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蒙古攻略

但他既然是偵緝總管,地位自然非同凡響,可以說是海北軍真正的大人物,有些時候他一句話就決定了很多人的生死,甚至在提拔任用的過程之中,他一句話就能把事情給徹底攪黃了。

甚至連單獨與柳鵬談話這種海北軍內部稱爲“面聖”的大事,蕭夜也覺得不稀罕,他作爲情報總管經常要同柳鵬單獨彙報,早已經是司空見慣了,但是今天這種大場面仍然是讓蕭夜隱隱覺得十分刺激。

正如史欽明所說的那樣,他已經聽到風聲,今天接見他的可不僅僅是柳鵬與姚廠公兩人而已。

柳鵬是海北軍的第一號人物,而姚廠公則是蕭夜的恩主,沒有姚廠公就沒有現在的蕭夜。

他們倆一起找蕭夜談話肯定是有大事發生,何況現在聽史欽明與其它方面的風聲來看還不僅僅是柳鵬與姚廠公一起來找自己談事。

但是蕭夜真正進去以後,雖然心理早有預期,但還是這非同凡響的陣容給嚇着了,海北軍與海右會的大人物幾乎都到了不說,甚至連柳鵬的妻妾都到得特別齊,至少江清月、谷夢雨、張玉蟬、魏瑜君都到了,至於鍾羽正、沈濱、楊觀光這些大人物就更不在話下了。

這到底是出了什麼大事了?

看到這樣的華麗陣容,蕭夜第一時間就擺正了自己的位置:“柳少,聽說您找我有要事相商!”

柳鵬卻是苦笑了一句:“本來只是家中女人家胡鬧而已,但是事關重大,所以想請蕭總管過來一起幫忙拿個主意!”

柳鵬說得客氣,但是蕭夜卻是不敢馬虎:“柳少既然定下了主意,不必這般大張旗鼓,只要您一句話,我們偵緝系統馬上行動起來,絕對沒有什麼問題!”

柳鵬卻是笑了起來:“先不急,先見見陳慶亮先生!”

柳鵬這麼一說,蕭夜才注意今天參加會議的人員之中確實有陳慶亮的身影:“陳相公,久仰大名。”

對於陳慶亮他可以瞭如指掌,因爲這次陳慶亮的背景審覈就是他主持的。

有人戲稱陳慶亮被“大明第一個從賊的新科進士”,因爲投奔海北鎮的老進士可不僅僅是一個鐘羽正,早就輪不到陳慶亮了。

但是這麼一個前程看好的副榜進士放棄出仕的機會不遠萬里跑來投奔海北軍,柳鵬當然就要弄清楚陳慶亮的底細才能放心使用,而蕭夜就具體主持了對陳慶亮的背景審覈,走訪了好幾百人翻閱了無數資料終於把他的底細都掏個乾乾淨淨。

雖然外面都說陳慶亮是河南新科進士,但是這與實際情況差距極大,且不說陳慶亮只是副榜進士,而且陳慶亮實際也不是河南人,只是祖籍河南開封府,他們家族自洪武年間已經入了軍籍遷居遼東,永樂年間成爲鐵嶺衛軍士,不過鐵嶺陳氏與開封陳氏的聯繫一直沒斷通。

從永樂年間到萬曆的兩百年間,陳氏家族一直頑強在鐵嶺這塊土地生存着,自嘉靖之後鐵嶺陳氏不斷有上升的趨勢,不但出了好幾位生員,陳慶亮更是在萬曆四十三年成爲遼東舉人,眼見陳氏家族蒸蒸日上就能成爲遼東數得着的名門望族。

但是萬曆四十七年建奴攻破鐵嶺衛,不但打徹底破了陳氏家族的上升勢頭,而且陳氏一族遭受了滅門之禍,一家三十七口死於建奴刀口之下,連陳慶亮的一妻二子都死於鐵嶺之屠。

陳慶亮先是躲在屍堆中逃過了一劫,接着又帶着幼子僥倖逃回河南開封老家,開封老家的陳氏族人趕緊把陳慶亮收容了下來。

當然開封陳氏之所以把陳慶亮收容下來並不是因爲血緣關係或是好心,而是看上陳慶亮的舉人招牌,如果陳慶亮沒有功名只是吃閒飯的或許就會被開封陳氏拒之門外。

開封本地縉紳也對陳慶亮十分客氣,畢竟陳慶亮在遼東已經中了舉人,就是考進士也不會擠佔河南本地的名額,所以陳慶亮纔有機會在天啓二年再次進京趕考。

但是還是沒考中了進士,還好主考官看到是遼東出身,現在遼東風雨飄零,舉人十不存一,所以對他特別照顧,給了他一個副榜進士的位置。

只是副榜進士跟進士完全是兩回事,加上陳慶亮家破人亡卻無力復仇,只能在困守開封做個塾師,等到天啓三年海北軍攻克復州的消息傳到開封以後,陳慶亮下定決心帶着家中唯一的幼子趕來投奔柳鵬。

而柳鵬對於萬里來投的陳慶亮也是格外厚愛,雖然明明知道陳慶亮只是個副榜進士,但是給出的待遇卻比真正的進士相公還要好,而現在柳鵬顯然是準備讓陳慶亮擔當大任了,陳慶亮自然十分興奮:“多謝蕭總管誇獎,這件事咱們倆還得精誠合作,把事辦得十全十美。”

蕭夜當即笑了起來:“柳少有交代我哪敢含糊,只是這一回是要辦什麼事情?”

陳慶亮還沒說話,柳鵬已經說了:“這次陳先生是準備代我出使蒙古,這件事非得蕭總管幫忙不可。”

一聽說陳慶亮要出使蒙古,蕭夜已經明白過來了。

他知道陳慶亮出自鐵嶺陳氏,而鐵嶺、開原向來是大明與蒙古互市的地方,鐵嶺難民都說鐵嶺陳氏發跡之後曾經深度介入大明對蒙古的貿易之中並且大獲其利,甚至在蒙古有很多合作了幾十年的老朋友。

因此他當即問道:“陳先生是準備去聯絡蒙古?我們這邊沒問題,保證無條件配合。”

雖然在偵緝系統的佈局中,遼東與山東是兩個最重要的方向,蒙古只是一個次要方面,蕭夜在蒙古地區運用的情報人員只有小貓三兩隻而已,甚至比駐朝鮮的情報人員還要少,但是現在復州前線處於僵持狀況,蕭夜也準備在蒙古開闢第二條戰線。

只是柳鵬卻是搖了搖頭說道:“光是聯絡蒙古哪用得這麼大張旗鼓!”

今天不但海北軍與海右會的大人物都到場,甚至連柳鵬家裡的女兒家都來了四五位之多,柳鵬甚至讓魏瑜君親自記錄,蕭夜就知道這次非同凡響,他當即問道:“那柳少的意思是?”

柳鵬當即說道:“現在建奴不敢向復州進攻,但是我們也拿不下海州、蓋州或是鎮江,在這種情況下凡是建奴的敵人我們都要聯繫……”

建奴的敵人除了大明之後,還有朝鮮、蒙古諸部以及女真內部殘存的敵人如舊葉赫部衆,但是這些建奴宿敵之中除了朝鮮之外,偵緝系統並沒有多少運用的棋子,尤其以蒙古方向爲甚,因此蕭夜當即試探地問了一句:“柳少是說林丹汗?”

柳鵬卻是沒有正面回答蕭夜的問題,而是繼續問道:“現在建奴已經收編不少蒙古騎兵了吧?蕭總管,建奴手下有多少蒙古牛錄?”

蕭夜當即說道:“如果把蒙古三旗算進來的話,至少有五十個蒙古牛錄,如果再把一些聽從建奴調度的蒙古部族算進來的話,應當有六七十個牛錄甚至更多,但是建奴的頭號大敵是林丹汗!”

林丹汗號稱是三十萬蒙古之主,手下號稱有十幾萬鐵騎甚至數十萬騎兵,雖然有所誇大,但卻是蒙古人之中的頭號實力派,但是柳鵬卻是搖了搖頭道:“我們有什麼實力跟朝廷爭取林丹汗?林丹汗雖然是建奴頭號強敵,但是我們的本錢很有限啊!”

那邊陳慶亮也說道:“何況林丹汗與老奴一樣狼子野心,我們萬萬不可忘記海上之盟與宋蒙之盟的教訓,絕不能先去一女真又引來了數十萬蒙古大軍,前車之鑑要引爲鑑啊!”

蕭夜已經明白過來,雖然林丹汗是蒙古諸部之中的頭號實力派,但問題就在於他既然是蒙古的頭號實力派,隨時有尾大不掉的危險甚至直接反噬海北軍,海北軍即使不向林丹汗提供支援僅僅是與林丹汗結成聯盟就能對林丹汗統一蒙古諸部的行動提供巨大無比的幫助。

何況既然要林丹汗聯盟肯定不能口惠而實不至,到時候海北軍提供的一切資源隨時可能被林丹汗用來對付海北軍,而蕭夜當即問道:“柳少是說科爾沁、喀爾喀、內咯爾咯等部?”

柳鵬點了點頭說道:“建奴現在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拉攏他們,聽說是隔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我們絕不能讓建奴如願,讓這些蒙古騎兵爲建奴所用。”

林丹汗既然號稱三十萬蒙古之主,正企圖重建成吉思汗的宏圖偉業強化中央集權統一全蒙古,對待他的敵人自然不可能是和風細雨,所以大量與林丹汗處於敵對狀況的蒙古部落在被林丹汗的壓力與建奴的拉攏下被迫投向了建奴,這正是眼下建奴麾下逾萬蒙古騎兵的主要來源。

不管是所謂蒙古三旗還是八旗內部的蒙古四十牛錄,他們都是林丹汗的真正敵人,而建奴也在全力爭取林丹汗的這些宿敵,並不斷出兵擊敗接近林丹汗的蒙古部族,而對海北軍來說蒙古中間地帶上的這數萬騎絕不能被林丹汗與建奴吞併。

第731章 舉人從賊第994章 勁敵第402章流民第1072章 又一根稻草第97章小恩小惠第214章內牛錄第942章 駐軍與築城第685章 美人如玉第372章調虎離山第456章遼東米豆第188章太原王家第329章:買路錢第1107章 罪大惡極第1028章 恩義已絕第36章兩百卷紅顏麗人第1095章 九蓮菩薩第504章龍口告急第529章好貨色第308章衡府儀衛司第983章 阿巴亥的眼光第394章絕收第956章 菸葉攻勢第862章: 聯姻第382章東良海口第656章科爾沁福晉第709章 真正天命第383章多活數百人第225章都知監故事第618章:言辭激烈第1016章 靠不住第786章 各有各的如意算盤第875章 鄭芝龍第815章 我有了第859章 共進退第242章海砂第840章 雜號總兵第980章 援兵兩百人第589章肥料革命第933章 死不足惜第1130章 衡監國第892章 鄧玉函的到來第480章只能指望強盜第1133章 最初的夢想第1107章 罪大惡極第747章 封王之功第925章 天命在我不在金第94章簡單粗暴第519章識時務第52章預備倉第39章丁宮的刮目相看第13章老賊用心第661章意志的戰鬥第672章當世周處第347章碧霞元君第938章 以牙還牙第879章 曲線救國第150章刀山火海都去得第533章個三個小女人第178章海上巡防隊第325章臨時哨所第596章蓋州第206章陳別雪第288章推出去第101章湯家老店第1058章 船要沉了第107章柳鵬的底細第268章再幹三年第259章姚玉蘭的機遇第1043章 鋼鐵與煤第1000章 打硬仗第1155章 不合適的建議第309章聶遠第965章 告喪第1142章 六千決勝第84章我說了算第415章鬥米三錢第250章秋糧的問題第652章第一次碰撞第287章倉副使第425章朱橋驛的經營第487章:哭秦廷第1053章 殿下第773章 官莊第410章不戰自潰第858章 風暴第784章 海北萬勝第207章千金之賞第706章 兩紅旗與鑲藍旗第73章狐假虎威第194章不取分文第426章昌邑第763章 盟劍的用處第451章東萊太史慈第716章 設縣之害第196章徽寧商幫第533章個三個小女人第225章都知監故事第1143章 伏兵第123章國人皆曰可殺第922章 不影響大局
第731章 舉人從賊第994章 勁敵第402章流民第1072章 又一根稻草第97章小恩小惠第214章內牛錄第942章 駐軍與築城第685章 美人如玉第372章調虎離山第456章遼東米豆第188章太原王家第329章:買路錢第1107章 罪大惡極第1028章 恩義已絕第36章兩百卷紅顏麗人第1095章 九蓮菩薩第504章龍口告急第529章好貨色第308章衡府儀衛司第983章 阿巴亥的眼光第394章絕收第956章 菸葉攻勢第862章: 聯姻第382章東良海口第656章科爾沁福晉第709章 真正天命第383章多活數百人第225章都知監故事第618章:言辭激烈第1016章 靠不住第786章 各有各的如意算盤第875章 鄭芝龍第815章 我有了第859章 共進退第242章海砂第840章 雜號總兵第980章 援兵兩百人第589章肥料革命第933章 死不足惜第1130章 衡監國第892章 鄧玉函的到來第480章只能指望強盜第1133章 最初的夢想第1107章 罪大惡極第747章 封王之功第925章 天命在我不在金第94章簡單粗暴第519章識時務第52章預備倉第39章丁宮的刮目相看第13章老賊用心第661章意志的戰鬥第672章當世周處第347章碧霞元君第938章 以牙還牙第879章 曲線救國第150章刀山火海都去得第533章個三個小女人第178章海上巡防隊第325章臨時哨所第596章蓋州第206章陳別雪第288章推出去第101章湯家老店第1058章 船要沉了第107章柳鵬的底細第268章再幹三年第259章姚玉蘭的機遇第1043章 鋼鐵與煤第1000章 打硬仗第1155章 不合適的建議第309章聶遠第965章 告喪第1142章 六千決勝第84章我說了算第415章鬥米三錢第250章秋糧的問題第652章第一次碰撞第287章倉副使第425章朱橋驛的經營第487章:哭秦廷第1053章 殿下第773章 官莊第410章不戰自潰第858章 風暴第784章 海北萬勝第207章千金之賞第706章 兩紅旗與鑲藍旗第73章狐假虎威第194章不取分文第426章昌邑第763章 盟劍的用處第451章東萊太史慈第716章 設縣之害第196章徽寧商幫第533章個三個小女人第225章都知監故事第1143章 伏兵第123章國人皆曰可殺第922章 不影響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