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地雷之戰

炮有一個填裝的時間,比起火槍來還要慢的多。所以安排的時間就是建奴的火炮響過之後,立刻衝鋒。

俞明勳他們跑的快,並沒有等待速度慢的莊海鳴,他們有着射距的優勢。對於建奴的弓箭類可以無懼,但必須衝到他們的射程之外,消滅他們,同時在那個位置上,大炮的射擊也沒了仰角,後排的大炮平射的話只能射到自己身前的大炮,相對也就失效了;前排的,自己的火槍可不比他們慢,只要打死了操炮手,大炮就是個廢物。

所以這個速度與距離相當的重要,這個時候,明軍的大炮又從海上呼嘯而來,再次投到了建奴的炮陣之上,再一次炸的人揚馬翻。俞明勳這一下更是揮臂高呼,激勵着親軍們加速。

何可綱這邊經受了一炮的洗禮之後,有人失去了生命,面對着那大鐵炮,只能求着老天保佑別落到自己的身上外,別無他法,畢竟,這次的大炮來的太忽然了。他們不知道的是,若是明皇沒有提前發炮,將會有更多的鐵沒有過多的鐵球落到他們的中間。

看着那二百多名戰友,就這樣死去,親軍們沒點想法是不可能的,但現在沒有時間留給他們,去緬懷不幸被大炮‘砸’死的戰友、袍澤,他們的任務是直指建奴的埋伏之地。

何可綱沒有什麼好辦法,按照皇上的辦策,本來就是一部分渡河後,強攻對岸伏兵。留守的人配合一會就到來的白桿兵、天雄軍部剿殺這邊的伏兵。但誰都沒有想到皇臺吉會安排大炮。

“皇上。建奴這炮也太多了點吧。”孫承宗不無擔心的問,黃臺吉藏的太深了。在鄭屯之戰時,他沒有用這些火炮;岔路口時,被逼着撤兵,也沒有動用大炮,甚至是面對着明軍清理港口之時仍然沒有動用,一直忍到了這個時候,他才運用出來最後的手段。

“此次勝是勝了,但肯定也是傷敵一千自損三百的結局,”朱由校發自內心的一陣掙扎。看着大清河左岸那種被大炮犁了一邊之後的場景。心裡不由的一緊,那些死去的親軍,都是隨着自己北征河套的英雄,卻被原始的火炮剝奪了生命。朱由校心裡不由的自責。自已只是個戰爭小白。能做到的。也都做了。但對手卻是一位歷史名人,處心積慮的陰謀,總是接連不斷而來。這種人的成功也不僅僅只是一時的運氣。

“皇上不必太過心急。大炮雖然不少,但這種大炮能傷人的並不多,遠非皇上的開花彈可比。更何況他們一是射的不準,二是戰場之上因地勢原因,鐵炮無法跳躍向前,傷人始終有現。而我軍的大炮雖少,但射速與威力卻勝敵方百倍。相信時間不長,俞明勳他們就能帶來好消息了。”這種原始的大炮對於戰爭來說,其實並不能多麼得到孫承宗的青睞,他的主要作用在於震懾。照着他們裝填發射的速度,並不想殺死幾個人。但從皇上那裡,他當然感到那是一種愛兵如子的情懷,更是把親軍與蠻夷比成了雲泥之比。現在這一通大炮,皇上的心情明顯的不好。

“無妨,漢人死在建奴手裡的已經很多了,爲了徹底的抹殺掉建奴,這個損失朕認了!”朱由校狠狠的說。說句心理話,就這樣的心理素質,連朱由校自己都不認爲自己是一個合格的上位者。來大明這麼長時間,這種位置還是老擺不正,腦子裡仍然還是想着零傷亡這樣不可能的事。強者之路如何而來?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可不是一句空話,老想着理想的戰爭主義,根本不合邏輯,戰爭就是由鐵與血組成的,不僅要漠視敵人的生命,自己手下的將士,一樣是爲了中興大明這個理想而奮鬥,爲國獻身死得其所!沒有這個素質,當什麼皇帝,乾脆當個富家翁來的實在!朱由校暗暗的告誡着自己。

何可綱激勵着親軍們,他們喊聲震天,通過怒吼來提高士氣,“殺光建奴!”

“衝啊!”

親軍們再次啓動,衝着東南方向,建奴的埋伏之地而去。

但衝到一里的時候,變生肘腋,突然一陣陣的爆炸之聲從雪地裡不斷的傳了出來!位置就在,明軍的腳下雪地裡!

“轟”、“轟”、“轟”、“轟”

這不時的爆炸聲傳來,同時伴隨着士兵的慘叫。有倒黴的士兵被炸傷了腳,甚至是炸掉了腿,淨軍、錦衣衛一下子都傻了,哪裡見過這種場面,相當的血腥。

“震天雷?!全體立定!”

何可綱立即猜出了這種武器的名稱。從宋朝開始,這種武器就大規模的使用過。在宋金戰爭中,雙方所使用的“霹雷炮”、“震天雷”等都是這類武器。

製作方法也不復雜,《武經總要》卷十二中的“霹雷火球”,其製作方法是:“用於竹西三節,徑一寸半無罐裂者,存節勿透。用薄瓷如鐵錢三十片,和火藥三四斤,裹竹爲球。兩頭留竹寸許,球外加傅藥。”這種霹雷火球在使用時用燒紅的烙錐引燃後用“炮”擲向敵人,“球開,聲如霹雷”,不再是靠燃燒,而是靠爆炸時的碎瓷片使敵人受傷,同時還有巨大的聲響使敵人震驚,有煙焰薰灼。而埋到了地下,就成了雷池。

詳細記載的最早的地雷,出現在明朝。《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記載,建文二年(1400)白溝河之戰時曾“藏火器地中,人馬遇之,輒爛”。早期的地雷構造比較簡單,多爲石殼,內裝火藥,插入引信後密封埋於地下,並加以僞裝。當敵人接近時,引信發火,引爆地雷。

明中期後,使用地雷漸廣。雷殼多爲鐵鑄,引信也得到了改進。嘉靖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1546—1549),由兵部侍郎曾銑,在總督陝西三邊軍務時組織人員製造了大量地雷。抗倭名將戚繼光在鎮守東部長城時,也製造了大量地雷,佈設在隘口要道進行設伏,加強守備。

至明萬曆年間,各種地雷紛紛問世。萬曆八年(1580),?戚繼光鎮守薊州時,曾制鋼輪火石引爆裝置“鋼輪發火”。它是在機匣中安置一套傳動機構,當敵人踏動機索時,匣中的墜石下落,帶動鋼輪轉動,與火石急劇摩擦發火,引爆地雷。這種裝置提高了地雷發火時機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明朝末年,地雷的種類更多。據《籌海圖編》、《練兵實紀?雜集》、?《武備志》等書記載,明軍所用的地雷有十多種。按引爆方式區分,有燃發、拉發、絆發、機發等。其佈設方式,除單發雷外,還有利用一條引信控制爆炸的羣發雷,一個母雷爆炸引爆若干子雷的“子母雷”。根據作戰需要,還可將地雷設置在車上、建築物內或用動物運載地雷衝陣。

很明顯,這就是一個羣發雷,不過效果相當的不好,估計是放在雪地裡的時間太長了,引線或者火藥受潮有相當大的關係。

何可綱是一陣後怕,得虧是在岔路口對峙了一斷時間,這要是當時就來的話,還有都得交待了?就是這樣,也有近千人的兵士受傷。

建奴並不會造這些東西,這都是明軍的玩意。但現在這些漢軍卻把這些玩意通通的賣給了他們的主子!這個時刻,何可綱忽然不爲殺死建奴陣營的漢軍感到內疚了。

漢奸是什麼?是出賣漢人利益的人,爲了自己能夠苟且偷生,給建奴或者異族,提供任何的便利,讓他們來抵抗大明,那就是漢奸。無論是候家之流,還是那些漢軍,甚至是給建奴造這些火藥的匠人、運輸的工人、挖坑埋地雷的民工、、、、、、沒有他們的參與,建奴如何造這些東西!

現在很明顯,這是一片雷區,這一下明軍至少傷及了近千人,比那一炮可經厲害多了。對付這個方法很簡單,立定不動。然後或者挖出來排雷,或者是直接用牲口去趟雷,將雷引爆。

“地雷戰?”望遠鏡裡,朱由校一看這個東西真實的嚇了一跳,在他的思想裡,這種東西一直就是抗日戰爭的產物,電視上可沒少放這種東西。沒想到黃臺吉竟然在這裡給用上了,他不會是穿越客吧?

“皇上,這是、、、、、、、”孫承宗一見皇上那驚奇的樣子,簡單的解釋了一下。

而就在這時,沒容朱由校多想什麼,埋伏的建奴已經從地裡躍馬而出。喊聲震天而來!

“殺!”

“殺漢狗!”

一瞧就是幾萬人在東南方二里地之外衝了過來,這個伏兵一點都不讓明軍奇怪,就是他們不跳出來,明軍一樣會殺過去。只是沒想到這地雷如此厲害,將明軍的隊形給打亂了。而且大炮還隨時隨地的會再來,這場仗不容易啊。

而就在這時,建奴第二輪火炮再次射來,明軍這時只能幹挺挺的挨着,這種滋味真的很難受,但這次對於明軍的傷害明顯少了許多,一是被五枚開花彈又炸了許多,二是俞明勳帶着淨軍的衝擊已經開始到位了。

第420章 榆林大火第413章 明確敵蹤第509章 發電電動第375章 張嫣船隊第154章 帝師謀劃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249章 蒙古撤軍第661章 建奴之驚第248章 聯合攻關第781章 有所失效第196章 戰車計劃第590章 戲子無義第156章 宮廷政變1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499章 廉政建設第61章 大明求極第480章 環公歸來第807章 一官論船第597章 運籌帷幄第213章 銀行擠兌第464章 談不誤戰第660章 唯纔是舉第413章 明確敵蹤第26章 晚宴試金2第311章 草原會戰6第654章 一死一生第627章 計劃照舊第830章 遼西戰事第314章 岱海收編第252章 大同休整第290章 錦衣屠奴5第236章 謠言滿天第698章 三路出發第335章 戰定再爭第99章 青州免稅第585章 大炮成了第470章 一夜奮戰第601章 騎馬來擾第750章 憶牛毛寨第603章 小小計策第518章 工部直屬第377章 草原之主第580章 瑞雪成災第712章 張嫣慰問第781章 有所失效第249章 蒙古撤軍第63章 靈丘縣令第57章 東廠情報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303章 衝車破綻第539章 海王村裡第501章 視察求極第421章 兄弟同心第113章 御宴心態第831章 澳門水師第579章 港口血戰第611章 毛帥來了第147章 烤鴨炮彈第498章 泰山北斗第115章 銀行水泥第370章 袁公到朝第286章 錦衣屠奴1第105章 決勝千里第4章 災難現場第78章 神弩降世第127章 極宮新址第320章 凌丹憨現第252章 大同休整第300章 各方之感第214章 銀錢雙贏第677章 斬草除根第644章 蛛絲馬跡第302章 對樓衝車第393章 果斷放手第24章 八千淨軍第747章 棄關而走第817章 不嘬死不會死第753章 紛紛而逃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419章 黃泥之阻第58章 制羽絨服第430章 意外之喜第612章 東江皮島第551章 抓捕鰲拜第94章 水井抗旱第334章 小戰良玉第487章 水土不服第131章 宮有驛站第756章 鼠目寸光第740章 宦官東進第644章 蛛絲馬跡第243章 土木工程第286章 錦衣屠奴1第369章 燧發槍現第30章 地磚水泥第382章 值得一提第579章 港口血戰第346章 冰河新城第551章 抓捕鰲拜第205章 張嫣從商
第420章 榆林大火第413章 明確敵蹤第509章 發電電動第375章 張嫣船隊第154章 帝師謀劃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249章 蒙古撤軍第661章 建奴之驚第248章 聯合攻關第781章 有所失效第196章 戰車計劃第590章 戲子無義第156章 宮廷政變1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499章 廉政建設第61章 大明求極第480章 環公歸來第807章 一官論船第597章 運籌帷幄第213章 銀行擠兌第464章 談不誤戰第660章 唯纔是舉第413章 明確敵蹤第26章 晚宴試金2第311章 草原會戰6第654章 一死一生第627章 計劃照舊第830章 遼西戰事第314章 岱海收編第252章 大同休整第290章 錦衣屠奴5第236章 謠言滿天第698章 三路出發第335章 戰定再爭第99章 青州免稅第585章 大炮成了第470章 一夜奮戰第601章 騎馬來擾第750章 憶牛毛寨第603章 小小計策第518章 工部直屬第377章 草原之主第580章 瑞雪成災第712章 張嫣慰問第781章 有所失效第249章 蒙古撤軍第63章 靈丘縣令第57章 東廠情報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303章 衝車破綻第539章 海王村裡第501章 視察求極第421章 兄弟同心第113章 御宴心態第831章 澳門水師第579章 港口血戰第611章 毛帥來了第147章 烤鴨炮彈第498章 泰山北斗第115章 銀行水泥第370章 袁公到朝第286章 錦衣屠奴1第105章 決勝千里第4章 災難現場第78章 神弩降世第127章 極宮新址第320章 凌丹憨現第252章 大同休整第300章 各方之感第214章 銀錢雙贏第677章 斬草除根第644章 蛛絲馬跡第302章 對樓衝車第393章 果斷放手第24章 八千淨軍第747章 棄關而走第817章 不嘬死不會死第753章 紛紛而逃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419章 黃泥之阻第58章 制羽絨服第430章 意外之喜第612章 東江皮島第551章 抓捕鰲拜第94章 水井抗旱第334章 小戰良玉第487章 水土不服第131章 宮有驛站第756章 鼠目寸光第740章 宦官東進第644章 蛛絲馬跡第243章 土木工程第286章 錦衣屠奴1第369章 燧發槍現第30章 地磚水泥第382章 值得一提第579章 港口血戰第346章 冰河新城第551章 抓捕鰲拜第205章 張嫣從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