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

天雄軍、秦軍和禁衛軍第一軍團都是大明有數的精銳,排兵佈陣自然是快捷無比,再加上同樣的陣型昨天已經排過一次了,這佈陣的速度就更快了,不到半個時辰,三十萬大軍就已經布好陣型。

朱慈炅也不囉嗦了,直接下旨令前排六一八式榴彈炮填充實心彈,瞄準海州城南面城牆上的箭垛,不間斷轟擊,直到實心彈打完爲止!

這下城牆上的後金兵和蒙古兵就遭罪了,並不是說阿濟格死腦筋,沒有想出對策,他想了,而且連夜趕製了一批木製巨盾,但那主要是防散彈攻擊的。至於實心彈,那就要看木盾有多厚了,如果只有一兩寸厚,那麼對不起,連人帶盾給你砸個稀爛,要防住六寸榴彈炮發出的實心彈,木盾最少要五六寸厚。

也不怪阿濟格指揮失誤,五六寸厚的木製巨盾起碼一百多斤,有幾個人扛的起啊!考慮到重量的原因,他造的基本都是不到三寸的木盾,所以,他們悲劇了。

眼看着明軍就要開炮了,阿濟格連忙指揮聯軍用巨盾將箭垛之間的空隙全部堵住,所有人都上去頂住巨盾,以防衝擊力太大,巨盾被打翻了。一輪炮擊過後,巨盾是一面都沒被打翻,但有幾面巨盾卻被擊的粉碎,後面頂盾的士兵是什麼結局可想而知。

這還是明軍刻意秒準了箭垛,炮彈並不是對着木盾來的,只有少數打偏了的炮彈才轟中了木盾,要明軍是直接瞄準木盾開炮,估計一輪下來最少能轟死幾百人。

見明軍用的是實心彈,阿濟格後悔不迭,只得指揮所有士兵全部擠在女牆下面,然後把木盾斜靠在女牆上,這樣,只要炮彈不直接蹭着女牆砸到木盾上,就不會造成什麼傷亡。

轟吧,轟吧,看你們有多少炮彈,看你們能砸死幾個人,氣死你們這些王八羔子。明軍有沒有被氣死不知道,阿濟格自己卻被氣的直接跑進城門樓裡休息去了,只留下幾個親衛趴在城門樓的觀察孔上查看敵情。

明軍這邊轟的那叫一個歡快啊,一分鐘一發,一分鐘一發,都不帶停的,通過不斷的微調,炮彈的命中率越來越高,半個時辰之後,終於有一個箭垛被徹底砸掉了。

朱慈炅見真的有箭垛被砸掉了,不禁興奮的從椅子上蹦起來,激動的問道:“怎麼樣,怎麼樣,你們數清楚沒,多少輪了,命中了多少發?”

這段城牆正好是盧象升負責在數,他放下望遠鏡,回頭行禮道:“回皇上的話,炮擊了六十一輪,命中大概三十發左右。”

朱慈炅聞言,揮了揮手道:“好,繼續觀測。”

說完,他又坐了回去,開始在腦海裡計算起來:“海州城的城牆大概四里寬,也就是兩千米左右,大概隔一米一個箭垛,箭垛寬度差不多也是一米,也就是一千個箭垛,一個箭垛要命中三十發,也就是要命中三萬發,一半左右的命中率,也就是說要轟出六萬發,火炮的射速大概是一分鐘一發,兩百門大炮大概要轟擊三百分鐘,也就是五個小時,按現在的說法就是兩個半時辰,竟然不用半天時間就能把箭垛全部轟掉!”

他算的正嗨呢,前面的炮擊聲卻突然停住了,朱慈炅不悅的問道:“怎麼回事,不是讓他們不停的轟嗎?”

這時旁邊的孫元化走到朱慈炅跟前,拱手道:“啓稟皇上,由於時間倉促,六寸實心彈只准備了一萬五千發,微臣估摸着他們應該是打完了。”

打完了,這麼快就打完了!朱慈炅尷尬的摸了摸下巴,無奈的道:“恩,那今天就到這裡吧,朕已經讓工部加快生產了,應該過兩天就能陸續送過來了。”

這時,旁邊的鄭成功很不合時宜的插嘴道:“可惜啊,這才砸掉不到三成的箭垛,再等兩天估計他們又全修繕好了。”

朱慈炅聞言,不由翻了個白眼,都跟你小子說了,沒朕的允許不準開口,你怎麼就不長記性呢?不過說的倒也有道理,如果打打停停,人家絕對會邊打邊修,看樣子這炮彈必須積累到一定的基數才行。

話說明軍都在海州城下面狂轟亂炸了兩天了,這皇太極爲什麼一點反應都沒有呢?

他倒是想反應反應,奈何手下的精銳太少,他總共才十萬精騎,拿去衝明軍三十萬大軍組成的方陣,怎麼想都有點不靠譜。要是明軍的火槍和火炮還是原來的燒火棍子,他倒是敢去試試,問題現在已經不是了,厲害着呢,他這十萬精騎衝上去,壓根就是去找死。當然,如果對方在攻城的話也可以試試,問題這明軍就像怕他偷襲一樣,每天都排成整齊的軍陣,只是拿炮轟,就是不攻城,你能拿他怎滴?

難道皇太極就束手無策了嗎?那當然是不可能的,他的陰招多着呢!

比如說現在,別看他一點動靜都沒有,其實已經派出很多斥候去找明軍的屯糧之所去了。想要以弱勝強,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偷襲敵軍的屯糧之所,把他們的糧草燒個精光,這對於把《三國演義》當做教科書來看的後金來說,是個將領都知道,皇太極自然也知道。

但是,這次皇太極註定要噴血了,斥候傳回來的消息,明軍屯糧之所有三處,一處三岔河堡,最少有兩三萬守軍,守將祖大壽;一處三臺子堡,最少有三四萬守軍,守將滿桂;還有一處是大淩河堡,也有兩三萬守軍,守將何可綱。

皇太極收到消息以後,氣的破口大罵:“孫承宗,你個老匹夫!”

一看這些守城將領就知道,這絕對是孫承宗安排的,都是遼東軍將領,都是硬茬,最可氣的是,他們都是烏龜殼裡的老王八,幹別的或許不怎麼樣,要論守城,幾乎就沒被攻破過!

皇太極想起這幾個貨就頭疼,只得無奈的放棄了偷襲屯糧之所這個最具威脅的戰術。

接下來用什麼戰術呢?圍點打援嗎?現在能圍到的點也就三個,一個大淩河堡,一個三臺子堡,一個定遼右衛,這三處地方,兩個守城精,一個手握十萬大軍,都不好惹,他這十萬精騎圍上去,人家會怕嗎,會求援嗎?這個還真不一定,很有可能人家壓根就不會理睬他,你圍你的,我繼續攻城,打到盛京城下,看你慌不慌,到時候或許就是他被打援了,所以,圍點打援這個戰術現在也不可用。

皇太極盯着地圖,手指在上面來回劃了幾下,眼神慢慢變得陰冷,既然偷襲屯糧之所和圍點打援都不可用,那就只能用最毒的一招了,至於這招是什麼,先賣個關子,繼續回到海州。

話說朱慈炅噼裡啪啦將所有六寸實心彈打光之後,決定先休息幾天,想等湊夠了炮彈再發起進攻。但是,他才休息了不到半天,當天下午,一衆高級將領就來找他了。

朱慈炅看着下面站的整整齊齊的將領,微笑着問道:“怎麼了,不是讓你們好好休息嗎,怎麼才休息不到半天就都跑朕這裡來了啊?”

站在最前面的孫承宗毫不猶豫的回道:“皇上,微臣認爲此舉不妥,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現在我軍連番大捷,士氣正盛,突然停下來,不免會士氣回落,而建奴那邊會以爲我們拿他們沒辦法了,士氣必定高漲,此消彼漲,與我方不利啊!”

朱慈炅倒沒想到這個,他不由問道:“那怎麼辦呢?現在六寸的實心彈都打光了,如果不削掉對面的箭垛,攻起城來必定傷亡慘重,對後面的戰鬥更爲不利啊!”

孫承宗解釋道:“倒不一定要攻城,只要保持這種氣勢,每天出兵去壓一壓建奴就行了。”

壓一壓,什麼個意思?朱慈炅好奇的問道:“太傅的意思是?”

孫承宗拱手一禮,笑而不語,後面的盧象升上前行禮道:“皇上,您不是讓我們總結火槍和火炮的戰術嗎,像昨天那樣就很好啊,我們可以時不時放兩炮,再仔細觀察一下效果,這樣既能壓住建奴的士氣,又能操練排兵佈陣,還能總結火炮的戰術,可謂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爲呢?”

原來就這麼簡單啊,朱慈炅還怕他們說他把打仗當兒戲呢,搞半天這放幾炮還有這麼多好處,他自然是沒什麼意見,於是,他乾脆拍板道:“就依衆愛卿所言,明天我們繼續。”

這下阿濟格又倒黴了,這箭垛都被打掉了一小半自然是要修繕的,他剛成下午和晚上休戰的時間修好一半,第二天一早明軍又來了,還是排了個要打不打得陣型。

這是搞什麼啊,不是沒炮彈了嗎,腦袋抽瘋了還是怎麼了?

結果,他猜錯了,明軍不是腦袋抽瘋了,也不是沒炮彈了,他們剛把陣型排好,馬上又開始裝填炮彈了,嚇的所有後金兵和蒙古兵全部縮回了女牆下面,頂着木盾,一動都不敢動。

結果,放了一炮之後,就沒動靜了,他們等了半天,還沒見明軍開炮,以爲明軍是真沒炮彈了,又全部竄了起來,結果還沒站穩,明軍又開始裝填炮彈了!

明軍就這麼打打停停,來回折騰,一會兒散彈,一會兒開花彈,一會兒落到城牆前部,一會兒落到城牆中部,搞的城牆上的後金兵和蒙古兵疲憊不堪,叫苦不迭。

明軍好像玩上癮了,後面連續幾天都這樣,先排好陣型,然後時不時放一炮,折騰一上午就收兵回去休息,明天繼續折騰。阿濟格氣的簡直想罵娘,雖然後面明軍沒再用實心彈了,這箭垛也全部修繕了,但明軍天天這樣折騰把他手下的二十萬大軍都快折騰成神經病了,很多蒙古兵都是一上城牆就靠到女牆上一坐,然後就不起來了。他們的理由很強大,反正起來了也要縮回來,還不如坐着不起來了,省的來回折騰!

他們這邊是被折騰的神經兮兮,士氣低落,明軍那邊就不一樣了,看着他們那狼狽樣,明軍士兵別提多開心了,士氣更是一天天高漲,建奴在明軍士兵心中已經不再是不可戰勝的敵人了,而是被打的頭都不敢伸出來的縮頭烏龜。

明軍這邊不但士氣高漲,高級將領的熱武器戰術素養也在顯著提高,朱慈炅結合實彈攻擊效果,將急速射、覆蓋攻擊、彈幕、飽和攻擊等熱武器戰法一一引導出來,還提出了炮彈基數和子彈基數的概念。

比如,將六一八式榴彈炮的基數定爲一百二十發,那麼兩百門六一八式榴彈炮轟掉像海州這樣一面四里左右的城牆上所有的箭垛就需要攜帶500個基數總共六萬發實心彈。

朱慈炅就是因爲忽略了炮彈基數和炮彈數量的計算,導致三十萬大軍只能停在這裡等炮彈,可見這個炮彈基數和數量計算的重要性。

後面還有定遼中左衛、盛京、鐵嶺衛等城池,還要面對十萬後金鐵騎,需要各種型號的炮彈和子彈各多少個基數,這些問題他以前都忽略了,這次正好讓他們一併算出來,好讓宋應星那邊按需求生產。

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晉商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晉商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
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晉商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四卷 第十一章 勞師襲遠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晉商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