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宣佈禪位之後,第一個找到陳景恪的,就是藍玉:
“陳伴讀,此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陳景恪點點頭,笑道:“臉上的笑容收一收,給人看到肯定又要參你一本了。”
皇帝宣佈禪位,你這麼開心,是不是對皇帝不滿?
藍玉毫不在意的道:“隨便他們參去,我老藍就這脾氣。”
“再說,誰不知道我和太子的關係,當着陛下的面我照樣笑哈哈。”
這話倒是不假,藍玉的性格大家都知道,他要是裝作很不捨的樣子,那纔會惹人懷疑。
陳景恪正色道:“雖然太子衆望所歸,但還是要以防萬一。最近你要提高警惕,確保京畿的安全。”
藍玉拍胸脯道:“你放心,我知道該怎麼做。”
“我正要和你說呢,我發現有些勳貴面帶憂愁……”
陳景恪眉頭蹙起,問道:“情況嚴重嗎?”
藍玉搖頭道:“不嚴重,太子繼承大寶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他們是擔心自己的地位不保。”
陳景恪這才鬆了口氣,說道:“這是正常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家擔憂是在所難免的。”
“只要不生出亂子就行。”
“你也多安撫一下大家,太子如何大家都看在眼裡,不會隨意動勳貴的。”
——
第二個找過來的,是徐達。
一見面徐達就問道:“上位是什麼時候做出這個決定的?”
陳景恪先迎接他進來,才說道:“陛下早就想撂挑子了,兩三年前就決定要禪位。”
“本來去年那一次監國,就已經準備讓了。”
“只是突然要軍改,不得不推遲。”
“軍改結束就是晉王燕王北伐,也不合適,這才拖到現在。”
“兩三年前?”徐達一時間有些不知道說些什麼了。
這是真一點都不留戀皇位啊,上位果然不走尋常路。
陳景恪笑道:“您這是什麼表情?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啊?”
徐達沒有理會他的打趣,而是若有所思的說道:
“我說上位爲何突然重新啓用韓國公,原來如此。”
想給自己的皇帝生涯,畫個圓滿的句號。
陳景恪點點頭,說道:“娘娘也是這麼說的,若非萬不得已,誰也不想做親者痛仇者快之事。”
解釋了一句之後,他就談起了藍玉所說的事情:
“聽說勳貴多有擔心,伯父可有察覺?”
徐達頷首道:“聽說了,我也已經將此事告訴上位,他那邊馬上就會有所行動。”
——
出乎陳景恪的是,第三個來找他的竟然是李善長。
“冒昧登門,陳伴讀勿怪啊。”
陳景恪客氣的道:“哪裡,韓國公能來,令鄙舍蓬蓽生輝……”
寒暄了幾句之後,李善長忽然正色的問道:
“是真的嗎?”
陳景恪說道:“以陛下的爲人,豈會拿此事開玩笑。”
李善長一臉的震驚,他對朱元璋很瞭解,知道朱元璋對權力的敏感程度。
正因爲知道,纔不敢相信他會如此輕易的就禪位。
父子關係好是一回事,皇位是另一回事兒。
好一會兒才消化了這個消息,接受了現實。
然後一臉唏噓的道:“一眨眼三十多年就過去了啊,遙想當年……哎,不說也罷。”
“退了也好,上位幼時貧苦,長大成人就投身義軍……”
“大明建立後亦是殫精竭慮,一日都不得歇息。”
“現在年齡大了,也是時候歇一歇了。”
陳景恪順着他的話說道:“是啊,陛下也是這個意思,他還想着禪位後,帶着娘娘遊歷大明山川呢。”
李善長立即說道:“那老夫肯定要隨侍在上位和娘娘左右才行。”
陳景恪豈能聽不出他的意思,這是在表態,太子登基後會主動退卻。
這次過來的目的,估計也就是爲了說出這句話。
看來之前的事情,確實讓他改變了許多。
“陛下聽到此言肯定會很高興的……”
正事說完,兩人就開始談論起了法治的事情。
陳景恪就趁機將大同思想,給他講了一下:
“此法已經得到陛下、娘娘和太子的認同,韓國公可以參考一二。”
“如此將來推廣法治思想的時候,也能省卻不少麻煩。”
“大同思想?”李善長有些驚訝的道:
“改造儒家思想,陳伴讀總是能帶給老朽驚喜。”
陳景恪能聽的出,他對大同思想並不感冒。
這很正常,作爲法家傳人,他心裡對儒家思想本就有些成見。
且很多細節,暫時也沒辦法給他說。
他對陳景恪所言的大同思想,並無多少了解。
只以爲還是儒家幻想出來的那個,自然是很不以爲然。
陳景恪也沒有解釋太多,他願意聽就聽,不願意他就算。
如果他不聽,那就等大同思想完善之後,再對法治思想進行修正。
本來還想邀請他,去洛下書院那邊開一家法學院的,現在想想還是算了。
等以後再說吧。
——
對朱元璋禪位之事,百姓表現的很淡定。
官僚集團雖然震驚,但更多是朱元璋禪位引起的。
對於自己的職務,大家反倒不太擔心。
前面已經說過,太子不是第一次監國,大家早就是熟人了。
父子共用一套班子的好處就在這。
除了極個別位置需要動,大部分人依然該幹啥幹啥。
確保了政權的穩定交接。
就算被波及到退居二線,問題也不大,早晚有復起的機會。
實在不行,就回家培養傳人。
而且仔細說起來,對於朱元璋的禪位,官僚集團是樂見其成的。
朱標或許不是真仁厚,但老朱是真殘暴。
相比起來,朱標當皇帝大家的日子會好過許多。
而且老朱在這個時候禪位,也着實讓文官集團對他的印象改觀了不少。
上古聖王不就是主動禪位給繼承人嗎。
他的這個舉動,暗合聖王之道。
大明大興不遠矣。
雖然朱元璋並不相信什麼聖王之道,但被人這麼誇獎總歸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相比起來,勳貴集團反而是最擔心的。
他們和朱元璋的捆綁更深,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繼位會不會動勳貴的利益?
這種事情在歷史上非常常見,開國君主靠勳貴穩定國祚,而勳貴把持朝政。
等二代三代君主繼位,就開始大規模打擊功臣勢力。
漢、隋、唐、宋莫不是如此。
至於朱標和勳貴集團綁定很深……
並不是所有勳貴,都加入了太子黨。
真正和朱標綁定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更何況,就算綁定了又能如何?
щшш◆ttkan◆c○
皇帝首先保證的是皇權穩固,其次纔是其他。
漢明帝的馬皇后也出自勳貴之家,可他依然不遺餘力的打擊勳貴勢力。
誰能保證朱標不會成爲第二個漢明帝?
這時,老朱禪位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 他挨個召見勳貴重臣,當面向他們道明瞭此事。
“太子的性情如何你們也是看在眼裡的,只要伱們如侍奉我這般侍奉他,定然不會讓你們沒了好下場。”
“況且,咱只是退位了又不是死了,你們怕什麼?”
“咱不敢說一定能讓你們繼續位列公卿,但絕不會讓老弟兄們沒了好下場。”
“都別給咱矯情,誰TN的再哭哭啼啼的,咱馬上就讓你們回家種田去。”
這話說的不怎麼好聽,但很真誠,一衆勳貴重臣稍微放心了一些。
然後馬皇后也出面了:“標兒以後就拜託你們了……”
“你們都是他的叔伯,他若做的有不對的地方,你們多擔待一些。”
“以後在朝中受了委屈,就來找我。”
“我這個當孃的話,他還是能聽進去一些的。”
這一番話說的勳貴們心裡一暖,擔憂盡去。
她的保證,羣臣是願意相信的。
勳貴不求一時之長短,只要能保證家族地位就可以了。
太子嫌我們不好用,我們就暫時退一步,
怕的是連退的機會都不給。
現在朱元璋和馬皇后兩個一起保證,他們實在沒理由不相信。
穩住了勳貴,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
不過即便事情已成定局,有些程序該走還是要走的。
比如三辭三讓。
老朱是最討厭這些繁文縟節的,很是不樂意的道:
“咱禪位給咱兒子,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哪還需要做這些樣子?”
還是馬皇后將他給勸住了:“別的事情都可以由着你,但此事關標兒的法統,你必須將流程走完。”
老朱不敢不聽媳婦的話,怏怏不樂的將程序走了一遍。
於是,朱元璋寫了第一份禪位詔書。
太子朱標堅辭不受,我德行不夠,還需要您教導。
隔了兩天,老朱再次下旨傳位給太子。
朱標再次拒絕。
父在,我豈能竊據高位?
又過了幾天,朱元璋第三次下旨。
朱標這才哭泣着接受。
至此事情算是成了定局,羣臣就開始爲新皇登基做準備。
欽天監那邊也給出了黃道吉日,定在了十二月份。
老朱一聽就不樂意了:“爲啥還要多拖兩個月?這個月就沒黃道吉日了不成?”
衆人沒想到他這麼心急,只能勸諫,禪位登基乃大事,需要時間來準備。
放在本月來不及。
商量到最後,日期選定在十月初八。
然後就是曉諭八方,皇帝將在十月初八禪位於太子,令各地衙門監管好地方,勿使生亂。
朱雄英也寫了許多封信,給南方各蠻夷部落首領。
我爹要當皇帝了,你們都老實點,別給我找事兒,也別聽其他人挑唆。
至於之前的各種政策,都不會變動,你們心放肚子裡。
並且還邀請各部首領前來觀禮。
陳景恪反倒是閒了下來,事情都已經敲定,剩下的就是各種禮儀流程。
這種事情自有禮部和宗人府的人去辦,不需要他去操這個心。
時間流逝,隨着禪位之期臨近,各地派遣來觀禮的人相繼到達,洛陽城越來越熱鬧。
爲了防止有人生事,禁衛軍出動在街頭站崗執勤。
錦衣衛也全部撒了出去,對洛陽城進行全面監控。
這天,陳景恪剛從皇宮回到家中,張宇初再次登門拜訪。
華夏天子登基,自然不需要宗教來加冕。
但這麼大的事情,佛道兩家都要過來參加,否則就是不給皇室面子。
後果有一點點嚴重。
換成以前,因爲事發突然,想讓佛道各派代表一起來,是很麻煩的。
但這次卻輕而易舉就做到了。
因爲他們本來就在洛陽城。
上半年拿佛道兩教開刀,逼迫他們加入教化中來。
經過一番博弈之後,兩教不出意外的投降,並拿出了相應的方案。
但很多事情不是有方案就行的。
兩教被馴化的太久,幾乎失去了傳教能力。
不是行動上的缺失,而是教義方面。
就好像儒家思想越來越保守一樣,佛道兩家在思想上也日漸保守。
不改變這種保守思想,兩教的主動性上始終是缺失的。
在傳教方面沒有主動性的宗教,是沒有前途的。
尤其是在面對基教和伊教的時候,可以說沒有什麼還手之力。
所以陳景恪逼迫他們,必須在這方面做出改變。
至於怎麼改,都不用特別花費心思,復古就可以了。
佛教能從天竺傳到中原,本身就不缺傳教的積極性。
道教當年也不遑多讓,大賢良師三兄弟,神霄派林靈素,全真丘處機……
在白蓮教出現之前,那些造反的人都是假託太上降世。
李弘這個名字,一度成爲造反首領的化名。
兩教只要把老祖宗的思想翻出來,重新用一下就可以了。
張宇初此時出現,大概率是事情已經有了進展。
果不其然,寒暄了幾句之後,張宇初就給出了答案:
“幸不辱命,經過諸位道友的努力總算有所成果,還請陳伴讀指證。”
說着,他將手中的一套書冊遞過來。
陳景恪接過來放在一邊,說道:“我會將此書呈送陛下預覽……”
說到這裡,他話鋒一轉道:“宗教司道教事務缺一名管事,我準備舉薦你擔任,不知真人可願屈就?”
儘管早有猜測,真正聽到這句話,張宇初心中也是一喜,起身說道:
“不敢請耳,固所願也。”
不過此事眼下是辦不了的,整個朝廷都在圍繞禪位轉動,不是重大事情都要往後推。
——
時間很快就來到十月初八。
在文武百官、社會賢良、各國代表的觀禮中,朱元璋和朱標一起舉行了祭天儀式,並告祭宗廟。
返回奉天殿,禮官宣讀了朱元璋的禪位詔書,回顧了自己的一生,又表揚了太子朱標。
反正就是一番套話,走個形式而已,這裡就不多做贅述。
然後朱元璋摘下自己頭上的冠冕,戴在朱標頭上。
拍了拍他的肩膀,朱元璋笑道:
“去吧,百官都在等着你呢。”
朱標拭去眼角的淚痕,鄭重的說道:“爹,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說完轉身面向觀禮之人。
在禮官洪亮的‘拜’聲中,接受了百官朝拜。
從今天開始,大明的掌舵人正式變成了朱標。
而天下人,也都在等着看他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