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第208章 無題

第208章 無題

看着手中的密報,朱元璋氣的七竅生煙,怒道:

“這個混賬,他胡說八道些什麼?咱要打死他。”

“都別攔着咱,誰攔咱和誰急。”

馬皇后和朱標都坐在椅子上,絲毫沒有起身的樣子。

老朱一邊喊,一邊用眼睛看他們兩個。

見他們都無動於衷,絲毫沒有勸阻的意思,就更氣了:

“你們是不是覺得咱不敢打他?來人,將陳景恪那個混蛋給咱……”

馬皇后揉了揉太陽穴,有些頭疼的道:

“好了好了,別和他小孩子一般見識。”

“再說這話他也沒對外人說,咱們幾人知道了,我反倒覺得更好。”

朱元璋道:“你就是在幫他說話,你們胳膊肘都往外拐。”

馬皇后好笑的道:“就咱們這些人,有誰是外人啊?”

“伱先消消氣,仔細想想他說的話,我覺得很有道理,很發人深省。”

朱元璋氣哼哼的坐下:“有個屁的道理,咱怎麼沒看出一點道理來。”

馬皇后正色道:“萬民和朝廷之間就是一場交易。”

“百姓付出的是忠心和賦稅,希望獲得朝廷的庇護。”

“而朝廷享受萬民供奉,就應該給予回報。”

“如果朝廷不能守信,無法庇護萬民生存,他們就會站出來造反。”

“我倒是覺得,這個契約論和代天行道思想更加契合。”

“不論君主是不是天之子,朝廷代天行道總不會有假。”

所謂代天行道,就是之前陳景恪講過的。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朝廷行天道,重新分配財富,讓窮人能活下去。

朱標也點頭表示贊同,這個契約論聽起來很荒謬,可確實挺符合實際情況的。

朱元璋依然不認同:“看起來相似,實則大相庭徑。”

“代天行道說的是朝廷代替蒼天行道,這個契約論是什麼東西?”

“要是傳揚開來,天下還不登時就大亂了。”

馬皇后搖頭說道:“你也是造反得天下的,怎麼就不明白呢?”

“若這層神聖外衣真的有用,哪還會有改朝換代之事發生?”

“文武百官爲何會聽你的?難道真是因爲你是天的兒子?”

“當年大家追隨你打天下,難道也是因爲知道你是天的兒子?”

“還不是因爲你能力強,威望足,大家都信服你。”

“反正我嫁給你的時候,從來就沒想過你能當皇帝。”

“我就是覺得你這個後生生的端正,識大體有章法,與那些草頭王不一樣。”

最後這幾句話說的朱元璋眉開眼笑,得意的道:

“嘿嘿,那是你有眼光,一眼就看出咱不一般。”

“現在咋樣,是不是很慶幸當初選了咱。”

馬皇后翻了個白眼,沒好氣的道:

“德性,孩子面前瞎說什麼呢。”

朱標突然覺得好飽,沒想到都這麼大年紀了,還能吃到爹孃的狗糧。

要不我還是離開吧。

吐槽了一句,馬皇后才說道:“不生氣了?”

朱元璋說道:“氣,怎麼不生氣。”

“咱倒不是氣他說這番話,而是不應該隨便說。”

“至少也要確定身邊沒有其他人了再說。”

“現在給那些監視他的人聽到了,你說咱該怎麼辦?”

“還好是在宮裡,那些人就算有異心也傳不出去。”

“若是在宮外被人聽去了,肯定要鬧出亂子。”

朱標插話道:“傳出去其實也沒什麼,華夏文明什麼樣的思想都有。”

“民貴君輕、無神論等思想,都傳了上千年了,又有何影響?再多一個契約論也不多。”

“方纔娘說的對,朝廷統治不在於天命外衣,而是讓萬民活下去。”

“百姓活不下去,就算有一百層神聖外衣,依然會有人造反。”

“百姓能安居樂業,就算告訴他們契約論,也不會有人造反。”

“咱們都經歷過苦日子知道這個道理,時刻警醒自己善待萬民。”

“後世子孫生享富貴,他們就會認爲一切是理所應當。”

“從而奢靡無度,肆意盤剝百姓,最終導致天下大亂。”

“若契約論能警示後世子孫,讓他們有所收斂,我覺得傳開了也無妨。”

朱元璋無奈的嘆道:“咱知道你們倆個是怕咱處罰他,才故意這麼說的。”

“放心,這個狗屁契約論還沒觸及到咱的底線。”

“但也已經接近咱的底線了,若他再敢說什麼激進的話,咱可能真的忍不住要收拾他了。”

馬皇后和朱標也鬆了口氣,終於給勸下來了。

他們真的就願意接受契約論嗎?

別鬧了,自己當百姓的時候,自然願意接受。

可現在他們是皇族,天命論最大的受益者,怎麼可能會砸自己的飯碗。

之所以沒有生氣,是因爲此事只有他們幾個人知道,沒有傳出去罷了。

而且,這套理論用來警示自己,確實不錯。

之後朱元璋將朱雄英和陳景恪都叫了過來,嚴厲的道:

“將你們叫來的原因,你們應該知道吧?”

兩人自然知道,肯定和契約論有關。

朱雄英擔憂不已,雖然嘴上說會添油加醋,實際上是真害怕老朱生氣,將陳景恪給治了。

看了看皇祖母和父親,才稍稍放心一些。

大家都在,反而出不了事情。

陳景恪一顆心,也是七上八下。

再一次試探朱元璋的底線,不知道會得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深吸口氣,按捺住緊張情緒,說道:

“知道,因爲契約論。”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哼,你還知道啊。若非皇后和太子替你求情,咱現在就恨不得將你打死。”

陳景恪反而鬆了口氣,看來這次懲罰不會太嚴重:

“謝陛下不罪之恩,謝娘娘、殿下救命之恩。”

朱元璋嚴肅的道:“還記得咱們的約定嗎?這個契約論咱很不喜歡。”

陳景恪回道:“臣知道,所以並不打算外傳。”

“告訴太孫,只是希望能給他警示,讓他勤政愛民做一個好君主。”

朱元璋神色稍霽,說道:“還算你知道輕重。”

這時陳景恪突然說道:“陛下可還記得,故事裡大禹的部下,爲何支持夏啓奪權嗎?”

朱元璋神色一動,似乎想到了什麼,但面上卻冷喝道:

“有什麼話就直說,不要拐彎抹角。”

陳景恪回道:“因爲大禹的部下,也不願意大權旁落。

“他們希望子孫能繼承自己的權勢,所以才支持夏啓奪權。”

“如此就可以靠着擁立之功,和帝王家族一起永享富貴。” “臣也是一樣的,也希望自己的子孫能永享富貴。”

“臣娶了公主是外戚,將來若有機會能封爵,陳家更是要與國同休。”

“只有大明強大昌盛,陳家的富貴才能得到保障。”

“所以,臣又怎麼可能會自掘墳墓呢。”

一席話說的殿內幾人都不禁頷首。

這番話才符合人性,符合他們對人性的認識。

是人都有私心,陳景恪豈能沒有?

爲什麼要下嫁公主給他?不就是想用聯姻栓牢陳景恪嗎。

爲什麼他沒有處罰陳景恪?

不正是因爲他確信,已經將陳景恪栓牢了嗎?

理是這麼個理,但有些警告的話還是要說。

朱元璋臉色好轉了許多,說道:“你心裡有數就行,有些話不要亂說。”

之後又再次叮囑他們,千萬不要把契約論傳出去,才讓他們離開。

等兩人逃也似的離開,他纔對馬皇后兩人說道:

“現在你們滿意了吧?”

馬皇后笑道:“好重八,胸懷越來越寬廣了。”

朱標卻若有所思的道:“陳景恪連這樣大逆不道的理論,都敢告訴雄英,豈不正說明他沒有防範我們嗎。”

馬皇后也認同的道:“以他的聰明,肯定知道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

“但凡有一點防範之心,是肯定不會說這些的。”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若非如此,我豈能輕饒了他。”

——

陳景恪和朱雄英兩人,一路回到自己的住所,才露出如釋重負之色。

朱雄英正色道:“以後說話小心點,別什麼都往外說,我能接受別人不一定能。”

“我可以包容你,別人不一定啊。”

陳景恪心下很是感動,又覺得欣慰,不枉自己一番心血啊。

“放心,契約論已經是最激進的理論了,更激進的話我想說也沒有啊。”

朱雄英明顯不信,說道:“最好如此,你自己好好反省吧,我有事去辦,別跟着我。”

陳景恪意味深長的道:“好,不打擾你的‘正’事。”

“記得講故事時候,將契約論部分去掉。”

朱雄英知道瞞不過他,頭也不回的道:“囉嗦,好用你說嗎。”

等他離開,陳景恪才長吁口氣,然後露出開心的笑容。

果然,成了。

他拋出契約論思想,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華夏文明誕生過各種各樣的思想。

民貴君輕就不說了,嚴格意義上來說,無神論纔是對天賦皇權最大的挑戰。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無神論思想,南朝範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只是身處皇權時代,他也只敢反佛反迷信,不敢反對皇權。

中國古代有人敢質疑君權嗎?還真有。

明末清初大學問家顧炎武,就明確對君權提出質疑。

並且反對‘獨治’,提倡‘衆治’。

只可惜,他的思想未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陳景恪提出契約論雖然激進,但只要不反對君權,是不會有太大問題的。

況且他講的那個故事,恰恰說明君權是必然的結果。

百姓和君主做了一場交易。

我們讓你當君主,給你納稅,你保護我們。

雖然不如天賦皇權那一套招人喜歡,但總歸還是認可了皇權存在。

只要不反皇權,稍微激進一點的言論,是死不了人的。

最後的結果也證明,他的推測沒有問題。

朱元璋禁止他傳播這套理論,是早就預料到的事情。

眼下他也沒打算傳。

一個大一統的大明,更有利於他施行變革計劃。

真把大明搞亂了,那纔是徹底完蛋。

況且皇權和大同世界必然衝突嗎?

如果真能實現‘代天行道’理論,也是個不錯的結果。

這次最大的收穫,不是朱元璋沒懲罰他,而是朱雄英接受了這一套理論。

老朱就是過去的殘黨,朱雄英才代表着未來。

一點一點影響他,等他登基之後,很多激進的政策才更容易施行。

——

另一邊,大明使節團乘坐的艦隊,歷經二十餘天行程,終於到達了高麗。

路上還遇到了北元艦隊的阻攔。

大明艦隊沒有纏鬥,直接掉頭駛入深海,利用新式戰船的性能,藉助風浪輕鬆擊潰了北元艦隊。

這一仗,讓原本擔憂不已的使節團士氣大振。

使節團進入高麗,不出意外遭到了高麗王的冷遇。

直到數日後,他纔在羣臣的抗議下,接見了大明的使者。

但也僅此而已,在接下詔書之後,就再次消失了。

大明使節自然非常憤怒,若非有皇命在身,早就甩袖而去了。

不過,高麗王雖然不待見大明使節,高麗的讀書人和文官卻早就翹首以盼了。

他們知道得到消息,大明天子派遣了一支龐大的使節團,其中有數百名飽學之士。

目的是和高麗讀書人交流學問。

這是啥?這是對高麗華夏身份的認可啊。

讀書人和文官羣體,早就激動的不行了。

在使節團到達的當天,就有數十名讀書人和文官前來拜訪。

之後越來越多的讀書人,從高麗全國各地匯聚而來。

大明使節團是帶着任務來的,雖然心中很鄙夷,面上卻表現的有禮有節。

只是交流過後才發現,高麗的讀書人也並非沒有一點可取之處。

很多見解,都非常的獨到。

如此,大家才漸漸端正了態度,拿出了真本事。

而高麗的讀書人感受就更深了,果然不愧是華夏主脈,隨便來一個人,學問都如此精深。

對大明更加的傾慕,也更加堅定了一心侍奉大明之心。

然後不出意外,帶路黨出現了。

各種機密消息,通過這些人的口告訴了使節團成員。

比如,北元遼東丞相納哈出的使節,比大明使節提前一步到達,對高麗進行了威懾。

高麗王就是受到他的威懾,才如此冷遇大明使節團的。

這些消息,都被彙總記錄在冊,然後傳回國內。

就連記錄這些情報的人,都不知道大明會用這些信息做什麼。

當然,這些都是明面上的交流。

私下,大明的探子開始釋放各種謠言。

(本章完)

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204.第203章 謀高麗第309章 那啥無題第277章 內閣的核心問題第72章 共創佳話第292章 河西戰略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第34章 新篇章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151.第150章 內部提純第43章 暴斃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第251章 新的課題第73章 皇恩浩蕩第34章 新篇章第274章 團隊力量224.第223章 太孫長大了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161.第160章 皇權不下縣?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第238章 沒有槍頭一樣能殺人154.第153章 這畫面不對啊218.第217章 無題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第239章 下次一定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第33章 學問哪來的?90.第90章 做人第346章 血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268章 無題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227.第226章 日本必須要徹底消失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296章 博望侯第23章 再出手第13章 思烹狗第251章 新的課題128.第128章 雄才大略馬皇后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231.第230章 無題第65章 組建海軍第283章 留聲機112.第112章 方孝孺瘋了?第275章 百萬常備軍187.第186章 定黃第347章 明朝的蘇武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第305章 階梯性收稅234.第233章 誰能比陛下更疼媳婦第342章 無題第40章 演戲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第38章 聖人言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第360章 無題第44章 這孩子,能處第316章 偉大思想111.第111章 出關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第3章 奪嫡旋渦第292章 河西戰略102.第102章 假鈔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第242章 新羅婢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第298章 無題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第297章 建文?嘉文?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第24章 奇藥175.第174章 送子伴讀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
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204.第203章 謀高麗第309章 那啥無題第277章 內閣的核心問題第72章 共創佳話第292章 河西戰略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第34章 新篇章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151.第150章 內部提純第43章 暴斃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第251章 新的課題第73章 皇恩浩蕩第34章 新篇章第274章 團隊力量224.第223章 太孫長大了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161.第160章 皇權不下縣?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第238章 沒有槍頭一樣能殺人154.第153章 這畫面不對啊218.第217章 無題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第239章 下次一定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第33章 學問哪來的?90.第90章 做人第346章 血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268章 無題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227.第226章 日本必須要徹底消失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296章 博望侯第23章 再出手第13章 思烹狗第251章 新的課題128.第128章 雄才大略馬皇后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231.第230章 無題第65章 組建海軍第283章 留聲機112.第112章 方孝孺瘋了?第275章 百萬常備軍187.第186章 定黃第347章 明朝的蘇武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第305章 階梯性收稅234.第233章 誰能比陛下更疼媳婦第342章 無題第40章 演戲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第38章 聖人言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第360章 無題第44章 這孩子,能處第316章 偉大思想111.第111章 出關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第3章 奪嫡旋渦第292章 河西戰略102.第102章 假鈔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第242章 新羅婢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第298章 無題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第297章 建文?嘉文?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第24章 奇藥175.第174章 送子伴讀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