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〇章 王師出征

大明永興三年,正月十六,京城的年味還未散盡,張斌便帶着海州侯孫傳庭和遼陽侯盧象升踏上了征程。

他們的第一站是大沽港,因爲京城附近就這麼一個大型的港口,而且天雄軍和秦軍也早已趕到大沽港集結待命,就等他們領着出征了。

此時的大沽港早已不復當初的模樣,不但港口經過了數次擴建,港口旁還出現了一座新城,這座新城面積並不是很大,方圓也就十里左右,但是,新城的城牆高度卻足有兩丈,而且,城牆上火炮密佈,戒備森嚴,就如同一個刺蝟一般。

這樣一座城池自然不是給平民百姓居住的,而是用來駐軍和修建軍工廠的,城中並沒有什麼其他的建築,就是廠房,宿舍,軍營。

按張斌的規劃,這裡將逐漸建成一個能容納十萬大軍居住和生活的要塞,以後不管是步卒又或是水師將士都可以在這裡駐守,輪休。

他之所以籌建這麼一座要塞,自然是爲了拱衛京城的安全,隨着大明的擴張和蒙元的歸化,來自京城北方的威脅已經越來越小,而隨着造船和鑄炮技術的發展,將來的威脅必定來自海上,所以,港口的守衛尤爲重要,特別像大沽港這樣的京城門戶,如果防守不夠嚴密,敵人用戰艦運送步兵登陸簡直易如反掌。

這種事情並不是不可能發生,大明水師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駐紮在大沽港,茫茫大海,誰知道敵人會從哪個方向來,在海上防禦顯然是不大現實的,唯有依託海峽或者港口防守。

當然,南洋成爲大明內海之後,列強自海上攻擊大明沿海就不大可能了,不過,爲了以防萬一,京城的門戶還是要嚴密防守的。

這時候,大沽港新城的城牆已經大體完工,但是軍營卻還未開始修建,倒是火槍廠和火炮廠業已竣工,正準備投入生產。

當天下午,張斌一行便抵達大沽港,此時,大沽港早已戰艦林立,碼頭附近也早已佈滿了整裝待發的天雄軍和秦軍。

張斌來到港口碼頭,與前來迎接的文臣武將一一見禮之後,便對孫傳庭和盧象升道:“伯雅、建鬥,你們先組織手下登船,我去新建的火槍廠和火炮廠看看。”

說罷,他便拍了拍新任工部侍郎徐孚遠的肩膀,示意他前面帶路。

大沽新城就是用來拱衛大沽港的,離港口自然不遠,不到一刻鐘,徐孚遠便領着張斌來到了城中的火炮廠。

張斌看着寬敞明亮的廠房和正在指揮安裝調試設備的工部官員,不由欣慰的道:“嗯,不錯,進度很快,復齋,辛苦了,這大過年的還讓你帶人加班加點忙活。”

徐孚遠恭敬的回道:“恩師,弟子也就指揮一下而已,不敢說辛苦,真正辛苦的是這些京營屯衛,他們都連續兩個多月沒休息了。”

張斌點了點頭,讚許道:“嗯,他們的確做的很好,這樣吧,將他們的餉銀再翻一倍,讓他們再加把勁,爭取月底把火炮廠和火槍廠所有工程都幹完。”

徐孚遠連忙拱手道:“弟子明白。”

張斌又問道:“下個月初正式開工,有問題嗎?”

徐孚遠鄭重的點頭道:“沒有問題,戶部已經開始徵召京城附近的匠戶了,估計月底之前也能到齊。”

張斌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叮囑道:“好,這裡就交給你了,好好幹,這可關係到一年上千萬兩銀子的利潤。”

徐孚遠再次拱手道:“弟子明白。”

張斌點了點頭,又去火槍廠轉了一圈,隨即便帶着親衛回到碼頭。

此時,天雄軍和秦軍都已經登上了鎮遠巡洋艦,就等他發號施令了。

張斌沒在耽擱,直接帶着一衆文臣武將登上旗艦,隨即便一揮手,朗聲道:“出發。”

隨着一陣令旗揮舞,百餘艘戰艦陸續離開港口,隨後便排成一條長龍,直奔南洋而去。

大明王師就這樣出發了,太師衛國公帶着海州侯孫傳庭和遼陽侯盧象升,帶着天雄軍和秦軍乘船一路往南,開始了征服南洋的征程。

艦隊此行的目的地並不是安南,也不是東胡,而是新港城,因爲這會兒張斌對南洋諸國的形勢還不是很瞭解,所以,他特命南洋侯鄭芝龍從去年年底開始就派出精銳斥候,跟着東盛堂的商隊前往南洋諸國打探消息,經過這幾個月的打探,南洋諸國的形勢鄭芝龍應該瞭解的差不多了,而他率軍去新港城就是爲了瞭解下情況,再決定下一步行動計劃。

十餘天后,艦隊抵達新港城,鄭芝龍早已恭候多時,張斌也不耽擱,直接就帶着一衆將領來到南洋總督府會議室,隨即便命鄭芝龍將南洋最新的地圖取出來,攤在會議桌上,彙報南洋諸國當前的情況。

鄭芝龍對此早有準備,地圖一攤開,他便手指地圖上的南洋諸國,一一介紹起來。

此時南洋最強大的當屬東籲王朝,據鄭芝龍的查探,東籲王朝這會兒都快獨霸東南半島了,除了安南和占城,東南半島上其他國家差不多都被東籲王朝給滅了,就連實力相對比較強的暹羅都被東籲王朝打得連連敗退,僅守住了都城大城附近的少部分領土,其他地方,都被東籲王朝給佔了!

張斌看了看地圖上相當於後世緬甸全境、泰國、老撾、柬埔寨大部的廣袤區域,不由皺眉道:“東籲王朝現在有多少人口,軍隊數量大概有多少,武器裝備怎麼樣?”

鄭芝龍詳細彙報道:“東籲王朝現在人口不下千萬,至於軍隊數量我們還沒有完全摸透,僅僅暹羅大城附近就有東籲王朝大軍二十餘萬,還有其都城阿瓦附近大軍也不下十萬,其他地方太零散,還有待進一步刺探,至於武器裝備,他們還是以刀槍弓箭爲主,不過他們好像從荷蘭人那裡購買了一些火槍和火炮。”

這光探明的就不下三十萬大軍了,聽起來着實有點嚇人,不過,光是刀槍弓箭的話,就算他們有五十萬甚至是一百萬大軍都沒用,在先進的火槍和火炮面前,冷兵器根本就不足爲懼,現在決定勝負的關鍵就是火槍和火炮的數量。

張斌聽了鄭芝龍的彙報,皺眉沉思了一陣,隨即又問道:“他們火槍和火炮具體有多少你查探清楚了嗎?”

鄭芝龍聞言,不由尷尬的道:“這個,我們真不是很清楚,不過根據他們與暹羅的戰況分析,他們的火槍應該也就數百杆,火炮應該不會超過百門,因爲暹羅的戰力擺在那裡,如果他們有數千杆火槍,數百門火炮,暹羅早就被他們滅了。”

這話在理,看樣子他們火槍和火炮的數量應該不是很多,暹羅他們都滅不了,就足以證明一切。

張斌點了點頭,隨即又問道:“那安南和占城呢,現在是什麼情況?”

第八卷 第四十二章 給他們一點教訓第二章 京城告急第一章 瘋狂的閣部第一一四章 上當了上當了第二十一章 招撫鄭芝龍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一五七章 崇禎的手段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九章 再等三年第三十五章 自生火銃第十五章 畢自嚴告狀第十四章 你偷襲京城我偷襲遼東第一九一章 暫時的盟友第二六〇章 親赴歐陸第二章 吹牛有風險第二十四章 推廣中成藥第一五六章 鉅貪第三十九章 初上早朝第一五八章 重用周延儒第三一二章 戰東籲第一八四章 文的不行來武的第五十三章 致仕名臣第六十六章 這裡是大明的領土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四十二章 教導太子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一二三章 重振昔日雄風第四十章 金州告急第二五四章 沒落的帝國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二章 門生第五十六章 炮轟皇太極第一四二章 氣數已盡第一七七章 開幹第六卷 第三十五章 懷慶府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一一一章 張斌的高招(祝大家女神節快樂)第十一章 是功還是過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四章 遼東風雲變第一五六章 鉅貪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四十二章 教導太子第六十三章 滿江紅第七十六章 圍攻熱蘭遮城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險第二一七章 異想天開第一九五章 氣勢洶洶來吃個癟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六十五章 坦誠相見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賢宦第一章 一夢四百年第十九章 一堆好苗子第四十二章 擢調王徵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十五章 糜爛第一四四章 猝然長逝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將強大無比第十八章 策對崇禎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賓第二八四章 無奈的國王第三十二章 兌換第三十二章 兌換第四十七章 親自上陣第四十六章 嘴炮誤國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六十章 遠征巴達維亞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將強大無比第二五三章 來自葡萄牙的求助第八十章 請移遼東平民第五卷 第七十一章 開放通商口岸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一三五章 獻首功第二〇〇章 東林不足與謀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二九四章 三位公爵引領下的帝國崛起第二四三章 向北延伸的鐵路第一三六章 先下手爲強第十章 陷害忠良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第一百章 皇太極發動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會跳牆的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十六章 新城新氣象第一六五章 美人相贈第八十九章 兩督師見面第三十八章 明末的武器專家第二十八章 賜名成功第八十二章 治國之道第五十六章 知己知彼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二二二章 建奴臣服第二二二章 建奴臣服第四章 遼東風雲變第一二〇章 重組關寧鐵騎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十章 紅顏禍水
第八卷 第四十二章 給他們一點教訓第二章 京城告急第一章 瘋狂的閣部第一一四章 上當了上當了第二十一章 招撫鄭芝龍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一五七章 崇禎的手段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九章 再等三年第三十五章 自生火銃第十五章 畢自嚴告狀第十四章 你偷襲京城我偷襲遼東第一九一章 暫時的盟友第二六〇章 親赴歐陸第二章 吹牛有風險第二十四章 推廣中成藥第一五六章 鉅貪第三十九章 初上早朝第一五八章 重用周延儒第三一二章 戰東籲第一八四章 文的不行來武的第五十三章 致仕名臣第六十六章 這裡是大明的領土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四十二章 教導太子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一二三章 重振昔日雄風第四十章 金州告急第二五四章 沒落的帝國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二章 門生第五十六章 炮轟皇太極第一四二章 氣數已盡第一七七章 開幹第六卷 第三十五章 懷慶府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一一一章 張斌的高招(祝大家女神節快樂)第十一章 是功還是過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四章 遼東風雲變第一五六章 鉅貪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四十二章 教導太子第六十三章 滿江紅第七十六章 圍攻熱蘭遮城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險第二一七章 異想天開第一九五章 氣勢洶洶來吃個癟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六十五章 坦誠相見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賢宦第一章 一夢四百年第十九章 一堆好苗子第四十二章 擢調王徵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十五章 糜爛第一四四章 猝然長逝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將強大無比第十八章 策對崇禎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賓第二八四章 無奈的國王第三十二章 兌換第三十二章 兌換第四十七章 親自上陣第四十六章 嘴炮誤國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六十章 遠征巴達維亞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將強大無比第二五三章 來自葡萄牙的求助第八十章 請移遼東平民第五卷 第七十一章 開放通商口岸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一三五章 獻首功第二〇〇章 東林不足與謀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二九四章 三位公爵引領下的帝國崛起第二四三章 向北延伸的鐵路第一三六章 先下手爲強第十章 陷害忠良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第一百章 皇太極發動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會跳牆的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十六章 新城新氣象第一六五章 美人相贈第八十九章 兩督師見面第三十八章 明末的武器專家第二十八章 賜名成功第八十二章 治國之道第五十六章 知己知彼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二二二章 建奴臣服第二二二章 建奴臣服第四章 遼東風雲變第一二〇章 重組關寧鐵騎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十章 紅顏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