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黃泥之阻

閆應元率兵趕到了黃泥崗一看,果然不是個打襲擊的好地方,唯一的就是個小一里寬的土坡,然後兩邊就是‘亂石穿空’了,亂石崗,就是這麼簡單。

抓緊時間佈置,林丹那邊離這裡也就是三四十里地而已,一是派人捕殺蒙古斥候,二是用拒馬圍攔陣地。裡面一里寬的地相當容易就給布上,但旁邊是亂石地不錯,步行是一點問題都沒有。所以這次的陣地,構建,仍然是梅花陣,正好在‘高’崗上,四角各一營,居中一營,每營相距三十丈,正好方便救援。拒馬、鐵絲網這樣一弄,那是明顯的不夠了,只能先盡着前邊的用,因爲那裡將面對的是戰馬的衝擊,而別的地方,並不適合戰馬的奔跑,所以就用點石塊來代替了。大的石頭搬不動,都埋土裡了,所以只能找小的了。

半時辰的時間很快在忙碌中過去了,林丹的先鋒隊算是提前趕到了,因爲有許多的斥候沒有及時的回去,再來的斥候就小心了,這裡的秘密也很快就被蒙古人發現了。

蒙古先鋒一聽在這裡構建營寨,這不是來‘尋釁滋事’的嗎?哪裡能讓明軍在這裡擋住去路,先鋒官那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在這裡遇到了‘路霸’,當然要剷除了。一方面派人飛報大營,一方面帶着三萬兵馬來了。

但一看那一水的豎盾,他立刻‘消消氣’,不敢如剛來之時那樣氣勢洶洶了。豎盾,代表着什麼?代表着片刻時間,二千人完勝五千人,屠殺怠盡。這歸化城一戰。就是這樣開始的,然後以十幾萬的人馬搭在裡面爲代價的。他哪裡隨便的去攻擊,只能是在二里地之外給林丹可汗送了信,然後等着消息。

而此時後面的營地,還在熱火朝天的搬着石頭。這時候,載着後勤補給的車隊也趕了過來。這才讓整個營寨放下了一顆心思。如果蒙古人真的來大舉來攻,步行包圍,那可真就麻煩了。好在來的只是個先鋒隊。

前邊的錦衣衛們一個個緊張狀態不減,這是第一次上戰場的綜合症,他們不比花其英那一批。人家基本上已經可以相當熟悉的掌握了,神弩到他們手裡的時間相對來說短了一些,而且上過戰場,還殺了上萬的敵人,那種血醒早已經過,就象是一位純潔的少女。行了周公大禮之後,就會成長爲美麗的少婦一樣。

林丹趕了過來,這時又有豎盾,貴英就在大同吃了這個虧,現在對方又來了,看着對方那簡單的營寨,林丹很自然的就想到了歸化城外。那場最終逼走自己的陣地戰。明皇的這手陣地戰,的確厲害,讓他從一開始連攻城的勇氣都沒有。現在這處地勢倒不算什麼,但如果不走這條土路,就得面對這寬五六裡的亂石崗,那是馬受不了的,更別說拉東西用的馬車了。而對方沒有任何的支援,孤孤單單的五個小營擺在那裡,也着實讓他心裡癢癢。看着那些豎盾、阻擊弩,他當然是眼熱。如今已經和明皇走到了勢成水火。肯定是不能有個善了的。如果奪了這些東西,憑藉着他們,在大明攻城略地之時,助力將不是一般的大。更何況,大明能工巧匠很多。若是有了實物,讓人大量生產不難,到時候恢復元朝來個復國都有可能。

越想林丹這心越熱,最終還是決定收拾了這股明軍,當然不能硬攻,對付營寨強攻的後果相當的嚴重,這個結果,可不是林丹願意承受的。所以只能是智取,第一步當然是包圍,派了十萬兵士下了馬,越過亂石堆,對這個小土堆在二里外給包圍了起來。

然後就是第二步放置可燃物,就是找上風口,既然要用煙來攻,那就讓煙更濃些吧。但這個過程,就是要近一些,兩裡外的距離可以讓明軍所有的武器失效。但二里外點火可是一點效果都沒有的。必須要靠近了再有作用。

這次必然的要面對明軍的阻擊弩,不過這點損失,蒙古人還是可以承受了的。折騰了半天時候,天也已經晚了,所以林丹沒有攻擊而是準備明天。

但明軍沒有讓他消停,閆應元他們一直的冷眼旁觀着蒙古人的位置,面對着包圍圈以西,那三萬徒步的蒙古兵,閆應元發動了襲擊。林丹對這手當然有所防備,早早的就把四萬多‘盾牌’配置給了蒙古兵。一見明軍衝來,他們一個個的都持盾而立,一百架阻擊弩輪流的射擊着,那薄薄的小木板,根本無法抵抗阻擊弩。一千淨軍二千親錦衣衛,從左側的亂石堆,直插而過。對於不能護住全身的盾牌,當然是不屑一顧,有二千體力強勁的錦衣衛配合着,不斷的往前衝進。而正面的五百錦衣衛一千新錦衣衛,則緊貼左翼,一方面是對面過來的蒙古敵人,一方面和淨軍組成夾角射殺。

林丹當然不能任憑着明軍把自己放置在西方的部隊消滅,立刻指使左右兩翼的蒙古人進行救援,但一是沒有了馬的蒙古人,要穿過二里的亂石崗,時間上不夠,二是步兵衝鋒,還託着個大盾,在忐忑不平的石頭之間行進着,那速度當然是可想而知了,而且那大盾在這樣的地理環境之中,能夠護住的部位也就有限了。如此當然的得於防守人員的射擊。

而正面的攻擊,先開始時倒是以壓倒性的優勢一步步的壓了過去。剛剛上手的新錦衣衛,面對着神弩,只是一個相對認知的過程,從接到神弩之後,天天都沉浸於中,但拿着它去殺敵報國,那只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心裡的緊張根本不足外人道哉,所以射擊出去的弩箭,基本上都射在了木盾之上,絲毫不起什麼作用。蒙古兵在本身必死的心態之下,已經開始扔繩子拖曳鐵絲網了,情形相當的焦急。五百名老錦衣衛,緊張有序的射擊着,的確如定海神針一般。

閆應元看着也是急啊,在以前的預判裡,新兵有一個過程,但這個過程被初上戰場的情景鎮的不行了。而後面面對蒙古步兵的,就適應的相當好了。

“老錦衣衛,專射領先者,破壞鐵絲網者,給新錦衣衛爭取適應時間!天應軍藏身豎盾之後,準備用山地弩射擊。”一里的長度,又要面臨左右兩翼,所以五百名老錦衣衛有些顧此失彼了。

這時候以前在淨軍裡面的佼佼者,宮變裡的主力淨軍軍官們,發揮了最爲積極的作用。他們不住的給緊張過頭的新錦衣衛們說着話,緩解他們的緊張。並做着示範動作,幾個例子做出,極大的緩解了周圍新錦衣衛的緊張。

當蒙古軍最終進入了十丈之內,天應軍出手了,他們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了,可謂是殺人如麻,射擊的山地弩是又快又準。蒙古軍們又拿着個豎盾無法射箭,這下可讓他們抓住了機會,雖然沒有瞄準鏡,但弩箭專射蒙古兵的手腳、頭部等暴露無遺的部位,射的那說一個準二個快,蒙古兵的攻勢立刻被壓制住了。

而在這樣言傳身教之中,新錦衣衛的適應性也在慢慢的增強着,他們慢慢的學着‘前輩們’的冷靜,慢慢的放開心胸,利用瞄準鏡,尋找着一個個暴露的部位,形式已經開始了逆轉。

正西大路上的蒙古兵被兩面夾擊的淨軍和錦衣衛們射的實在是沒有任何還手之力,倒是想着沿左翼排好一隊木盾,但根本沒有機會了,沒有了反手之力的他們,已經開始後退。

淨軍們當然是痛打落水狗,步步緊逼,勢要來個趕盡殺絕。林丹看到了敗勢以成,心裡不由的嘆氣,明軍將領此時發動逆襲,明顯是看準了蒙古軍下了戰馬,失去了機動性,而木盾又因爲在這樣的環境裡難免的有所‘照顧不周’,纔有此之失。立刻命令西路和南路立刻會合,並速度南策,往西是不現實的,只爲沒有馬的存在,根本跑不遠,而明軍有馬,可以沿着這條路輕鬆的追上,殺之。但往南撤,明軍有馬也是一點用都沒有,而拖着個豎盾,速度也肯定不如蒙古軍撤退的速度。

當四個方面的蒙古軍脫離了戰鬥之後,閆應元的阻擊戰第一天,就這樣過去了,殺敵二萬有餘,此戰最大的成功就是極大的鍛鍊了新錦衣衛的從‘初哥’到‘老手’的第一步。雖然一萬新錦衣衛,如此近距離的體會着新鮮的屍體,吐的營地裡是一片的污穢,弄的是臭不可聞,但這種‘陣痛’已經過去了,只要心理素質能夠適應了戰鬥,隨之而來的就是技藝的磨練了。

有點變態的閆應元讓吐完了的新錦衣衛們,打掃戰場,先把那一塊塊木盾揀過來,並把一具具的屍體堵在正東路上的二十丈位置,那樣就可以有效的阻擊敵人的騎兵衝鋒了。如此零距離的接觸屍體,對於剛剛吐完的新錦衣衛們,更是一種恐怖的體會,而這些無疑的又遭到了別人的一場鬨笑。。

第568章 遼東功略第55章 水泥出產第324章 福建海盜第429章 明皇智慧第650章 地雷之戰第252章 大同休整第251章 商人逐利第366章 遼將降了第41章 明朝海戶第574章 西北軍戶第590章 戲子無義第709章 現場辦公第387章 偏方百病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230章 閣老初戰第629章 飽和攻擊第202章 錦衣考覈第32章 與民爭利第749章 不戰棄守第319章 歸化來使第143章 盧公上任第377章 草原之主第743章 鐵嶺非鐵礦第734章 海西女真第337章 皇上親處第572章 毀滅軍需第468章 蒙古突圍第107章 國公怒火第305章 大同將集第242襄陽炮現2第331章 遼東鐵心第248章 聯合攻關第83章 合法權益第579章 港口血戰第257章 可綱遇伏第278章 細作之計第125章 留聲機現第651章 踏盾而行第381章 大兵壓境第768章 羣臣密謀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368章 宗室新政第390章 淨軍哭了第373章 解救李暉第367章 遼響貪墨第414章 代王被貶第257章 可綱遇伏第301章 臨陣磨槍第313章 草原會戰8第603章 小小計策第801章 海洋之始第601章 騎馬來擾第724章 一場小火災第564章 對付遠程第371章 宗室無賴第666章 空城之計第308章 草原會戰3第626章 建奴退兵第483章 候家半朝第8章 敲打老魏第106章 遠鏡比試第612章 東江皮島第696章 風水輪流轉第721章 攜子以死謝罪第442章 環保精神第281章 山海關內第163章 宮廷政變8第623章 忠義挺身第433章 宦官養老第210章 銀行危機第761章 兒子慈熹第736章 假手研製第810章 可憐的命中率第504章 可立召兵第794章 談判開始第278章 細作之計第300章 各方之感第508章 行車之改第100章 名傳青州第342章 大明宗室第359章 谷口之戰第84章 義賣收穫第667章 撲朔迷離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230章 閣老初戰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126章 終見沙發第299章 共慶大捷第733章 吏制改革第331章 遼東鐵心第744章 地道戰再現第49章 皇莊改制第527章 韃靼之計第808章 大戰之始第813章 上帝與我們同在第716章 勞師團隊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570章 秦帥急走第208章 終聞準信第608章 各有算計
第568章 遼東功略第55章 水泥出產第324章 福建海盜第429章 明皇智慧第650章 地雷之戰第252章 大同休整第251章 商人逐利第366章 遼將降了第41章 明朝海戶第574章 西北軍戶第590章 戲子無義第709章 現場辦公第387章 偏方百病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230章 閣老初戰第629章 飽和攻擊第202章 錦衣考覈第32章 與民爭利第749章 不戰棄守第319章 歸化來使第143章 盧公上任第377章 草原之主第743章 鐵嶺非鐵礦第734章 海西女真第337章 皇上親處第572章 毀滅軍需第468章 蒙古突圍第107章 國公怒火第305章 大同將集第242襄陽炮現2第331章 遼東鐵心第248章 聯合攻關第83章 合法權益第579章 港口血戰第257章 可綱遇伏第278章 細作之計第125章 留聲機現第651章 踏盾而行第381章 大兵壓境第768章 羣臣密謀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368章 宗室新政第390章 淨軍哭了第373章 解救李暉第367章 遼響貪墨第414章 代王被貶第257章 可綱遇伏第301章 臨陣磨槍第313章 草原會戰8第603章 小小計策第801章 海洋之始第601章 騎馬來擾第724章 一場小火災第564章 對付遠程第371章 宗室無賴第666章 空城之計第308章 草原會戰3第626章 建奴退兵第483章 候家半朝第8章 敲打老魏第106章 遠鏡比試第612章 東江皮島第696章 風水輪流轉第721章 攜子以死謝罪第442章 環保精神第281章 山海關內第163章 宮廷政變8第623章 忠義挺身第433章 宦官養老第210章 銀行危機第761章 兒子慈熹第736章 假手研製第810章 可憐的命中率第504章 可立召兵第794章 談判開始第278章 細作之計第300章 各方之感第508章 行車之改第100章 名傳青州第342章 大明宗室第359章 谷口之戰第84章 義賣收穫第667章 撲朔迷離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230章 閣老初戰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126章 終見沙發第299章 共慶大捷第733章 吏制改革第331章 遼東鐵心第744章 地道戰再現第49章 皇莊改制第527章 韃靼之計第808章 大戰之始第813章 上帝與我們同在第716章 勞師團隊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570章 秦帥急走第208章 終聞準信第608章 各有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