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禪讓鬧劇,拆分西域

禪讓之事,朱祁鈺決心已定。

朱見漭卻不想要了。

他之前以爲,禪讓最大的阻礙是國內,當他擺平了朝堂官員後,才知道阻力來自於國外。

他小瞧了藩國在大明的影響力。

然而,最重要的是,他不想接受禪讓的皇位了。

因爲禪讓繼承皇位,天下人會自動代入唐肅宗李亨,明明是老皇帝自願禪讓,可在天下人眼裡,卻是他逼着他爹禪讓。

看看藩王說的那些難聽的話,尤其是魏王,竟不聽中樞聖旨,擅自入京,此刻魏王已經在兩國國境線附近,等待聖旨就要入京。

全世界藩國藩王,同一時間呈上奏疏,皆認爲朱見漭有不臣之心,有軟禁皇帝之嫌。

搞得朱見漭現在裡外不是人。

這幾天,朱祁鈺天天勸他,兒子啊,接下皇位吧。

朱見漭:爹呀,我真不要啊。

一旁看戲的朱佑梐忍俊不禁,現在明眼人都知道,老皇帝禪讓不成了。

轉眼就僵持到了六月末,退位大典、登基大典一應事宜都準備好了,現在禮部也懵逼了,到底辦不辦了,宮裡給個準話呀。

反正去問老皇帝,老皇帝是斬釘截鐵的辦,他不管外面沸反盈天,就是退位。

去問東宮,朱見漭是死活不辦,不止一次對外發聲,不接受禪讓。

他都被罵得鬱郁了,還辦個屁啊。

弄得禮部官員也跟着鬱郁了。

到底辦不辦啊?

“爲什麼不辦?朕的聖旨都下了,難道要打朕的臉嗎?”

朱祁鈺生氣了:“朕今年都九十歲了,想享享清福,難道還不行嗎?”

“朕是自願禪位的,不是老四逼朕的,朕實在不想坐這皇位了,求求你們放過朕吧?行不行啊?”

把禮部官員嚇得冷汗嘩嘩流:“陛下,臣等不敢逼陛下。”

“你們還沒逼朕?難道看朕九十歲了,活得歲數太大了,覺得朕活着惹人厭煩,索性氣死朕算了?”

“臣等絕對不敢啊,陛下啊!”禮部官員嗷嗷痛哭。

“那就去辦!”

可禮部官員不敢走啊,太子那邊咬死了不受禪位。

如果老皇帝非禪讓不可,那麼皇位就空懸了。

大明有皇帝有太子,結果皇位卻空無一人,那豈不成了笑話?

不過,這個時候他們也感受到,皇家倒也有親情,天家父子沒爲皇位殺起來,反而互相謙讓,也是千古奇談。

“罷了,朕不難爲你們,去把太子宣來,朕跟太子說。”

可朱見漭說病了,不來養心殿。

請了幾次,朱見漭就是不來。

“這個逆子逼朕去東宮嗎?”朱祁鈺生氣了:“擺駕去東宮!”

“皇爺,切莫生氣您身體要緊呀。”

皇帝禪讓,太子不接,鬧的都是什麼事啊。

不過,這場鬧劇真的讓人看到了天家親情,朱見漭不好的口碑,居然在小幅度逆轉中。

當然了,他絕對不能接受禪讓,一旦接受禪讓,他就等着被罵死吧。

“去!”

朱祁鈺沒有廢話,擺駕東宮。

這個時候,朝臣都在東宮中討論要事,聞聽皇帝來了,大多面色一苦,老皇帝禪位之心已決,太子卻不敢接這皇位,着實頭疼。

朱祁鈺還行動不便,坐輪椅進來的,恰好聽到討論魏王的事情。

“讓他滾回去!朕是真心實意禪讓給太子的,關他什麼事!”

朱祁鈺十分生氣:“藩王無詔不可入京,他把大明律就飯吃了嗎?派人,去抽他三十鞭子,讓他長長記性!”

“無朕旨意,朝廷的事他沒資格管!”

“朕是他爹,不是他是朕的爹!”

有了老皇帝的聖旨,魏王擅自入京問題也就解決了。

可是,懲治魏王就有些過分了。

楊廷和幫魏王說情。

“罷了,他年紀也不小了,三十鞭子他也吃不消,但不懲治他,這種事若天下藩王都有樣學樣,豈不天下大亂了?”

шωш●tt kan●C〇

朱祁鈺冷哼:“十鞭子,不能再少了!”

“再抄寫大明律一遍,讓他記牢了!”

懲治魏王,讓朱見漭心情舒坦一點。

他爹這點做的不錯。

真心禪讓,敲打藩王,讓他很鬱悶的心情,稍微得到放鬆。

“老四呀,不要管那些藩王的態度,無非是朕坐皇位,能給他們更多的好處罷了。”

朱祁鈺一針見血:“伱坐上皇位,就未必能給他們好處了。”

“所以反對朕禪讓。”

“不如朕將冰島、格陵蘭島、英國本島、荷蘭、希臘都分封出去,堵住他們的嘴,他們也就不惦記中樞這點事了。”

“朕禪讓,他們也管不到了。”

朱見漭眼睛一亮。

旋即黯然,這叫賄賂,他越這樣做,越證明他心虛,未來他登上皇位,必然被諸多兄弟不服氣。

千萬別忘了,他是老四,是庶子。

朱見淇纔是嫡長子,因爲朱見淇被廢了,所以他才當上太子的。

按理說,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順位繼承,也該是老二十,魏王繼位的,他是皇后嫡次子。

所以朱祁鈺禪讓,魏王反應最大。

因爲皇位該是他的,輪不到老四。

而且,老大一家,並沒有斬草除根,而是繼承了商國,最大的藩國,未來完全有機會復起的。

所有兄弟都是皇帝,都執掌一國,都有大軍。

這就很危險了。

如果他得位不正,他爹一死,必然被羣起而攻之,到時候國內朝臣能指望得上嗎?

這些老臣子可都是他爹的人啊。

誰知道他爹禪位幾年後,會不會後悔?到時候又會留下什麼遺言?

一切都不可控的!

他再能打,能打過國外所有藩王嗎?就算打得過,能得到什麼好處呢?

這裡面藏着最大的問題,他是庶子!

他爹一直沒追封他的母妃胡妃爲皇后,將他變成嫡子。

按理說,老皇帝執意讓老四回國繼太子位,不該如此粗忽大意的,應該追封胡妃爲皇后,這樣朱見漭的身份才無可指摘。

可老皇帝並沒有。

一直到現在,老皇帝都絕口不提。

若非幕僚點破,朱見漭到現在還矇在鼓裡,傻乎乎接受禪讓,繼承皇位呢。

他名不正言不順,繼承個屁皇位!

他敢繼承,老皇帝一死,就會有人質疑他的正統性,到時候他的皇位根本坐不穩。

萬一被冠以欺壓君父,矯詔登基的大帽子,他就徹底完了。

“父皇,兒臣覺得,還請您暫且辛苦幾年。”朱見漭隱隱猜到這是老爺子設下的套,但沒證據啊。

朱祁鈺臉色陰沉起來:“朕再辛苦幾年?朕都九十歲了,還有幾個幾年啊!你們就不能爲朕想想嗎?這皇位真的坐夠了!”

“諸卿,朕真的苦啊。”

“就想當一個老人家,含飴弄孫,就這麼難嗎?”

朝臣臉色都無比精彩,第一次聽說有人皇位坐夠了的。

不過,景泰帝確實尿性,景泰六十年之後就基本不處置朝政了,前幾年還大事拍板,後兩年就完全不管事了,徹底放權。

他鬧禪讓不是第一次了,所以大家還真不覺得老皇帝在裝。

可他們就沒想過,老皇帝那麼重視千古一帝的好名聲,他會輕易禪讓嗎?

景泰這個年號用的時間越長,對他越有利呀。

他不能在功績上幹過唐太宗、秦始皇、漢武帝、明太祖,但能在在位時間長上熬過他們。

所以,朱祁鈺是絕對不可能禪讓的。

如果他想,直接追封胡妃爲皇后,讓老四沒有污點。

他並沒有這樣做。

這裡面有他的考量,一是制衡老四,二是讓談妃忠心。

他納談妃時間比胡妃還早,如果追封胡妃,那麼也得封談妃爲皇后。

那可就不可控了。

談妃的兒子們,也要變成嫡子,尤其她生的兩個大的,也都變成了嫡子,這兩個可比老四出生更早。

老四的皇位,會變得更加不穩。

可如果不封談妃爲後,談妃還會忠心耿耿地對他嘛?

朱祁鈺考慮得很多,更多的在考慮自己。

“罷了,你不願意朕也不逼你。”

朱祁鈺面色陰鷙:“禮部,不要準備了,這場鬧劇到此爲止,這皇位就讓朕一個人受苦吧。”

“爹,孩兒不孝!”朱見漭鬆了口氣。

朱祁鈺沒理他,而是擺駕回養心殿,一路上心情並不好。

其實,心裡樂開了花。

到了養心殿,他跟談妃抱怨一通。

“愛妃,朕在回來的路上,想了很多。”

“朕也能理解他。”

“老四是庶子繼位,就跟朕當年一樣,尤其朕禪讓之後,他必遭天下非議。”

“所以,朕想追封胡妃爲後,讓他變成嫡子。”

此話一出,談妃如遭雷擊。

那是後位呀,爭了半輩子都沒得到的東西呀,卻被一個死人得到了。

卻還是低着頭:“陛下擔憂的是,這庶子終究是庶子,日子不好過的,臣妾知道。”

可老皇帝卻抓住她的手:“朕和胡妃感情深厚,但和你,感情一樣深厚。”

“朕疼她,也疼你啊。”

“何況,她撇下朕自己去快活了,讓朕獨守空房。”

“現如今,朕身邊只剩下你一直在陪伴着朕,只有你還在,陪着朕這孤老頭子。”

“待朕追封胡妃之後,朕就想封你後位。”

一聽這話,談妃驚詫地看着老皇帝:“陛、陛下,這如何使得?”

“如何使不得?”

“且論感情,朕與你感情何等深厚?咱們有四子一女,你相伴朕一生,難道不夠一個後位嗎?”

“當初,朕功利心大,那是因爲當時沒兒子呀。”

“朕當時皇位不穩,只能想着,誰先生兒子,誰就是皇后。”

“當年之事,朕不願再提,但朕知道,你才該是皇后的。”

朱祁鈺一句話,就讓談妃淚崩。

她的確該是皇后的,可她是雙生子啊,爲了保全孩子性命,她只能捏着鼻子認下,讓唐皇后搶佔先機。

之後就是唐皇后一飛沖天,得到後位,兒子成爲了太子。

她走到最後,不過皇貴妃而已。

今日,卻得到了老皇帝后位承諾,她豈能不高興?

“陛下,當年之事,怪臣妾,都怪臣妾。”談妃是醫者,早就知道是雙生子,就算想保住孩子,也該提前告訴皇帝的。

可她沒有,她想藏起來一個,自己變成皇后後,再慢慢揭開秘密。

朱祁鈺擺擺手:“當年的事就不要再說了,這麼多年過去了,朕早就釋懷了,不然不會和你們有這麼多孩子。”

“孩子們都長大了,都有自己一番天地了。”

“咱們也該爲自己活一活了。”

“所以,朕這次不想考慮其他人的想法,只想讓你得到應該得到的東西。”

談妃哭得不成樣子。

這一輩子託付了良人,全都值了。

“快起來,朕知道你的心意。”朱祁鈺拉起了她。

談妃哭了好久,朱祁鈺安慰她好久,讓她去歇息。

他則恢復面無表情。

就算讓老四變成嫡子又如何?

朕也能讓很多兒子變成嫡子!

沒有朕,你的皇位照樣坐不穩。

皇帝要追封胡妃爲皇后的消息不脛而走。

朱見漭聞聽消息,眼淚殷然,他母親最大的憾事,就是沒當上皇后,而他最大的弱點,就是庶子繼承太子之位。

這是他最大的缺陷。

最近一段時間他一直在旁敲側擊,可老皇帝裝作聽不懂。

他也搞不清老皇帝在想什麼,可近來被人點撥,才明白一點,老皇帝在防備他。

前幾天他還認爲,老皇帝的確在禪位,卻是禪讓給庶子,老皇帝有自己的私心。

可老皇帝忽然一道聖旨,把他給搞蒙了。

老皇帝似乎沒有防着他,而是歲數大真糊塗了,所以才一直沒想明白,也怪他,直接跟他爹說,他爹肯定會幫他的。

他去養心殿謝恩。

“老四啊,朕都忘記了,你是庶子啊。”

“是朕疏忽了呀!”

“這些年朕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讓天下沒有嫡庶之分,甚至不允許民間納妾,一夫一妻無妾制,纔是朕一直致力在做的事情啊。”

朱祁鈺道:“所以,朕忽略了,你和朕一樣是庶子。”

“朕是庶子出身,承嗣大統。”

“這一路走來有多麼難,只有朕自己一個人知道。”

“朕不會讓自己的兒子,再走一遍朕走過的路。”

朱祁鈺摸摸朱見漭的臉:“放心吧,朕會追封你娘爲皇后,你就是嫡子了,你的身份無可指摘,你承嗣朕傳給你的皇位,得位無比之正。”

“你和朕不同。”

“朕是羣臣推舉上來的皇帝,那道漏洞百出的即位詔書,成爲了朕一生之痛,多少次險象環生,差點死了。”

“甚至在景泰二十年之前,都在有人說,朕得位不正。”

“朕的兄長一日不死,朕一日就坐不穩這皇位。”

“偏偏朕不能殺他呀。”

“一旦殺他,就坐實了朕得位不正啊。”

“那些年,朕過得苦啊。”

朱祁鈺說着說着,眼淚就流了出來:“朕不能讓你再走一遍朕的道路。”

“從今日起,你就是嫡子。”

“光明正大的嫡子,老大去了之後,就該由你繼位,正統性無可指摘。”

朱見漭真的被感動到了。 老皇帝這番話暖人心田。

“謝謝爹。”朱見漭重重磕頭。

“你是朕的兒子,朕豈能不想着你念着你呢。”朱祁鈺嘆了口氣:“去吧,朕會爲你娘準備冊封大典,追封你娘爲皇后的。”

“朕這一生,對不起的人很多。”

“但最對不起的,就是你娘,你娘爲朕生兒育女,卻沒享過一天清福。”

“她就因爲生孩子太多了,落下了病根,才年紀輕輕就去了的。”

“朕對不起她呀。”

朱祁鈺嘆息。

朱見漭卻知道,他娘是生他時傷了元氣,才短壽的。

不過,他也知道,他爹孃感情很好。

他現在還感動,等到老皇帝冊封談妃爲後的時候,他估計就要哭了。

七月十六,禪位大典,變成了追封胡妃爲後的典禮。

朱見漭的嫡子身份,算徹底蓋棺論定。

畢竟朱祁鈺還活着呢,他追封誰爲後,誰就是皇后。

朱厚煐遠在青海,看完朝廷這場鬧劇,多少有些鬆了口氣,他一直認爲老皇帝在位,對他這一脈更有利。

因爲他能出來巡視地方,都是老皇帝授意。

老皇帝允許他參政議政,就是鍛鍊他的能力。

換做他的皇祖父,肯定不肯提早將權柄給他的。

他從青海去西域。

西域馬上就要拆分成崑崙和伊犁兩個省,之所以不用西域,因爲西域是一個概念名詞,傳統西域,包括中亞的。

大明以西域爲省名,其實是想囊括中亞,把疆域推到鹹海上去。

可是,鹹海地區惡劣的地理環境,讓大明難以如願。

隨着中華江開通之後,西域之地再次繁華起來,未來再引入葉尼塞河和鄂畢河的水,西域就會成爲大明西部最重要的核心省份。

大明也將正式控制帕米爾高原。

西域省的地形,三山夾兩盆,三山是阿爾泰山、崑崙山、天山,中間夾着塔里木盆地和準格爾盆地。

阿爾泰山在最北面。

天山,在帕米爾高原之上。

最南面是崑崙山,崑崙山和烏斯贓毗鄰。

塔里木盆地,未來會成爲西北蓄水池,大明目前就在這裡面挖沙子。

原西域省,只是將伊犁河谷地區,劃給伊犁,伊犁則擁有內外河谷,到巴爾喀什湖地區,變成了伊犁省。

崑崙省還是太大,未來會拆分成阿爾泰省和崑崙省。

伊犁的省治,暫時放在喀什。

喀什還是滿速兒建設起來的,後來是範廣駐軍在此,建設起來現在的喀什規模。

西域這個名字,也將退出歷史舞臺。

大明也正式增加一個省,伊犁省,第六十個省。

拆分西域,更多的是政治原因,西域太大了,人口瀕臨一個億,若不及時拆分,一套軍政系統根本管不過來。

關鍵,西域還不是大明邊疆省,外面還有一個費爾干納省。

拆分西域是必然的。

以後就是崑崙和伊犁兩個省。

而最富裕的居然是伊犁。

本來就是,中亞地區,就兩個地方是精華,一個是伊犁河谷,一個是費爾幹納盆地。

其他地區,要麼缺水,要麼多山,都不是什麼好地方。

大明也第一次將整個帕米爾高原完全划進大明領土內,整片高原,也不再叫帕米爾高原,而是叫回了蔥嶺,建立蔥嶺省,爲大明第六十一個省。

這裡本就是蔥嶺啊,共工撞不周山,就在蔥嶺上!

所以,這裡是華夏的固有領土。

卻不是華夏的極西之地。

看看唐朝的安西都護府,比現在大明在中亞佔的地盤還多。

整個鹹海以東,全是大唐領土。

不過,時代不一樣了。

大明是主動放棄的鹹海,因爲鹹海不適合人類居住了,中亞最繁華的地區,只剩下費爾幹納盆地了。

大明完全可以佔領鹹海的。

當時朝廷算了一筆賬,朝廷設鹹海都督,每年要付出的成本,要超過兩千萬軍費。

關鍵是,鹹海四周都是沙漠,根本就沒用。

等於多了一個青海。

油水撈不到,還要花錢駐守,問題是,這個地方無險可守,駐守成本巨大。

西北氣候就這麼惡劣了,想一想鹹海會惡劣到什麼地步。

大明還要投錢治理,就像興都庫什山脈,各國都不要,爲什麼,太窮了。

大明也是被迫接盤。

就這破地方,就算進入科技時代,也是一塊爛地呀,根本開發不起來的,維護成本多大呢?多難管啊!

這些年,帕米爾高原,都成了毒販子的天堂。

朝廷根本剿滅不掉。

更別說更難管的興都庫什山脈了,那可是帝國的墳場,老蘇老英老美,都隕落在這裡。

維護成本多高啊。

整個興都庫什山脈,朝廷每年要投入五千萬的維護費用,每年要有上萬軍警葬身這裡呀。

最噁心的是,這裡無法大兵團作戰,只能單兵作戰。

戰損率極高的。

邊疆戰士在用生命保護國家啊。

這也是朝廷要將這兩塊地納入統治的原因,這都砸進去十幾個億了,再吐出來是不是傻?

最多五年內,大明就要多出第六十二個省。

就在興都庫什山脈上。

大明還真有這裡的法統。

一來自大唐,二來自大元。

大唐時期,這裡一部分隸屬於安西都護府,另一部分隸屬於吐蕃。

大元時期,這裡屬於帖木兒汗國,明承元制,這裡就是大明的領土,無可爭議。

連名字,朝廷都起好了,叫歸墟省。

歸墟,來自神話傳說,傳說中,歸墟有五座神山,岱輿、員嶠、方丈、瀛洲、蓬萊。

興都庫什山脈,恰恰全是層巒迭嶂的山脈,正好以神山爲名,就叫歸墟。

主要因爲安西都護府,還是帖木兒汗國,他們叫的名字,都不好聽,什麼細柳州、條支、小勃律等,都是音譯的名字。

還不如起一個新名字。

就跟費爾干納似的,大明也要改名了。

老皇帝挺喜歡費爾干納的,這是古名,可朱見漭覺得這名字,不符合東方叫法,也想對其改名。

改名叫做天山省。

因爲費爾幹納盆地,天山和吉薩爾-阿賴山夾着的盆地。

朱見漭總覺得這名字挺怪的,其實費爾干納,魏書譯爲破洛那,唐朝譯爲拔汗那。

到了明朝,就變成了費爾幹。

景泰朝,就叫成了費爾干納,這可不是朱祁鈺叫的,而是西域記裡面的音譯。

都是音譯,西域記音譯的比較準確。

大明實控之後,也就沒改名字,就叫費爾干納省。

朱見漭秉政之後,認爲這名字不好,就有意改成天山省。

阿爾泰山北麓,早期設有阿爾泰省,後來和唐努烏梁海省合併了,也就沒有了阿爾泰省。

西北改制之後,朝廷又想將西域省拆分成,阿爾泰省、伊犁省、崑崙省三個省。

可朝廷討論來討論去,還是覺得暫時不變。

主要是,西域省人口,多在伊犁和阿爾泰地區,若把阿爾泰也拆分出來,崑崙就沒人了。

就算拆分,也要等引水成功之後,南北人口均衡之後再行拆分。

其實,大明掌控最薄弱的地區,就是天山省,以前的費爾干納省。

因爲清理得最不徹底。

主要清理難度巨大,那些土人動不動就往山裡面鑽,其餘的都特別順服,畢竟都是被征服的民族,對誰跪下都是跪,他們都不帶猶豫的。

導致大明對本地的統治最薄弱。

也主要是帕米爾高原上,全是罪犯,極難治理,這就讓天山省很亂。

景泰六十五年,朝廷下決心,整頓天山省。

朝廷設天山都督,大力整頓,三年過去了,約有十二萬人被處決,被抓的有三十萬餘人。

天山省上下爲之一清。

朱厚煐來到天山的時候,感受到這裡還算富饒,除了乾旱缺水之外,幾乎不輸於長安的繁華。

天山省,是西北人口第三多的省份,總人口1.1億,常住人口九千萬人。

這邊人的長相,或多或少和中原人不一樣。

因爲本地沒有肅清,他們和漢人結合,就有了當地人長相偏差。

不過,文化方面確實和漢地沒有差異。

景泰六十五年設的天山都督,爲期八年,整頓天山省。

費爾干納省治設在費爾干納。

不過,天山省最富裕的是安集延和苦盞,人口均在1500萬以上,都是大城市。

省治費爾干納則只有八百萬人口。

這次,朝廷正式將帕米爾高原納入大明,變成大明的蔥嶺省,就意味着決心治理蔥嶺,蔥嶺清淨,天山省安定,才能高速發展。

天山省北面,就是新成立的伊犁省。

預計十年以後,阿爾泰省就會成立,伊犁省北面就是阿爾泰省,東邊則是崑崙省。

南面就是蔥嶺省,蔥嶺省的南面,就是歸墟省。

不過,別看省份增多了,其實對經濟無用。

拆分西域,恰恰會增加幾套行政班子,增加了行政成本,並沒有得到實際好處。

就跟甘肅一樣,不拆分吧,治理難度巨大,拆分吧,行政成本提高。

終究是西北太窮。

朱厚煐在西北巡查,他不主動彙報,朝廷壓根就沒人問。

在南方巡查的時候,基本每日一個電話,在東北巡查時,電話也不少。

到了西北,長安打了一個電話後,再就沒聲音了。

朝廷壓根就不重視西北。

老皇帝曾經想把西北打造成科技中心。

近兩年也不提了。

因爲中部地區的科技公司,都被江南吸走了。

畢竟人家開公司是爲了賺錢的,不是爲了服務朝廷的,不是朝廷讓去哪,人家就去哪的。

算筆賬就知道,西北陸運費用,和江南海運費用,孰高孰低?

還有就是公司集羣效應,上下產業鏈都在一起,成本自然降低。

還有政策傾斜、地域優勢、地區消費能力等等諸多因素,加在一起,就會促使公司自然往江南跑。

別說私企了,國企都往江南跑。

大明的國企,也是爲了賺錢的,肯定是哪裡賺錢,搬去哪裡呀,其次纔是拉動地區經濟的。

皇企就別說了,那就是給皇帝盈利的工具。

所以,景泰六十七年,老皇帝提出,能否建造出一條長河出來?類似於長江。

貫通東西,從中亞往東方流,流域足夠大,能夠支撐起來河運。

之所以不提黃河。

因爲黃河枯水期比較長,三個月左右,這期間沒用。

而且,運力嚴重不足。

難以支撐目前的航運能力,現在的航運都是以萬噸計算的,長江都費勁,何況黃河嘍。

所以,老皇帝是想創造出第二條長江出來。

可是,中亞那麼幹旱,哪來的大江?

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在北方就一定會有枯水期。

第三點,現在運力要求太高了,長江都不太夠格,未來航運能力要求會不斷走高。

耗資上千億,投資這樣一條大江,從未來的角度看,是否值得?

很顯然,是不值得的。

而擴容黃河,又很不划算。

不過老皇帝的想法,還真被朝野上下研究很久,普遍認爲,如果西北能有這樣一條大江,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

老皇帝也承諾,只要有行之有效的辦法,朝廷願意投資這筆錢。

近兩年水利專家也在研究,也在民間徵集意見稿。

可研究來研究去,都認爲可能性很小。

沒有一條支撐起足夠航運的大江,西北註定競爭不過江南,自然而然地朝廷就不重視西北嘍。

朱厚煐足跡遍佈崑崙、伊犁、天山、阿爾泰、蔥嶺。

也發現,朝廷沒有要鹹海,多麼英明。

他乘坐火車,在鹹海轉了一圈就回來了。

鹹海着實荒涼,又是一個崑崙,一個青海,北方加高後,對他也沒多大好處的,就算有熱氣到達這裡,只會加速這邊的水土流失,讓鹹海更加乾涸,讓本就缺水的中亞水汽流失嚴重。

不過,這是魏國的問題了。

魏王可不是一個傻子,他很重視鹹海地區的水土保護,可重視是一回事,能治理好又是另外一回事。

鹹海地區的沙漠化,真不是蒙古人造成的,是中亞人自己造成的。

準確地講是連年戰爭造成的。

蒙古人到這裡的時候,這個地區就在沙漠化。

魏王治理的很好了。

但還是很窮。

整個鹹海地區,僅生活着幾十萬人口,魏國的人口,主要在裡海北岸。

魏國把這個地區,當做軍事緩衝區。

第397章 建立紫光閣,宋國篇:島嶼上的平頭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給你!(求收藏!)第277章 年富破敵,蓋世功成,大治可期,皇第354章 史上最嚴出口禁令,出許進不許出!第71章 俞士悅,朕給你做狗的機會,別不珍惜第290章 二十四天滅一國,火焰山上遇阻第45章 拖下去,把天官凌遲!第481章 【番外一:朱祁鈺的模擬器(1)】第220章 用毛衣控制漠北還不夠,胡濙要用李第297章 敲骨吸髓,朝鮮第一彈!大炮打蚊子第177章第312章 我明人豈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第289章 請陛下上路,獻皇后於後庭第394章 許國寧國篇:基建狂魔和造娃狂魔第45章 拖下去,把天官凌遲!第452章 至暗時刻:不得不說的朱祁鎮(五)第432章 朕就是蘇大強!朱見漭變成了朱見淇第398章 郕國吳國篇:與死神共舞,毒物縱橫第154章 驛遞系統暴雷,朕直接抽死你,實在第26章 襄王!閉嘴!你連朱高煦都不如!(三第107章 于謙的淡定,瓦剌來使!貪官如豬狗第30章 不必審了,夷三族!第40章 朱祁鎮究竟是不是皇太后親子?(三千第129章 太上皇降格漠北王,南宮的眼淚!第422章 瀾滄篇 東歐風雲 朱佑榶的政治智慧第262章 楊府尹,收一收你的屎尿屁,味兒太第6章 拖出去,杖斃!第66章 朕的姐姐真是人憎狗嫌啊!火器疑蹤!第357章 皇帝教子,招攬天下精英入大明可不第282章 槽你孃的,你們兩個是徐達的串種吧第410章 崇國淮國代國隨國鄂國篇:非洲風雲第45章 拖下去,把天官凌遲!第104章 掀起你的蓋頭來!紡織 刊刻皆可設廠第34章 朕賜你天子劍,可敢殺他?(三千字求第371章 房價 鐵路和保險,皇帝成了瞎子聾子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第93章 京畿大清洗!數三聲,殺一人,殺出個第78章 陳循!你去幫幫太子!太子和首輔互噴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29章 摳了眼珠子!陛下乃千古仁君!第321章 招降倭寇,攻打柬埔寨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給你!(求收藏!)第471章 戰後復甦:朱祁鈺的戰略思想一一應第214章 朱祁鎮:該死的老東西,這回完蛋了第216章 陛下,纔是大明的天!第6章 拖出去,杖斃!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23章 朕是傀儡皇帝!來,朕把皇位讓給你!第403章 唐國金國篇:大融合和議會第481章 【番外一:朱祁鈺的模擬器(1)】第423章 德法荷英:人口空心化和勇士們第234章 陛下談判談得很好,但下次別談了第230章 景泰帝跳大神,太宗皇帝降雷劫,劈第359章 白話運動,新大陸和奧運會第282章 槽你孃的,你們兩個是徐達的串種吧第146章 小產真相,錢王妃發瘋,卻把最溫柔第342章 大明最嚴女子保護法,爲大明女權保第278章 王竑第二劍,劍斬士紳!(135萬大章第174章 煌煌大明,光芒普照大地!大赦天下第324章 景泰十二年,新增一省第57章 裡庫迷蹤!西華門哭諫!你們要累死朕第291章 除夕賜宴,去年賜火鍋,今年賜燒烤第456章 至暗降臨:朱祁鎮的自白(完)第336章 大明帝國,前行道路上的指路明燈第165章 奸商是怎麼煉成的!第397章 建立紫光閣,宋國篇:島嶼上的平頭第18章 朕,回來了(三千字,求追讀!)第37章 兵權到手,先拿誰開刀?(三千字求收第124章 她比我奶奶就小六歲!你們端起飯碗第323章 這是朕的大明第100章 敲山震虎,打擊勾欄瓦舍!你實在沒第287章 朝鮮版奪門之變,獻朝鮮于陛下!第324章 景泰十二年,新增一省第288章 朝鮮建省,經濟論第84章 啪!你的賢名是用皇爺的惡名換來的!第22章 陛下爲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被屏蔽了第72章 跪下,做朕的狗!嘎哈通,你配做朕的第34章 朕賜你天子劍,可敢殺他?(三千字求第354章 史上最嚴出口禁令,出許進不許出!第320章 必須將漢化推行下去,瘦馬案餘波第310章 鹽商爭着搶着閹割自己,明中六大奇第52章 宣鎮告急!朕不當亡國之君!第363章 皇子封國,朕教皇子們用皇權,朱見第89章 午門前,殺個昏天暗地!壞蛋集中營,第8章 仁壽宮前,凌遲處死!第343章 大明速度,收回巴爾喀什湖第134章 撿起來,呈上來,朕拿金印砸死你!第52章 宣鎮告急!朕不當亡國之君!第86章 楊信戰敗,瓦剌洶洶!迫不及待,收攏第357章 皇帝教子,招攬天下精英入大明可不第30章 不必審了,夷三族!第46章 朕都替英國公蒙羞!第432章 朕就是蘇大強!朱見漭變成了朱見淇第447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上)第109章 火燒宣府!萬民之罪,加於我身!天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424章 馬六甲吞武萬象篇:膚色自由 身高節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12章 把高閣老舉高點,讓叛軍看到
第397章 建立紫光閣,宋國篇:島嶼上的平頭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給你!(求收藏!)第277章 年富破敵,蓋世功成,大治可期,皇第354章 史上最嚴出口禁令,出許進不許出!第71章 俞士悅,朕給你做狗的機會,別不珍惜第290章 二十四天滅一國,火焰山上遇阻第45章 拖下去,把天官凌遲!第481章 【番外一:朱祁鈺的模擬器(1)】第220章 用毛衣控制漠北還不夠,胡濙要用李第297章 敲骨吸髓,朝鮮第一彈!大炮打蚊子第177章第312章 我明人豈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第289章 請陛下上路,獻皇后於後庭第394章 許國寧國篇:基建狂魔和造娃狂魔第45章 拖下去,把天官凌遲!第452章 至暗時刻:不得不說的朱祁鎮(五)第432章 朕就是蘇大強!朱見漭變成了朱見淇第398章 郕國吳國篇:與死神共舞,毒物縱橫第154章 驛遞系統暴雷,朕直接抽死你,實在第26章 襄王!閉嘴!你連朱高煦都不如!(三第107章 于謙的淡定,瓦剌來使!貪官如豬狗第30章 不必審了,夷三族!第40章 朱祁鎮究竟是不是皇太后親子?(三千第129章 太上皇降格漠北王,南宮的眼淚!第422章 瀾滄篇 東歐風雲 朱佑榶的政治智慧第262章 楊府尹,收一收你的屎尿屁,味兒太第6章 拖出去,杖斃!第66章 朕的姐姐真是人憎狗嫌啊!火器疑蹤!第357章 皇帝教子,招攬天下精英入大明可不第282章 槽你孃的,你們兩個是徐達的串種吧第410章 崇國淮國代國隨國鄂國篇:非洲風雲第45章 拖下去,把天官凌遲!第104章 掀起你的蓋頭來!紡織 刊刻皆可設廠第34章 朕賜你天子劍,可敢殺他?(三千字求第371章 房價 鐵路和保險,皇帝成了瞎子聾子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第93章 京畿大清洗!數三聲,殺一人,殺出個第78章 陳循!你去幫幫太子!太子和首輔互噴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29章 摳了眼珠子!陛下乃千古仁君!第321章 招降倭寇,攻打柬埔寨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給你!(求收藏!)第471章 戰後復甦:朱祁鈺的戰略思想一一應第214章 朱祁鎮:該死的老東西,這回完蛋了第216章 陛下,纔是大明的天!第6章 拖出去,杖斃!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23章 朕是傀儡皇帝!來,朕把皇位讓給你!第403章 唐國金國篇:大融合和議會第481章 【番外一:朱祁鈺的模擬器(1)】第423章 德法荷英:人口空心化和勇士們第234章 陛下談判談得很好,但下次別談了第230章 景泰帝跳大神,太宗皇帝降雷劫,劈第359章 白話運動,新大陸和奧運會第282章 槽你孃的,你們兩個是徐達的串種吧第146章 小產真相,錢王妃發瘋,卻把最溫柔第342章 大明最嚴女子保護法,爲大明女權保第278章 王竑第二劍,劍斬士紳!(135萬大章第174章 煌煌大明,光芒普照大地!大赦天下第324章 景泰十二年,新增一省第57章 裡庫迷蹤!西華門哭諫!你們要累死朕第291章 除夕賜宴,去年賜火鍋,今年賜燒烤第456章 至暗降臨:朱祁鎮的自白(完)第336章 大明帝國,前行道路上的指路明燈第165章 奸商是怎麼煉成的!第397章 建立紫光閣,宋國篇:島嶼上的平頭第18章 朕,回來了(三千字,求追讀!)第37章 兵權到手,先拿誰開刀?(三千字求收第124章 她比我奶奶就小六歲!你們端起飯碗第323章 這是朕的大明第100章 敲山震虎,打擊勾欄瓦舍!你實在沒第287章 朝鮮版奪門之變,獻朝鮮于陛下!第324章 景泰十二年,新增一省第288章 朝鮮建省,經濟論第84章 啪!你的賢名是用皇爺的惡名換來的!第22章 陛下爲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被屏蔽了第72章 跪下,做朕的狗!嘎哈通,你配做朕的第34章 朕賜你天子劍,可敢殺他?(三千字求第354章 史上最嚴出口禁令,出許進不許出!第320章 必須將漢化推行下去,瘦馬案餘波第310章 鹽商爭着搶着閹割自己,明中六大奇第52章 宣鎮告急!朕不當亡國之君!第363章 皇子封國,朕教皇子們用皇權,朱見第89章 午門前,殺個昏天暗地!壞蛋集中營,第8章 仁壽宮前,凌遲處死!第343章 大明速度,收回巴爾喀什湖第134章 撿起來,呈上來,朕拿金印砸死你!第52章 宣鎮告急!朕不當亡國之君!第86章 楊信戰敗,瓦剌洶洶!迫不及待,收攏第357章 皇帝教子,招攬天下精英入大明可不第30章 不必審了,夷三族!第46章 朕都替英國公蒙羞!第432章 朕就是蘇大強!朱見漭變成了朱見淇第447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上)第109章 火燒宣府!萬民之罪,加於我身!天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424章 馬六甲吞武萬象篇:膚色自由 身高節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12章 把高閣老舉高點,讓叛軍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