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九十六章 薊鎮告急

皇太極對身側的代善說道:“二哥放心,兩紅旗的仇本汗一定會報,但現在去薊鎮更重要,報仇的事情只能先往後放一放,希望二哥能夠理解。”

“我能理解。”代善點點頭。

他帶來的兩紅旗都沒了,哪還敢有什麼意見。

兩個議政大貝勒都沒有意見,皇太極繼續說道:“接下來全力趕往薊鎮,與兩白旗一起殺入大明的腹地,本汗對於你們只有一個要求,儘可能的多搶一些東西回來,尤其是會造火器的工匠,一定要給本汗弄回遼東去。”

虎字旗火器的威力已經刺激到了他,也想要多打造一些屬於大金的火器。

汗帳中的議事很快結束。

阿敏目光同情的看着整個人蒼老下去的代善。

他知道兩紅旗的事情不能全怪代善,就算是皇太極的兩黃旗殿後,結果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改變。

要怪只能怪代善的兩紅旗倒黴,被留下來斷後,成爲了虎字旗大軍截殺的目標。

別看皇太極沒有當衆責罰代善,但他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將來返回盛京,就該有代善受的了,而且會比他當年從朝鮮回來更慘。

他早就看出來了,皇太極表面看上去溫和好說話,心卻被老汗更狠,更絕情。

皇太極率領僞金聯軍這一退,便一直退往到了寬河一帶。

薊鎮雖然是九邊重鎮,可因爲遼東女真人崛起,大明把精銳兵將和大量的銀錢都用在了遼事上面。

而薊鎮和大明其它九邊重鎮一樣,早已是破敗下來,戍守在這裡的邊軍更是多年沒有拿到過全餉,甚至部分官兵都欠了幾個月到半年的餉。

皇太極在虎字旗身上吃到苦頭後,害怕虎字旗大軍會沿路追過來,而選擇薊鎮這裡入關,可以拉長虎字旗大軍的補給線,同時方便他和大金的兵馬撤回遼東。

不過,虎字旗並沒有兵馬追過來。

在吃了兩紅旗的這一萬多兵馬後,虎字旗就已經放棄了對皇太極和奴賊大軍的追擊。

從一開始劉恆就只想從皇太極身上咬一塊肉下來,並沒打算把皇太極和他帶來的奴賊大軍全部留在草原上。

奴賊的事情最終還要落在遼東解決。

如今的薊鎮總兵是賀虎臣。

他原本是甘肅副總兵,因爲虎字旗進犯陝西,甘肅自然也不會放過,賀虎臣兜兜轉轉變成了薊鎮總兵,接替本應該是趙率教的總兵位子。

自多爾袞帶着兩白旗接連襲破了龍井關,大安口,洪山口這三個關口後,賀虎臣也派兵試着去攔截,接過都失敗了,便龜縮在了薊州鎮裝死人。

多爾袞帶着兩白旗一路搶到了薊州鎮城下。

一路上他見東西就搶,見人就殺,狠狠的出了一口在虎字旗身上的惡氣。

進入薊鎮後僅僅幾天的時間,搶到的東西遠超來之前的想象,大明的富有更是深深地給他上了一課。

他知道這趟來大明的目的就是爲了劫掠而來,所以他根本不去主動尋求明軍,而是把手下的兩白旗和漢兵分成好幾股,分別去放不同的方向搶掠。

如此一來,生活在薊鎮這裡的百姓更慘了。

除非是躲到了深山老林中,不然很難躲過多爾袞派出來的這一支支奴賊的劫掠。

無數放在被燒成了白地,留下一具具殘破燒焦的屍體。

賀虎臣第一時間派人去京城和山海關兩個方向告急。

不過,他對山海關那邊的期盼並不多,就連當年寧遠告急,山海關都不曾出兵管過,更不用說他的薊鎮了。

之所以要像山海關告急,只是抱着萬一的希望。

畢竟從山海關派兵過來,遠比從京城在下旨意派兵要快很多。

爲了儘可能讓山海關出兵支援薊鎮,賀虎臣有特意給袁崇煥送去了一封信,專門求他出面說動山海關守將出兵馳援薊鎮。

求援的信都送出去了,只剩下等待援軍的到來。

多爾袞也沒有安心呆在薊州。

薊州鎮被搶掠的差不多,他率兩白旗的兵馬開始往遵化一帶劫掠過去。

在奴賊的眼裡,任何東西都是貨物,人同樣也是貨物的一種,只能搶的東西,都搶到手,而帶不走的,直接一把火燒燬。

薊鎮的求援第一時間送到了京城。

而此時的首輔是韓 p。

這個時候的崇禎還是十分信任東林黨的,畢竟東林黨的名聲經營的很好,崇禎一直認爲大明之所以會變成現在這樣,是因爲魏忠賢的原因,而與魏忠賢正面對抗的東林黨自然就成了他心目中的好人。

自他登基後內閣首輔來回換掉了好幾個,但韓 p纔是他心目中最合適的那個內閣首輔。

一直以來他都相信,只要東林黨歸朝,朝廷自然是衆正盈朝,如今大明所面對的一切問題都可以解決掉。

不僅遼東的女真人叛亂可以平定,西北的虎字旗叛亂同樣可以平定。

所以,自韓 p上任首輔以來,朝中開始大量充斥起東林黨人,許多不是東林黨出身的朝臣也開始與東林黨人結交示好。

雖然東林黨暫時不如天啓朝時候那般權勢逼人,卻也大大緩解了被魏忠賢打壓這幾年的局面。

不少東林黨人開始被起復,走上了高位。

錢謙益,周延儒等,都是因爲東林黨人的身份,再一次被朝廷起復。

當然,現在的周延儒因爲阻擊錢謙益入閣,已經和東林黨反目成仇,最起碼韓 p十分不喜歡他,但奈何崇禎看重他。

哪怕周延儒還沒有入閣,但很多人都覺得周延儒遲早會入閣。

通政司一收到薊鎮送來的告急折本,第一時間便給崇禎送了過去。

奴賊從薊鎮入關的事情實在太大,沒有人敢在這上面耽擱。

幹清宮內, 崇禎坐在桉頭後面批閱着下面送來的奏本。

和其祖父,父,兄,這三位帝王相比,沒有人比他更勤奮。

自登基後,每日都睡不到幾個時辰,整日都在伏桉處理着永遠處理不完的公務。

今年是他改元的第二個年頭。

已經習慣了帝王的身份。

這兩年他處理過的奏本中,內容最多的便是要錢要糧。

地方上發生大旱,地方官員送來求告的奏本要糧食賑濟災民,發了洪澇,當地官員同樣朝朝廷要錢糧賑濟。

還有什麼蝗災,地龍翻身,各式各樣的災情,除此之外,還有遼東的袁崇煥也是一個勁的要糧要餉。

反倒是他最想看到的關於虎字旗的事情,不管是山東還是北直隸的官員,都沒有這方面的奏本送上。

第二千四百六十九章 低頭第五百九十六章 談合作第二千二百五十一章 受潮的火藥第五十二章 隊伍來到虎頭寨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懷疑第七百零二章 陳忠來見第二千四百七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八百九十四章 城外莊子來人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認命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招安使者第十八章 同甘共苦第二千九百六十八章 姓江的人第四千一百一十二章 貪心的五老爺第七百三十二章 驅趕牧民第二千七百二十五章 人心惶惶的京師第八百六十五章 官軍兵敗第三百一十九章 範記商會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汗的不滿第五百三十三章 勸說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謀劃第二千三百零六章 捅奴賊菊華第二千四百八十九章 控訴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進攻第二千七百七十章第一千七百三十章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四十八章 徐家拿走了銀子第二千四百二十六章 兵駐聊城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第二千六百五十八章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總兵府的命令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布和的態度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求上門第五百九十三章 汪公公第二千九百三十五章 太上皇第二百八十七章 見李旦第二千三百零八章 遇敵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紅毛夷船隊來了第二千零八十章 鄭州被圍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叫城第八百四十一章 炮擊官軍第二千二百四十九章 偷家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第七百零五章 招待第二千零七十七章 河南巡撫人選第五十九章 矮腳虎之死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虎字旗大軍出現在蒙古大軍營地外第八百一十三章 避嫌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趕走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第一個主動站出來分田的人第四十五章 魯密銃第二千九百四十章 錢謙益府上第二千二百三十五章 多變的態度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輜重兵師第五十章 試銃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第四百三十三章 謀劃第三百一十二章 邊堡外被圍第二千零二章 活不下去的佃戶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好奇第二千九百四十七章 商量對策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入閣第四百四十五章 豁然開朗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第九百五十七章 楯車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大軍逼近大同鎮城第三千零二十七章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耳目第六十九章 貨留下,人滾蛋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送入大牢第一百六十九章 來自黃安的惡意第一百六十九章 來自黃安的惡意第二千七百四十三章 小皇子失蹤第二千零八十三章 一逃一追第二千七百三十一章 安鄉伯的順利之行第二千二百三十八章 出識身份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人回島上去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亂象之始請假書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接人第二千九百九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九百零一章 歸來第二千四百二十章 厚葬第二百零六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六百七十章 汗帳來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談論第二千一百六十二章 籌銀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人回島上去了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出逃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羅剎人的選擇第八百一十三章 避嫌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朱家和孫家的不同處置第二千二百一十五章 孔氏女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騎兵來援第四百二十五章第二千六百四十八章 周延儒分析虎字旗出兵的意圖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第四百零五章 請兵第五百二十一章 奧巴臺吉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繼位大典
第二千四百六十九章 低頭第五百九十六章 談合作第二千二百五十一章 受潮的火藥第五十二章 隊伍來到虎頭寨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懷疑第七百零二章 陳忠來見第二千四百七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八百九十四章 城外莊子來人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認命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招安使者第十八章 同甘共苦第二千九百六十八章 姓江的人第四千一百一十二章 貪心的五老爺第七百三十二章 驅趕牧民第二千七百二十五章 人心惶惶的京師第八百六十五章 官軍兵敗第三百一十九章 範記商會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汗的不滿第五百三十三章 勸說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謀劃第二千三百零六章 捅奴賊菊華第二千四百八十九章 控訴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進攻第二千七百七十章第一千七百三十章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四十八章 徐家拿走了銀子第二千四百二十六章 兵駐聊城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第二千六百五十八章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總兵府的命令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布和的態度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求上門第五百九十三章 汪公公第二千九百三十五章 太上皇第二百八十七章 見李旦第二千三百零八章 遇敵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紅毛夷船隊來了第二千零八十章 鄭州被圍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叫城第八百四十一章 炮擊官軍第二千二百四十九章 偷家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第七百零五章 招待第二千零七十七章 河南巡撫人選第五十九章 矮腳虎之死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虎字旗大軍出現在蒙古大軍營地外第八百一十三章 避嫌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趕走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第一個主動站出來分田的人第四十五章 魯密銃第二千九百四十章 錢謙益府上第二千二百三十五章 多變的態度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輜重兵師第五十章 試銃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第四百三十三章 謀劃第三百一十二章 邊堡外被圍第二千零二章 活不下去的佃戶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好奇第二千九百四十七章 商量對策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入閣第四百四十五章 豁然開朗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第九百五十七章 楯車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大軍逼近大同鎮城第三千零二十七章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耳目第六十九章 貨留下,人滾蛋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送入大牢第一百六十九章 來自黃安的惡意第一百六十九章 來自黃安的惡意第二千七百四十三章 小皇子失蹤第二千零八十三章 一逃一追第二千七百三十一章 安鄉伯的順利之行第二千二百三十八章 出識身份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人回島上去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亂象之始請假書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接人第二千九百九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九百零一章 歸來第二千四百二十章 厚葬第二百零六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六百七十章 汗帳來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談論第二千一百六十二章 籌銀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人回島上去了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出逃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羅剎人的選擇第八百一十三章 避嫌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朱家和孫家的不同處置第二千二百一十五章 孔氏女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騎兵來援第四百二十五章第二千六百四十八章 周延儒分析虎字旗出兵的意圖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第四百零五章 請兵第五百二十一章 奧巴臺吉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繼位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