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猝然長逝

冬去春來,又是一年。

這一年,太子太師張斌正率軍不斷向建奴的汗庭所在地瀋陽推進。

這一年,西北的旱情不但沒有緩解,好像還更爲嚴重了。

這一年,巴蜀、中原和南直隸的反賊依然在四處劫掠。

這一年,太子虛歲已經十四了,再有一年,就可以行成人禮了。

內閣首輔徐光啓默默的堅持着,等待着太子成年的那一天,張斌雖然沒跟他明說,他心裡卻相當清楚,太子成年之時,當今皇上恐怕就得退位讓賢了!

他並不是那種頑固不化的腐儒,他也知道,崇禎已經沒救了,大明要中興,就容不得這種昏君!

不過,他並沒有親自動手的想法,他只是想守住這內閣,守住這大明中樞之地,堅持到張斌動手的那一天。

正是因爲他心中的執念,讓他堅挺的屹立在朝堂之上,八十高齡,已然沒有告老返鄉。

但歲月終究不饒人,他心中的執念也阻止不了軀體的老化,這段時間,他就明顯感覺有點力不從心了。

這天,從早朝開始,他便一直精神恍惚,渾渾噩噩,彷彿靈魂已經離開了軀殼一般,連崇禎和羣臣的奏對他都已經聽不真切了,不過,他並不是很在意,因爲他最近經常這樣,只要回到內閣值房坐下來休息一陣就好了。

早朝結束,他婉言謝絕了幾個內閣大學士的攙扶,慢慢走回內閣值房,坐在書桌前,閉目養神,小憩了一陣,果然,他的精神恢復了,而且恢復的特別好,他熟練的將奏摺分文別類,讓人一一分發下去,又飛快的批閱起屬於他自己的那一份來。

他今天的狀態好得出奇,批閱奏摺簡直就有如神助,離午時還有大半個時辰,他便將所有奏摺處理完了,看着小太監抱着處理好的奏摺慢慢走出值房,他竟然也有種出去走走的衝動。

此時正是春暖花開之時,出去走走看看也好,他站起身來,感覺了一下,發現自己手腳也輕便多了,出去轉一圈肯定沒什麼問題,於是,他便揹負雙手,慢悠悠的走出自己的值房,往文華殿方向走去。

這一路,他想起了很多往事。

他想起了少年時代在龍華寺讀書的場景。

他想起了十九歲便考取秀才時的志得意滿。

他想起了自己的亡妻。

他想起了自己屢次鄉試不中之後到處教書養家餬口的辛酸經歷。

他想起來三十五歲時高中順天府解元時的風光。

他想起了自己的恩師焦竑。

他想起了自己的好友利瑪竇。

......

一幕幕往事如同走馬燈般在他的腦海閃過,不知不覺他便走到了文華殿的大門口。

今天皇上沒有開經筵,文華殿顯得略微有些冷清,太子朗朗的讀書聲竟然隱隱從後面的主敬殿中傳出來。

他原本就是漫無目的的亂轉,這會兒聽到太子的讀書聲他不由心中一動,當初張斌去遼東之前可是說過,請他有空的時候來督促一下太子,他這段時間身體一直不怎麼好,貌似一次都沒來過文華殿,實在有負張斌所託啊。

他略帶慚愧的搖了搖頭,轉身踏上臺階,慢慢向文華殿後面的主敬殿中走去。

門口的錦衣衛當然知道這位是首輔大人,連皇上在這裡聽講經筵的時候這位都可以進去,這會兒皇上都沒在,他進去自然更沒問題,所以,他一路走進去,沒有一個錦衣衛和太監管他,很快,他便來到了主敬殿。

他站在外面認真的聽了一陣,眉頭不由微微一皺,太子竟然還在讀《四書五經》!

這太子可很快就要繼位了,一天到晚之乎者也的,能把大明治理好嗎?

他並不是反感《四書五經》,正好相反,就算他這麼大年紀了還經常拿着《四書五經》研讀一番,體會其中的爲官從政之道和爲人處世之道,但是,太子卻不能老讀《四書五經》或者說只讀《四書五經》,因爲他這會兒還體會不出其中蘊含的道理,他必須讀些更爲實用的書,纔有助於治國。

想到這裡,他咳嗽一聲,大步走進太子讀書的殿堂之中。

這會兒教太子讀書的還是陳子龍,因爲太子習慣了跟他相處,其他人來教太子會不樂意。

兩人聽見徐光啓的咳嗽聲,不約而同的看向門口,一看是首輔大人來了,陳子龍連忙站起來,恭敬的拱手道:“下官見過徐大人。”

朱慈烺也跟着站起來驚奇道:“徐老,你今天的氣色真好啊。”

徐光啓微笑着朝陳子龍點了點頭,又拱手對太子朱慈烺道:“是啊,太子殿下,微臣也感覺今天精神頭特別好,所以就過來看看太子殿下學習的如何了。”

陳子龍可知道這位首輔大人已經八十高齡了,從內閣值房走到這裡,估計都累壞了,他連忙疾步從暖閣上走下來,半拉半扶的把徐光啓讓到主坐上,這才謙遜的道:“下官才疏學淺,這侍講之法也不知道對不對,還請大人多多指點。”

朱慈烺也隨之投來好奇的目光,他們都知道這位首輔大人可不是什麼大閒人,如果沒什麼事是不會跑這來說些費話的,他說到學習,那肯定就是自己的學習出問題了。

徐光啓也沒有拐彎抹角,他只是略帶委婉道:“探花郎客氣了,我方纔聽太子殿下一直在讀《四書五經》,讀的頗爲流利,證明太子殿下應該是讀懂了些許。這《四書五經》是好,人一輩子都學不完,但是,人一輩子也不能光讀《四書五經》,還必須讀點其他實用的東西。”

陳子龍聞言,連忙拱手道:“請不吝賜教。”

徐光啓微微點頭道:“比如,學學《孫子兵法》什麼的,各方面知識都瞭解一下,又比如,看看描繪現下世間百態的書,瞭解一下老百姓都在做些什麼,想些什麼。”

他大致的說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又介紹了幾本不錯的書籍,這才起身告辭而去。

午時方至,一個小太監提着食盒準時出現在徐光啓值房門口,他唱了個喏,隨後便恭敬的走了進去,將食盒放在書桌上,又小心的將裡面的飯菜拿出來擺好,這才輕聲道:“大人,請用膳。”

一般這個時候徐光啓都會靠在椅背上閉目小憩,他只要一開口,徐光啓便會睜開眼,細細吃點飯菜,然後,他便可以收拾東西走人了。

但是,這次他打完招呼徐光啓竟然一點反應都沒有,難道睡着了嗎?

小太監想了想,再次輕聲道:“大人,請用膳。”

徐光啓還是沒有反應,這小太監不由捉急了,他不能老在這裡等着啊,回去遲了,管事太監會罵人的。

他想了一下,乾脆猛着膽子上前,想輕輕推醒徐光啓。

但是,一走近前他便發現不對勁了,因爲這位徐大人胸口一點起伏都沒有。

人不可能睡着了還在憋氣吧!

他毛着膽子把手伸到徐光啓鼻子前一試,沒有一絲氣感,首輔大人竟然去世了!

第三十三章 義診第一六一章 啓復社第十二章 楊鶴論罪第二九〇章 爭霸與保命第三一四章 再立新州府第八十五章 張香進宮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五章 斥候遭遇第二十三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四十六章 海盜來了第二四四章 把城池修到你家門口第八十九章 遷移饑民第二〇九章 斬首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三十一章 糧食問題第三十二章 保民方能蕩寇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六十四章 秦檜府第十七章 離別總有時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一二五章 大舉反攻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七十四章 完了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八卷 第二一四章 勢如破竹第一三四章 要麼投降要麼死第五十四章 喜得千金第十七章 練字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十七章 離別總有時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第二五七章 主動權在大明手中第二七五章 白撿一塊殖民地第三十四章 崇禎怒了第五十章 科舉之爭第二六九章 恐怖的大明海軍第三十三章 兄弟同登科第三〇九章 征服南洋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五十九章 皇太極的連環計第十五章 俞龍戚虎第一四四章 猝然長逝第一五九章 還不是首輔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三十七章 都察院易主第四章 辭官第二五八章 開放所有殖民地第四十四章 十八芝第十章 親人聚第二十二章 京城內鬼(下)第十七章 荷蘭總督的無奈第六章 縣衙有內奸第三〇〇章 論太子的重要性第七十四章 被染紅的渾河血日第五十六章 年節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九十三章 復起第十七章 練字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一一七章 降是不降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九十七章 首輔落誰家第二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二十章 巧周旋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二十七章 佈下棋子第四十四章 十八芝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十七章 離別總有時第三十一章 帶你們回大明(上)第二章 搬遷第二十七章 產量第六章 東番特戰營(下)第二十九章 皇太極跑路第四十五章 牽掛第二章 吹牛有風險第三章 農民軍來了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七十二章 動手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四十八章 豪格跑路第八十六章 入閣爲相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四十八章 豪格跑路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三一六章 權臣只有末路嗎(全書完)第四十六章 幫忙第八十九章 遷移饑民第二章 瘋狂的計劃第八章 通風報信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四十章 狀元郎對奸相第三十五章 責任第一五四章 陰人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二一三章 城牆還可以用炸的
第三十三章 義診第一六一章 啓復社第十二章 楊鶴論罪第二九〇章 爭霸與保命第三一四章 再立新州府第八十五章 張香進宮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五章 斥候遭遇第二十三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四十六章 海盜來了第二四四章 把城池修到你家門口第八十九章 遷移饑民第二〇九章 斬首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三十一章 糧食問題第三十二章 保民方能蕩寇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六十四章 秦檜府第十七章 離別總有時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一二五章 大舉反攻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七十四章 完了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八卷 第二一四章 勢如破竹第一三四章 要麼投降要麼死第五十四章 喜得千金第十七章 練字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十七章 離別總有時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第二五七章 主動權在大明手中第二七五章 白撿一塊殖民地第三十四章 崇禎怒了第五十章 科舉之爭第二六九章 恐怖的大明海軍第三十三章 兄弟同登科第三〇九章 征服南洋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五十九章 皇太極的連環計第十五章 俞龍戚虎第一四四章 猝然長逝第一五九章 還不是首輔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三十七章 都察院易主第四章 辭官第二五八章 開放所有殖民地第四十四章 十八芝第十章 親人聚第二十二章 京城內鬼(下)第十七章 荷蘭總督的無奈第六章 縣衙有內奸第三〇〇章 論太子的重要性第七十四章 被染紅的渾河血日第五十六章 年節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九十三章 復起第十七章 練字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一一七章 降是不降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九十七章 首輔落誰家第二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二十章 巧周旋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二十七章 佈下棋子第四十四章 十八芝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十七章 離別總有時第三十一章 帶你們回大明(上)第二章 搬遷第二十七章 產量第六章 東番特戰營(下)第二十九章 皇太極跑路第四十五章 牽掛第二章 吹牛有風險第三章 農民軍來了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七十二章 動手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四十八章 豪格跑路第八十六章 入閣爲相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四十八章 豪格跑路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三一六章 權臣只有末路嗎(全書完)第四十六章 幫忙第八十九章 遷移饑民第二章 瘋狂的計劃第八章 通風報信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四十章 狀元郎對奸相第三十五章 責任第一五四章 陰人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二一三章 城牆還可以用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