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驚聞戰警

好消息就是從河南抄家的淨軍、東廠和錦衣衛都回來了,收穫相當的大,萬曆分給福王的財產一共有五部分組成:

第一,莊田四萬頃減半,仍須兩萬頃,中州腴土不足,取山東、湖廣的良田湊足。

第二,籍沒張居正的財業,尚存官的撥歸福府。

第三,從揚州到安徽太平,沿江各種雜稅撥歸福府。

第四,四川鹽井的一部分收益劃歸福府。

第五,請淮鹽一千三百引。

有這些東西打底,經過了這十幾年的積累,應該可以算是富可敵國了,僅張居正的財產就已經讓人眼紅不已了,明朝大學士張居正生活也很講究,當他還是皇帝最尊敬和信賴的先生時,每天早晚都要抹香脂,他經過的地方都會香氣繚繞,衣服每天都要換一套,他曾經在接待一個客人的時間段裡,換過四套衣服,此人給歷史留下了太多耐人尋味的故事,史上最令人矚目的出行工具當屬他的轎子。轎子是由32人擡的,裡面裝修豪華精緻,前有會客室,後有臥室,還有迴廊,裡面侍立兩個小童焚香揮扇。那時候他誰都不需畏懼,他的生活裡有着權力與財富造就的奢華,有着文人自古風流的天性,有這些光環的掩護,即使專權行事也高雅起來。

但很可惜,抄家所得只有十幾萬兩白銀,這不得不令福王大失所望。而其他的金錢也被福王用來收賣人心,但根本就無法滿足福王母親欲使兒子登極的決心,所以又組織了一些訓練有素的死士,爲福王四處的偷、搶。當淨軍等去的時候,共從福王家中抄出了三百多萬兩白銀,和一百多車文物字畫等,而田產二萬多傾,王爺一座,宦官、宮女近幾千人,現俱已壓進宮中。

正是用錢、用地的時候,這三百多萬兩來的可真是時候。那些文物也得妥善安置了,這種級數的寶貝,可以不可再生的東西。而相對皇莊而言,福王的田莊更是大面積整齊有序,更有利於皇莊式的大莊園管理。而整個王府更需要派人好生的打理,那可都是建築文物,不保存好了,那真對不起整個中國了。得辦個景點搞個收費,讓王府能夠自足自給的運轉起來,現在先派人統計好了看管吧。

把自己的想法給老魏一說,老魏一條條的用腦子都記住了,等以後安排。

而第二件事,讓朱由校緊張了,草原上的線報:歸化城聚集了十萬人馬,欲攻大同!現在城牆城樓倒塌了二十八處,僅僅靠宣大兩處那根本不足爲用的邊兵,根本是不成的。

“傳孫承宗進宮,何可綱跟朕回乾清宮。淨軍做好出徵的準備。派快馬通知大同,在援兵到之前,務必頂住了。”大同離這裡,一步遠兩步近的,去不是很方便,但肯定是要派淨軍去這是肯定的。而孫承宗和何可綱是現在能商量此事的僅有人才了。

“奴才這就去請孫閣老,派人去大同傳旨。”魏忠賢立刻回答着。

和何可綱回到了乾清宮,朱由校吩咐人把地圖取了來,仔細的看着地圖,說實話,這副‘大明混一圖’地圖還是比較直觀的,但越看地圖越覺得北京離大同可比歸化遠多了。

而考慮到地形、距離、行軍速度,無論怎麼算,如此下去蒙古人肯定會先於援軍到達大同,而因爲城牆的倒塌,這樣就不知道能宣大的軍隊能阻擋多久了。

一旁的何可綱也是着急,現在的他只能用興奮來形容了,沒想到這麼快就可以再次戰鬥了,用屠虜神弩打仗的好處,他是相當有發言權了,那就是一個爽字了得。現在的他當然可以感受到皇上的緊張情緒。如果上了戰場,他不會有任何的心理負擔,但現在的問題是,怎麼飛到大同呢?

不一會兵部尚書孫承宗來了,朱由校把事情一說,孫承宗仔細的比對了一下地圖,分析了一下敵我兵力說:“皇上,此次天災在際,只是偶然之極,朝廷雖做出了相關的應變措施,然歸化城能如此快速的調集十馬兵馬,欲兵指大同,真乃始料難及,臣恐宣大的軍隊這次不一定能抵抗的住蒙古軍,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快速的增加援兵。”這樣的消息雖然剛剛聽到,但孫承宗也不奇怪,從早上聽到邊牆倒塌,他就想到了這種可能性。但沒想到蒙古的決心如此之大,竟然聚集了十萬人。草原之上聚集兵軍可是相當迅速的,他們都是平時爲民,戰時爲兵的,而且每個人都是從馬背上長大的,速度是漢人沒法比的。現在只能是用最快的速度增援了。

“嗯,孫老師這話朕也理解,所以已經讓淨軍做好了出征的準備,把何愛卿也叫了來。”

“皇上要派淨軍出征?”

“是的,朕打算先派三千淨軍上去,然後等戰車做好一部分,再行增派,只是這時間不等人,肯定是趕不到蒙古人前頭抵達大同了。”

“皇上,依路程、路況、天氣、速度之比較,肯定會慢于歸化方的,皇上,目前眼光須放長遠一些,此非強求可以達到的。還要另做打算。”

“那孫老師有何打算。”

“如果三千淨軍現在在大同,管叫蒙古軍難越雷池半步。”孫承宗說了句廢話,看到朱由校不屑的樣子接着說:“但現在很明顯,依淨軍的機動性,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須有兩手打算,一是在歸化城方進入邊牆之前,宣大軍隊擋住了蒙古族,那一切休提。二是淨軍趕到時,蒙古軍已經破關而入。那就應該在關內選一地點,與之決戰。”

孫承宗此說也是無奈之舉,現在邊牆的優勢還不知道被破壞成什麼樣子,真不敢把寶押在宣大軍隊的身上。纔不得不點醒一下皇上,戰爭是有犧牲的。

聽了孫承宗的話,朱由校也陷入了沉思當中,破關而入,並不代表整個戰爭的失敗,淨軍到了,自然會扭轉乾坤,趕走蒙古人,但戰場發生在關牆之內,損失最大的當然是大明一方,這點是不容置疑的。

但現在的情況就是這個單必須由自己來買了,因爲歸化那邊是自己首先斷交的,發生了戰爭,官員、百姓理所當然的會把矛頭指向自己。

扔掉包袱,越想越亂的朱由校猛的搖了搖頭,忽然想到了捨得這個詞,是啊,有舍纔有得,變被動爲主動。趁着歸化城大軍出征在際,爲什麼不能給他的老窩來個狠的?當他們得知,淨軍已經出兵草原,劍指歸化,並開始沿途誅殺各個部落,那時,朱由校纔不信,蒙古族還能捨得在大明遊山玩水呢。一旦他們回程,回去的路上有淨軍堵路,後方有增援的淨軍跟上,只要選擇個合適的戰場,把這十萬人裝進大口袋,整個吃掉,也並非不可能的。

“孫老師,朕打算用空間換時間,把大同的軍民全部遷走,到最近的陽高縣、陽原縣、懷仁縣等,那裡有縣城的城牆在,可以阻蒙古人一時半會,只須保住性命就可以了,東西都不需要帶。扔給蒙古就是,朕先派三千淨軍現在就出發,能趕多快是多快吧,去徵集京城裡的千輛馬車,以平時三倍的價錢補償給他們。馬,宮裡倒是不缺。這樣最多兩日就能到達大同。如果大同的官兵能擋住,那就上去助一臂之力,若擋不住,那就只能,直接深入草原,趁着草原空虛直殺過去,來個圍魏救趙了,朕就不信在歸化兵力盡出之後,又有朕的淨軍沿途滅他幾個部落,還有閒心呆在大明搶東西?”靠追,在沒有戰車的情況下,淨軍能把自己全部給追死,而歸化城是無法移動的,再慢的速度也有靠近的一天。

“空間換時間、圍魏救趙?”朱由校說的太多了,一時之間,孫承宗還在慢慢的捉摸着,然後說:“皇上,三千淨軍孤軍深入,無論是補給還援兵都不能及時,若有個閃失。”

“孫老師過慮了,來看看這個地圖,都標名了沿途的蒙古部落。以三千淨軍的能力,對付這些精銳盡出的部落,還不是手到擒來。所以補及是不存在問題的。還是那句話,沒有糧食,怎麼不吃肉呢?更有一點,這些部落之中,都有大量的漢民奴隸,一方面攻擊這些部落可以解救我大明之人,別一方面,他們更熟悉草原,有他們帶路、後勤保障等都不是問題。”這些漢人奴隸,都是每年蒙古族來大明打草谷劫掠去的。這就是蒙古人的兩面性,一方面跟大明談和平,讓大明開放馬市茶市,另一方面又縱容族人來大明劫掠、打穀草,殘害大明百姓。這樣的民族有存在的必要嗎?朱由校早已立誓,把大明的這個毒瘤,要完成的除去!還大明熱愛和平的百姓,一份安寧,讓他們無憂無慮的生活。

第506章 哈密功略第286章 錦衣屠奴1第313章 草原會戰8第813章 上帝與我們同在第602章 建奴優勢第18章 賑災義賣2第570章 秦帥急走第284章 應元論戰第80章 寵物商店第99章 青州免稅第183章 天主造人第736章 假手研製第81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471章 薊鎮鐵血第810章 可憐的命中率第814章 明軍加速第688章 欲擒故縱第94章 水井抗旱第234章 戰車訓練第348章 偏向虎山第101章 還我身體第589章 食肉才需爲國謀第294章 錦衣屠奴9第216章 進軍大同第216章 進軍大同第666章 空城之計第385章 突襲大同第690章 拙劣演技第461章 朝鮮戰役第290章 錦衣屠奴5第265章 大破蒙軍5第317章 分兵兩路第750章 憶牛毛寨第65章 勝利油田第211章 驚聞戰警第381章 大兵壓境第681章 六朝古都第758章 信王清醒第719章 爾等不智第596章 港口受阻第518章 工部直屬第678章 建奴使者第174章 清談誤國第341章 兩套班子第401章 陰謀終現第221章 挺進大同第181章 漢奸逃了第673章 滅族之戰第79章 火柴構想第385章 突襲大同第769章 夾道迎君第119章 可綱進宮第752章 漢奸捱打第347章 皇帳議路第423章 大捷之後第811章 追擊之中第397章 大同之防第567章 圍點打援第406章 憲兵之責第517章 內澇排水第440章 不留後患第330章 見好就收第113章 御宴心態第730章 爭搶交卷第676章 指天爲誓第475章 承認逆轉第590章 戲子無義第433章 宦官養老第563章 臘八節日第199章 大儒願歸第354章 反覆較量第483章 候家半朝第480章 環公歸來第32章 與民爭利第793章 鬼子來了第131章 宮有驛站第710章 憲鬥有淚第207章 八大漢奸第221章 挺進大同第48章 山寨初夜第241襄陽炮現1第74章 談雨論風第274章 遼東失地第326章 愛塔愛國第166章 宮廷政變11第541章 收購甲骨第42章 又見抄家第416章 試試火槍第132章 礦權歸屬第313章 草原會戰8第822章 昭告天下滅朝鮮第341章 兩套班子第52章 鑄幣權回第502章 農具創新第772章 五大豔后第216章 進軍大同第700章 二條計策第384章 各自謀劃第101章 還我身體第785章 來宗道悔
第506章 哈密功略第286章 錦衣屠奴1第313章 草原會戰8第813章 上帝與我們同在第602章 建奴優勢第18章 賑災義賣2第570章 秦帥急走第284章 應元論戰第80章 寵物商店第99章 青州免稅第183章 天主造人第736章 假手研製第81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471章 薊鎮鐵血第810章 可憐的命中率第814章 明軍加速第688章 欲擒故縱第94章 水井抗旱第234章 戰車訓練第348章 偏向虎山第101章 還我身體第589章 食肉才需爲國謀第294章 錦衣屠奴9第216章 進軍大同第216章 進軍大同第666章 空城之計第385章 突襲大同第690章 拙劣演技第461章 朝鮮戰役第290章 錦衣屠奴5第265章 大破蒙軍5第317章 分兵兩路第750章 憶牛毛寨第65章 勝利油田第211章 驚聞戰警第381章 大兵壓境第681章 六朝古都第758章 信王清醒第719章 爾等不智第596章 港口受阻第518章 工部直屬第678章 建奴使者第174章 清談誤國第341章 兩套班子第401章 陰謀終現第221章 挺進大同第181章 漢奸逃了第673章 滅族之戰第79章 火柴構想第385章 突襲大同第769章 夾道迎君第119章 可綱進宮第752章 漢奸捱打第347章 皇帳議路第423章 大捷之後第811章 追擊之中第397章 大同之防第567章 圍點打援第406章 憲兵之責第517章 內澇排水第440章 不留後患第330章 見好就收第113章 御宴心態第730章 爭搶交卷第676章 指天爲誓第475章 承認逆轉第590章 戲子無義第433章 宦官養老第563章 臘八節日第199章 大儒願歸第354章 反覆較量第483章 候家半朝第480章 環公歸來第32章 與民爭利第793章 鬼子來了第131章 宮有驛站第710章 憲鬥有淚第207章 八大漢奸第221章 挺進大同第48章 山寨初夜第241襄陽炮現1第74章 談雨論風第274章 遼東失地第326章 愛塔愛國第166章 宮廷政變11第541章 收購甲骨第42章 又見抄家第416章 試試火槍第132章 礦權歸屬第313章 草原會戰8第822章 昭告天下滅朝鮮第341章 兩套班子第52章 鑄幣權回第502章 農具創新第772章 五大豔后第216章 進軍大同第700章 二條計策第384章 各自謀劃第101章 還我身體第785章 來宗道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