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君臣一心!大明永遠不缺忠良!

第147章 君臣一心!大明永遠不缺忠良!

“湯侯!”

“你莫要太沖動了!”

劉健忍不住提醒道:“大明是大明,不是遊戲場!”

“朝堂也好,官場也罷,都有着他各自的規矩,若是因你一人這些規矩全都廢了,那當真會生出亂子來!”

規矩和秩序,這是王朝統治的根基。

如若沒有秩序壞了規矩,那皇帝還憑什麼高高在上地坐在龍椅上面,天下臣民又憑什麼非要臣服你這個年輕天子?

軍窮盡困!

湯昊不懷好意地輕笑道:“藏銀上億,確有此事!”

大明王朝永遠不缺忠良!

天官馬文升如此。

哪怕他同樣也曾做過黨同伐異的事情,可至少也都在這朝堂這官場的規矩之中!

但是,中山侯湯昊偏偏是一個最不守規矩的人,或者說湯昊這個莽夫的人設,本身就是爲了打破規矩而存在!

“江南士紳嘛,本侯當然清楚!”

“前提是,你得打服了向裡面伸手的江南士紳!”

這句話,狠狠刺痛了兩位老大人的心。

可是問題在於,他們同樣是這士紳縉紳的一員,他們做不到對士紳縉紳動刀子,也不想看到有人對士紳縉紳動刀子!

“天官大人!”

劉健這個循吏,就是最守規矩之人。

“而後前宋朝廷給西夏的“禮物”,稱爲“歲賜”,歲賜歲賜,意思是前宋皇帝每年賞賜給西夏的,西夏李元昊依舊是前宋臣子,不能稱帝,如此前宋贏得了面子,下得了臺階,通過撒錢的方式暫時平息了與西夏的戰火。”

爲什麼?

答案呼之欲出!

“面對遼國增加歲幣的無理要求,前宋朝廷沒有拒絕,而是答應了!”

“大明已經爛到骨子裡了!”

“元輔大人!”

“前宋王朝通過海洋貿易抽取的商稅,佔據了整個財政收入的一半還多,這是什麼概念?”

哪怕湯昊此次出兵,血洗整個江南,整飭江南官田,而要不了多久,這些官田也會落入新一批的士紳手中,他們有的是辦法和手段,讓這些田地變成他們的私產。

他們不是李東陽之流,也不是劉大夏之流。

這是第一次,湯昊在劉健與馬文升面前吐露心聲。

“前宋通過海洋貿易,進出口貨物多達四百種以上,中國主要出口茶葉、瓷器、絲綢等特色商品,因爲其只產自於中國,所以那些海外商隊只要將這些東西運出海外,價值立刻就會翻上數十倍不止,而他們也一定能夠獲得幾十上百倍的利潤!”

話不能說得這麼難聽嘛!

“富國強兵富國強兵,只有富國才能夠強兵,你們不願意讓本侯對這些士紳縉紳動刀子,那本侯就只有想其他的辦法,讓大明至少先富起來!”

士紳縉紳是殺不完的,只要有着科舉制度存在,大明王朝就永遠會有士紳縉紳。

湯昊冷笑着開口,語氣之中充滿了鄙夷與不屑。

話說到這兒,劉健和馬文升都是臉色微變,小皇帝更是臉色陰沉。

“但是本侯也清楚,現在不是清洗這些士紳縉紳的時候,所以本侯給大明找了另外一條富國之路!”

哪怕這是事實,但大明畢竟宣稱的是繼承前宋法統,所以多少有些冒犯了嗷。

那他娘地都是朕的錢啊!

有些東西,一旦破壞了,那再想建立起來,基本上難如登天!

“但是如今的大明呢?”

“老夫大致也明白你的想法了,雖然老夫不贊同,但是老夫也不反對,既然陛下都支持你這麼做了,那老夫也只好支持了。”

“重下西洋,雖然朝野非議甚多,但也不是不可以實現。”

湯昊這話擲地有聲,振聾發聵!

事實上,還真沒過幾年,大明帝都就第二次被蒙古給圍了。

這一次,前宋確實是連臉都不要了!

華夏王朝歷朝歷代,就出了這麼一個前宋,敢厚着臉皮向外邦蠻夷稱臣納貢。

大冢宰嘆了口氣。

“這一次,前宋朝廷是真的連臉都不要了,給金國的銀、絹,稱爲“歲貢”,意思是前宋朝廷每年向金國“朝貢”,蠻夷成立的金國成了上國,前宋王朝卻成了臣子,丟盡了中原王朝的臉面。”

“而且哪怕是偏安一隅,可這前宋卻是繁華富庶,歲貢一次都沒少給過不說,其都城汴京還是天下第一繁華富庶之地!”

“朝堂之上,有老夫這個內閣首輔,有大冢宰這位天官大人,還有張敷華這位總憲大人,再加上陛下的鼎力支持,足以撐住一切壓力。”

不等衆人開口反駁,湯昊就接着往下講。

“占城稻,產量高於中原且對環境適應性更強,爲前宋的後勤提供了可靠保障;香料,中原一向稀少,所以價值昂貴,在前宋與北方的貿易中起到了一般等價物的作用,換來大批戰馬;硫磺,主要是與倭國和朝鮮交易,製作火藥的主要原料……還有象牙、珠寶、人蔘等物資,凡南宋匱乏之物,皆能由海外貿易得之!”

湯昊厲聲質問道:“錢糧財政盡皆掌控在文臣縉紳手中,朝廷收不上賦稅,百姓窮困不堪,天下民窮財盡,這就是如今的大明!”

重下西洋,讓皇帝掌控海洋貿易的利潤,繞過文臣縉紳,從而利用這利潤富國強兵,這是老首輔劉健可以妥協的地方!

人人都笑前宋苟顏乞和,丟盡了中原王朝的臉面。

但是,開海解禁,這將會動搖士紳縉紳的根基,更會動搖大明王朝的根基,所以絕對不行!

天官馬文升詫異地看了劉健一眼,不過此刻他們二人站在同一戰線,所以馬文升還是得要順着劉健的思路去講。

換句話說,這些利潤原本應該就是屬於皇帝的啊!

那可都是朕的銀子啊!

你們這些該死的文臣縉紳,該死的地方士紳,這是在明搶朕的銀子啊!

“爲什麼?”

前宋王朝,養活蠻爹?

聽見湯昊這話,衆人都有些哭笑不得。

“爲了維持臉面,前宋朝廷把獻給遼國的這些銀、絹稱作“歲幣”,言外之意這是前宋朝廷給遼國“禮物”,當做每年雙方往來的物資,雙方還是平等,是“兄弟之國”。”

“你們這些年輕後生,就是衝動暴虐,動不動就要打打殺殺的。”

你這麼說,多少有些過分了嗷。

也就是說,再有個三四十年,大明王朝的臉面,就會被這位俺答汗給再次踩在腳下!

若是換做其他人,湯昊絕對不會這樣做,避免被文臣縉紳探知到自己的真正目的。

湯昊深吸了一口氣,將話題引到了另一個方向上面。

“絲綢、茶葉、瓷器,只要運出海,就是幾十上百倍的利潤?”

“富國,怎麼富?從什麼地方富?”

湯昊直視着他們的目光。

民窮財盡!

“多少?!”

“若是再不想辦法挽救的話,那用不了多久,異族鐵騎就會再次兵臨北京城下!”

湯昊輕笑道:“掌控大明王朝賦稅錢糧的半壁江山,然後又通過科舉制度源源不斷地將家中族內子弟送入朝堂,成爲他們這些士紳大族的代言人,爲他們謀取利益,確保他們的既得利益!”

積貧積弱的前宋朝廷,確實很不爭氣啊!

“諸位難道就沒有想過,澶淵之盟的時候,前宋朝廷還佔據整個天下,而紹興和議的時候,前宋卻只是偏安一隅只有半壁江山,同樣是五十萬兩,前宋怎麼搗鼓出來的?”

“不過你要記住,江南絕不能亂,凡事都要有個度,哪怕你血洗了整個江南,用不了多久就會再出現一批江南士紳,明白了嗎?”

劉健和馬文升齊齊深吸了一口氣。

聞聽此言,湯昊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他之所以喜歡野人,就是因爲這野人不但能力突出,而且說話又好聽。

可是老首輔劉健與大冢宰馬文升不同,他們二人爲國操勞了一輩子,不是五朝元老就是四朝老臣,而且曾經齊心協力地輔佐過弘治皇帝,想要正兒八經地中興大明!

不該是這樣的啊!

泱泱大明,何時淪落到了這種地步?

兩位老大人默然不語,滿臉悲慼之色。

“前宋朝廷,偏安一隅,積貧積弱,卻能夠硬生生地養了好幾個蠻爹,爲什麼?!”

小皇帝到底笑得樂不可支。

“這樣,我也可以走得放心些了!”

劉健和馬文升聽得沉默,小皇帝卻是聽得眼睛都紅了。 “野人你剛剛說多少?”

“對了,兩位老大人,石見銀礦一事……確實是真的!”

朱厚照難以置信地追問道,只覺得心痛得無法呼吸。

他們爲大明王朝奉獻了一生,自然也明白大明衰敗的根源出在哪裡。

湯昊絲毫沒有在意衆人的異樣神情,自顧自地開了口。

“前宋朝廷就在這一次次中外貿易之中,承擔着中間商的角色,通過雙方商品存在的巨大價格差異,賺取到了海量驚人的財富,還通過抽取商稅關稅,更是讓這筆財富翻上了數倍不止,所以前宋才能養活得起他這些蠻爹!”

聽到這話,劉健和馬文升也鬆了口氣。

“巨大的海外資源,爲前宋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最終成爲前宋王朝北方防線最有力的經濟後盾,富庶的國力也足以確保,哪怕前宋王朝再如何積貧積弱,他們最後也能花錢平息戰禍!”

“但是富國強兵,以大明目前的國力而言,談何容易?”

“因爲……海外貿易!”

“後來西夏崛起,西夏皇帝李元昊暴打前宋朝廷,接連取得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定川寨之戰勝利,打得宋軍損失慘重、狼狽不堪,然後宋廷只能苟顏乞和,與西夏簽署“慶曆和議”,每年給銀、絹、茶總計二十五萬兩,這就是前宋的第二個蠻爹!”

劉健語氣凝重地開口道:“湯侯,莫要讓陛下失望,也莫要讓我們失望!”

“田地盡皆被士紳權貴瓜分一空,朝廷收不上賦稅,百姓窮困不堪,這些錢糧最終全都落入了士紳縉紳的口袋裡面!”

“這些是前宋出口,也就是賣出去的東西,那前宋又進口了什麼呢?”

“既如此,那你就放手去做吧!”

或許是爲了給這兩位老大人一些信心,又或許是爲了回饋他們的善意,湯昊主動告訴了他們一個重磅消息。

“然後呢,就是金國(女真人)滅宋,前宋朝廷南逃偏安一隅,就出現了前宋朝廷與金國簽署的“紹興和議”,前宋朝廷每年給金國銀、絹各二十五萬兩,總計五十萬兩。”

“湯侯,凡事留一線,不要斬盡殺絕!”

老首輔劉健亦是如此。

一陣良久的沉默之後,老首輔劉健豁然擡起了頭,銳利目光直視着湯昊。

湯昊神情振奮地看着兩位帝國縫補匠,發出了靈魂拷問。

“至此,夏、宋、遼三方鼎峙的局勢形成,而前宋王朝卻能憑藉一己之力,養活兩個蠻爹,其國力真就那麼富庶嗎?”

換句話說,這二位就是大明王朝的帝國縫補匠,一輩子爲這個破爛王朝縫縫補補,強行支撐着大明朝廷正常運轉。

“天官大人,元輔大人,要想中興大明,必須富國強兵!”

“而他們在地方上面也沒有閒着,利用自身功名特權,大肆兼併田地壟斷地方貿易,甚至還敢將手伸到了出海貿易上面,爲此不惜給鄭和下西洋的壯舉抹黑,劉大夏這個畜生更是一舉燒燬了鄭和下西洋的珍貴檔案!”

“澶淵之盟,前宋朝廷每年給遼國(契丹人)送去銀、絹共三十萬兩,後來遼國利用前宋朝廷與西夏作戰的困境,又將這歲貢增加了二十萬兩,總計五十萬兩,這是前宋的第一個蠻爹!”

這個道理,湯昊當然明白。

“不對士紳縉紳動刀子,大明就永遠富不起來!”

“你想要重下西洋,可以!”

嘉靖二十九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因“貢市”不遂率軍大舉南下,先攻宣府再破古北口,至密雲,轉攻懷柔、昌平,抵通州,縱兵四掠,兵臨北京城下!

“說句不好聽的,等哪天那蒙古小王子興兵犯境攻入長城後,大明連跪在地上跟人家苟顏乞和的資本都沒有!”

“江南不會亂,本侯也不會趕盡殺絕,此次出兵只是爲了爲重下西洋打好基礎罷了。”

說起這些,湯昊都忍不住嘆了口氣。

先前湯昊可是說過,這鄭和下西洋掌控着出海貿易,而出海貿易意味着難以想象的驚天利潤。

“兩位老大人放心,本侯沒有這麼蠢。”

“但伱想要開海解禁?不行!”

那都是朕的錢啊!

全便宜這些該死的士紳縉紳了!

湯昊白了小皇帝一眼,沒有搭理這個守財奴。

但是現如今的大明呢?

一旦真如這湯侯所說,真有蒙古蠻夷再次越過長城的那一天,大明拿什麼去稱臣納貢,拿什麼去苟顏乞和?

劉健:“Σ(°△°|||)︴”

馬文升:“∑(°口°)”

第78章 天下大弊!所謂的弘治三君子!第314章 倭國罪民與東海貿易第251章 魯王第264章 人選第161章 他竟是中山侯!要麼煮鹽要麼死!第149章 大朝儀!正德朝堂的變化!第90章 好一位聖君明主!第155章 中山侯的禮物!帝師楊廷和!第236章 鐵廠第6章 劉瑾的狠辣!小皇帝的智慧!第11章 我成了湯和後人?第79章 千古罪人劉大夏!第258章 末日第208章 帝危速歸第217章 湯家異動第44章 謀劃京營!第15章 閣老之謀!悍然出手!第54章 循吏和幹吏!第50章 再次交鋒!請立新軍!第67章 虞臺嶺慘敗!第216章 可笑伎倆第277章 老好人生氣了第210章 硬闖宮禁第218章 開宗除籍!第213章 陳寬出手第123章 張太后設宴!小皇帝被噁心壞了!第170章 交易與威脅!士紳的底氣在哪裡?第169章 上朝治政!開始死亡點名!第76章 血腥選鋒!戰兵哪有不見血的!第94章 要麼恢復舊制!要麼本侯繼續查下去!第292章 京都易主第317章 各方反應第169章 上朝治政!開始死亡點名!第105章 名聲臭了?我莽夫要什麼名聲?第71章 這內閣個個都是人才啊!第186章 把柄!可笑的伎倆!第272章 宗室造反第144章 船隊規模!湯侯要剿倭!第128章 退讓與妥協!湖廣鄉黨淪爲犧牲品!第124章 生個兒子!大明皇帝易溶於水!第129章 除夕將至!祖祠搬過來了!第148章 老國公的請求!突如其來的噁心!第96章 中他媽的興!第263章 藩禁第53章 與內閣首輔的對話!第200章 屠戮第82章 劉瑾起復!不要低估任何一個皇帝!第140章 海權思想!中國成爲世界性帝國的機第31章 大戲開幕!韓文死諫!第294章 正德辛未條款第167章 善後!下一站臨清!第100章 緊急情況!小皇帝病了!第82章 劉瑾起復!不要低估任何一個皇帝!第28章 張懋進場!第318章 驚天變故第209章 危局第172章 殺人!臨清鈔關!第193章 倭寇第121章 海禁國策!鄭和下西洋的意義!第13章 嚴刑拷打!劉瑾又支棱起來了!第23章 莽夫挖的坑!第161章 他竟是中山侯!要麼煮鹽要麼死!第284章 進擊的朱厚照第4章 你太看得起自己了!第165章 梟首示衆!剝皮實草!第238章 鋼鐵!第157章 腥羶之藪!戶部都察院集體出動!第24章 在下一介莽夫!第67章 虞臺嶺慘敗!第211章 阿斗!第192章 衛所第327章 斷頭飯第38章 風水輪流轉啊!第82章 劉瑾起復!不要低估任何一個皇帝!第21章 大戲開幕!第14章 磨刀!小皇帝開始用腦子了!第87章 利益交換!道阻且長!第284章 進擊的朱厚照第89章 鷹犬湯日天!酷吏中山侯!第115章 新任大司馬!割裂文臣縉紳!第11章 我成了湯和後人?第25章 規矩!文臣縉紳的退讓!第305章 粉墨登場第189章 俸祿微薄?那是你們貪婪成性!第130章 倭國使團!殺了又如何?第24章 在下一介莽夫!第48章 巨漢之戰!降服衆將!第54章 循吏和幹吏!第107章 規矩!科道言官的撈錢手段!第17章 勳貴武臣要給人當狗咯!第145章 謝遷!給中山侯套上一層枷鎖!第110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本侯建議直接殺!第318章 驚天變故第192章 衛所第260章 恐懼第254章 壓力第287章 元日戰爭第261章 宗藩新制第234章 前倨後恭第140章 海權思想!中國成爲世界性帝國的機
第78章 天下大弊!所謂的弘治三君子!第314章 倭國罪民與東海貿易第251章 魯王第264章 人選第161章 他竟是中山侯!要麼煮鹽要麼死!第149章 大朝儀!正德朝堂的變化!第90章 好一位聖君明主!第155章 中山侯的禮物!帝師楊廷和!第236章 鐵廠第6章 劉瑾的狠辣!小皇帝的智慧!第11章 我成了湯和後人?第79章 千古罪人劉大夏!第258章 末日第208章 帝危速歸第217章 湯家異動第44章 謀劃京營!第15章 閣老之謀!悍然出手!第54章 循吏和幹吏!第50章 再次交鋒!請立新軍!第67章 虞臺嶺慘敗!第216章 可笑伎倆第277章 老好人生氣了第210章 硬闖宮禁第218章 開宗除籍!第213章 陳寬出手第123章 張太后設宴!小皇帝被噁心壞了!第170章 交易與威脅!士紳的底氣在哪裡?第169章 上朝治政!開始死亡點名!第76章 血腥選鋒!戰兵哪有不見血的!第94章 要麼恢復舊制!要麼本侯繼續查下去!第292章 京都易主第317章 各方反應第169章 上朝治政!開始死亡點名!第105章 名聲臭了?我莽夫要什麼名聲?第71章 這內閣個個都是人才啊!第186章 把柄!可笑的伎倆!第272章 宗室造反第144章 船隊規模!湯侯要剿倭!第128章 退讓與妥協!湖廣鄉黨淪爲犧牲品!第124章 生個兒子!大明皇帝易溶於水!第129章 除夕將至!祖祠搬過來了!第148章 老國公的請求!突如其來的噁心!第96章 中他媽的興!第263章 藩禁第53章 與內閣首輔的對話!第200章 屠戮第82章 劉瑾起復!不要低估任何一個皇帝!第140章 海權思想!中國成爲世界性帝國的機第31章 大戲開幕!韓文死諫!第294章 正德辛未條款第167章 善後!下一站臨清!第100章 緊急情況!小皇帝病了!第82章 劉瑾起復!不要低估任何一個皇帝!第28章 張懋進場!第318章 驚天變故第209章 危局第172章 殺人!臨清鈔關!第193章 倭寇第121章 海禁國策!鄭和下西洋的意義!第13章 嚴刑拷打!劉瑾又支棱起來了!第23章 莽夫挖的坑!第161章 他竟是中山侯!要麼煮鹽要麼死!第284章 進擊的朱厚照第4章 你太看得起自己了!第165章 梟首示衆!剝皮實草!第238章 鋼鐵!第157章 腥羶之藪!戶部都察院集體出動!第24章 在下一介莽夫!第67章 虞臺嶺慘敗!第211章 阿斗!第192章 衛所第327章 斷頭飯第38章 風水輪流轉啊!第82章 劉瑾起復!不要低估任何一個皇帝!第21章 大戲開幕!第14章 磨刀!小皇帝開始用腦子了!第87章 利益交換!道阻且長!第284章 進擊的朱厚照第89章 鷹犬湯日天!酷吏中山侯!第115章 新任大司馬!割裂文臣縉紳!第11章 我成了湯和後人?第25章 規矩!文臣縉紳的退讓!第305章 粉墨登場第189章 俸祿微薄?那是你們貪婪成性!第130章 倭國使團!殺了又如何?第24章 在下一介莽夫!第48章 巨漢之戰!降服衆將!第54章 循吏和幹吏!第107章 規矩!科道言官的撈錢手段!第17章 勳貴武臣要給人當狗咯!第145章 謝遷!給中山侯套上一層枷鎖!第110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本侯建議直接殺!第318章 驚天變故第192章 衛所第260章 恐懼第254章 壓力第287章 元日戰爭第261章 宗藩新制第234章 前倨後恭第140章 海權思想!中國成爲世界性帝國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