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躊躇滿志(三)
魏忠賢急忙問道:“那個,那個,你好好說話,這個官職怎麼啦?有什麼不妥嗎?是個什麼章程?”
熟悉朝廷典制的崔呈秀點點頭道:“皇上如此授職,不妥的很啊。廠公您且聽我給您一一道來,您先看這個正職,一共兩個,一個是南京兵部尚書。廠公,咱們大明和當年的大遼一樣,行得是兩京制。當年成祖北遷的時候,南京六部依然被保留了下來,而且這六部也有尚書、侍郎、各司,品秩也和北京這邊相似。唯一區別是管轄範圍不同,他們主要管的南直隸下轄的十四府,行文也多是加上南京某部字樣。這南京歷來是用來安排朝中年老和被排擠官員的地方,所以自然是不能和北京六部相比。可其中也是有實權的,一個是戶部,一個是兵部,這南京戶部是南方諸省稅款解送之地,而兵部則更是掌握南直隸下屬的49衛,那名義上可是近二十萬大軍啊!加右副都御史到是應有之意,可這欽命總督南直隸、浙江、江西各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兼東南海上關防、礦稅監事的職務權限就太大了。”
魏忠賢一聽眼珠子都直了:“這個怎麼說,怎麼說,你別賣關子,快點說啊!”
“是,廠公,你且看這個職務,簡單點說並不是一個總督的位置,而是三個總督。首先是管轄南直隸十四府以及浙江、江西兩省地方的總督,這個總督本身也不算什麼,畢竟到了南邊,還有留守勳貴和留守太監在。可如果加上前頭那個南京兵部尚書,那這個張振嶽就一躍成爲可以對抗留守太監和留守勳貴的存在了。到時候操江水軍固然是牢牢握在留守勳貴手中,可這四十九衛兵馬就保不齊了。最主要是有這個總督頭銜,他張振嶽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插手地方軍政事務,怕是浙江巡撫和江西巡撫也奈何他不得了。”
魏忠賢聽到這裡臉色變得一片鐵青,姥姥,眼下朝廷在外最大的官就是薊遼督師,也是今上天啓帝發明首創的職務,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這個職務給擱置了。結果還沒消停了,張振嶽居然撈了個不是督師卻勝似督師的職務,這不是又要折騰自己嗎?
他努力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緒:“那接下來兩個總督是什麼?”
崔呈秀指着手抄繼續道:“一個是東南海關總督,以前也沒這個職務,從字面看,似乎是掌握海防的職務。另一個是東南礦稅總督,從地域上看,是把浙江、南直隸、福建、廣東四省沿海的關防和外加江西的礦監、稅監都划過去了。廠公,這是從司禮監的嘴裡搶食啊!這些可都是撈銀子的職務啊!”
崔呈秀是真的有些嫉妒了,自己在朝中混了那麼多年的清流,拼着自己的清名不要,投靠眼前這個死太監,也才混到了工部尚書加左都御史的職務,可眼下這個張振嶽,不過二十出頭,居然得了二品大員,而且還是封疆大吏,你讓崔呈秀如何好想,就算是倖進也未免過了吧?
不成想,魏忠賢聽到這裡居然沒生氣,反而笑了。
“廠公爲何發笑?”崔呈秀很是不解的問道。
魏忠賢搖搖頭道:“我當是皇上給這小子潑天的富貴呢?合着半天皇上是要派他去捅馬蜂窩啊!哈哈哈,咱們的皇上是越來越厲害了。”
見崔呈秀越發糊塗的樣子,魏忠賢才很是得意的道:“這橫着豎着不是要搞什麼東南王,而是派這傻小子下去替皇上,替朝廷撈銀子了。老崔你想想看,過去一年,咱們通過設在東南的礦監、稅監攏共收上來多少銀子,他媽的居然連一百萬兩都不到,就這咱們還把江南士紳都得罪光了。可皇上不滿意啊,這遼東兵事要銀子,是陝西賑災要銀子,這修三大殿還是要銀子,皇上是真缺錢了。”
“可這稅監、礦監劃拉過去了,咱們可就少了一個進項了,廠公。”崔呈秀小心提醒道。
魏忠賢笑道:“這有什麼關係,橫豎也就那麼點錢,咱家還巴不得有這麼個人去江南捅捅馬蜂窩了。原本咱家以爲打倒了東林就能號令天下了,現在看來,這東林是很難滅的了,光是這江南士紳在那裡撐着,他們就隨時可以死而復燃。既然皇上派這個張振嶽去對付江南士紳,那我們還有什麼不爽的?老崔,你記着,咱們不但不能扯後腿,相反,咱們還得支持這個張振嶽,讓他去跟江南士紳打官司。別一個回合就給砸趴下了,那就沒味道了。”
崔呈秀這才恍然大悟:“廠公放心!兒子明白!”(崔呈秀雖然認魏忠賢爲乾爹,可是一般場合都按照魏忠賢要求稱呼廠公)
魏忠賢突然又笑道:“只怕皇上這份詔書一出,那些清流就要跳腳了,估計這個張振嶽和咱家見面他是不敢的,可爲了順利上任他定然會給咱家送份厚禮達個人情的。”
果然,次日,天啓六年七月一日大朝會,這份詔書一出,滿朝譁然。。。
張振嶽可是平生第一次參加大朝會,他看着黑壓壓的官員的烏紗帽就覺得一陣心情激動。可惜他還沒激動幾下,等到王體乾把天啓帝的詔書一宣讀完,他自己就如同雷擊一般傻了。他到不是立刻明白自己這個官職權力有多大,而是驚訝於自己的職務怎麼這麼多啊?
有明一代,地方官員到不是沒有過如此牛B的兼職,比如嘉靖年間的張經,那就是實打實的的六省總督,他的結局是被咔嚓了。還有一個就是崇禎皇帝手上的楊嗣昌,也是六省總督,最後的結局是服毒自盡。奶奶的,貌似都沒好下場。
由於是大朝會,在京官員均可參加,所以還沒等張振嶽回過神來,就有一個身穿五品官員鼓起勇氣鏗鏘有力的喊道:“臣吏部文選司郎中範景文請陛下收回成命,並誅殺奸臣張明德於午門,以振朝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