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同盟

至於那些交付給他們的火繩槍,雖然技術上並不比陸上工匠抑或是西洋人工匠超出多少,但是貴在海狼在生產的時候,採用的是統一的規範和標準,生產出的火繩槍形制統一,也沒有像軍戶給官軍打造火槍的時候,工料被當官的層層盤剝,只能使用劣質的鐵料偷工減料打造的鳥銃那樣,都是用實打實的精鐵打造而成,雖然比起海狼自用燧發槍工藝簡單了一些,用料也減少了一些,但是安全性還是有保障的。

另外海狼交付給顏思齊的那批彈藥,顏思齊也查看過了,火藥都是相當好的粒裝火藥,彈丸也是精心鑄造的,和炮膛的公差比較小,遠比他用些石頭,碎鐵片要強得多,就連散彈也是用鐵子鑄造出來的,威力可以保證比他們自用的那些東西要強。

而且顏思齊還到霹靂島觀看了一下他手下們學炮的情況,於孝天給顏思齊手下開辦的是標準的短訓班,只負責教會他們怎麼用這些大炮和火槍,深層次練兵方面的事情一概不管,這幫人經過短時間的訓練之後,現在已經基本上掌握了瞄準的技巧,已經可以操作這些火炮了。

顏思齊到霹靂島之後,親自觀看了一番他手下試放火炮的演練,這一百多號顏思齊的手下們,一個個櫓胳膊挽袖子,當着顏思齊的面,輪番上陣放了幾炮.

經過海狼的部衆一番調教之後,這些顏思齊的手下已經基本上初步的掌握了操炮的一些要領,一番試射之後,居然打的有模有樣,大部分炮彈,都命中了目標(當然目標相當大),這讓顏思齊更是高興,於是再次當面對於孝天道謝了一番。

有了這些新傢伙之後,顏思齊頓時信心大增,覺得這一下他不用再怕鄭一官了,而且到手的這批炮銃,足以讓他可以放心大膽的派人出海,去跟鄭一官決一死戰,這件事不單單只是讓他提升了武備,更重要的是讓他的手下們恢復了信心,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等於給他手下們打了一針強心針,使他們大幅提振士氣。

於是顏思齊千恩萬謝之後,帶着這些手下還有這批於孝天交付給他們的炮銃,興高采烈的返回了笨港,回去開始磨刀霍霍準備對鄭一官發動報復行動去了。

在顏思齊離開之前,於孝天又給顏思齊送了一份大禮,那就是他從海狼部衆之中,挑選出了二十個炮手,作爲炮術教官,跟着顏思齊一起返回笨港,協助顏思齊培訓更多的炮手,指導他們學習操炮。

雖然顏思齊此次購買的火炮數量並不是太多,但是於孝天通過這次顏思齊派來的這些手下,瞭解到了顏思齊手下的能力。

這幫顏思齊的手下雖然也都堪稱是老海狗了,對於火炮這種東西並不陌生,許多人以前都放過炮,但是他們並未形成一套有效的規定,來規範他們使用火炮,在實際使用之中,有很大的隨意行,裝多少火藥,全憑估算和個人的經驗,加之本身他們使用的火炮質量就不好,事故率高居不下,另外炮擊精度更是讓人感到可笑。

現在顏思齊跟他結拜了兄弟,實質上已經成爲了他的盟友,下一步將會代他牽制鄭一官的精力和實力,所以在有限範圍之內,他還是樂意讓顏思齊變得更強一些。

這也是他選派二十名炮手,赴顏思齊處,幫其訓練其餘的那些嘍囉,使之增強一些戰力的原因。

當然於孝天這麼做,還是有私心的,他雖然在顏思齊處安插有細作,監控顏思齊那邊的行動,但是現在雙方已經是盟友關係了,他可以大鳴大放的朝顏思齊手下摻一些沙子,更加方便的瞭解顏思齊那邊的情況。

不過於孝天也事先和顏思齊說明了,這二十個炮術教頭到了他那裡之後,只負責給他培訓炮手,教他們操炮的事情,但是不參加他們的具體行動,如果意外被捲入他們的軍事行動之中,造成傷亡的話,顏思齊要負責給他們提供撫卹。

這一點顏思齊立即就滿口答應了下來,他知道海狼部衆很厲害,以前不好意思提出來請海狼的人去給他幫忙,調教一些他的那些手下們,這次於孝天主動提出這個事情,正是他求之不得的,所以立即便滿口答應了下來。

送走了顏思齊之後,於孝天看着波濤起伏的洋麪,深吸了一口氣,暗道天啓六年到了,這一年不知道又要有多少挑戰要讓他面對,西班牙人還會不會按照歷史中的那樣,去搶佔臺北一帶了呢?如果歷史沒有發生大的改變的話,那麼大概距離西班牙人進犯雞籠,已經沒有多長時間了。

還有鄭一官今後會走向何方呢?這些都是未知數,但是有一點他很清楚,這一年肯定還是一個很緊張的一年,有無數挑戰在等着他。

現如今他已經有了兩個親生骨肉了,肩膀上的擔子更重了,他更不敢失敗,唯有繼續打足精神,繼續走下去才行,想到這裡,於孝天再次深深的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振作了一下精神,轉身大踏步的返回了大寨。

海狼的各種工坊,在經歷了大半年時間的遷移之後,除了南日島原來舊址上的工坊還在繼續保持運作之外,淡水和雞籠兩地新的工坊在天啓五年底的時候,也都大部開工投入了生產。

整個海狼的工場產能擴大了一到兩倍,使得海狼的工業產能得到了大副提升。

而且除了原有的那些炮作、槍作、肥皂作坊、玻璃作坊之外,海狼工坊經過這大半年的擴張之後,又增添了許多新的工坊。

這一年來,海狼多次大規模襲岸行動,也爲海狼提供了人力方面的保障,從陸上強行裹挾來了很多民衆。

這些民衆在被遷到臺員島之前,在各地集中營之中,就先行進行了分類篩選,將其中具備一些手藝的人員單獨挑選出來,派送到各個工坊之中做工,成爲海狼的第一代產業工人,使之脫離土地和農業生產,轉職成爲專業的工人,爲海狼的工業發展出力。

而以前這些有手藝的人,多是一邊務農,一邊利用閒暇時間做些東西來賣,補貼一些家用,只是家庭式的小作坊生產,形不成有效的生產規模。

但是這一次被海狼裹挾來之後,他們被都被挑選了出來,編入到工廠之中,專門從事工業生產,將他們從農業生產之中解脫出來,形成了大規模生產的基礎。

就算是於孝天沒有能把後世現代化的機械抄襲出來,依舊只能讓這些工匠們採用舊式的手工生產,但是海狼各個工坊,現在都開始推行流水線作業,每個工匠不再像以前那樣,對一種產品從頭至尾全部由他一個人生產製作,而是專司只製作一個零部件,然後進行組裝,或者是隻負責一道生產工藝。

如此一來,便形成了初步的集約化生產,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同時,也提高了生產的效能,實質上算是一種人海戰術,在沒有現代化生產機械之前,以此方式來擴大生產規模。

當然於孝天也不能全靠玻璃和肥皂這兩種穿越神器來滿足他的需求,這半年來他在工業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除了拆分原來的各種工坊之外,還新增了許多門類的工坊。

爲了充分利用現有的人力資源,特別是一些閒在家裡面沒事的女人,也是不可忽視的人力資源,於是他讓理事堂將原來南日島的縫紉社拆分,在淡水和雞籠兩地,都開辦了製衣廠,吸收當地閒着沒事做的工匠們的家眷到製衣廠做工,爲海狼部衆製作衣服,除了滿足海狼部衆的需要之外,還可以給當地民衆提供一些產品,讓一些光棍漢不用再爲穿衣發愁了。

另外還開設了一系列的其它與移民區生活息息相關的工坊,比如幾座大型的磚窯場,陶瓷場,醬菜廠,皮革廠等等,所出產的產品,除了供給海狼自用之外,還可以給當地民衆提供一些商品,甚至是可以拿去當做商品轉售到陸上或者賣給歐洲人賺取利潤,大大的滿足了民生的需求,同時也改善了海狼軍方的生活質量。

在於孝天看來,大明的軍隊之所以軍紀崩壞,除了軍官世襲制帶來的弊端之外,軍人的待遇過低,也是主要的原因。

其實按照大明每年支出的軍費數量來說,並不能算低,正常的情況下,制定的給軍人的糧餉也不能算低,但是關鍵是從軍費撥出到發到當兵的手中這段路上,當官的無不伸手從中分一杯羹,中飽私囊,層層盤剝之後,等到了當兵的手中的時候,幾乎所剩無幾,當兵的幾乎沒有人能真正的拿到他們應得的糧餉,不得不想辦法生存下去,要麼一年到頭大部分時間要去種田,種田所得還有一大半被軍官拿去,要麼就巧取豪奪,從老百姓手中敲詐勒索,使得軍紀敗壞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戰鬥力自然而然就不用想了。

所以海狼必須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以前海狼部衆少的時候,於孝天還能管得過來,但是隨着海狼部衆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還是開始出現有頭目剋扣手下士卒的惡劣情況。

(月票!我要月票,弟兄們看看手裡有月票的話,幫忙留下吧!這個月我一定繼續保持更新速度!拜託拜託!)

第291章 風雨雞籠灣第241章 彼得眼中的淡水城第92章 過街老鼠般的鄭一官第237章 打狗港第135章 善後第195章 反目第103章 膠州第106章 事敗第69章 拙劣的表演第58章 鄭一官第166章 西班克們的決斷第299章 意外收穫第39章 大獲全勝第154章 忘恩負義第81章 逼宮第140章 歷史謎案第64章 瘧疾第261章 點天燈第61章 強攻1第215章 不祥預感第162章 軍服和狗牌第106章 業務進展第184章 獻策第278章 心有餘悸第179章 撤離第147章 進佔芝罘灣第89章 砍瓜切菜第29 章 談判破裂第198章 全殲第170章 談判第89章 交易第200章 硬着頭皮硬上第100章 幾管齊下第278章 心有餘悸第49章 卡隆炮2第156章 刻意結交第238章 司令官閣下第184章 獻策第251章 兩相夾擊第81章 靶場試炮第53章 擴軍第145章 選擇目標第43章 水果罐頭第267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第60章 禍福雙至第8章 屢試不爽的火攻戰術第137章 收復熱蘭遮城第168章 褚彩老的特使第137章 山外有山第103章 關公戰秦瓊第78章 新船下水2第111章 誓師出關第141章 飛剪船第21章 第一筆軍火生意2第45章 標準化造船第234章 服軟認輸第19章 嘍囉第171章 襲掠日本第182章 謀定而動第1章 坐地分贓第80章 君臣相見2第94章 舉措第59章 殺心第2章 先下手爲強第29章 螳螂捕蟬3第237章 打狗港第280章 販奴第36章 鄭一官的一石兩鳥之計第138章 女兒心第158章 變態的守糧奴第58章 備戰第39章 大獲全勝第17章 血海狂鯊第81章 逼宮第219章 亂戰2第152章 李九成之死第117章 敲山震虎第102章 馬臉殞命第4章 挑釁第30章 螳螂捕蟬4第119章 溜之大吉第197章 日本海反圍剿戰第154章 航海日誌第113章 地頭蛇臨門第163章 瘋狂抵抗第174章 毀屍滅跡死不認賬第893章 於家軍騎兵第74章 極限性能第198章 全殲第11章 佔領天津衛第202章 攻寨第236章 集體農莊第190章 淡水警報第144章 戰爭紅利第54章 勉爲其難第131章 顏思齊第12章 詭異第255章 工業雛形第104章 出征基隆第257章 怒殺
第291章 風雨雞籠灣第241章 彼得眼中的淡水城第92章 過街老鼠般的鄭一官第237章 打狗港第135章 善後第195章 反目第103章 膠州第106章 事敗第69章 拙劣的表演第58章 鄭一官第166章 西班克們的決斷第299章 意外收穫第39章 大獲全勝第154章 忘恩負義第81章 逼宮第140章 歷史謎案第64章 瘧疾第261章 點天燈第61章 強攻1第215章 不祥預感第162章 軍服和狗牌第106章 業務進展第184章 獻策第278章 心有餘悸第179章 撤離第147章 進佔芝罘灣第89章 砍瓜切菜第29 章 談判破裂第198章 全殲第170章 談判第89章 交易第200章 硬着頭皮硬上第100章 幾管齊下第278章 心有餘悸第49章 卡隆炮2第156章 刻意結交第238章 司令官閣下第184章 獻策第251章 兩相夾擊第81章 靶場試炮第53章 擴軍第145章 選擇目標第43章 水果罐頭第267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第60章 禍福雙至第8章 屢試不爽的火攻戰術第137章 收復熱蘭遮城第168章 褚彩老的特使第137章 山外有山第103章 關公戰秦瓊第78章 新船下水2第111章 誓師出關第141章 飛剪船第21章 第一筆軍火生意2第45章 標準化造船第234章 服軟認輸第19章 嘍囉第171章 襲掠日本第182章 謀定而動第1章 坐地分贓第80章 君臣相見2第94章 舉措第59章 殺心第2章 先下手爲強第29章 螳螂捕蟬3第237章 打狗港第280章 販奴第36章 鄭一官的一石兩鳥之計第138章 女兒心第158章 變態的守糧奴第58章 備戰第39章 大獲全勝第17章 血海狂鯊第81章 逼宮第219章 亂戰2第152章 李九成之死第117章 敲山震虎第102章 馬臉殞命第4章 挑釁第30章 螳螂捕蟬4第119章 溜之大吉第197章 日本海反圍剿戰第154章 航海日誌第113章 地頭蛇臨門第163章 瘋狂抵抗第174章 毀屍滅跡死不認賬第893章 於家軍騎兵第74章 極限性能第198章 全殲第11章 佔領天津衛第202章 攻寨第236章 集體農莊第190章 淡水警報第144章 戰爭紅利第54章 勉爲其難第131章 顏思齊第12章 詭異第255章 工業雛形第104章 出征基隆第257章 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