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

宋應星其實是跑過來送熱氣球的,上次朱慈炅提出熱氣球的構思之後,他便開始積極研製了,只是熱氣球這麼一個看似簡單的東西,卻有諸多難點。

比如密封性,用普通的布料肯定不行,油紙貼上去之後又容易破損,他實驗了很多次,最後整出了一種類似於油紙的油布這個問題才得以解決。

又比如往裡面灌空氣的問題,孔明燈本來就是竹架支撐的,裡面已經充滿了空氣,只要加熱就行了;熱氣球卻是個軟軟的布袋子,必須往裡面灌氣把它吹起來才行,這個問題更麻煩,因爲熱氣球體積太大了,要灌進去的空氣可不是一點點。

這個問題可把他整慘了,他試了十多天都沒找到好辦法,最後,逼的他不得不去請教朱慈炅,才找到把空氣灌進去的方法。

朱慈炅給他想的辦法就是做個長筒風扇,然後接個喇叭口,使勁往熱氣球裡吹風。

他之所以要接電線過來也是這個原因,必須用風扇才能把熱氣球吹起來,如果讓人去吹,吹個臉盆大的氣球就是極限了,房子那麼大的熱氣球,吹死都吹不起來。

宋應星這次帶過來的東西就有點多了,光一個熱氣球就不是幾個人能拿的下的,再加上風扇,喇叭筒,大號煤油燈等東西,他不得不整個大平板馬車拉過來。

在衆人驚奇的目光中,他先是令六個錦衣衛擡着一堆比棉被還大的布在陣前慢慢攤開,接着又令兩個錦衣衛將風扇、喇叭筒、大號煤油燈等東西擡下來,擺在地上,最後,他又令兩個錦衣衛擡着個半人高的巨大鐵釘,使勁往地下敲去!

他這如同雜耍賣藝般的操作把大部分將領的目光都吸引過來了,遠處轟隆隆開過來的坦克貌似都沒有他做的東西神奇。

盧象升終於忍不住問道:”宋大人,你這是要幹嘛?“

宋應星還害怕人聽不懂,並沒有用熱氣球這個名字,而是張開雙手形容道:”給你們放一個特大號的孔明燈。“

孔明燈盧象升倒是知道,問題是放個孔明燈又是什麼意思?

他不解的問道:”放個孔明燈幹嘛?“

宋應星得意的道:”坐人啊,把人帶到天上去。“

盧象升聞言,不由擡頭看了看天空,隨後又低頭看了看攤在地上還沒有吹起來的熱氣球,這麼大個,把人帶到天上去倒是有可能,問題爲什麼要把人帶到天上去,吹跑了怎麼辦,下不來又怎麼辦,這不要人命嗎!

想到這裡,他不由擔憂道:”宋大人,把人帶到天上回不來了怎麼辦?“

這個問題他也擔心過,現在想起來真是有點可笑,正好,這個時候擡東西和釘釘子的錦衣衛都完工了,他直接指着車上的麻繩和竹筐道:”把麻繩和竹筐都擡過來。“

四個錦衣衛連忙跑過去把車上的麻繩和竹筐都搬了過來,宋應星指揮他們把麻繩的一頭綁在竹筐底上,然後指着地上的鐵釘道:”盧元帥,把坐人的框子綁着釘子上就沒事了。“

盧象升一眼就看明白了,孔明燈是不可能把半人長的釘子從地上拔出來的,這樣的話人飛上天也沒事,大不了順着繩子爬下來,但問題是,把人帶到天上去又有什麼用呢?

他這會兒也是被宋應星這一堆的新鮮玩意搞懵了,壓根就沒把這東西和打仗聯繫起來。

他還是有點不解的問道:”宋大人,把人送到天上去幹嘛,你是想做什麼實驗嗎?“

他可聽說了,這位宋大人就是個研究狂人,就愛做實驗,這會兒他還以爲宋應星是想讓他們幫忙做個什麼實驗呢。

沒想到,宋應星卻是搖頭道:”不是我想做什麼實驗,是皇上讓我把這個給你們送過來,皇上說了,這裡面坐個旗手,送到天上以後就能用望遠鏡看清棱堡裡的情況了,到時候就可以通過旗語給炮彈定位了。“

盧象升聞言,立刻恍然大悟,的確,他們現在看不清楚棱堡內的情況是因爲他們現在的位置比棱堡低,要站的比棱堡高,那裡面的情況不就看的一清二楚了!

好東西啊,他立馬激動的問道:”這孔明燈上升的高度可以調嗎?“

宋應星自信的道:”當然可以,盧大人,你估計前面的棱堡有多高?“

盧象升聞言,立馬用望遠鏡看向棱堡,他大概估算了一下,然後猜測道:”大概三四十丈高。“

宋應星立馬彎下腰,在那堆盤成圓圈的粗麻繩裡找了一陣,然後對着旁邊的錦衣衛道:”這是五十丈的標記,直接從這裡綁,孔明燈就只能升五十丈高了。“

旁邊的錦衣衛聞言,立馬把粗麻繩接過去,將那個標記位置打了個迴旋結,直接往鐵釘上一套,然後又取來細麻繩把粗麻繩牢牢的固定在鐵釘上。

盧象升看到這操作,立馬又明白了,還真是簡單啊,自己怎麼沒想到呢。

正在這時,那開始跑向棱堡的親衛已經帶着幾個人把電線拉過來了,總共兩根,一根紅的,一根黑的。

宋應星接過電線,熟練的把那根紅的捅進電扇後面的一個小孔裡面,隨後便對那親衛道:”讓他們通電。“

然後,他又指揮着幾個錦衣衛,把喇叭筒套在電扇前面,再把熱氣球拉過來,把熱氣球的口子直接往喇叭口上一套,那熱氣球的口子上也有一圈鐵箍,大小正好和喇叭口前面的大小差不多,套上去倒是剛剛合適。

這時,宋應星直接把黑線插進電扇後面的另外一個小孔裡,”嗡“的一聲,電扇飛速旋轉起來。

就這還沒完,他讓人扶住電扇和喇叭筒,自己則把煤油燈提過來,打開蓋子,直接掏出火石就點。

這個煤油燈可不是玻璃煤油燈,而是鐵的,下面足有水桶那麼大,上面的結構則和防風打火機差不多,不過那燈芯足有胳臂粗。

點燃煤油燈之後,他直接把煤油燈搬到電扇後面,那巨大的火苗立刻被吸進風扇立馬,那火苗也是神奇,看上去就像風中殘燭一樣忽閃忽閃的,但就是不滅!

做完這一切,宋應星就靜靜的站在那裡,看着慢慢鼓起的熱氣球,眼中充滿了狂熱。

這也是他第一次把人送上天,以前倒是做過幾次實驗,但是熱氣球都沒這麼大,最大的也就能吊個竹筐子上去而已。

把人送上天啊,這是多麼神奇的事情,他現在,馬上就要辦到了!

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驚世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四卷 第四十九章 列強幹涉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
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發展實業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驚世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四卷 第四十九章 列強幹涉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