡王、鎮國將軍什麼的,死了只能算他們倒黴,對他並沒有多大的影響。

他哪知道,高迎祥和張獻忠正率農民軍主力去直奔鳳陽府,準備刨他家祖墳呢!

第一章 危機降臨第九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一九四章 隻手遮天第三十一章 明朝那些太監第三十三章 張斌出手第五十五章 海軍上將第三十六章 當廷對質第四十三章 海盜要來了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六章 這傢伙吹牛第九十章 皇太極傻眼第二十三章 作死第九十三章 復起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三十一章 銀票第二二五章 東瀛被打到集體自閉第一六四章 敲響警鐘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一章 招張斌回京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一九二章 一面之詞第八章 通風報信第三十三章 青天大老爺第二十六章 松浦氏慫了第二十九章 賣關子第二〇七章 內應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賢宦第三十六章 當廷對質第二四二章 這年頭生活不容易第一七二章 惟有德者居之第四十九章 負傷第二九六章 英荷終低頭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二二六章 大明我們和睦相處吧第一〇一章 兵臨海州城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七十章 薩爾滸悲歌的背後第二章 京城告急第一百章 皇太極發動第十七章 練字第一五九章 還不是首輔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十章 查抄貪官污吏第十九章 喬遷新居第一一八章 蒙元叛離第四十二章 教導太子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賓第三十五章 好狗不擋道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五十二章 崇禎下注第三章 英國公第二十九章 天災人禍(上)第三十六章 唐世濟進去了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十六章 新城新氣象第六章 領先一步第五十四章 要錢要命第六十三章 滿江紅第四十一章 匆忙撤退第三十一章 明朝那些太監第八十六章 東番兵事(上)第五十五章 樂開了花第二九九章 崛起中的大明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腳第二十章 搶奪超級戰列艦第三〇一章 勸皇上放權第六章 縣衙有內奸第十八章 太子出巡第十一章 強盜邏輯(上)第二十三章 整編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五十八章 入寇宣府第二十四章 人情味第六十三章 佔領第八十七章 危機四伏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八十四章 有緣無分第五十三章 萬斤巨炮第四十六章 拉開序幕第一一二章 皇太極的無奈(感謝可口不可樂i大大的打賞)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五十九章 皇太極的連環計第一九九章 復社銷聲匿跡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八十三章 接連落馬第三十九章 初上早朝第七十章 忽悠第二三八章 史上最牛總督第一五二章 兔死狗烹第二九八章 攪亂歐陸格局第九章 準備反擊第四章 辭官第四章 糊弄
第一章 危機降臨第九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一九四章 隻手遮天第三十一章 明朝那些太監第三十三章 張斌出手第五十五章 海軍上將第三十六章 當廷對質第四十三章 海盜要來了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六章 這傢伙吹牛第九十章 皇太極傻眼第二十三章 作死第九十三章 復起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三十一章 銀票第二二五章 東瀛被打到集體自閉第一六四章 敲響警鐘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一章 招張斌回京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一九二章 一面之詞第八章 通風報信第三十三章 青天大老爺第二十六章 松浦氏慫了第二十九章 賣關子第二〇七章 內應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賢宦第三十六章 當廷對質第二四二章 這年頭生活不容易第一七二章 惟有德者居之第四十九章 負傷第二九六章 英荷終低頭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二二六章 大明我們和睦相處吧第一〇一章 兵臨海州城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七十章 薩爾滸悲歌的背後第二章 京城告急第一百章 皇太極發動第十七章 練字第一五九章 還不是首輔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十章 查抄貪官污吏第十九章 喬遷新居第一一八章 蒙元叛離第四十二章 教導太子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賓第三十五章 好狗不擋道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五十二章 崇禎下注第三章 英國公第二十九章 天災人禍(上)第三十六章 唐世濟進去了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十六章 新城新氣象第六章 領先一步第五十四章 要錢要命第六十三章 滿江紅第四十一章 匆忙撤退第三十一章 明朝那些太監第八十六章 東番兵事(上)第五十五章 樂開了花第二九九章 崛起中的大明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腳第二十章 搶奪超級戰列艦第三〇一章 勸皇上放權第六章 縣衙有內奸第十八章 太子出巡第十一章 強盜邏輯(上)第二十三章 整編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五十八章 入寇宣府第二十四章 人情味第六十三章 佔領第八十七章 危機四伏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八十四章 有緣無分第五十三章 萬斤巨炮第四十六章 拉開序幕第一一二章 皇太極的無奈(感謝可口不可樂i大大的打賞)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五十九章 皇太極的連環計第一九九章 復社銷聲匿跡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八十三章 接連落馬第三十九章 初上早朝第七十章 忽悠第二三八章 史上最牛總督第一五二章 兔死狗烹第二九八章 攪亂歐陸格局第九章 準備反擊第四章 辭官第四章 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