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炅現在很忙,從過完年開始他就着手規劃大明的中興大業,上至朝廷大員的任命,下至王恭廠新型燧發槍生產的工藝流程,凡是與中興大業有關的事情他都要勞心勞力。
沒辦法,他想要打造的是一個準現代化的軍事強國,在這方面朝中任何大臣都沒經驗,不要說現代軍工體系了,就算是簡單的商業運作,甚至是工廠管理他們都不知道。用現代人的話說就是他們都是家裡蹲大學畢業的,滿腦子農業思想,只有朱慈炅是正規大學畢業的,對現代軍工知識有一定的瞭解,所以他不得不事事參與,不然他們很有可能搞的面目全非。
當然,要讓一個國家從衰弱走向興盛,光有思想是不行的,還要有行動,光朱慈炅一個人行動也不行,朝堂上下所有人都要動員起來,羣策羣力,才能實現這個偉大的夢想。
要讓所有大臣都羣策羣力,他這個皇上自然要做表率,所以,每天的早朝不能免,不管是天寒地凍還是風雨交加,都必須堅持。
他現在已經習慣了早上四點多就起牀,上朝的時候他也不再保持沉默,大臣們提出的問題一般都是他在回答,朱由檢反而變成了一個悶葫蘆。
有很多人猜測崇禎皇帝朱由檢是一個權力慾很強的人,其實這個猜測是沒有一點依據的,天啓朝的時候他可是老老實實當他的信王,成天待在十王府,什麼事都不管,要是權力慾強,他會這麼老實嗎?後面也是被逼的,天啓帝都掛了,皇室正統血脈就剩下他這根獨苗了,他不上誰上。至於他後面的施政手法,只能說他有點偏執,跟權力慾並沒有多大的關係,要不是被逼無奈,誰想當那亡國之君啊!
好了,閒話少敘,言歸正傳。朱由檢其實是很認真負責的一個人,像批閱奏摺這麼繁瑣的事情,他就從來沒有耽誤過,不管一天有多少奏摺,他當天就會批閱完,絕不拖沓。這也讓朱慈炅省心不少,起碼批閱奏摺這個工作量最大的事情他就不用操心,能省出很多時間來去幹點別的事情。
像現在,他就迷上了健身,當然這個健身在明朝應該稱之爲習武,自從看到秦明月那絕世的劍法之後,他就迷戀上了武學。回道皇宮以後他更是死纏爛打硬要秦明月教他武功,正好鄭森也是個武學愛好者,兩人一天就黏着秦明月,死活要學武功,秦明月被纏的沒辦法,只得同意了。
與武當和少林不同,峨嵋的基礎功法不是站馬步也不是打坐而是動樁,即所謂的“動功十二樁”:天、地、之、心、龍、鶴、風、雲、大、小、幽、冥,輔以峨嵋內功心法,在木樁或者是石樁上來回遊走,方能練出內勁。所以峨嵋派的武功鍾靈敏秀、剛柔並濟,這些都是在動樁上練出來的。
秦明月可以說是百年難得的練武奇才,所以年紀輕輕就武功高強,連曹化淳都不一定是她的對手,秦翼明和秦拱明兩兄弟估計加起來都打不過她。有這種高手教導,對練武的人來說那也是難得的際遇,可我們的小皇帝實在不是練武的材料,一個簡單的梅花樁他練了將近一個月都不曾熟練,經常摔的七暈八素,連小御弟鄭森都比他強,人家至少不會摔倒。
用秦明月的話說,以鄭森的資質,勤學苦練十來年就能小成,至於皇上嘛,練個二三十年或許能有秦翼明和秦拱明兩兄弟現在的水平吧。
還好朱慈炅並不是想成爲像東方不敗那樣手能接子彈的高手,他只是想強身健體、延年益壽而已,大明可不是一二十年就能變成日不落帝國的,要稱霸世界,沒個幾十年是不可能達成的,朱慈炅可不想臨到要掛再來唱: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等晨練完了朱慈炅又要開始忙正事了,眼下最要緊的就是要把燧發槍產量提上去,朱慈炅把一系列提高產量和質量打的方法傳授下去之後,又親自帶頭將燧發槍每個零件的工藝都改進了一番,還增添了不少專用機牀,最後終於把燧發槍的產量提升到月產兩萬把左右。
他可是答應了盧象升和孫傳庭,每個月給他們送去一萬把燧發槍,天雄軍和秦軍先各配四萬把燧發槍再去剿賊。以前一個月才能生產一萬把,等天雄軍和秦軍完成裝備,這一年基本上就過去了;現在月產兩萬把,兩軍在半年之內就能形成戰力。
軍工廠建設朱慈炅也沒落下,在徵地拆遷方面,他不但補償了居民雙倍的銀兩,還把原來閹黨一系的豪宅全部改建成了民居,並平價買給了那些拆遷的居民,這樣就等於白送他們一套新住宅外帶一套住宅的銀子,他們只要搬個家就行了。
王恭廠附近的居民自然是歡喜不已,積極配合錦衣衛的工作,涉及內城近八分之一大小的拆遷竟然不到一個月就完成了,工作效率之高,着實有點出乎朱慈炅的預料。
現在朱慈炅正召集徐光啓和畢懋康他們討論新軍工廠的規劃,大體方案也差不多定下來了。
首先要建一個大型的翻砂鑄造車間,炮管、基座、炮彈、手雷、地雷可都要先翻砂鑄造,原來的鑄造車間壓根就不夠用,地方也不夠大,鑄個小零件還可以,要鑄幾百斤的炮管和基座,壓根就鑄不出來。
然後還要建的大型機加工車間,炮管可是幾米長的大傢伙,小型機牀壓根就加工不了,必須用加大和加固了的大型機牀才能加工。
還有幾百斤重的東西就要用起重設備了,人去擡是不現實的,朱慈炅倒是知道很多起重設備,什麼叉車啊、航吊啊、電動葫蘆啊、吊車啊等等等等,但明朝這會兒都沒得買啊!
想來想去也只有自己做手拉吊葫蘆了,大概原理他知道,就是兩個鏈輪並在一起,大的用手拉,小的做起重用,利用槓桿原理吊動重物,還要加個剎車裝置防止重物下滑。這東西對明朝的人來說就複雜了,還好滑輪這個東西春秋時期就開始有人使用了,這個吊葫蘆其實就是長了齒的滑輪組,跟他們解釋還不是很費勁,加工起來就複雜了。
這麼個小東西是做了拆,拆了做,反覆折騰了十多次,費了徐光啓和畢懋康他們一個多月時間才做出來,就這還是簡化版的,只能吊幾百斤的東西,吊個上千就拉不動了,裡面好多零件都變形了。這主要還是材質的問題,明朝這會兒可沒有優質合金,硬度最高的也就是淬火之後的高碳鋼了,優質合金可不是一時半會能做出來的,那玩意技術含量太高了,就算知道配方也沒用,明朝這工業水平,壓根就做不出來。現在也只能湊合着用了,幾百斤就幾百斤,大不了上了千斤就用幾個葫蘆來吊,總比人去擡要靠譜。
另外還要增加鍊鋼小高爐的數量,還要增添一些機牀,還要新建工人住宿的地方等等這些都出了個大致的方案。
朱慈炅現在也只能把握大方向了,具體的細節就只能讓徐光啓他們去完善了,要什麼細節都要他來考慮,一天二百四十個小時都不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