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皇城被圍

他們的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根本讓城中那些守軍來不及做出反應,他們便如同颶風一般的卷向了皇城。

崇禎早早的按照習慣起了牀,又到前面上了早朝,今天他發現有不少朝官沒有到,而且聽到的也都是一些壞消息,讓他根本沒有一點興趣繼續下去,只是詢問了一下城東戰事的情況,問計於那些大臣,可有什麼退敵良策,但是這些大臣們現在也各個都是大眼瞪小眼,說的一些所謂的退敵之策,都是一些空話,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於是崇禎很快便結束了早朝,宣佈退朝回了他的御書房,他的心裡面很煩亂,而且很揪心,於家軍叛亂,逼至京師城下,可是大明的軍將們,卻沒有一個人敢出城與之決一死戰,這讓他非常失望。

就在他提心吊膽的聽着城東方向傳來的隆隆炮聲以及喊殺聲的時候,忽然間他似乎聽到在城東方向,傳出了一些雜亂的囂鬧聲,這聲音不太像是叛軍攻城時候發出的那種聲音,而且似乎這種混亂的聲響,正在距離皇城越來越近。

於是他站起身,丟下了手中的一份奏摺,對宦官問道:“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爲何朕聽着東面傳來了一些囂鬧的聲音,你們去查問一下,發生了什麼事情,速速前來回報於朕!”

宦官趕緊飛奔了出去,趕往了宮門,但是剛剛跑到宮門,還沒有來得及詢問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便看到有人急急忙慌的衝入宮門,高呼道:“不好了!叛軍攻入城中了!正在朝着皇宮這邊殺來,趕緊關上宮門!……”

跑到宮門打探消息的太監一聽,當即就嚇得是魂飛魄散,褲襠裡面一下就變得溼漉漉熱乎乎的,居然直接被嚇尿了,連滾帶爬的便朝着御書房狂奔了回去,一邊跑一邊大叫:“聖上,聖上!不好了!叛軍攻入城中了!”

崇禎正站在御書房門前等候消息,突然間就聽到了太監的大呼小叫的聲音從遠處傳來,但是一時間沒有聽清楚他嚷嚷什麼,但是心中還是升起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而且很快他看到有些太監宮女,在遠處變得驚慌失措了起來,不少人呼呼啦啦的便到處亂竄了起來。

這時候太監已經跑到了近前,氣喘吁吁之間,身後地面上還留下了一溜的水跡,撲倒在地大哭道:“啓稟聖上,大事不好了,叛軍攻入城中了,據說正在朝着皇城攻來,還望聖上趕緊避一避吧!”

崇禎聞聽頓時如同五雷轟頂一般,當時就有點傻眼了,高起潛不是昨晚還請賞,說要犒勞兵將,提升士氣阻止叛軍攻城嗎?怎麼這才中午,叛軍就破城了呢?

偌大的京城,駐守着遠超過叛軍數量的官軍,雖然官軍恨不能打,但是守城應該還是能堅持一些日子吧?就算是京城是紙糊的,也不至於連幾天時間都堅持不下來吧,這叛軍難道都是神仙不成?

崇禎不敢相信,仔細又聽了一下外面的聲音,這時候皇城之中也已經亂了起來,太監宮女們大呼小叫的來回奔走,城東方向的喊殺聲也越來越清晰了起來,至此崇禎才徹底相信,這叛軍應該當真是攻入城中了。

崇禎愣了一陣之後,面色如土,整個人彷彿突然間又蒼老了許多,呆立了一陣之後,他用力的咬了咬牙,二話沒說,轉身回到了御書房之中,伸手從御書房牆上摘下了一把寶劍,持在手中抓緊劍柄,瑲琅一聲拔出了寶劍,將劍鞘丟在了地上,提着劍便奔出御書房,朝着宮門方向而去。

嚇得一衆內侍,一個個都趕緊跪在地上,死死的攬住崇禎,讓他莫要去宮門,崇禎這一會兒如同瘋了一般,怒吼着:“朕如何能不去?你等都拿了兵器,隨朕一起前去殺賊!叛軍已經攻入京師,朕要親自前去斬殺這些逆賊!”

這時候內侍王承恩飛步跑來,抱住崇禎的腿,大哭着相勸,說什麼都不讓崇禎這會兒提着劍去宮門處,同時大聲喝令那些內侍,趕緊去各個內城的城門,關閉城門,阻止叛軍攻入內城。

崇禎實在是無奈,只得放棄了要出宮親征的念頭,但是一種絕望的情緒這個時候已經將他整個籠罩了起來,於孝天這個叛逆,入城之後會如何對待他?崇禎猜不出來,但是他可以猜出來,於孝天肯定是有奪天下,取而代之登基稱皇的想法。

而於孝天入京,難道會善待於他嗎?崇禎不知道,雖然於孝天這時候打出的旗號,是清君側,但是一旦要是讓他控制了京師,那麼此獠一定會挾天子以令諸侯,到時候就算是他不登基稱帝,這大明還是朱家的大明嗎?

想到這裡,崇禎不寒而慄,忽然間想起了一件事情,頓時後悔的差點捶胸頓足,這一次於孝天率領叛軍來攻京師,雖然上上下下都很是緊張,但是卻沒有幾個人預料到,京師會如此迅速的被叛軍攻克。

這其中也包括了崇禎本人,所以根本沒有人想起來,先轉移一下皇親國戚,把皇子先安排撤出京師,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一下,到現在幾個皇子,還都在皇城之中,現如今叛軍已經攻入城中,要趕緊轉移這些皇子。

就算是他崇禎遭遇了什麼不測,只要這幾個皇子還有人活着,那麼就代表着他們繼續可以繼承大統,率領天下軍民和於賊抗衡,重新奪回江山,但是如果連這些皇子也被堵在皇城之中,那麼這大明就沒了正統的繼承者。

想到這裡,崇禎立即便趕緊下旨,讓王承恩找幾個忠心耿耿的內侍,趕緊趕往東宮那邊,把幾個皇子帶上,先將他們帶出皇宮,然後想辦法護送他們離開京師,暫時先前往南京,一旦要是他遭遇什麼不測的話,就讓他們之中的一人在南京登基稱帝,繼承大統,率領天下兵民,繼續和於賊對抗,重新奪回江山。

王承恩領旨之後,趕緊下去開始安排,可是他這邊還沒有安排好,把幾個皇子帶出宮,那邊就聽聞皇城之外傳來了一陣陣的槍聲。

有太監飛奔到了御書房,大叫到:“啓奏聖上,大事不好了!叛軍已經抵達了玄武門外!把玄武門堵住!”

崇禎一聽,頭猛然一暈,差點栽倒在地,急忙下令趕緊傳旨,令鎮守皇宮的錦衣衛死守宮門,不得讓叛軍攻入皇宮,而且派人趕緊前往東宮那邊,催促王承恩,趕緊把皇子從西華門或者東華門送出皇宮。

可是不多會兒工夫,又有太監狂奔過來,大叫到:“啓奏聖上,叛軍已經兵抵東華門,把東華門堵上了!”

崇禎聽罷之後只覺得頭皮發麻,叛軍雖然攻入城中,但是這纔多長時候,居然就兵抵了皇城之外,從皇城到東直門尚有不近的距離,城中還有不少守軍,可是爲何卻絲毫沒有阻擋叛軍到來?

從他得知東直門被破,到這會兒,總共不過只有區區一個時辰不到,叛軍居然就已經從東直門直接衝至了皇城外面,這速度也太離譜了吧!

於是崇禎也更加慌亂了起來,趕緊下旨再去催促王承恩,讓王承恩趕緊派人把皇子護送出去。

可是就在王承恩派人剛剛把幾個皇子保護着趕往西華門的時候,這時午門也傳來消息,說一隊叛軍已經堵住了午門,也就是承天門,午門已經不能出入了。

崇禎聽罷之後只覺得頭皮發麻,對叛軍如此神速推進,感到實在是不可理解,叛軍爲何會這麼快就差不多把皇城給包圍了?城內的錦衣衛,還有那麼多兵馬都幹什麼吃了?

高起潛幹什麼吃了,曹化淳又幹什麼吃了?他們都在什麼地方,叛軍都殺到皇城外面了,爲何城中的守軍卻沒有動靜,也沒趕過來勤王,堵住叛軍,將叛軍趕出城去?

崇禎勃然大怒,下旨派人立即出西華門,趕去招問高起潛和曹化淳,爲何遲遲還沒有領兵來援,下旨令他們二人,立即率兵趕回皇城禦寇。

可是不等他的聖旨傳出去,西直門那邊就傳來了一陣火銃的聲音,隨即有太監驚慌失措的飛奔回來,哭叫着報到:“啓稟聖上,西直門……叛軍抵達了西直門,已經堵住了西直門”

崇禎聽罷立即跌坐在了龍椅之上,心道完了!現如今皇城已經被叛軍全部包圍,切斷了皇城和外界所有的聯繫,誰也別想走了。

想到這裡,崇禎頓時失聲大哭了起來,當即去拔劍,想要自刎,但是被太監們手忙腳亂的搶下了寶劍,死死的抱住了崇禎。

崇禎大哭着說:“朕有愧於先祖,現如今居然讓叛軍攻至了皇城之外,朕還有何顏面苟活於世?大明江山亡於朕手,朕只能以死謝罪!你們休要攔朕!還是讓朕死了吧!

朕寧可自刎,也不願當那叛臣於賊的俘虜,定不能效那當年的宋徽宗,被金人擄去成爲階下之囚!”

崇禎正在大鬧之際,幾個還沒有來得及逃出皇宮的皇子,在太監的護送之下,也到了御書房這邊,崇禎看着幾個年紀尚幼的兒子,不由得更是悲從中來不可斷絕,摟着幾個年紀尚幼的皇子,更是失聲大哭了起來。

而幾個皇子只有大皇子朱慈烺已經十一歲,多少有點懂事了,其餘的皇子都還年幼,不太懂事,跟着崇禎一起驚恐萬狀的大哭了起來。

這個時候崇禎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一旦要是於家軍攻打皇城,皇城失守的話,他就算是死,也絕不能落在於孝天手中,而這些皇子,估摸着也小命難保,於孝天想要篡位奪權的話,那麼就絕不會留下他們幾個禍患。

而他在哄了一陣幾個皇子之後,讓人先把他們帶到一旁,令王承恩去東宮告知那些後宮嬪妃,一旦要是皇城被攻克的話,那麼令她們上下人等,一併殉死,決不能讓叛軍所獲,遭到叛軍的侮辱,他皇帝的女人,是說什麼都不能被叛軍糟蹋的。

接下來崇禎反倒是冷靜了下來,宮中這會兒亂的是一塌糊塗,太監宮女們在宮裡面到處亂竄,在剛纔於家軍尚未包圍皇城的時候,一些太監宮女驚恐之下,已經隨手裹挾了一些宮中的財物,從東華門和西華門逃出了皇城,順手捎帶出了不少的值錢東西。

但是也有不少人來不及反應,這會兒也被堵在了皇宮之中,但是不少人手腳也不乾淨,這時候到處偷東西,然後私藏起來,準備一旦皇宮被破,要麼趁亂偷一些東西逃走,要麼用這些私藏的財物從叛軍手中買一條性命。

總之現在皇宮之中亂的是一塌糊塗,崇禎身邊也僅剩下了少量當初在信王府服侍崇禎的忠心太監,還留在崇禎身邊聽命。

(再次鳴謝大漠笑春風兄弟的打賞!)

第97章 休整第75章 忠良之臣第69章 局勢危急第114章 態度曖昧第175章 自大還是愚蠢第2章 建奴入關第121章 連戰連捷第177章 反於聯盟第25章 試炮第165章 通止規和西班牙使節第80章 君臣相見2第64章 懷柔第60章 水利第184章 夜襲船團第96章 僞朝廷第274章 覬覦第145章 大結局1第74章 招買第257章 怒殺第140章 技術優勢的優越性第107章 討平福王第7章 風頭不妙第122章 懸賞第195章 終於來了第253章 黑旗第193章 熊文燦的命運軌跡第19章 趙麻子的廣州之行第127章 善後第232章 兵亂泉州府第206章 槍炮齊發第193章 熊文燦的命運軌跡第196章 東江鎮覆滅第87章 直取老巢第55章 苦難第38章 惡果惡報第180章 荷蘭人的訛詐第85章 十年第213章 側擊第192章 盤點3第29 章 談判破裂第160章 老謀深算1第18章 京觀第42章 偵查第115章 再次出獵第88章 線形陣列第21章 送給建奴的一個個驚喜第35章 決戰6第77章 新船下水第28章 螳螂捕蟬2第241章 計劃打亂第247章 祭旗第107章 討平福王第228章 林易陽的擔憂第114章 踢到鐵板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193章 熊文燦的命運軌跡第243章 租借議案第10章 山賊第127章 忠將救主第44章 試炮2第170章 談判第304章 發動羣衆鬥地主第145章 選擇目標第163章 睜開眼吧第317章 火炮升級2第222章 一窩蜂第208章 分頭行動第137章 山外有山第168章 我知道你們的底牌第45章 天降救星第16章 修羅沙場第198章 全殲第254章 悲憤交加第18章 入甕第179章 不情之請第66章 意外驚喜第144章 手榴彈第9章 李宜來賀第46章 收買人心第116章 敗露第87章 西班牙人的覬覦第48章 生財之道第33章 囚徒第44章 參謀部第223章 垮塌第210章 報復懲戒第252章 夾尾而逃第97章 嗤之以鼻第40章 鐵癡第12章 排槍擊潰第15章 驚天逆轉第96章 炮臺2第242章 一籌莫展第143章 殖民之路第27章 見面禮第181章 祭旗出戰第135章 劃界第239章 親赴淡水第139章 孰強孰弱第135章 劃界
第97章 休整第75章 忠良之臣第69章 局勢危急第114章 態度曖昧第175章 自大還是愚蠢第2章 建奴入關第121章 連戰連捷第177章 反於聯盟第25章 試炮第165章 通止規和西班牙使節第80章 君臣相見2第64章 懷柔第60章 水利第184章 夜襲船團第96章 僞朝廷第274章 覬覦第145章 大結局1第74章 招買第257章 怒殺第140章 技術優勢的優越性第107章 討平福王第7章 風頭不妙第122章 懸賞第195章 終於來了第253章 黑旗第193章 熊文燦的命運軌跡第19章 趙麻子的廣州之行第127章 善後第232章 兵亂泉州府第206章 槍炮齊發第193章 熊文燦的命運軌跡第196章 東江鎮覆滅第87章 直取老巢第55章 苦難第38章 惡果惡報第180章 荷蘭人的訛詐第85章 十年第213章 側擊第192章 盤點3第29 章 談判破裂第160章 老謀深算1第18章 京觀第42章 偵查第115章 再次出獵第88章 線形陣列第21章 送給建奴的一個個驚喜第35章 決戰6第77章 新船下水第28章 螳螂捕蟬2第241章 計劃打亂第247章 祭旗第107章 討平福王第228章 林易陽的擔憂第114章 踢到鐵板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193章 熊文燦的命運軌跡第243章 租借議案第10章 山賊第127章 忠將救主第44章 試炮2第170章 談判第304章 發動羣衆鬥地主第145章 選擇目標第163章 睜開眼吧第317章 火炮升級2第222章 一窩蜂第208章 分頭行動第137章 山外有山第168章 我知道你們的底牌第45章 天降救星第16章 修羅沙場第198章 全殲第254章 悲憤交加第18章 入甕第179章 不情之請第66章 意外驚喜第144章 手榴彈第9章 李宜來賀第46章 收買人心第116章 敗露第87章 西班牙人的覬覦第48章 生財之道第33章 囚徒第44章 參謀部第223章 垮塌第210章 報復懲戒第252章 夾尾而逃第97章 嗤之以鼻第40章 鐵癡第12章 排槍擊潰第15章 驚天逆轉第96章 炮臺2第242章 一籌莫展第143章 殖民之路第27章 見面禮第181章 祭旗出戰第135章 劃界第239章 親赴淡水第139章 孰強孰弱第135章 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