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大明京師法院

第299章 大明京師法院

葉月清離開後,朱英便開始了每日的功課,批閱奏章。

這是每天都必不可少的,而且自從冊封太孫後,老爺子那邊可謂是更加的大膽了,每天奏章的批閱量,已經達到了恐怖的程度。

在朱英面前的,是數以百本的奏章,這裡面已經不僅僅是包含了地方上的各種事情。

六部的奏章,也直接送到了朱英這裡。

其中吏部這邊,包含了大明全國的人員調動安排,任職情況。

這裡面的人名對於朱英來說,是非常陌生的。

所以在看吏部奏章的時候,朱英就會把郭忠,宋忠兩人都給召過來,不認識的,就像兩人詢問情況。

其實只是這樣,是一種非常粗糙的體現,他只能對於名字上,有一個非常粗淺的認知,很難具體瞭解到每個官員到底適合不適合。

只不過對於目前的狀況,短時間內很難得到改善,只能就這樣迷迷糊糊的批閱。

很大程度上,只能通過一個姓名來判斷。

這也是爲什麼說在古代的社會,一個好聽又討喜的名字,是相當重要。

因爲這很有可能,決定一生的命運。

吏部幹完,就是禮部了。

相對來說禮部要輕鬆很多,在沒有特殊的情況下,基本上按章辦事就行了。

接下來就是戶部了。

戶部可謂是大明的錢袋子,絲毫馬虎不得,裡面更是有大量賬目。

不過對於這個,朱英還是很有解決辦法,在坤寧宮這邊,早有調動羣英商會中精通術算的弟子,對整個戶部的賬目進行覈對,分類,統計。

羣英商會的這些懂術算的弟子,都是朱英曾經親自培育過的,值得相信,能力也夠。

兵部和刑部,這兩個部門的事情比較少,一般五軍都督府,大明治安司就能解決了。

而且朱英也準備對一些極端的刑罰予以廢除,完善大明律。

工部掌營造,目前的重點方西,自然就是在番薯等作物之上。

就這麼簡單處理一遍後,轉眼間就是兩個時辰,已經到了晚膳時分。

即便是朱英這麼強壯的身體,一口氣幹兩個時辰後,都有感到絲絲疲倦。

可想而知老爺子批閱奏章花費了多少心思,且還能把太子朱標的身體掏空。

或許巡查地方對於朱標來說,更有一種旅遊放假的感覺吧。

也不知道在那個時候,朱標是否也有被同樣的對待,於趕路的馬車上,還是要批閱奏章。

就在朱英準備去前面的乾清宮,和老爺子一同就膳的時候。

秉筆太監郭忠稟告道:“殿下,寧王求見。”

朱英聞言道:“讓十七皇叔進來。”

“遵令。”

朱權進來後,恭敬的作揖道:“拜見長孫殿下。”

天地君親師,在輩分面前,自然是皇家要高上一等。

朱權和朱英的關係,首先是君臣,然後纔是叔侄。

“十七皇叔客氣了,賜座。”朱英笑着說道。

對於朱權他還是比較熟,也比較欣賞,雖然和朱權的見面次數並不算多,但朱權確實是給朱英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待朱權做好後,朱英就直接問道:“不知皇叔這次過來,可是有什麼事情。”

朱權聞言,又起身作揖道:“回稟殿下,這次過來是爲了感謝殿下在父皇面前,推舉我爲平定此次陝西造反的主帥。”

“前些日子知殿下忙碌,因此這次一直拖到今天才過來,還請殿下見諒。”

朱英聞言,笑着調侃道:“怎麼,皇叔感謝我,就是這麼空着手來感謝的嘛。”

這話一出,本就老實的朱權,頓時覺得無地自容。

其實皇家不像百姓勳貴,自然沒有送禮這個說法,也沒有必要。

所以朱權在這一刻,完全不知道如何搭話了。

朱英哈哈一笑,道:“十七皇叔,你我相識已久,早在宮外就熟悉了,哪有這些講究。”

“不過這次去平定陝西,還是要多加小心,可不能栽進去了,十七叔這次若是能有足夠的功勞,往後我這邊,也好向爺爺多要些安排。”

對於朱權,朱英算是非常看重的。

在皇家子孫中有能力的很多,但是在性格上也比較平和,不似朱樉等幾位藩王那般暴躁的,幾乎沒有。

不管是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甚至是燕王朱棣,都是實實在在的武人。

而像朱權這種善於謀略的,才叫統帥。

對於朱權,這個歷史上僅僅曇花一現的藩王,朱英有着很大的期待。

這也是爲什麼會讓朱權是平定陝西造反的事情。

朱權聽完後,鄭重回道:“還請長孫殿下放心,權必定是全力以赴,不敢有任何的懈怠。”

朱英聽完,起身走到朱權的面前說道:“你我輩分雖是叔侄,但年歲相近,爺爺曾經對我說過,這兵權交給別人,怎麼能放心呢。”

“所謂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兵權交到自家人的手裡,這才能夠放心。我也相信十七叔,不會辜負於我。”

朱英的眼神緊緊的看着朱權,眼神中的真誠流露,這讓朱權心中非常感動。

下意識的就要跪倒在地,表達自己的忠心。

朱英眼疾手快,一把拉住,說道:“你我一家人,不必搞這些虛禮,待皇叔得勝歸來,我親自爲皇叔接風洗塵。”

“這次出征,皇叔可帶上玄甲衛,陝西那邊地形複雜,且反兵佔據了有利地形,火炮無法發揮出全部的威能,相信火繩槍會給皇叔驚喜。”

士爲知己者死。

在此刻朱權的心中,已經是發下毒誓,此生必定要對長孫殿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英將朱權送到了門口。

剛纔的話雖然不免有些作秀的成分,但對於朱權,朱英確實很是重視。

老爺子眼光毒辣,能夠被老爺子認可人才,絕對差不到那裡去。

對朱權的拉攏,也符合朱英的利益,皇家子孫太多,他需要像是朱權這樣的人,能夠在觸及到藩王的利益時,可以和自己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朱英非常清楚,一旦將藩王們的藩地改換到大明之外,肯定要引發一些矛盾。

雖然這不算什麼大的問題,可也容易造成不好的影響。

總是需要幾個幫手的。

當朱英來到乾清宮的時候,膳食已經差不多準備好了。

“大孫你還不過來,咱就是要派人去叫你了。”

“吃飽肚子還是很重要的,不然批閱奏章都沒了力氣。”

看到大孫的朱元璋笑呵呵的說道,似乎沒有疲憊的感覺。

朱英知道,老爺子批閱的奏章,比自己可是多得多了,這雖然有熟能生巧的緣故,但老爺子現在的年歲大了,可沒自己這麼旺盛的精力。

想到這裡,朱英笑着回道:“爺爺,你這可是小看我了,雖然最近的奏章確實多了一些,可孫兒是什麼人爺爺還不知道嘛,這點奏章對於孫兒來說,真就是小菜一碟。”

“處理起來,可耽誤不了多久,每日批閱完了,孫兒還覺得有些過於清閒呢。”

聽到大孫如此說,朱元璋道:“好,既然大孫覺得少,那咱就多安排一些奏章給大孫,這般也好,咱也落個清閒。”

聽到這話,朱英含笑點頭,似乎很是滿意。

在不可察覺的眼底深處,透露出一絲苦澀,這也算是心甘情願了。

朱英這段時間,基本上每天的用膳都是和老爺子一起,他心中清楚,現在的老爺子,最需要的就是陪伴。

自己在的時候,老爺子的笑容都要多上許多。

劉和在一旁伺候着,若是能聽到朱英的心裡話,一定會提出反對。

什麼叫多上許多,是長孫殿下不在的時候,陛下完全就沒笑過好吧。

“聽說大孫釀酒廠出來的酒,特別的香醇?”

飯吃到一般,朱元璋便就開口問道。

朱英有些無奈,釀酒廠的事情當然瞞不過老爺子,不過這高度酒的事情,他一直都沒跟老爺子具體說過,甚至都沒拿到皇宮裡來。

就是怕老爺子喜歡上了。

高度酒對於老年人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東西,朱英自然不想給老爺子喝。

“爺爺,釀酒廠還沒辦起來呢,就算是辦起來了,孫兒也不會拿給爺爺喝的。”

“這酒經過特殊的方法提純後,一本可當曾經十倍,若不是壯年,非常難以消化,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所以爺爺就不要多想了。”

朱英直接說道,沒有留半點轉圜的餘地。

聽到大孫如此堅決,朱元璋也只能輕輕嘆息道:“即是如此,那就略過不提吧。”

聽到老爺子這麼說,朱英一下子就警覺起來了。

老爺子可不是這麼好說法的,顯然已經有了其他的主意。

雖不方便窮追猛打,但朱英已經做好了守好釀酒廠的把握,到時候進皇宮的每一滴酒,都必須查清去處。

晚膳結束後,朱英和朱元璋一同在皇宮散步。

也算是簡單的飯後運動。

“爺爺,孫兒最近有個想法,想在京師試行一番,不知可否。”朱英開口說道。

朱元璋並沒多謝,問道:“大孫說來聽聽。”

朱英道:“孫兒準備在這京師,新增一個法院,算是隸屬於刑部吧,”

這是朱英在心中計劃已久。

依法治國,是朱英對大明未來的決定。

現在的大明在審訊上,非常的個人主義,很多案件,甚至是罪犯的判決,很大程度都是依賴於主審官的個人偏向。

這樣的情況,一則是貪腐滋生,權力氾濫。

二則是冤枉的好人太多了,可以說百姓在面對特權階層,譬如勳貴,官員的時候,根本沒有一點反抗的餘地。

好生生的生活,可能就因爲一點小事,就被徹底的毀掉。

第560章:搞風搞雨姚廣孝第663章:朱元璋的手段第242章:朱元璋昏厥,大氣的朱英第792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268章:對藍玉的安排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281章 :真當陛下提不動刀了?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833章 君主立憲第三十三章:朱高熾的小心思第110章:朱元璋遺詔第254章:朱英的棋子第137章:朱棣暴怒第147章:取締八股文第八十九章:皇宮小霸王朱雄英(求訂閱求月票)第264章:不僅造反,還稱帝了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第786章 被蒙古大軍圍困的秦王第771章 伏擊之策第153章:皇宮就是你的家(年底求月票)第199章:太子殿下復活了第609章:黑衣宰相在京師的底蘊第六十八章:劉和見朱英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第654章:逐漸沒落的高棉帝國第702章:求戰的大明都督們第563章:逐漸開始亂起來的倭國第582章:備軍三十萬,平定安南第391章:朱元璋的原諒第298章 :辦廠埋下的雷第454章:大明官員的幸福日子第四章:眼力第十九章:蔣瓛的堅持第405章:難搞哦!第685章:不享受的貪官第307章:關門,放大孫(日萬初始,求月票,求訂閱)第363章:除夕夜第282章 :朱英的大善第三十四章:挖墓第131章:大哥饒命啊!!!第561章:草原上的征伐第676章:義務教育的推廣,對三小國的蔑視第161章:爲娘太失望了第401章:倭國地圖第821章 熬死帖木兒第838章 推行新政第803章 遵太孫令旨蕩平暹羅第445章:對朱高熾的看重第133章:朱棣的不情之請第225章:開國戰第140章:長孫殿下不簡單(求訂閱求月票)第391章:朱元璋的原諒第368章:孝陵祭奠第707章:史上最強學霸第185章:朱棣的野望第152章:朱元璋的孤獨(年底求月票)第754章 爲大明萬世基業而戰第二十八章:怎麼就當真了呢第592章:安南秘密武器-戰象兵第296章 :找死可就別怪我了第366章:皇家家宴彙報欠更沒有太監第717章:真臘危,求助大明第197章:操練皇子皇孫第366章:皇家家宴第106章:朱英出手第670章:少主朱英第六章:身世之謎第277章 :朱元璋的皇家商會第517章:海貿第113章:咱帶你們去見大孫第483章: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十八!!!第595章:終於明白老祖宗爲什麼打西域了第九十三章:領先世界兩百年的大明火器(求訂閱,月票)第819章 美洲大陸的發現第775章 讓大明和親?第346章:守土開疆,永鎮遼東第486章:朱棣和朱棡的聯合第654章:逐漸沒落的高棉帝國第761章 老爺子的霸道第314章:咱要抱重長孫!(求月票)第816章 又要搬家的藩王們第825章 你敢出兵,我就敢投降第677章:佔王的堅持,太孫的安排第560章:搞風搞雨姚廣孝第503章:草原中的天才第540章:定都長安(新年快樂)第667章:內亂第357章:征伐倭國的準備第263章:這年頭,還有人敢造反?第八十一章:大小琉球國第178章:只能處死第701章:向大明進軍的帖木兒第807章 先平高麗,再滅倭國第二十九章:朱英的防備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二十五章:風中凌亂朱允炆第501章:明遼東長城第323章:安定京師治安的決心
第560章:搞風搞雨姚廣孝第663章:朱元璋的手段第242章:朱元璋昏厥,大氣的朱英第792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268章:對藍玉的安排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281章 :真當陛下提不動刀了?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833章 君主立憲第三十三章:朱高熾的小心思第110章:朱元璋遺詔第254章:朱英的棋子第137章:朱棣暴怒第147章:取締八股文第八十九章:皇宮小霸王朱雄英(求訂閱求月票)第264章:不僅造反,還稱帝了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第786章 被蒙古大軍圍困的秦王第771章 伏擊之策第153章:皇宮就是你的家(年底求月票)第199章:太子殿下復活了第609章:黑衣宰相在京師的底蘊第六十八章:劉和見朱英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第654章:逐漸沒落的高棉帝國第702章:求戰的大明都督們第563章:逐漸開始亂起來的倭國第582章:備軍三十萬,平定安南第391章:朱元璋的原諒第298章 :辦廠埋下的雷第454章:大明官員的幸福日子第四章:眼力第十九章:蔣瓛的堅持第405章:難搞哦!第685章:不享受的貪官第307章:關門,放大孫(日萬初始,求月票,求訂閱)第363章:除夕夜第282章 :朱英的大善第三十四章:挖墓第131章:大哥饒命啊!!!第561章:草原上的征伐第676章:義務教育的推廣,對三小國的蔑視第161章:爲娘太失望了第401章:倭國地圖第821章 熬死帖木兒第838章 推行新政第803章 遵太孫令旨蕩平暹羅第445章:對朱高熾的看重第133章:朱棣的不情之請第225章:開國戰第140章:長孫殿下不簡單(求訂閱求月票)第391章:朱元璋的原諒第368章:孝陵祭奠第707章:史上最強學霸第185章:朱棣的野望第152章:朱元璋的孤獨(年底求月票)第754章 爲大明萬世基業而戰第二十八章:怎麼就當真了呢第592章:安南秘密武器-戰象兵第296章 :找死可就別怪我了第366章:皇家家宴彙報欠更沒有太監第717章:真臘危,求助大明第197章:操練皇子皇孫第366章:皇家家宴第106章:朱英出手第670章:少主朱英第六章:身世之謎第277章 :朱元璋的皇家商會第517章:海貿第113章:咱帶你們去見大孫第483章: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十八!!!第595章:終於明白老祖宗爲什麼打西域了第九十三章:領先世界兩百年的大明火器(求訂閱,月票)第819章 美洲大陸的發現第775章 讓大明和親?第346章:守土開疆,永鎮遼東第486章:朱棣和朱棡的聯合第654章:逐漸沒落的高棉帝國第761章 老爺子的霸道第314章:咱要抱重長孫!(求月票)第816章 又要搬家的藩王們第825章 你敢出兵,我就敢投降第677章:佔王的堅持,太孫的安排第560章:搞風搞雨姚廣孝第503章:草原中的天才第540章:定都長安(新年快樂)第667章:內亂第357章:征伐倭國的準備第263章:這年頭,還有人敢造反?第八十一章:大小琉球國第178章:只能處死第701章:向大明進軍的帖木兒第807章 先平高麗,再滅倭國第二十九章:朱英的防備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二十五章:風中凌亂朱允炆第501章:明遼東長城第323章:安定京師治安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