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又想玩詐降之計

張獻忠這會兒可謂志得意滿,他憑偷襲拿下了襄陽、武昌二城,又殺了襄王和楚王,抄沒了他們的府邸,獲取金銀珠寶無算,糧食更是堆積如山。

現在他是有錢有糧又有堅城以爲屏障,官兵都來了兩回了,全都沒撈到好,反而因此折了兩位朝廷大員,五省總理熊文燦是被崇禎給砍了,五省總督兵部尚書內閣大學士楊嗣昌則直接被氣死在襄陽城外。

傳聞這傢伙是病死的,但張獻忠卻認爲這傢伙是被自己氣死的,就算真病了,那也是被自己氣病的不是。

總之,有襄陽武昌兩座雄城在手,他感覺自己已經高枕無憂,這個時候,他的野心已經無法抑制,他跟羅汝才一商量,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拿下襄陽、承天、武昌三府所有城池,霸了這荊楚腹地,建國立業,割地稱王!

楊嗣昌被他氣死之後,官兵好像也怕了他了,不是退守鄖陽府,就是躲在長沙府,壓根就不敢過來捋他虎鬚,他乾脆將羅汝才和其手下的五萬人馬調到武昌,又留下五萬人馬駐守襄陽,然後便帶着剩餘的十萬人馬,四面出擊,撲向襄陽、承天、武昌三府剩餘的城池,一邊攻城略地,一邊清剿土豪鄉紳,搶糧食,搶財寶,搶得不亦樂乎。

正當他得意忘形的時候,張斌悄然來到了福州城外的福廣軍大營。

這時候鄭成功的婚事早就辦完了,太子朱慈烺也早已被他連同家人還有鄭成功夫妻一同送回京城,正好朝廷傳來急報,張獻忠突然發了瘋般的在襄陽、承天、武昌三府瘋狂劫掠,各州府縣城紛紛告急。

崇禎明顯扛不住了,一個勁的催他速速率大軍去增援,哪怕能守住三府城池也好。

如果換做是別人總督五省兵馬,如果福廣兵真是新招募的,那張斌就完了,十萬新招的青壯恐怕連農民軍都不如,他將和歷史上的孫傳庭一樣,剛召集十萬大軍,便被迫去和反賊決戰,結果可想而知。

還好,張斌不是歷史上的孫傳庭,這十萬福廣軍也不是真正的新兵,雖然只集結操練了一個多月,已然不輸於正規明軍,再加上他們的武器裝備,戰鬥力是相當恐怖的。

張斌檢驗了一下操練成果,隨即便命福廣軍乘船出發,直奔松江府外的海上基地。

這又是什麼意思呢,明明是張獻忠在湖廣鬧的天翻地覆,他跑去南直隸沿海乾什麼,難道他想先收拾在廬江府附近活動的革左五營?

當然不是,他這樣做並非南轅北轍,因爲按正常的行軍路徑,他必須率軍穿過福建以北的莽莽崇山,跨過整個江西,才能抵達湖廣長沙府,然後再跨過長江,抵達武昌府,這樣一路跋山涉水,橫跨兩千餘里,戰車數量驚人的福廣軍一個月能抵達武昌府就不錯了。

而走海路就不一樣了,福州海域到松江海域總共才一千五百餘里,以車輪舸的速度,一天即可抵達,而松江府海域離武昌府也只有一千六百餘里,就算是沿長江逆流而上,以車輪舸的速度,也只需要兩天!

這樣看似輾轉一番,雖然多出上千裡的路程,實際上大軍轉移速度提高了十倍還不止,而且,十萬大軍走水路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他們一點都不會累到,因爲他們並不需要自己走,坐船上休息就行了!

這個時候,張斌手下的車輪舸數量也是比較恐怖的,原來純木製的車輪舸就有兩百多艘,後面改進成輕型鐵甲戰艦的車輪舸這幾年更是造出五百餘艘,也就是說,他手底下的車輪舸數量已經到達了八百多艘!

並不是他不想造更多的戰艦,他現在的困境跟荷蘭如出一轍,造再多的戰艦都沒人開了!

因爲他手下水師數量本就有限,一艘威遠戰列艦就需要水手加炮手將近三百名,一艘鎮遠巡洋艦就需要水手加炮手五十餘名,所以造出一百艘威遠戰列艦和五十艘鎮遠巡洋艦之後他便下令,停止生產大型戰艦,全力生產輕型鐵甲艦。

荷蘭海軍失敗的教訓告訴他,海戰可不光是靠戰列艦就能取勝,如果沒有小型戰船或者戰艦的保護,碰上不要命的縱火船,戰列艦都得趴下。

這輕型鐵甲艦原本是爲海戰準備的,這下倒好,一艘輕型鐵甲艦十來個人四五匹戰馬,把十萬福廣軍裝下綽綽有餘,至於戰車和糧草輜重等東西,那得先用鎮遠巡洋艦轉運到松江府海外的基地,等車輪舸把人轉運完了再回來接。

就這樣,張斌率十萬福廣軍趕到松江府海外的基地修整了一晚,隨後便乘坐車輪舸逆流而上,直奔武昌城,張獻忠和羅汝才還不知道怎麼回事,武昌城外的長江上便佈滿了明軍的車輪舸。

那數量,真的嚇死個人,站在武昌城的城牆上,能看到的十餘里江面,全部都是明軍的車輪舸,根本就看不到頭!

羅汝纔看到他手下的幾十艘小漁船被無數炮彈砸成木屑之後,駭的魂都快掉了。

這明軍的車輪舸上什麼時候都配上火炮了,如此多的車輪舸,就算每艘車輪舸上只有一門火炮,那也是將近千門火炮啊,武昌城就在長江邊上,明軍的炮彈肯定能砸到城裡來,一次將近千枚炮彈,那傢伙,城牆能擋得住嗎?

他想錯了,張斌手下的車輪舸並沒有上千艘,而且並不是每艘車輪舸上都有火炮,只有後面改裝的輕型鐵甲艦上纔有火炮,火炮數量總共不到六百門。

不過,這個數量已經夠恐怖了,武昌城的城牆恐怕是頂不住的。

張斌並沒有急於進攻,而是命福廣軍登陸,在武昌城與長江之間的一塊大平地上紮下大營,隨後便命兩百多艘木製車輪舸回航去接戰車和糧草輜重,而五百餘艘輕型鐵甲艦則停在武昌城外的江面上準備炮轟武昌城!

羅汝纔是駭得魂都快掉了,張獻忠收到消息也嚇得大驚失色,他原本以爲憑藉襄陽城和武昌城的防禦力,朝廷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現在,他沒這麼自信了,上千門火炮,城牆能頂的住嗎?

這個時候,張斌也沒有太大的把握,如果輕型鐵甲艦上面是兩千斤的佛郎機炮,他可以肯定,不管是武昌城還是襄陽城,都頂不住如此多火炮的轟擊,什麼城牆在五百多門兩千斤佛郎機炮面前都是渣渣,不說把城牆轟塌,把城牆上面的箭垛和女牆全部掃平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到時候,城牆有跟沒有已經沒多大區別了,誰敢站光禿禿的城牆上吃炮彈,等着被砸成肉泥嗎?

但是,輕型鐵甲艦上配備的並不是兩千斤的佛郎機炮,而是五百斤的佛郎機炮,只比拳頭大一點的炮彈能將城牆上的箭垛和女牆掃平嗎?

這個,他也沒有把握,只有試過才知道。

不過,他並沒有立馬就開始試,因爲他這趟運過來的主要是士卒和戰馬,連糧草都沒帶多少,就更不用說彈藥了,每艘輕型鐵甲艦上也就一輪五發炮彈,打完就沒了,這點炮彈給城牆撓癢還差不多,根本就沒什麼用,所以,他率軍抵達武昌城外之後只是命人紮下大營,修整操練,貌似並沒有發動進攻的意思。

武昌城裡的是羅汝才和他手下的五萬人馬,這個張斌早就收到探報了,他甚至想着先招撫一下看看,畢竟羅汝纔不是張獻忠,這傢伙並沒有太大的劣跡,就如同劉國能和李萬慶一般,如果能接受招撫,崇禎肯定不會有什麼意見。

他又不是真要跟反賊拼個你死我活,只要人家能接受招撫那就行了,在自己手裡他還想玩什麼降而復判,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張斌紮下大營之後,便親筆寫了封招降信命人射入城中,看城裡的羅汝才降是不降。

羅汝纔會不會投降呢?

他當然投降,不過不是真降,而是玩詐降!

招降信射入城中還不到半個時辰,羅汝才便派了使者來到明軍大營,表示願意接受朝廷的招撫。

他大致意思就是,我投降,我投降,只要朝廷給我提供五萬人馬的糧草,我保證待在武昌城裡哪兒都不去。

張斌聽了使者的轉述,差點沒笑掉大牙,想玩我,好啊,大家就先玩幾天再說。

他直接讓使者回去轉告羅汝才,這個他做不了主,得請示皇上,請羅汝纔等個十來天再說。

羅汝才聽到使者的回覆,心裡那個得意啊,看樣子明軍的火炮也拿城牆沒辦法,這張斌也只能跟熊文燦和楊嗣昌一樣,望城心嘆,無可奈何。

他想着,接下來應該就是漫長的談判了,這方面他早有經驗,張獻忠當初那招慢慢降價正是他的主意。

上次這招拖延戰術玩的相當成功,降着降着,建奴便跑去進攻京城了,明軍不得不回師勤王,他們沒費一兵一卒,官兵便撤走了,而且還白送了他們二十多萬石糧草!

這次,他準備先將一萬,降到四萬便開始壓價,五千五千一降,降到三萬又開始壓價,兩千兩千一降,降到兩萬又開始壓價,一千一千一降,這樣來來回回足可以玩將近三十趟,一趟就是十多天,三十多趟下來就是將近一年時間。

官兵扛一年嗎?

建奴會乘機再次進攻京城嗎?

李自成、張獻忠和革左五營又會老老實實等着看這邊的結果嗎?

他相信,官兵肯定扛不過一年就得走,不說別的,李自成和張獻忠肯定不會老老實實等結果,他們一看官兵主力陷在這裡,肯定會繼續攻城掠地,到那時,就看官兵退不退!

他如意算盤倒是打的啪啪響,可惜,張斌並不是熊文燦,更不是楊嗣昌,他還想玩詐降,那真是門都沒有。

第六十三章 滿江紅第三十四章 戰術運用第十七章 弄死個大奴酋第一二〇章 重組關寧鐵騎第三十二章 糧倉國脈第七章 奇葩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五十三章 萬斤巨炮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七十九章 東番九衛第二五五章 拜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第一二一章 一城阻斷東西第二十二章 來點小伎倆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記響亮的耳光第二十五章 流連忘返第六十章 猜忌第二〇三章 左將軍你有病啊第九十二章 災情蔓延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第二十三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二七四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二章 門生第四十二章 擢調王徵第十七章 海戰無敵俞家軍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下)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三十四章 我們什麼都沒幹第三十六章 秦淮風月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二卷 第四十章 風流才子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四十九章 廷推風波第八章 暗夜偷襲第二八二章 計救國王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四十四章 驚天逆轉第二七一章 荷蘭人望風而逃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一一二章 皇太極的無奈(感謝可口不可樂i大大的打賞)第四十一章 門牙給你敲掉第二十二章 京城內鬼(下)第五章 大清洗第一〇三章 跟建奴決一死戰第六章 李自成跑了第六十章 建奴求和第二十六章 松浦氏慫了第二十章 人贓並獲第六十六章 臭大街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五十三章 收復河山第一八〇章 紅顏禍水第十二章 強盜邏輯(下)第三十三章 青天大老爺第十章 張捷上任第二十六章 東盛堂第二九八章 攪亂歐陸格局第八卷 第四十二章 給他們一點教訓第六十三章 佔領第一二一章 一城阻斷東西第三十九章 繡樓姑娘第三十九章 兵臨海州第十六章 戚家餘烈第二六四章 誰也弄不懂的策略第四十九章 廷推風波第二五一章 裁軍勢在必行第六章 一個一個來第二十八章 曹家兄弟第二卷 終章 千夫所指東林黨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第二十一章 未來帝師第四十七章 我們也擺個鴻門宴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六章 縣衙有內奸第二二二章 建奴臣服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二章 搬遷第二〇三章 左將軍你有病啊第八十一章 朕也耍耍你們第三章 圍剿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二十三章 整編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二十八章 奸計第四章 造反就是要當皇帝第十七章 荷蘭總督的無奈第五十七章 齊心協力第三十三章 義診第二十四章 親情第六十九章 海盜巢穴第四十三章 海盜要來了第二九一章 扭轉戰局第五十三章 致仕名臣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
第六十三章 滿江紅第三十四章 戰術運用第十七章 弄死個大奴酋第一二〇章 重組關寧鐵騎第三十二章 糧倉國脈第七章 奇葩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五十三章 萬斤巨炮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七十九章 東番九衛第二五五章 拜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第一二一章 一城阻斷東西第二十二章 來點小伎倆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記響亮的耳光第二十五章 流連忘返第六十章 猜忌第二〇三章 左將軍你有病啊第九十二章 災情蔓延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第二十三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二七四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二章 門生第四十二章 擢調王徵第十七章 海戰無敵俞家軍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下)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三十四章 我們什麼都沒幹第三十六章 秦淮風月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二卷 第四十章 風流才子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四十九章 廷推風波第八章 暗夜偷襲第二八二章 計救國王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四十四章 驚天逆轉第二七一章 荷蘭人望風而逃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一一二章 皇太極的無奈(感謝可口不可樂i大大的打賞)第四十一章 門牙給你敲掉第二十二章 京城內鬼(下)第五章 大清洗第一〇三章 跟建奴決一死戰第六章 李自成跑了第六十章 建奴求和第二十六章 松浦氏慫了第二十章 人贓並獲第六十六章 臭大街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五十三章 收復河山第一八〇章 紅顏禍水第十二章 強盜邏輯(下)第三十三章 青天大老爺第十章 張捷上任第二十六章 東盛堂第二九八章 攪亂歐陸格局第八卷 第四十二章 給他們一點教訓第六十三章 佔領第一二一章 一城阻斷東西第三十九章 繡樓姑娘第三十九章 兵臨海州第十六章 戚家餘烈第二六四章 誰也弄不懂的策略第四十九章 廷推風波第二五一章 裁軍勢在必行第六章 一個一個來第二十八章 曹家兄弟第二卷 終章 千夫所指東林黨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第二十一章 未來帝師第四十七章 我們也擺個鴻門宴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六章 縣衙有內奸第二二二章 建奴臣服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二章 搬遷第二〇三章 左將軍你有病啊第八十一章 朕也耍耍你們第三章 圍剿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二十三章 整編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二十八章 奸計第四章 造反就是要當皇帝第十七章 荷蘭總督的無奈第五十七章 齊心協力第三十三章 義診第二十四章 親情第六十九章 海盜巢穴第四十三章 海盜要來了第二九一章 扭轉戰局第五十三章 致仕名臣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