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陷害忠良

熊文燦這時候心情很複雜,皇上終於同意了張獻忠的條件,他終於不用去攻打那令人看着都絕望的襄陽城了,但是,皇上又急令他揮軍進入北直隸,去對付更加令人絕望的建奴騎兵。

他並不是什麼身經百戰的無敵統帥,面對十餘萬建奴騎兵,他並沒有什麼好辦法。

十面張網嗎,別開玩笑了,建奴騎兵那就是一把尖刀,你敢張網去兜他,他分分鐘把你的網捅個稀巴爛。

圍追堵截嗎,也行不通,他手裡就二十多萬大軍,而且大多是新兵和新收服的反賊,根本就沒多少戰鬥力,分開去堵反賊還勉強可以,因爲反賊同樣沒有多少戰鬥力,分開去堵建奴騎兵,那是尋死!

建奴騎兵那可是天下有數的精銳,二十多萬人馬集結在一起與十萬建奴騎兵打野戰他都沒把握能打贏,還分成數股,那絕對會被建奴各個擊破。

他是真想不出怎麼對付十萬建奴騎兵,或許,實在不行了就實話實說,跟皇上坦言自己不行,哪怕因此丟了官也比害得二十多萬大軍被建奴擊敗要強啊。

他就這麼一路苦思,帶着二十多萬大軍瘋狂的趕往京城,每天都是急行軍,最少趕百里以上。

可惜,就算他拼命的趕,也不是幾天時間能趕到京城的,因爲襄陽離京城足有兩千多裡,而且中間還隔着黃河這樣的天塹,就算調集再多的船隻,二十多萬大軍,加上糧草輜重一天都渡不完。

熊文燦在瘋趕,皇太極卻在瘋搶,他知道,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小皇帝肯定會調在南邊圍剿反賊的大軍趕過來勤王,拯救即將被剿滅的反賊也是他這次揮軍入關的主要目的之一。

大明的反賊可是幫他分散明軍實力的好幫手,這個幫手可不能讓他死翹了,至少在他奪下大明江山之前不能死翹了。

所以,每當反賊要被明軍剿滅的時候,他都會揮軍入關,威逼大明,逼的大明不得不將圍剿反賊的大軍調回來。

這樣,反賊就有了喘息之機,要不然,明軍恐怕早就把反賊給剿滅了。

其實,入關劫掠和拯救反賊是相輔相成的兩件事。

明軍全力剿賊去了,京城附近兵力必然空虛,他率軍衝進來並沒有多少危險。

而明軍回援之後,他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跑,也沒多少危險,而且,明軍一旦回援,圍剿反賊的計劃就泡湯了,這種一舉兩得的好事,何樂而不爲呢。

至於崇禎會不會調遼東軍過來收拾他,他一點都不擔心,因爲遼東軍本身只有十多萬,而且他們還要守山海關,守關寧錦防線,守三臺子河一線,守遼河一線,守海州、蓋州、復州、金州一線,這些地方,每個地方少說都得上萬人,遼東軍又能抽調多少?

調的少了,就是來給他送菜,他正好趁機將其殲滅。

調的多了,遼東就空虛了,他完全可以命人率重甲步兵一路殺過去,收復被明軍奪回去的城池。

崇禎要敢調動遼東軍,怎麼調都對他有利,而且,不管是調的少了被他殲滅了,還是調的多了導致遼東失守了,最終還是要將圍剿農民軍的明軍主力調回來擦屁股,他纔不擔心呢。

還好,崇禎沒做無用功,給皇太極送菜,而是直接調的熊文燦大軍,不然,遼東的局勢都會跟着糜爛。

不過,調熊文燦大軍就需要等了,等了將近二十天,皇太極都差不多把京城周邊順天府和永平府除了城池外的區域劫掠一空了,熊文燦終於率大軍趕到了京城。

他並沒有傻乎乎的直接率軍衝上去跟皇太極硬鋼,既然自己不行,那就換行的人上唄,他並不是那種魯莽之人,更不是抓着軍權不放的奸妄小人,他爲人還是比較正派的,做事也比較沉穩,或許,這纔是楊嗣昌將大軍交給他統率的原因。

在路上想了將近二十天,他已經想好對策了,自己不行,就將二十多萬大軍帶到了京城外面,等着皇上派行的人上,反正他就帶着大軍在城外等着皇上的旨意,如果皇上硬要自己上,那就跟皇上說實話。

京城有乾的過建奴的能人嗎?

當然有,像他前任的福廣總督現在的內閣次輔太子太師張斌就是,建奴都被他幹趴好幾回了,他要帶着這二十多萬大軍,絕對能把建奴打得抱頭鼠竄。

不過,皇上也可能不派張斌來統兵,而是逼他硬上,因爲他知道,皇上對張斌頗爲猜忌,所以特地培養自己的頂頭上司楊閣部來對抗張斌,這麼多大軍,皇上會不會交到張斌手裡還真不好說。

總之,先等等看吧,自己什麼都不說,可能還能保住官位,如果自己開口說了實話,那這官位十有八九是保不住了。

崇禎這會兒正是在考慮這個問題,熊文燦終於率軍趕回來了,這會兒京城安危是不用擔心了,問題讓誰領兵去對付皇太極呢?

熊文燦嗎,崇禎有點猶疑,這熊文燦雖然打了場大勝仗,但他擊敗的是反賊,反賊除了會跑,其他沒什麼能耐,建奴可不是光會跑,他們還很能打,跟反賊完全不是一回事。

張斌嗎,不行,崇禎很快就將張斌排除在外,他對張斌還是有所猜忌,讓張斌率二十多萬大軍在京城外轉悠,他還是不放心。

他是善忘的,崇禎二年和崇禎三年之交那次建奴入寇不正是張斌率軍趕走的嗎,這會兒他又不放心了!

不用張斌能用誰,明末要真有這種能人,明朝就不會滅亡。

他想來想去,實在想不出合適的人選,這個時候,他又想到了楊嗣昌。

他已經形成了思維習慣,有什麼想不明白的,就找楊嗣昌商議。

楊嗣昌很快就應招而來,君臣一番見禮之後,崇禎便親切的問道:“文弱,現在熊文燦率軍回來了,你感覺他能擊敗皇太極嗎?”

這個問題楊嗣昌早就考慮好了,當然,他考慮的不是熊文燦能不能擊敗皇太極,他是想自己率軍去擊敗皇太極!

楊嗣昌這個人很好強,也很自負,他認爲自己出任過分巡道和兵備道僉事,領兵作戰經驗豐富,“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大計都是他想出來的,事實證明,自己的策略效果相當好,不到三個月就將反賊收拾的差不多了,對付十萬建奴騎兵,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楊嗣昌這個人,還是個心狠手辣之人,歷史上正是因爲他屠殺了太多的農民起義軍,所以名聲相當臭,老百姓都罵他屠夫,劊子手!

駱養性認爲,他沒有犯什麼事,也不會犯什麼事,唯有通過栽贓陷害才能將他整下去,其實不然,貪贓枉法什麼的他的確不會做,但是,陷害忠良他卻做的出來。

當然,他自己不認爲自己是在陷害忠良,在他眼裡,忠於皇上而且忠於他的人才是忠良,如果只忠於皇上卻跟他作對,那就是奸臣,忠於皇上的表現那都是裝出來的!

他之所以想親自領兵去對付建奴騎兵,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借建奴之手,弄死盧象升和戚元功,斬斷張斌的雙臂!

歷史上,他就害死了盧象升,這次,他又將目標放在了盧象升上,不過這次還多了個戚元功。

他對跟自己作對的“奸臣”是相當毒辣的,能弄死就弄死,弄不死也要整得你罷官削籍甚至是鋃鐺入獄!

張斌雖然沒跟他作對,但是跟皇上作對了啊,那更是大大的奸臣;盧象升和戚元功雖然沒有跟皇上作對,他們卻選擇了跟張斌站在一起,而不投入自己麾下,他們也大大的奸臣。

這次建奴入侵是有點危險,但是也是一個良好的機會,一個幹掉盧象升和戚元功的好機會!

當然,這些他都不會跟崇禎說,他在崇禎面前還要裝溫文爾雅呢,殺人害命這種事,自然不能說。

崇禎一問,他便拱手道:“皇上,微臣覺得熊文燦不一定打的過皇太極,因爲熊文燦是純粹的文官出身,而且還沒什麼領兵作戰的經驗,完全執行微臣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計還可以,如果讓他去收拾身經百戰的皇太極,恐怕還不行。”

崇禎聞言,連連點頭道:“嗯,有道理,那派誰去領兵收拾皇太極呢,文弱你有合適的人選沒?”

楊嗣昌立馬胸有成竹道:“皇上,微臣毛遂自薦,領兵去收拾建奴,微臣曾經出任分巡道和兵備道,領兵作戰的經驗還是有那麼一點的,而且,微臣還讀過不少兵書,對付皇太極應該沒什麼問題。”

他跟崇禎的關係已經超越君臣,成了知己,成了朋友,所以,領兵打仗,爲國出力這種事他沒必要在崇禎面前遮遮掩掩,自己想去,直接說就行了,崇禎肯定不會懷疑自己是想掌握兵權,而會認爲自己是勇於承擔重任。

果然,崇禎聞言,撫掌大笑道:“哈哈哈哈,朕怎麼把你給忘了,有你出馬絕對能打的建奴倉皇而逃,好,大明就需要你這種敢於擔當的大忠臣。“

楊嗣昌假假意思謙虛道:“皇上過獎了,爲皇上分憂是微臣的本分。”

崇禎更是欣慰道:“好,有你爲朕分憂,朕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你準備什麼時候出發?”

楊嗣昌裝出悲天憫人的表情,慨然道:“城外的老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微臣怎敢拖延,如果皇上沒什麼事了,微臣即刻就出發,率軍去將建奴趕走。”

崇禎這個欣慰啊,有如此忠誠勤勉的大臣,大明何愁不興,他忍不住站起來,興奮道:“那好,替朕去好好教訓一下建奴,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就這樣,楊嗣昌急急趕到城外明軍大營,接過熊文燦手中的指揮大權,率軍直奔涿州。

這會兒皇太極已經將順天府和永平府劫掠的差不多了,他見朝廷勤王大軍來了,貌似想越過涿州,進入保定府境內劫掠,楊嗣昌自然不想讓他再劫掠下去,和談的提議可是他提出來的,這個皇太極這麼不給面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耍弄皇上,不給他點顏色看看,他怎麼會老老實實跟自己好好談。

至於對付皇太極的策略,他也想好了,那就是誘敵之計,熊文燦不敢分兵,他敢!

當然,他並不是認爲二十餘萬大軍分成數股之後還能頂住皇太極十萬騎兵,他也認爲只有二十多萬大軍集結在一起才能幹得過建奴,他只是分出兩萬人馬做誘餌而已,剩下的二十四萬大軍還是集結在一起,作爲主力去圍毆建奴,而這兩萬人馬正是盧象升手下的天雄軍和戚元功手下的戚家軍。

建奴不是喜歡玩個個擊破嗎,就給他們機會各個擊破,天雄軍和戚家軍都送給你,你去各個擊破吧。

盧象升和戚元功不是張斌的親信嗎,那就讓建奴宰了他們,先砍斷張斌兩個臂膀再說!

涿州距離京城也就一百多裡,楊嗣昌率軍急趕一天便趕到了涿州城外,而這個時候,皇太極已經越過涿州縣境,進入保定府瘋狂劫掠,不過,他並沒有跑多遠,他就在離涿州不到五十里的定興附近劫掠。

他彷彿是在有意等楊嗣昌,而楊嗣昌也是急急火火的性子,第二天一早卯時,他便將所有將領招到帥帳,準備排兵佈陣與建奴展開決戰了。

這二十六萬大軍的將領就多了,包括五省總理熊文燦和河南巡撫盧象升這樣的文官在內,足有十多個,整整齊齊的排了兩排站在那裡,看上去雄壯無比。

楊嗣昌細細的掃視了一圈,這纔開口道:“大家都清楚,建奴這次來的全是騎兵,我們追肯定是追不上的,唯有分兵,圍追堵截,才能將其截住。但是,我們總共才二十多萬大軍,一旦分成數股,每一股又都不是建奴十萬騎兵的對手了,這樣一來,可就危險了,建奴最喜歡玩的戰術就是各個擊破,當初薩爾滸慘敗的教訓我們可不能忘了。集結在一起追不上,分兵又會被各個擊破,怎麼辦呢?大家有什麼好主意,都說說吧。”

他這是故意爲難這些將領,合在一起追不上,又不能分,看你們怎麼辦,當你們都沒辦法的時候,我提出這個危險的辦法大家肯定就不會認爲我是故意的了。

他雖然想坑死盧象升和戚元功,但卻不能明目張膽的坑,因爲這裡就是京城所在的順天府,快馬加鞭一兩個時辰就能趕到京城,如果自己擺明了坑盧象升和戚元功,他們完全可以派快馬去京城告狀,張斌那也不是吃素的,一旦他們告到京城,那自己就麻煩了。

他等了一陣,果然沒有一個吭氣的,這時候,他也假裝開始皺眉沉思起來。

其實,一衆將領並不是沒有一點辦法,但是,他們都沒想到穩妥的辦法,建奴騎兵可是天下有數的精銳,誰又能保證自己的辦法能夠穩贏建奴,與建奴決戰這麼重大的事,如果自己的提出的策略最終失敗了,那絕對會掉腦袋,所以,他們都不敢吭氣。

楊嗣昌裝模作樣的沉思了一陣,這纔開口道:“大家都沒辦法是嗎?我倒是想到了一個辦法,只是這個辦法需要有人冒險作爲誘餌,建奴正在肆虐,京城四境的老百姓正在他們的鐵蹄下煎熬,你們願意爲京城四境的老百姓去冒險嗎?”

這個大帽子扣下來,誰敢說個不字,誰敢說,他就敢將其拿下治罪,畏敵怯戰,還有什麼資格當將領!

果然,衆將均是大義凜然道:“末將願意,請大人吩咐。”

楊嗣昌心中得意的道:“嘿嘿,你們可是自願的,到時候可別說我故意陷害你們啊!”

第四章 這下麻煩了第六十五章 打撈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四章 糊弄第三〇三章 幾億兩的生意第六十七章 升堂審案第九章 不齊心第六十八章 大明王師來了第一八八章 太子問計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二十章 絕世猛將李定國第二六九章 恐怖的大明海軍第七十二章 動手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五十三章 世上無難事第六十六章 無法無天第五章 大清洗第三十九章 繡樓姑娘第四十一章 門牙給你敲掉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三〇三章 幾億兩的生意第三章 出使第二十五章 又想玩詐降之計第十三章 功過全憑一張嘴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十八章 張斌自辨第六十四章 震撼人心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二十七章 相信自己第十七章 練字第六十四章 列強嚇到了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第一二〇章 重組關寧鐵騎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第六十八章 大明王師來了第十九章 搭救袁崇煥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二章 搬遷第五章 斥候遭遇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二章 門生第十二章 曹化淳第一七九章 跟崇禎硬剛第五十四章 有奸細第一一五章 建奴潰逃第七十章 忽悠第十三章 鄭芝龍發飆第五十四章 喜得千金第十七章 弄死個大奴酋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們的事第一二九章 後金鐵騎覆滅第一一一章 張斌的高招(祝大家女神節快樂)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一章 密議第二八八章 西班牙的曙光第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八章 又一場大清洗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八十章 閹黨無恥第三十四章 戰術運用第三章 農民軍來了第一六一章 啓復社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三十章 遼東在行動第五十四章 提刑按察使第五十二章 測試第三十八章 遼河之謀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十六章 戚家餘烈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五十章 栽贓陷害第二十四章 賺錢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第十六章 總督之爭第六十六章 這裡是大明的領土第八卷 第二一四章 勢如破竹第三十六章 榮歸第五十七章 齊心協力第二十章 絕世猛將李定國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二章 保民方能蕩寇第十五章 糜爛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五十章 火車第二〇五章 策反第五十一章 歷史的教訓第一一五章 建奴潰逃第七十五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七十七章 落子第六十章 自己人第二十二章 傷離別第六十八章 大明王師來了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場第三十八章 曲中名妓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第二一一章 另一個軍閥第二十六章 溫飽
第四章 這下麻煩了第六十五章 打撈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四章 糊弄第三〇三章 幾億兩的生意第六十七章 升堂審案第九章 不齊心第六十八章 大明王師來了第一八八章 太子問計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二十章 絕世猛將李定國第二六九章 恐怖的大明海軍第七十二章 動手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五十三章 世上無難事第六十六章 無法無天第五章 大清洗第三十九章 繡樓姑娘第四十一章 門牙給你敲掉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三〇三章 幾億兩的生意第三章 出使第二十五章 又想玩詐降之計第十三章 功過全憑一張嘴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十八章 張斌自辨第六十四章 震撼人心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二十七章 相信自己第十七章 練字第六十四章 列強嚇到了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第一二〇章 重組關寧鐵騎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第六十八章 大明王師來了第十九章 搭救袁崇煥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二章 搬遷第五章 斥候遭遇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二章 門生第十二章 曹化淳第一七九章 跟崇禎硬剛第五十四章 有奸細第一一五章 建奴潰逃第七十章 忽悠第十三章 鄭芝龍發飆第五十四章 喜得千金第十七章 弄死個大奴酋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們的事第一二九章 後金鐵騎覆滅第一一一章 張斌的高招(祝大家女神節快樂)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一章 密議第二八八章 西班牙的曙光第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八章 又一場大清洗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八十章 閹黨無恥第三十四章 戰術運用第三章 農民軍來了第一六一章 啓復社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三十章 遼東在行動第五十四章 提刑按察使第五十二章 測試第三十八章 遼河之謀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十六章 戚家餘烈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五十章 栽贓陷害第二十四章 賺錢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第十六章 總督之爭第六十六章 這裡是大明的領土第八卷 第二一四章 勢如破竹第三十六章 榮歸第五十七章 齊心協力第二十章 絕世猛將李定國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二章 保民方能蕩寇第十五章 糜爛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五十章 火車第二〇五章 策反第五十一章 歷史的教訓第一一五章 建奴潰逃第七十五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七十七章 落子第六十章 自己人第二十二章 傷離別第六十八章 大明王師來了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場第三十八章 曲中名妓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第二一一章 另一個軍閥第二十六章 溫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