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襄陽炮現2

兩監軍此時一見投石機上火勢已起,而蒙古人已經氣勢洶洶的衝過來了,立刻按着提前說好的,準備後撤,錐形變圓陣。從中間的腰部斷開,千人爲一圓迅速的變陣。

這是相當考量隊形紀律的時刻,特別是淨軍們拖着個大盾還身處敵營。陣形在各級‘軍官’的催促之下,立刻形成了。後面的變陣還比較快,因爲他們就在官道之上,地形相對平坦。

但前邊的錐形就困難的多了,一是地形坑坑窪窪的,拖着豎盾不容易,二是火勢已經開始有漫延的趨勢。那溫度在這個季節裡也真不是人受的,還有那因爲前段時間一直的陰雨,使帳篷相當的潮溼,更使煙霧瀰漫,讓人睜眼困難。

就是這樣前邊錐形也表現出了這一個月來訓練的最高成果,背起豎盾來快速的警戒、變陣。

剛剛由錐形變成了兩圓,蒙古軍就衝了過來,但就象一拳打空一樣,蒙古軍從腰部位置一衝而過,毫無所獲。但兩圓形陣,並不是一切都分開的,雖相距三十四丈,但火力是交插的。

衝進中間部位的蒙古軍,還沒來得及變向,淨軍就開始了攻擊,在這個當口沒有什麼仁慈可言,兩個圓陣必須的在右邊更多的蒙古軍起來前返回營地,否則的話,累也累死了。

衝到中間的兩千蒙古軍就這樣悲催了,彈指間的功夫,人、馬的屍體就積累了一地。看的蒙古軍一陣陣的膽寒。

其實他們也是真高看蒙古人了,幾次衝陣,蒙古人早就讓淨軍殺的膽氣全無了,這什麼力量?在根本觸碰不到本身一角的情況之下,對方卻可以隨意射殺自己,這樣的仗誰願意打?

而兩圓之間的原路也被層層疊疊的人屍馬屍給堵個正着,空身倒是不太成問題,也就是深一腳淺一腳的事情。但現在不是空身,是揹着個大盾,外面蒙古軍幾層的包圍圈,原路肯定是回不去了。這是來之前根本沒有考慮到的事情,裡面的圓陣沒辦法,只能在沒給外面圓陣打招呼請示的前提下,率先向南滾動。

一起訓練已經一個月了,相互之間也有了一定的默契,見此情形,也能猜出個一二三來,沒別的,先跟着另一圓打轉轉吧。

現在大火是點燃了,淨軍緩緩的後退着,而蒙古軍也是緩緩的跟着,反正蒙古軍人多,去救火的也是不少,軍官大聲喝斥着讓軍士們無須考慮過多。只須跟定這支淨軍,不斷的尋找一個切入的時間點,給淨軍來個一擊必殺。

兩位監軍對這個必殺一點都沒有疑問,一旦淨軍的兩個圓陣型被衝開了,淨軍的末日也就到了。

兩個圓形陣,累的和狗一樣的淨軍此時咬緊牙關堅持着,先退到了沒有屍體阻隔的地方,兩圓開始到了正常的位置。沒有沿官道北上再退,而是直接的往西邊退,那裡只是大營的一角,但距離卻相對的縮近了。

這時的蒙古軍負責阻擊的隊伍也已經到位了,不過在爲兩個圓陣的臨時改變,這個到位相當差了那麼一點點,不過依兩圓陣那烏龜一樣的速度,怎麼算都能擋在他們前邊。

兩圓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退到了指定的位置,但仍然被蒙古軍堵個正着。眼看着就只能是力拼了,體力消耗實在是太大了,這讓淨軍們沒有了往日必勝的信心,要知道上弦是需要力量的,雖然這個力量不算大,但也就是到二百五十箭左右就會力盡。一豎盾的弩箭根本發射不完。而現在,每個淨軍估計再發射個幾十箭,估計也就擡不起來胳膊了。扛着個豎盾來回的走了近三百丈,不累個半死纔怪呢。

而本營的孫承宗,通過望遠鏡的觀察,對戰局有着相當的瞭解,圓陣的厲害之處,淨軍並沒有發揮出來。倒是錐形陣用的還算可以。慢慢開始緩慢的動作,讓他了解到了自己預算的稍稍不足。現在淨軍離本營只有一里地。(沒辦法,孫承宗立的營盤是四分之一的圓弧線陣地、現在淨軍處在了弧線的西南方向,離哪個點都相當的遠。)沒有人接應,恐怕真難被蒙古軍給困死。

孫承宗立刻點了四百淨軍,帶了二千體力強壯的百姓,親自帶着,從最南方一點出發,直奔兩圓。

兩個圓裡的淨軍基本上被堵的死死的了,蒙古軍並沒有着急着衝,因爲這時候誰衝,肯定是個死字。現在的任務是困死這兩隻淨軍。

蒙古軍的軍士們是真不想招惹這兩隻渾身是刺的刺蝟,不想自己受傷、喪命。衝擊淨軍在他們看來就是自尋死路,他們的攻擊太快、太精確了。

但淨軍也不好受,他們的體力耗費的都是七七八八了,後面的圓稍微好上一些,前邊的圓真是無力再戰了。

如此戰場出現了一時的僵持,雙方誰都不想去拼了。

這時蒙古統帥已經趕了過來,對蒙古軍這種貽誤戰機,氣的是怒髮衝冠了。立刻命令發起攻擊,有膽敢怯戰不前者,殺!

這趕鴨子上架的方法還真的有效,蒙古人還是相當勇敢的,死在敵人手裡,總比死在自己人手裡要強的多。

進攻就是這樣發起的,兵來將擋水來土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了,完全處於被動地位的淨軍,雖然累的象狗一樣,但也知道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道理,縮頭是一刀伸頭還是一刀。都是從屍山血海中過來的,不就是死嗎?爺們雖然沒卵子,但並不是慫了的沒膽子。來吧!

幾十弩的射擊能力,淨軍還是有的。最先發起衝擊的一波蒙古軍大概有三千人左右,就這樣折戟沉沙了。這簡直就是殺神,太可怕了,就那麼一會的功夫,三千人剛剛活蹦亂跳的人就這樣消失了,蒙古軍也是血肉之軀,也是爹媽生的父母養的,同時對死亡也是有關深深的恐懼心理。對付弱者,當然可以肆無忌憚的表達他們的豁達、勇敢,但對於死神,他們也會選擇迴避、甚至是逃跑。淨軍是不是強弩之末他們當兵的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他們只是看到,淨軍同樣還擁有殺死他們的能力,這就夠了。

溫布楚琥爾拼命的大吼着,要求蒙古軍再次衝陣,淨軍已經是油盡燈枯的時候了,只要加把勁,不讓他們回過勁來,勝利就是屬於蒙古的。但蒙古軍都閃躲着他的命令,勝利的果實當然是誰都願意品嚐,但死亡的滋味又有誰願意去嘗試呢?

溫布楚琥爾剛剛的想大罵什麼懦夫之類的話,但卻被後面的聲浪給打斷了,回頭一瞧,一個幾百淨軍組成的隊伍,帶着一大幫百姓正在不快速的衝了過來!這是要死啊!?

溫布楚琥爾相當的迷惑,淨軍這招是什麼意思?不好是想靠着這幾百人和幾千百姓來救這二千淨軍吧?

做爲久戰沙場的他來說,這當然是個機會,這意味着淨軍的營盤空虛、意味着二千淨軍已經危在旦夕、意味着這些人有衝陣的勇氣,但這自信又是哪裡來的呢?

“二萬軍隊襲營,讓淨軍首尾難顧;一萬軍隊阻此來犯之敵,務必使其不能寸進;餘下衆軍一鼓作氣拿來這垂死掙扎的二千閹貨!”溫布楚琥爾快速的下達了最高指令。他的做戰意圖很簡單也很明確,現在淨軍分成了三個部分,但這三個部分是環環相扣的,只要打敗了其中之一,那剩下的二個也就不攻自敗了。而淨軍因爲分兵的原因,使力量也開始分散,這就給蒙古軍一個相對減輕戰鬥難度的機會。這樣的機會不抓住真是天理難容了。

而四百名淨軍,因爲有二千多百姓的幫助,在戰場上屬於絕對的生力軍。一萬蒙古騎兵來對付他們,數量上也是一比二十五,按理說的確是不少,但他們的神弩和豎盾,卻彌補了這一缺憾。

當孫承宗帶領着淨軍衝過了一半距離的時候,蒙古軍上來了,沒說的,打就是了。

“射前排馬減速!”孫承宗第一個命令就是先射馬。

前排一百五十人左右已經讓旁邊擡着豎盾的百姓立好了豎盾,蹲在了自己的後面。一擊射殺了衝在最前面的戰馬,高速的戰馬驟然被襲,有的被射死、有的射傷了。紛紛的倒地,而上邊的騎兵,當然的被拋了下來。這一下,後面的騎兵不得不減速行駛了。踩着了前邊的戰馬,自己還真有可能摔倒。這樣,這一百五十名淨軍就開始點名射擊。

而另外二百五十名淨軍則不管不顧的向着前面推進着,這時候大家都知道救兵如救火。而且一旦蒙古軍打敗了那二千淨軍,手裡拿到了豎盾、神弩。第一個要對付的,肯定是他們。這種利益、生命連在一起的感覺,讓淨軍們心連着心,弩連着弩,本來就抱團的宦官,在淨軍裡更加體現了出來。

第455章 泥船加快第165章 宮廷政變10第419章 黃泥之阻第88章 玻璃現世第565章 戰前準備第67章 送行應升第475章 承認逆轉第75章 大明求極第563章 臘八節日第304章 常州風災第199章 大儒願歸第617章 漢奸免進第715章 立殺無罪第747章 棄關而走第339章 同樂開業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271章 京城報捷第644章 蛛絲馬跡第132章 礦權歸屬第673章 滅族之戰第826章 出兵遼西第299章 共慶大捷第666章 空城之計第316章 岱海苦訓第58章 制羽絨服第816章 明軍招降第86章 三千錦衣第626章 建奴退兵第712章 張嫣慰問第582章 孿生姐妹第397章 大同之防第717章 漢奸的擔憂第483章 候家半朝第550章 抓捕開始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25章 晚宴試金1第692章 皮島之災第62章 內廠成立第719章 爾等不智第768章 羣臣密謀第621章 地下運動第328章 整俘牛錄第788章 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第227章 血洗草原第13章 滅口客氏1第506章 哈密功略第758章 信王清醒第120章 國公辦證第547章 首遇刺殺第243章 土木工程第117章 見袁崇煥第238章 留聲制謠第257章 可綱遇伏第245章 汽油戰車第372章 新政通過第800章 天主教酷刑第261章 危機時刻第99章 青州免稅第816章 明軍招降第321章 臺吉上位第532章 千古英烈第655章 臺吉傻了第300章 各方之感第165章 宮廷政變10第308章 草原會戰3第665章 異想天開第380章 新軍啓用第751章 袁大總管第348章 偏向虎山第41章 明朝海戶第405章 賴皮反擊第595章 一夜之城第692章 皮島之災第193章 菜鳥改車第202章 錦衣考覈第616章 伴仙之戰第502章 農具創新第275章 免稅開始第556章 憲之轉變第34章 親力而爲第479章 韃靼犯邊第125章 留聲機現第79章 火柴構想第131章 宮有驛站第4章 災難現場第12章 準備造紙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351章 防守反擊第251章 商人逐利第175章 裁撤京營第339章 同樂開業第485章 遠離軍政第634章 逃出生天第147章 烤鴨炮彈第338章 鋪路規劃第351章 防守反擊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202章 錦衣考覈第451章 建奴異動第482章 水師親軍
第455章 泥船加快第165章 宮廷政變10第419章 黃泥之阻第88章 玻璃現世第565章 戰前準備第67章 送行應升第475章 承認逆轉第75章 大明求極第563章 臘八節日第304章 常州風災第199章 大儒願歸第617章 漢奸免進第715章 立殺無罪第747章 棄關而走第339章 同樂開業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271章 京城報捷第644章 蛛絲馬跡第132章 礦權歸屬第673章 滅族之戰第826章 出兵遼西第299章 共慶大捷第666章 空城之計第316章 岱海苦訓第58章 制羽絨服第816章 明軍招降第86章 三千錦衣第626章 建奴退兵第712章 張嫣慰問第582章 孿生姐妹第397章 大同之防第717章 漢奸的擔憂第483章 候家半朝第550章 抓捕開始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25章 晚宴試金1第692章 皮島之災第62章 內廠成立第719章 爾等不智第768章 羣臣密謀第621章 地下運動第328章 整俘牛錄第788章 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第227章 血洗草原第13章 滅口客氏1第506章 哈密功略第758章 信王清醒第120章 國公辦證第547章 首遇刺殺第243章 土木工程第117章 見袁崇煥第238章 留聲制謠第257章 可綱遇伏第245章 汽油戰車第372章 新政通過第800章 天主教酷刑第261章 危機時刻第99章 青州免稅第816章 明軍招降第321章 臺吉上位第532章 千古英烈第655章 臺吉傻了第300章 各方之感第165章 宮廷政變10第308章 草原會戰3第665章 異想天開第380章 新軍啓用第751章 袁大總管第348章 偏向虎山第41章 明朝海戶第405章 賴皮反擊第595章 一夜之城第692章 皮島之災第193章 菜鳥改車第202章 錦衣考覈第616章 伴仙之戰第502章 農具創新第275章 免稅開始第556章 憲之轉變第34章 親力而爲第479章 韃靼犯邊第125章 留聲機現第79章 火柴構想第131章 宮有驛站第4章 災難現場第12章 準備造紙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351章 防守反擊第251章 商人逐利第175章 裁撤京營第339章 同樂開業第485章 遠離軍政第634章 逃出生天第147章 烤鴨炮彈第338章 鋪路規劃第351章 防守反擊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202章 錦衣考覈第451章 建奴異動第482章 水師親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