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斬草除根

朱由校這個誓言是說給親軍的,也是說給全天下人聽的,不滅建奴誓不罷休,無論是武力阻擋也罷,還是仁義道德制約也罷,一切均無法阻擋這一決點,金口玉言,言出法隨不說,而且還是指天爲誓。古人對誓言的崇拜可不是象後世一般,可以隨意的說隨意的發。那是相當的莊重,雖然應誓的也見不了幾個,比如一句常說的‘天打五雷轟’那是多麼微小的概率,相當於買福利獎券中了幾億的大獎。

“吾等願追隨陛下,誓滅建奴全族,如違此誓,天人共誅!”聽完了訴苦大會,皇上的誓言又出來了,親軍們當然的大譁。

愛國情懷,是誰都有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了國,哪裡來的家?遼東漢民就是活脫脫的例子,因爲國家的軍隊失敗了,建奴在這片地區可以肆無忌憚隨意的屠戮、奴役漢民。這就是國家不強大的原因所致。

俗語說好狗還得護三村,人,特別是一名軍人,不能保家衛國,守護地方安寧,那真是對不起那一撇一捺那個人‘字’了。親軍們見怪了生死,但他們的血未冷,看到了同胞們如此受到欺凌屠戮,又惹得他們的恩主如此的勃然大怒,一顯雷霆之威。當然立刻的緊緊想隨。

“草民們感謝吾皇爲草民作主,爲遼東漢民無辜的冤魂作主!報此滅族之恨!”下邊的那些遼東漢民,也激動了。沒有人比他們更明白,遼東遭受了怎樣的災難。死了多少的生靈,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就這樣瞬間即逝。他們被殺的實在太慘了。沒有被殺的,也被高價糧給活活的餓死、冷死,建奴的政策是非人的,好好的一個遼東‘大糧倉’,也被他們整成了拋荒遍地赤野千里。

現在一聽,大明朝的最高主宰。立下如此按誓約,要爲遼東漢民討回一個公道,報仇在望,一個個喜極而泣,高呼着萬歲。

孫承宗與袁可立一聽,這個眉頭不由的一皺,對於建奴的政策。他們一直不跟想着去太傷天和,孫承宗也曾做過努力,就是在一登陸擒下幾千俘虜之時,曾經給皇上分析過什麼叫殺俘不祥。但現在,在漢民悽愴的身世,悲慘的遭遇之下。皇上的仁慈之心,徹底化爲了仇恨的火苗,誰也無法擋住屠滅建奴的壯志了。

雖然皇上這齣戲演的不是那麼美好,但的確讓親軍自己內部達成了統一,以血還血以牙還牙。建奴屠戮漢民。不管婦孺老少,他們的婦孺老小還想留着嗎?出師有名啊!

兩人相互交流了一下眼神。得到了對方肯定之後,孫承宗道:“皇上,建奴罪孽深重,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今皇上指天爲誓,滅建奴一族,以報三百萬冤魂之仇,爲天之道也!臣等景從。”

“皇上,自古有云,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殺人者人恆殺之,建奴屠、奴我漢民,當以滅族報之,此乃天理循環報應不矣。”袁可立也跟着說道。

兩個在親軍系統裡,代表着文官體系,當然象盧象升雖是文官,但說是武將應該更能讓親軍體系認可。而袁崇煥只是個實習生,可以直接的忽略不記了。他們的發言更加的代表文官體系的認可,如此才能萬衆一心,不生矛盾。

“好,朕爲大明天子,代天巡狩,建奴狼子野心,犯我大明,對我遼東所犯罪行,更是天理難容、人神共憤!現在所擒耀州城俘虜,建奴青壯年子,即刻宮刑終生爲奴以勞役恕其罪行,建奴女子青壯,一概爲奴終生苦役,且不得懷孕生育,否則連同嬰兒殺無赦!其中有人命案者,!而其餘人以及爲虎作倀的漢奸等,一概交由城中漢民報仇血恨!”此時的朱由校,聲音有點顫抖,且又相當堅強的說道。這是聖旨,並非玩笑,此旨一出,代表着他身上淌滿了建奴的鮮血,自己一下子就變成了一個屠夫。但他不管身後如何的洪水濤天,滾滾罵名,這一世,他要對自已、對天下漢民、對後世的漢民有一個交待。絕不能允許一個對漢民犯下了滔天大罪奴役了漢民三百年,屠殺了漢民無數、葬送了漢人衣冠、毀掉漢人傳承的民族,逍遙法外,反被漢民的不肖子孫來個認賊作父,數典忘祖的對其萬世稱表,還狂喊‘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別說五百年了,五年也沒有,朕必屠盡建奴!

對於建奴女人,朱由校的願意是想搞個組團慰安婦,或者賣到青樓上去的,但他們那一個個長得,那德性趕上大韓民族沒整形之前的女人了,那叫一個慘不忍睹。親軍是大明的驕傲,是有身份的人,絕對不對看着老母豬都分分是不是雙眼皮這種層次。爲了親軍的身心健康,這個主意還是做罷。青樓那就更不行了,建奴女人買了過去,連同青樓的其他生意都得毀了,好歹也是大明的漢人國內的生意,不扶持也就算了,這黑手還是不要探了。

明皇的聖旨一出,決定了建奴許多人的命運,首先是楊古利帶領的八旗軍,他們只能以後的路只能是被切了,好在,這次戰鬥順利,傷亡不大,沒有讓他們自宮以謝天下,而是宮刑。這讓他們相當的喪氣。本來還報着僥倖心理,等八旗兵反攻之時,可以得到解救。但現在就算是解救了又能如何?自己已經不再是男人了,這一輩子算是毀了。而且明軍的戰鬥力如此之強,逃跑肯定是不要指望了,要在無休止的勞役中苟延殘喘。

而如金毛獅王這樣的建奴婦女,也不在少數,她們的命運是落到她們平生最看不起的包衣奴才之手,那命運就可想而知了。

而那老人孩子,他們都是建奴,沒有人同情他們,因果報應,滅族之恨,就應當滅族來報,皇上連老奴酋的屍體都不放過,挖出來鞭屍,別說這些遺老遺少了,斬草除根,這一世肯定是要終結的。

一場殺戮在耀州城正式的展開了,建奴們一個個被嚇的肝顫,但無濟與是。面對他們的就是這樣的命運,他們其中肯定有無辜者,甚至還有仰慕大明文化,親近漢民的友善者,明皇如此的行爲,的確有失公道,對他們是不公的。但誰又對遼東三百萬漢東公道過?他們招誰惹誰了?整個大明,全國的百姓,爲了抵抗建奴的侵略,每年都在節衣縮食,挨餓受凍,甚至是賣兒賣女的,十幾年來攢着遼餉。多少家庭爲此而走投無路、家破人亡。陝西的農民叛亂,又有幾層是緣自遼餉、、、、、、、

不要談什麼公平與不公平,這是國戰,不是什麼人民內部矛盾,是正統的漢人衣冠我大明與‘我大清’之間的國戰,是亡國滅種之戰,沒有公平與不公平!

ps:各位衣食父母:上一章本來想着多寫一點,但上傳之後收了七點起點幣,看來是以五百收一點,相當不好意思,這一章不敢超過五百,那樣太沒有職業道德了,一點失誤,請各位見諒。

第411章 步步爲營第558章 皇上召見第713章 親軍體系第77章 東林智囊第164章 宮廷政變9第585章 大炮成了第110章 幕後主持第147章 烤鴨炮彈第293章 錦衣屠奴8第598章 登陸灘塗第694章 血腥報復第18章 賑災義賣2第693章 東江屠奴第606章 初戰小捷第368章 宗室新政第592章 鰲拜進京第184章 燧發火槍第354章 反覆較量第352章 蒙軍來襲第132章 礦權歸屬第216章 進軍大同第784章 容妃探望第266章 大破蒙軍6第620章 防禦特徵第335章 戰定再爭第716章 勞師團隊第246章 阻擊顯威第227章 血洗草原第435章 有軌馬車第628章 大炮來了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496章 挑戰朝廷第785章 來宗道悔第41章 明朝海戶第22章 驛站光報第52章 鑄幣權回第23章 天子親軍第510章 建水電站第294章 錦衣屠奴9第439章 不徵之國第621章 地下運動第186章 對外政策第105章 決勝千里第357章 至高之點第364章 蒙古新政第145章 選舉皇帝第245章 汽油戰車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126章 終見沙發第200章 撤銷遼餉第654章 一死一生第335章 戰定再爭第6章 災難預言第94章 水井抗旱第16章 造衛生紙第678章 建奴使者第778章 紅顏薄命第323章 商船休逃第90章 氮磷鉀肥第345章 國營經濟第105章 決勝千里第166章 宮廷政變11第148章 斷腸之草第718章 決不饒恕第83章 合法權益第217章 首戰蒙古第156章 宮廷政變1第27章 同樂酒店第380章 新軍啓用第346章 封鎖海峽第689章 欲退不能第601章 騎馬來擾第81章 藥店火藥第3章 判斷形勢第768章 羣臣密謀第645章 港口添堵第41章 明朝海戶第474章 薊鎮練體第427章 戰前定策第158章 宮廷政變3第515章 京城規劃第815章 狙擊威風第633章 乘勝追擊第149章 經筵談孔第453章 建奴評戰第66章 天下免稅第593章 長街送行第546章 夏蟲語冰第671章 襲擾不停第179章 驛站修路第60章 青州攻略第728章 殿試製度第161章 宮廷政變6第825章 三族會盟第407章 親軍之熱第29章 玻璃課堂第507章 絲綢之路第795章 孰高孰低第216章 進軍大同第301章 臨陣磨槍
第411章 步步爲營第558章 皇上召見第713章 親軍體系第77章 東林智囊第164章 宮廷政變9第585章 大炮成了第110章 幕後主持第147章 烤鴨炮彈第293章 錦衣屠奴8第598章 登陸灘塗第694章 血腥報復第18章 賑災義賣2第693章 東江屠奴第606章 初戰小捷第368章 宗室新政第592章 鰲拜進京第184章 燧發火槍第354章 反覆較量第352章 蒙軍來襲第132章 礦權歸屬第216章 進軍大同第784章 容妃探望第266章 大破蒙軍6第620章 防禦特徵第335章 戰定再爭第716章 勞師團隊第246章 阻擊顯威第227章 血洗草原第435章 有軌馬車第628章 大炮來了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496章 挑戰朝廷第785章 來宗道悔第41章 明朝海戶第22章 驛站光報第52章 鑄幣權回第23章 天子親軍第510章 建水電站第294章 錦衣屠奴9第439章 不徵之國第621章 地下運動第186章 對外政策第105章 決勝千里第357章 至高之點第364章 蒙古新政第145章 選舉皇帝第245章 汽油戰車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126章 終見沙發第200章 撤銷遼餉第654章 一死一生第335章 戰定再爭第6章 災難預言第94章 水井抗旱第16章 造衛生紙第678章 建奴使者第778章 紅顏薄命第323章 商船休逃第90章 氮磷鉀肥第345章 國營經濟第105章 決勝千里第166章 宮廷政變11第148章 斷腸之草第718章 決不饒恕第83章 合法權益第217章 首戰蒙古第156章 宮廷政變1第27章 同樂酒店第380章 新軍啓用第346章 封鎖海峽第689章 欲退不能第601章 騎馬來擾第81章 藥店火藥第3章 判斷形勢第768章 羣臣密謀第645章 港口添堵第41章 明朝海戶第474章 薊鎮練體第427章 戰前定策第158章 宮廷政變3第515章 京城規劃第815章 狙擊威風第633章 乘勝追擊第149章 經筵談孔第453章 建奴評戰第66章 天下免稅第593章 長街送行第546章 夏蟲語冰第671章 襲擾不停第179章 驛站修路第60章 青州攻略第728章 殿試製度第161章 宮廷政變6第825章 三族會盟第407章 親軍之熱第29章 玻璃課堂第507章 絲綢之路第795章 孰高孰低第216章 進軍大同第301章 臨陣磨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