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 城牆還可以用炸的

張獻忠這會兒到底把巴蜀折騰成什麼樣了呢,張斌收拾賀人龍父子之後瞭解了一下情況,眉頭不由皺了起來。

因爲賀人龍不作爲,他手下人對賊寇的情況可以說一無所知。

其實,要查探賊寇的大致情況並不是很難,只要穿上一身破爛衣服,趁夜越過巴州城你想往哪走就往哪走,沒人會懷疑你是官兵的斥候,哪怕你帶着武器都沒關係,哪怕你成羣結隊都沒關係,這年頭流民、饑民、流寇遍地都是,誰管你啊!

但是,賀人龍就是不派人去查探,他們只知道巴州城最少有上十萬賊寇駐守,其他就不清楚了。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什麼都不知道,悶頭率軍衝上去肯定不行,張斌只能率軍暫時駐紮在南江境內,然後派出斥候,越過巴州城,去仔細查探一下巴蜀的情況。

這一查探,他的眉頭皺的更深了,巴蜀幾乎成了張獻忠的天下,而且張獻忠這貨讓人到處吹牛逼,號稱自己手下有百萬大軍!

張獻忠手下到底有多少人馬一時半會還查探不清楚,但是,巴州城附近的賊寇情況張斌卻是查探的差不多了,不但巴州城有十餘萬賊寇駐守,巴州東側不到百里的通江同樣有十餘萬賊寇駐守,巴州西南側不到兩百里的保寧府城更是駐紮了不下二十萬賊寇。

也就是說光是這三座城池就駐紮了四十多萬賊寇,這仗怎麼打,硬攻嗎?

賊寇再垃圾,再沒用,人家也是兩條胳膊兩條腿的人,而且,人家還有城池作爲依託,硬攻,到底要損失多少人,根本就無法估算,據殘留的河南軍將士描述,賊寇並不是一點戰鬥力沒有,人家被督戰隊逼的一個個都悍不畏死,而且城牆上全是賊寇,衝上去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人家拿着帶槍頭的木棍四面八方捅過來,你不死身上也得多幾個窟窿!

這情況,如何是好呢?

當然,斥候傳回來的也不光是壞消息,好消息也有。

比如,有石柱土司秦良玉的協助,忠州並沒有陷落,秦良玉還通過斥候告訴張斌,其手下的白桿兵已經擴充到兩萬餘,拿下整個重慶府都不是問題。

又比如,原四川巡撫邵捷春駐守的德陽城還沒有陷落,成都附近這麼顆大釘子一直釘在那裡,張獻忠肯定頭疼無比。

還有,他派過來的內應也已經成功混進張獻忠的隊伍裡面,而且還有很多人已經當上了小管隊、管隊,甚至是老管隊。

不過,張獻忠和李自成還不一樣,他不喜歡重用老鄉和老人,而喜歡培養新人,收乾兒子,跟隨在他身邊的精銳大軍全是他乾兒子統領的,內應混進去也掌握不了多大的兵權。

也就是說,這斬首之策基本上不可取,張獻忠這傢伙率幾萬精銳窩在成都城裡,內應根本就近不了他的身,就算派上千精銳高手過去,能不能宰了他還不知道,但這上千精銳肯定是完蛋了,成都城離南江城足有上千裡,中間足有數十萬賊寇,這上千精銳一旦暴露根本就不可能活着逃回來!

這張獻忠不好收拾啊,張斌瞭解了大致情況之後,也感覺有點頭疼,不過他並不是無計可施,既然來了,總得把這八大王給辦了!

這個辦,怎麼辦呢?

張斌思慮再三,定下了兩面合圍之策,他命馬祥麟和祖大弼率軍三萬川軍和五萬關寧鐵騎經漢中,過西鄉,至太平,先拿下夔州府,再到忠州與秦良玉匯合,集結兵力拿下重慶府,從東南方向包抄成都府,阻斷張獻忠逃往湖廣的通道。

他自己則率福廣軍和陝西軍硬攻巴州,拿下保寧府,從東北方向壓向成都府。

這樣一來,張獻忠唯有向西或者向南逃竄,西邊和南邊基本都是雪山,他要真逃過去,非凍成冰棍不可!

馬祥麟和祖大弼那一路暫且不去說他,張斌定下策略之後便率福廣軍和陝西軍向巴州進發了,張獻忠有一點倒是預測的很對,這巴蜀與中原、湖廣遠隔千山萬水,張斌根本沒辦法把千斤以上的佛郎機炮運送過來,要想將城牆轟成禿子,除非在南江城建鑄炮廠,就地鑄造千斤以上的佛郎機炮。

這個顯然有點不現實,不說那動輒幾萬斤的粗銅如何運送過來,就說這加工火炮的機牀那也是上千斤甚至數千斤,如果能想辦法把機牀運過來,千斤以上的佛郎機炮同樣能運過來,短時間內,根本就不用去指望這些。

不過,對付這城牆也不是隻有火炮一途,張斌這次就命人準備了一種利器,炸藥管!

上次香山寺的大爆炸主要是製造一個崇禎上幹天怒的“明證”,同時也是一次實驗,實驗證明,宋應星和孫元化研製的新型炸藥還是很猛的,連山都能炸開,炸城牆自然不成問題,這次張斌就讓宋應星和孫元化給他特製了很多炸城牆用的炸藥管。

南江離巴州城還不到兩百里,張斌率領十餘萬大軍不疾不徐的走了兩天便到了,這巴州城也不是什麼雄城,城牆高度也就一丈多一點,賊寇也沒多少軍事素養,就挖了點壕溝,連護城河他們都不會整,要攻城倒不是很麻煩,直接填平壕溝,然後推着戰車上就行了。

守城的賊寇看到十餘萬官兵衝過來,那小心肝也是嚇得噗通噗通直跳,不過,他們並沒有逃跑,張獻忠可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他們如果敢逃跑,回去絕對人頭落地!

城裡的賊寇到底怎麼想,張斌也沒那麼多心思去考慮了,既然他們不投降也不撤退,那唯有硬攻一途。

攻城戰就這樣開始了,張斌直接命秦拱明率陝西軍去填壕溝,填到城牆前一里左右,他又命劉文秀率手下一萬人馬保護着火炮手,將一千門虎蹲炮推上去一字排開,支起炮架便開始轟擊了。

守城的賊寇這下倒了血黴了,因爲他們人數實在太多了,短短不到四里的城牆上,足足有兩萬人駐守,這是什麼概念,簡單計算一下就知道了,一里是三百步,四里也才一千兩百步,也就是說一步寬的地方都差不多擠了將近二十號人!

張獻忠這招的確比較無恥,你來攻城啊,讓你落腳的地方都沒有,直接用人堆死你!

不過,他這招對張斌那是白瞎了,一通炮彈轟過去,城牆上的賊寇頓時傷亡慘重,他們密密麻麻的排在那裡,想躲炮彈都沒足夠的地方,一個箭垛下面撐死也就能貓上十來號人,其他十來號人那就只能吃炮彈了!

這還只是開始,陝西軍還在不停的填壕溝,緊接着張斌又令艾能奇率一萬火槍手推着戰車來到城牆前一百五十步開外,一字排開,站車頂上,對着城牆上就是一頓排槍。

這一下,北面城牆上的兩萬守軍傷亡就差不多過萬了,除了擠箭垛下面窩着的,其他基本上躺下了。

三萬人一起填壕溝那速度不知道有多快,不到一個時辰,賊寇辛辛苦苦挖出來的壕溝便被填平了,緊接着,張斌又令白文選帶人推着一百輛罩了鐵板的戰車衝到城牆下面矇頭就是一陣挖,不到半個時辰,所有戰車下面的城牆幾乎都被挖出個半人高的大窟窿,白文選一聲令下,所有士卒便將鋤頭鏟子什麼的往戰車上一扔,然後又從戰車上扛起胳膊粗的炸藥管使勁往挖出的窟窿裡塞,待窟窿差不多都塞滿了,白文選又是一聲令下,點火,走人。

“轟隆”,沒過多久,城牆四處便響起一陣驚天巨響,城牆上很多賊寇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呢便被轟的飛上了天,整個城牆更是被轟的跟狗啃了一樣,到處都是缺口!

第四章 造反就是要當皇帝第七章 裝病拖延第五十九章 寧遠祖家第二十二章 來點小伎倆第十三章 囂張無比第十四章 公堂演戲第三十二章 保民方能蕩寇第九十八章 稀裡糊塗第三十七章 天雄軍兇猛第八十一章 東林無能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內連下兩城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十一章 組織募捐第一〇二章 崇禎傻眼了第二〇八章 絕後第八十七章 遼東危局第三十七章 都察院易主第六十七章 空悲切第六十一章 陰死你們第六十二章 測試槍炮第九十五章 奪情第二三一章 解決土地兼併問題第二十章 恐怖的土地兼併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四十三章 見面禮第四十三章 欣欣向榮第四十六章 幫忙第一八四章 文的不行來武的第八十章 請移遼東平民第十八章 策對崇禎第一〇三章 跟建奴決一死戰第一四六章 了結第五卷 第七十一章 開放通商口岸第八十三章 接連落馬第六章 東番特戰營(下)第九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三十七章 都察院易主第六十四章 溫體仁慌了神第三十九章 募捐第三十九章 募捐第六十五章 打撈第三一〇章 王師出征第二八七章 封地和聯姻第三十三章 義診第二章 門生第一〇九章 圍點打援第一九九章 復社銷聲匿跡第二十一章 八員虎將第七十五章 婦人之仁失遼陽第三十八章 明末的武器專家第四十四章 十八芝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上)第三章 出使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十一章 組織募捐第十八章 東番九衛再擴招第十一章 無法無天第二章 偶遇孫傳庭第九十二章 災情蔓延第三十九章 分割第八章 明荷貿易爭端(下)第四十六章 拉開序幕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三〇七章 永興改制第九十五章 奪情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二十二章 傷離別第一二九章 後金鐵騎覆滅第五章 賜猛將兩員第三十九章 貪腐潮第八章 又一場大清洗第二十九章 醫藥產業化第一七九章 跟崇禎硬剛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二十章 絕世猛將李定國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一四四章 猝然長逝第一四九章 激戰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二十五章 政績第二七三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十四章 投其所好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第五十三章 世上無難事第二十六章 用刑第四十八章 防禦第六十四章 震撼人心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第一三五章 獻首功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六十六章 這裡是大明的領土第二十五章 又想玩詐降之計第五章 兩邊都惹不起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三十三章 小子誒別這麼狂第六十六章 這裡是大明的領土第四十三章 見面禮
第四章 造反就是要當皇帝第七章 裝病拖延第五十九章 寧遠祖家第二十二章 來點小伎倆第十三章 囂張無比第十四章 公堂演戲第三十二章 保民方能蕩寇第九十八章 稀裡糊塗第三十七章 天雄軍兇猛第八十一章 東林無能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內連下兩城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十一章 組織募捐第一〇二章 崇禎傻眼了第二〇八章 絕後第八十七章 遼東危局第三十七章 都察院易主第六十七章 空悲切第六十一章 陰死你們第六十二章 測試槍炮第九十五章 奪情第二三一章 解決土地兼併問題第二十章 恐怖的土地兼併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四十三章 見面禮第四十三章 欣欣向榮第四十六章 幫忙第一八四章 文的不行來武的第八十章 請移遼東平民第十八章 策對崇禎第一〇三章 跟建奴決一死戰第一四六章 了結第五卷 第七十一章 開放通商口岸第八十三章 接連落馬第六章 東番特戰營(下)第九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三十七章 都察院易主第六十四章 溫體仁慌了神第三十九章 募捐第三十九章 募捐第六十五章 打撈第三一〇章 王師出征第二八七章 封地和聯姻第三十三章 義診第二章 門生第一〇九章 圍點打援第一九九章 復社銷聲匿跡第二十一章 八員虎將第七十五章 婦人之仁失遼陽第三十八章 明末的武器專家第四十四章 十八芝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上)第三章 出使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十一章 組織募捐第十八章 東番九衛再擴招第十一章 無法無天第二章 偶遇孫傳庭第九十二章 災情蔓延第三十九章 分割第八章 明荷貿易爭端(下)第四十六章 拉開序幕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三〇七章 永興改制第九十五章 奪情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二十二章 傷離別第一二九章 後金鐵騎覆滅第五章 賜猛將兩員第三十九章 貪腐潮第八章 又一場大清洗第二十九章 醫藥產業化第一七九章 跟崇禎硬剛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二十章 絕世猛將李定國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一四四章 猝然長逝第一四九章 激戰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二十五章 政績第二七三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十四章 投其所好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第五十三章 世上無難事第二十六章 用刑第四十八章 防禦第六十四章 震撼人心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第一三五章 獻首功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六十六章 這裡是大明的領土第二十五章 又想玩詐降之計第五章 兩邊都惹不起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三十三章 小子誒別這麼狂第六十六章 這裡是大明的領土第四十三章 見面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