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門生

徐光啓走了,帶着爲國爲民結黨的任務回京城了,張斌卻還有客人需要接待。

這些客人比較特殊,甚或都不能稱之爲客人,因爲他們是張斌的門生。

張斌在南直隸總共收下了六位門生,有名傳史冊的“明詩殿軍”陳子龍和他的好友徐孚遠、夏允彝,還有曹化淳的侄子曹德福、曹德祿、曹德壽。

他名爲人家的恩師,卻一直未曾教導過他們,這幾年基本上都是他們自己在學習,張斌覺得頗爲過意不去,再加上他有意擴充陣容,讓這幾個人儘快通過科舉任仕,所以,這次大婚,他們來慶賀,張斌並沒有讓他們馬上回去,而是讓他們留了下來。

他想盡下做老師的責任,好好教導他們一下,同時也讓他們到自己下屬的各大衙門看看,看這官應該怎麼當。

這會兒陳子龍和徐孚遠也已經高中舉人,明年就可以和夏允彝一起去京城參加會試了。

曹德福、曹德祿、曹德壽就更加不得了了,他們已經被曹化淳拉到國子監進修了兩年,明年就可以當官了!

原來張斌還搞錯了,他以爲國子監的監生就可以參見會試和殿試呢,搞半天,不是所有監生都可以參見會試和殿試的,只有舉監可以參見。

國子監的監生可不止一種,各地選拔的生員入國子監讀書的稱貢監,官僚子弟入國子監學習的稱廕監,舉人入國子監學習的稱舉監,捐資入國子監學習的稱例監。

這其中,唯有本身就是舉人的舉監纔可以參加會試和殿試,其他的監生不用參加什麼科舉了,學習三年,直接當官!

不過,監生當官一般都不能和進士出身的官員相比,除非是舉監,一開始想當七品縣令都難,一般都是六部司務、提舉、大使等八九品的官員,而且基本只能升到六品主事,想升到五品大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當然,曹德福、曹德祿、曹德壽這三兄弟屬於例外的那種,如果曹化淳跟魏忠賢一樣瞎整,他們三個升到升到一品大員都有可能,像魏忠賢的侄子魏良卿,大字不識一個,不照樣進封太師寧國公!

張斌估計,以曹化淳的性格,這三兄弟封侯進爵是不用想了,因爲曹化淳就不是那種瞎搞的人,但是,如果幹的好,五品大員,甚至三品大員,也不是不可能的。

原本張斌是想六個門生一起接見的,畢竟他們以後會同朝爲官,相互熟悉一下,以後也有個照應,但是,陳子龍他們卻告訴他,他們還帶來幾個要好的同窗好友,想一起拜見一下他這位總督大人。

這樣一來,他就不好一起接見了,畢竟,這世道,人心難測,陳子龍他們三個,那是他親自了解過了的,沒問題,誰知道他們這次帶來的人有沒有問題,如果有那種奸妄小人,知道了他和曹化淳的關係,去崇禎那裡打小報告,那可就麻煩了。

反正曹德福他們三兄弟任仕靠的是關係而不是功名,張斌乾脆將王承恩和宋應升招過來,讓他們帶着這三兄弟去市舶司衙門從吏目學起,好好學學基層官員是怎麼當的,這樣以後任仕做出成績了,再憑藉曹化淳的關係往上升就比較容易了。

這會兒有車輪舸輪船,東番和月港兩地來往倒是很方便,頭天晚上派人去通知,第二天上午不到巳時,王承恩和宋應升便來到了張斌的書房。

王承恩和宋應升這心裡都納悶着呢,怎麼這剛來喝完喜酒沒幾天,總督大人又招他們來相見呢?

張斌正處理公務呢,也沒空跟他們多做解釋,他們兩人一來,張斌便令人去將曹德福三兄弟招過來。

曹德福三兄弟在國子監升造了兩年之後,早已不復當初青澀的模樣,書讀的好不好另說,這文士的風采卻學了個十成十,他們一進門先是恭敬的對張斌行了一番師生之禮,又齊聲向王承恩問好道:“王大哥好。”

王承恩實際上就是曹化淳的門生,對他們兄弟三人自然是好到不行,這世上能叫他王大哥的估計也就他們這三兄弟了,他真是把這三人當兄弟般看待的。

三人一問好,他立馬拿出兄長的模樣,親切的道:“你們三個小傢伙怎麼還沒回去啊,恩公要知道你們這麼貪玩,荒廢學業,不收拾你們纔怪。”

曹德福連忙解釋道:“王大哥可不敢這麼跟五叔告狀啊,是恩師讓我們留下來的,我們跟隨恩師學習,怎麼能算是玩呢。”

張斌和王承恩聞言,不由哈哈大笑起來,別看這三人一副文質彬彬的樣子,好像是飽讀詩書的文士,說起話來卻還跟小孩一樣。

一旁的宋應升見狀,不由目瞪口呆,這三個小傢伙什麼人啊,不但跟皇上跟前的大紅人王公公稱兄道弟,還是總督大人的學生,這關係,有這兩位當靠山,以後還不得飛到天上去啊!

張斌見宋應升一副摸不着頭腦的樣子,立馬含笑介紹道:“元孔,這三位是我不成器的學生曹德福、曹德祿、曹德壽,喜宴上你們沒見過嗎?”

喜宴上怕不有上千賓客,他一個市舶司吏目也就能陪那些大商戶坐坐,在前來慶賀的官員裡面根本就排不上號,哪裡能見到排前面幾桌的曹家三兄弟啊,他連忙拱手道:“三位儀表不凡,果然不愧總督大人的高徒,幸會幸會。”

曹德福三兄弟連忙一一與他見禮,張斌直接道:“元孔,不必如此見外,我招你們來正是想讓他們三個隨你去學習學習,看吏目該幹些什麼活,你有什麼事情儘管使他們去做,好好教教他們。”

宋應升這個莫名其妙啊,總督大人的高徒那還不得金榜高中啊,跟他個從九品的吏目學什麼,進士出身最少也是七品縣令好不。

張斌倒沒注意這些,他又轉頭對王承恩道:“承恩,他們三個就交給你了,好好教導教導,明年他們就要入仕了,肯定得從六部司務、提舉、大使等八九品的官員做起,別到時候連個打雜的活都幹不好,那就把我和曹公公的臉給丟光了!”

曹德福三兄弟只能老老實實聽着,王承恩卻是連忙維護道:“哪能啊,德福他們聰明着呢。”

張斌聞言,灑笑着搖了搖頭,隨即揮手道:“你這就帶他們回市舶司吧,好好操練一番,可不敢把他們給寵壞了。”

王承恩等人聞言,立馬躬身告退,三個小傢伙一開始還正正經經的,待出了總督衙門,來到外面,他們就跟出了牢籠的鳥兒一樣,圍着王承恩一個勁的問,市舶司是幹什麼的啊,好不好玩啊。

王承恩一一含笑做答,對他們寵得不得了。

這個時候,宋應升終於忍不住問道:“王大人,他們入仕不是應該從縣令做起嗎,怎麼會是六部司務、提舉、大使這些小官?”

王承恩微笑着解釋道:“他們都是監生,當然得從八九品的小吏做起,你可得好好教導他們,有恩公這層關係在,他們只要乾的好,成就不一定會比進士出身的官員低。”

王承恩所說的恩公就是曹化淳,這個宋應升倒是清楚,這三位跟曹化淳又是什麼關係呢?

難道是曹化淳的親戚,不應該啊,曹化淳可是宮裡的大太監,按上任大太監魏公公的套路,只要是親戚,出來最少正一品的右都督,伯爵侯爵那更是隨便封,怎麼會去做八九品的小吏呢?

他頗爲不解的問道:“這三位是曹公公的親戚?”

王承恩點頭道:“是啊,他們都是曹公公的侄子。”

我的天,侄子!

宋應升難以置信的問道:“親的?”

王承恩認真的點頭道:“當然是親的。”

宋應升聞言,目瞪口呆,這又是怎麼回事,親的還讓他們去當八九品的小吏,魏公公的親侄子,根本不用讀書,一個從右都督一路升到太師寧國公,一個從右都督一路升到太子太保東安侯,怎麼到曹公公這裡,送到國子監讀書不說,出來還要做八九品的小吏!

曹德福三兄弟可沒感覺自己天生就應該當公侯,他們都是那種典型的農戶家的孩子,感覺能讀個書,當個小官就了不得了,對宋應升這個吏目師傅那也是恭敬的不行了,他們是真想和宋應升學點東西,回去好好當打雜的。

宋應升這個不適應啊,曹公公的侄子跟他學打雜,這事,怎麼想,怎麼感覺怪異啊!

一行人就這麼稀裡糊塗的去了,張斌卻還在那裡悶頭處理公務,直到下午,他把手頭的公務處理完,這才讓人招來了陳子龍等人。

陳子龍他們應招而來,不過卻不是三人,而是六個,一一見禮之後,張斌才知道,這三人也是松江府的舉人,分別是杜麟徵、周立勳和彭賓。

張斌先沒問這三人來幹嘛,而是親切的問陳子龍他們三個道:“懋中、彝仲、復齋,這兩年可曾用功,明年會試可有把握?”

三人互望一眼,用眼神推舉出陳子龍代爲回答道:“學生謹記恩師教誨,每日苦讀不贅,如若不出意外,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意外原本是有的,他們三人因爲參加復社,被閹黨餘孽溫體仁等人給陰了,連續兩屆會試都名落孫山,像陳子龍,好好一個“明詩殿軍”,狀元之才,考了三次才中了個三甲,徐孚遠更是終崇禎一朝,都沒有考上進士!

不過這次,張斌已經跟徐光啓打招呼了,而且他們又聽了自己的,沒有參加復社,悶頭在讀書,閹黨餘孽應該沒有注意到他們,憑真本事的話,相信他們中個進士都沒多大問題。

張斌點頭道:“嗯,那就好,只要你們用功了,金榜題名就不是問題,就怕你們不務正業,去參加什麼復社,浪費時間。”

這時六人互相看了看,又公推陳子龍出來問道:“恩師,復社領袖張溥張乾度驚才絕豔,領袖羣倫,痛斥閹黨,名動天下,復社也是聲震朝野,春秋之集,衣冠盈路,一城出觀,無不知有復社者,他們走到哪裡都是萬人空巷,擁躉無數,恩師對他們爲什麼如此不屑呢?”

張斌聞言,掃了他們一眼,陳子龍三人還好,就是有點好奇而已,杜麟徵等三人卻頗有點不平的表情,貌似對自己蔑視復社有點不滿啊!

他想了想,乾脆問道:“這麼大的聲勢,起到了什麼效果呢?”

陳子龍代爲作答道:“閹黨不是已然伏誅,東林也已重掌大權,大明中興有望啊!”

聽他瞎忽悠,閹黨伏誅是他張溥的功勞嗎,東林重掌個屁的大權,要不是自己暗中出手,這會兒內閣次輔錢龍錫已經被判死罪了,內閣首輔韓爌估計也引咎辭職了,孫承宗、成基命估計也快了,他們就是崇禎收拾閹黨的刀,這會兒朝堂上閹黨餘孽多着呢,他們分分鐘有可能被幹下臺,還重掌大權!

張斌搖頭道:“現在朝堂並非你們想象的那樣,京官上千,東林又有幾人,還有他張乾度驚才絕豔,領袖羣倫,現在又身居何位,除了痛斥閹黨,他又於國於民做了哪些實事?”

“這個。”,陳子龍頓時語塞,杜麟徵等人也是微微色變。

張斌有些恨鐵不成鋼道:“你們啊,年輕熱血,光聽人忽悠,什麼事情都要看實效,不是看人說的有多好聽。他張乾度的驚才絕豔爲師可能比不上,但是,爲師現在好歹也是福廣總督了,好歹還能爲福廣千萬黎民百姓謀點福利出來,好歹還能將福建的海盜剿滅了,好歹還能擊退紅毛番收復東番,好歹還能率大軍將建奴趕出北直隸。他張乾度能幹什麼?天天帶着一幫學子到處忽悠,能把海盜忽悠滅嗎?能把紅毛番忽悠走嗎?能把建奴忽悠死嗎?”

六人聞言,無不羞愧的低下了頭。

張斌隨即教導道:“懲惡揚善,救國救民並沒有錯,但是,不能光嘴上說,必須實幹才行,說的再好也沒多大用處的,所以,你們要想救國救民,就好好讀書,考上進士,進入官場,手握大權,才能真正救國救民,不然,都是空話。”

六人均心悅誠服的點了點頭,杜麟徵等三人更是激動的拱手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們想追隨總督大人救國救民,請總督大人收下我們吧。”

張斌淡淡的道:“不想着參加復社了?”

三人連連搖頭道:“不想了。”

張斌欣慰的點頭道:“嗯,想真正救國救民纔是對的,我可以收下你們。”

三人聞言大喜,立馬磕頭拜師,張斌含笑起身將他們扶起,鄭重的叮囑道:“你們要注意,不但不能參加復社,連復社的事都不要去管,他們風頭出的太厲害了,總有人會收拾他們的,你們不要被牽連了。”

第四十五章 喝醉了容易出事第二章 偶遇孫傳庭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二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二十二章 鴛鴦陣之威第九十章 噓寒問暖第四十五章 蒸汽動力第二十章 搶奪超級戰列艦第二二二章 建奴臣服第九章 戚家軍出山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五十八章 上將都被轟懵了第二十六章 崇禎教子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第五十三章 以逸待勞第一三二章 氣得噴血第十章 查抄貪官污吏第四章 與皇太極博弈第二十九章 天災人禍(上)第七十七章 還是打洋人收穫大第四十九章 負傷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二十四章 推廣中成藥第十五章 葡萄牙服軟第二七五章 白撿一塊殖民地第一八八章 太子問計第二十五章 又想玩詐降之計第三一三章 逮住他隆王第七章 這傢伙好毒第二五二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第二〇八章 絕後第九章 建奴又來了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十四章 你偷襲京城我偷襲遼東第四章 招撫第一五〇章 克瀋陽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七十三章 奉旨抄家第二十二章 體恤民情第六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五十九章 海上霸主也得趴第九十一章 海州城將陷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遭殃了第五十七章 闖王末路第四十三章 見面禮第三十八章 遼河之謀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將強大無比第六十四章 震撼人心第一六五章 美人相贈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上)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一八三章 君君臣臣第二八八章 西班牙的曙光第二十一章 未來帝師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八卷 第二一四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二章 鴛鴦陣之威第三十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三十章 推廣問題第一八二章 急流勇退第二十七章 內閣大學士第六卷 第三十五章 懷慶府第四十六章 瘋狂亂咬第八十八章 請尚方寶劍第一五〇章 克瀋陽第八十四章 有緣無分第三十九章 初上早朝第五十章 火車第六十章 遠征巴達維亞第四十二章 擢調王徵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一〇四章 恐怖的調動速度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七十八章 帝師出鎮關寧錦第二五五章 拜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第三〇〇章 論太子的重要性第二七五章 白撿一塊殖民地第五十七章 規模空前的大海戰第九章 戚家軍出山第二〇七章 內應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二三六章 皇室宗親終屈服第二〇二章 送錢送糧第四十三章 梳櫳之資第四十八章 戰鬥第七十九章 東番九衛第二六七章 租借鎮遠巡洋艦第五十七章 闖王末路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七十二章 荷蘭人來干涉了第五十章 拼爹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六章 李自成跑了第一七一章 廢立太子
第四十五章 喝醉了容易出事第二章 偶遇孫傳庭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二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二十二章 鴛鴦陣之威第九十章 噓寒問暖第四十五章 蒸汽動力第二十章 搶奪超級戰列艦第二二二章 建奴臣服第九章 戚家軍出山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五十八章 上將都被轟懵了第二十六章 崇禎教子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第五十三章 以逸待勞第一三二章 氣得噴血第十章 查抄貪官污吏第四章 與皇太極博弈第二十九章 天災人禍(上)第七十七章 還是打洋人收穫大第四十九章 負傷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二十四章 推廣中成藥第十五章 葡萄牙服軟第二七五章 白撿一塊殖民地第一八八章 太子問計第二十五章 又想玩詐降之計第三一三章 逮住他隆王第七章 這傢伙好毒第二五二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第二〇八章 絕後第九章 建奴又來了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十四章 你偷襲京城我偷襲遼東第四章 招撫第一五〇章 克瀋陽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七十三章 奉旨抄家第二十二章 體恤民情第六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五十九章 海上霸主也得趴第九十一章 海州城將陷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遭殃了第五十七章 闖王末路第四十三章 見面禮第三十八章 遼河之謀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將強大無比第六十四章 震撼人心第一六五章 美人相贈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上)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一八三章 君君臣臣第二八八章 西班牙的曙光第二十一章 未來帝師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八卷 第二一四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二章 鴛鴦陣之威第三十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三十章 推廣問題第一八二章 急流勇退第二十七章 內閣大學士第六卷 第三十五章 懷慶府第四十六章 瘋狂亂咬第八十八章 請尚方寶劍第一五〇章 克瀋陽第八十四章 有緣無分第三十九章 初上早朝第五十章 火車第六十章 遠征巴達維亞第四十二章 擢調王徵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一〇四章 恐怖的調動速度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七十八章 帝師出鎮關寧錦第二五五章 拜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第三〇〇章 論太子的重要性第二七五章 白撿一塊殖民地第五十七章 規模空前的大海戰第九章 戚家軍出山第二〇七章 內應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二三六章 皇室宗親終屈服第二〇二章 送錢送糧第四十三章 梳櫳之資第四十八章 戰鬥第七十九章 東番九衛第二六七章 租借鎮遠巡洋艦第五十七章 闖王末路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七十二章 荷蘭人來干涉了第五十章 拼爹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六章 李自成跑了第一七一章 廢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