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四七五章 高考出世

好嘛,兜兜轉轉的,話題又回到了最初的原點,今年秋闈的舉辦。就彷彿剛纔幾人談論的好像是廢話一樣,不過事實當然不是如此,就連剛加入進來的孫承宗都不這麼認爲。

重新修改儒家經典,從前人的註解當中截取精華,以及符合當世的發展的言論,這等於是國家統治理念和標準的改變,怎麼能說是廢話呢。

在治國指導思想這等根本問題上大臣高度統一後,三人終於有心思坐下來討論科舉這等技術性的問題了。

其中,孫承宗雖然現在是武臣了,但他骨子裡還是個文人,對自己曾經經歷的科舉,也是很關心的。

“陛下,老臣以爲,上一屆科舉殿試的分科考試很好,如今帝國部門大增,各個部門的專業性也有所增加,尤其是大都督府,更是求賢若渴,地方城防軍和中央四總部都需要很多,不若今年的科舉從秋闈開始,分科考試?”孫承宗率先開口道。

當初大都督府分了五千對軍事略有涉獵的進士和舉人,夯實了整個野戰軍的基礎建設,提升了整體的文化素質,到今年,整個野戰軍戰士基本能夠實現常用語的讀寫,和這些人是分不開的。

尤其是這次,整個大明,所有行省,全部同一時間實行衛所軍制改革,這些進士和舉人才是中堅力量,朱由校最初帶出來的八百羽林,只是上層管理,真正辦事的,還是這些人。

正因爲有了這五千人,朱由校纔敢放心大膽的實行,有了事先的規劃和樣本,加上高素質的執行者,軍改看起來聲勢浩大,其實比土改要容易的多。

孫承宗預計,在天啓四年底,全國就可以完成土改,每個省都組建起五萬人的城防軍,完成新的軍事體制建設。

正因爲從中受到的利益如此大,他才建議分科考試,甚至深入到舉人階層,反正到時候都是賜予進士和舉人功名,考試的內容反倒不那麼重要了,同樣的地位,同樣的待遇,同樣的升遷,只是工作內容不同,只要是官,具體的形式大明人不會在意。

“陛下,老臣以爲不妥。”不過,徐光啓卻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天啓二年陛下下旨,讓天下所有舉人都來京師參加殿試,而後全部徵召了所有的五萬名舉人,此時天下間,除了年邁之外,並無任何一名閒賦在家的舉人。”

說到這裡,徐光啓有些怪異的看了眼皇帝,前宋三大問題之一就是冗官,然而,前宋科舉不如大明發達,人數也不及大明,陛下這五萬人一徵召,從官員數量上來說,已經是遠超前宋了,甚至地方還大量徵收了很多秀才作爲行政力量不足的補充,然而就算是這樣的情況下,各地還是頻頻傳出人手不足的問題。

老師不足,警力不足,鄉鎮的官吏不足,執法人員不足,御史不足,法官不足,這樣的問題經常被底下的知府縣令反應上來,讓徐光啓十分頭疼,全天下的舉人都已經徵召了,人手再不夠,從哪裡補充?

天下讀書

人遠勝於前朝,然而卻人手不足,遠無冗官的問題,真是奇哉怪哉。

收回自己的眼神,徐光啓繼續說道,“故而,此時在秋闈之前,是沒有人報名參加春闈的。只有等秋闈結束,除了成績,定了舉人功名,纔有人蔘加來年的春闈。今年參加秋闈的這些秀才,大部分都是新科秀才,年紀都很小,若是陛下分科考試,考察其他內容,怕是以他們的閱歷和學習時間,沒有這個精力涉獵其他。”

整個大明,以朱由校的權力分散和專一程度,五萬舉人是根本不夠的,大量年紀較大,成熟穩重的秀才也被徵召了進去。反正以大明最新的規定,秀才、舉人、進士三種功名雖有高下,但並不影響仕途的升遷,若是有能力,就算做到首輔又如何。

這樣的規定很是打動了一些屢試不第的秀才,讓他們積極投入到了官場當中,勤勞刻苦的辦事。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快就涌現出來一大批的優秀人才,而其中最突出的一個,已經做到了縣令的位置,他接任的,正是閻應元空出來的鄆城縣令職位。

而少了這些用時間和閱歷堆積學問深度和廣度的老秀才,新科秀才們在朱由校這樣廣泛考試範圍下,真的不可能有多少脫穎而出,到時候還得全部擠到類似考察儒家經典的明文科去。

這就和朱由校的想法背道而馳了,更不要說,明文一科錄取的人數還有限。

“這的確是個問題啊!”朱由校深思道。

看到皇帝這個表情,徐光啓忍不住道,“明年九月就要秋闈了,距今也不過還有十個月的時間,有點短了,怕是舉子們沒有這個時間學習,倘若是今年上半年就發佈公告,他們還有些時間去尋找課本學習。”

這話讓朱由校老臉一紅,上半年他在歸化城時,的確受到了徐光啓詢問科舉的奏摺,只是當時牽涉到了土改問題,而且他也要帶領大軍進逼女真,沒有時間去思索這個問題,故而就扣下了奏摺,打算安定後在想,但是哪想到,直到他回京後都沒想起這個事來。

直到這次徐光啓突然問起來,他纔拿出來討論一二,甚至還引來了孫承宗。

朱由校臉皮厚,只是紅了下就好了,不過卻沒有接話,難道要他直接懟道,老子把這個事情忘了。

“那秋闈就不搞分科了,如去年一樣,春闈搞吧。”孫承宗考慮了下,也改了自己的建議。

“春闈…….到時候都不知道能有幾個來參加的舉人,不知道錄取的進士夠不夠填補官員缺口的。”徐光啓幽幽道,語氣中滿是擔憂。

不過這也的確如此,除了少數自信的,或者是來體驗貢院考試氣氛的,大部分舉人都不會第一次就參加春闈,而是會等幾年,鞏固下學問在參加。少了歷年積累的舉人後,天啓五年的春闈到底有多少人來,的確值得擔憂,而且,還是以前從未曾有過的分科考試。

這些舉人恐怕會停留幾年,選好自己擅長的,喜歡的,然後花費

時間去學習。這麼想着,徐光啓頓時悲觀起來。

如今大明官場和以往可不一樣,一個地方,需要進士擔任的官職極多,都察院好幾個都御史的職位,大理寺也是,還有地方官府裡五個,地方城防軍也需要好多,按照以往一年才三百多個的錄取名額,根本不夠用。

而更悲哀的是,後年有沒有這麼多的舉人來參加科舉都還是個未知數。

這是一個擺在所有人面前的問題,被徐光啓點出來後,登時引起了朱由校的重視。

科舉好是好,但是畢竟持續了一千多年了,在朱由校如今這大量啓用官員的時期,其人才培養速度不夠啊。不,不應該是科舉不夠,而是教育力度不夠,無法產生足夠多的的學子倆參加科舉。

“還是學校私塾太少了,讀書人太少了,想要擴大錄取規模都不行。”朱由校點出了關鍵點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算今年陛下下旨建設學校,但也只是最基本的啓蒙教育普及,真正想要見到成效,怕是得在十來年後了。”徐光啓也跟着感慨,從來沒有這麼一刻,他覺得大明的讀書人太少了,以前的皇帝對讀書的投入也不夠。

“明年,明年內閣的重點放在教育的投入和建設上,書本,學舍,學生,老師,都要一次到位,從每個村莊開始,每個村莊視人口多少,派遣人數不等的老師去啓蒙。小學五年,中學五年,其中中學分爲初中三年,高中兩年。三級學校,層層遞進,十年之後,高中學習完畢,實行高考,成功通過者,授予秀才功名。”

朱由校閉目思索一下,然後睜眼,將自己的決斷說了出來。在高考一詞出口後,他似乎冥冥中感應到了,來自後世學子的怨念。

哆嗦!

忍不住打了個寒顫後,他接續說道,“秀才不分等級,通過高考者皆有,也不在賜予糧米等,不能免稅,其他見官不跪等則保留,秀才者除了可以繼續參加科舉外,而已可以到官府應聘經制吏,亦或者免試入百工學院,太醫院的醫學院學習,畢業後分配。”

高中之後的大學,朱由校暫時沒有建立,一是沒有這個級別的老師,二也是此時學問深度還沒到這個地步,自然科學沒到,而儒學,這麼多年來早就有了一套傳統,此時他強行改正也弄不好,得徐徐圖之。

後世公務員考試有國考省考之分,朱由校以後就打算將鄉試和會試弄成這樣,鄉試是省考,考出來的舉人由行省分配,錄取人數也由行省根據本省的需求而確定,當然,這個數額還得留出參加會試的名額來。

會試爲國考,考出來的是進士,由國家統一分配。而未來,大學則設立在高考之後,鄉試之前,教授的便是各種學科知識,包括科舉考試的內容。如此,高考、鄉試、會試三級正好決出三等功名,既兼顧瞭如今的科舉制度,也銜接了後世的大學制度。

至於好壞,朱由校不知道,暫且實行下去再說。

(本章完)

正文_第三三五章 兵種革新正文_第一章 紫氣東來!正文_第一六五章 帝國日報正文_第六十九章 皇太孫是什麼正文_第四八四章懵逼的家光正文_第八十章 好整以暇正文_第二四六章 鬧劇般的收場 4正文_第一二四章 匕見正文_第一一四章 密謀正文_第四六四章 大劇院正文_第一七四章大動6正文_第二八六章 上元節4正文_第二七一章 冬至大朝5正文_第三八零章 截殺1正文_第三六七章 代價正文_第二八九章 痛如刀絞正文_第四十二章 天子咆哮正文_第三五八章 政令之要正文_第四零四章 雲南沐家正文_第三一一章 報紙發家正文_第四百零一章 傳令正文_第二八九章 痛如刀絞正文_第四七八章 整風運動正文_第四百三十二章 瞭解情況正文_第四五二章 膽大包天閻應元正文_第一九三章 會獵女真13正文_第四九三章 日本國王正文_第三六六章 宮內正文_第一六五章 帝國日報正文_第一三九章 散播正文_第四四七章 會盟正文_第二八九章 痛如刀絞正文_第十章 五歲正文_第一七三章大動5正文_第二六零章 遼東行省正文_第四五九章 長公主正文_第二九八章 一張報紙正文_第一四八章 進京正文_第六十一章 駱養性正文_第一四五章 內府正文_第四六三章 新的表演正文_第三六五章 猜測正文_三三九章 國太小,心太大正文_第九十四章 萬曆四十八年 3正文_第三一四章 出關正文_第一百零三章 校場大閱正文_第四一六章 山東震動正文_第四十一章 振聾發聵正文_第二三一章 還要猶豫麼正文_第一三八章 辣手正文_第三四九章 大時代下的小民3正文_第三二四章 戰果6正文_第一二四章 匕見正文_第九一八章 會獵女真18正文_第二七九章 考試科目正文_第九十六章 集結正文_第一七五章 歷史慣性正文_第二十九章 蝴蝶效應2正文_第四六四章 大劇院正文_第四十章 出擊正文_第一七六章 江南正文_第三零九章 天心即人心正文_第二零七章 陳子壯正文_第二一七章 天授啊!正文_第四百二十一章傳國璽正文_第四三三章 徐家進士正文_第四九三章 日本國王正文_第四零八章又一年正旦朝會正文_第三四五章 都很滿意正文_第三二八章 安臥遼東正文_第一七一章 大動3正文_第九十四章 萬曆四十八年 3正文_第四七四章 修書,定儒門正統正文_第五十八章 長工正文_第八十一章 死戰不退!正文_第二八五章 上元節3正文_第一三九章 散播正文_第四五一章 動盪正文_第三十七章 弟弟妹妹2正文_第四七三章恨陛下晚生兩百載正文_第二八八章 內府劃分正文_第三七四章 農民、地主正文_第二八二章 潛邸家宴正文_第四九二章 裂土分茅正文_第四一零章 軍事會議2正文_第一五零章 朵頤天下正文_第五十三章 進宮正文_第四二三章 陛下沒說正文_第四十五章 出籠正文_第一章 紫氣東來!正文_第二八七章 大都督正文_第三十三章 禁足正文_第一百零七章 行動正文_第八十四章 罰正文_第四五五章 會盟1正文_第一八三章會獵女真3正文_第一百零七章 行動正文_第一百零五章 應對正文_第三零一章 致仕1正文_第一九三章 會獵女真13
正文_第三三五章 兵種革新正文_第一章 紫氣東來!正文_第一六五章 帝國日報正文_第六十九章 皇太孫是什麼正文_第四八四章懵逼的家光正文_第八十章 好整以暇正文_第二四六章 鬧劇般的收場 4正文_第一二四章 匕見正文_第一一四章 密謀正文_第四六四章 大劇院正文_第一七四章大動6正文_第二八六章 上元節4正文_第二七一章 冬至大朝5正文_第三八零章 截殺1正文_第三六七章 代價正文_第二八九章 痛如刀絞正文_第四十二章 天子咆哮正文_第三五八章 政令之要正文_第四零四章 雲南沐家正文_第三一一章 報紙發家正文_第四百零一章 傳令正文_第二八九章 痛如刀絞正文_第四七八章 整風運動正文_第四百三十二章 瞭解情況正文_第四五二章 膽大包天閻應元正文_第一九三章 會獵女真13正文_第四九三章 日本國王正文_第三六六章 宮內正文_第一六五章 帝國日報正文_第一三九章 散播正文_第四四七章 會盟正文_第二八九章 痛如刀絞正文_第十章 五歲正文_第一七三章大動5正文_第二六零章 遼東行省正文_第四五九章 長公主正文_第二九八章 一張報紙正文_第一四八章 進京正文_第六十一章 駱養性正文_第一四五章 內府正文_第四六三章 新的表演正文_第三六五章 猜測正文_三三九章 國太小,心太大正文_第九十四章 萬曆四十八年 3正文_第三一四章 出關正文_第一百零三章 校場大閱正文_第四一六章 山東震動正文_第四十一章 振聾發聵正文_第二三一章 還要猶豫麼正文_第一三八章 辣手正文_第三四九章 大時代下的小民3正文_第三二四章 戰果6正文_第一二四章 匕見正文_第九一八章 會獵女真18正文_第二七九章 考試科目正文_第九十六章 集結正文_第一七五章 歷史慣性正文_第二十九章 蝴蝶效應2正文_第四六四章 大劇院正文_第四十章 出擊正文_第一七六章 江南正文_第三零九章 天心即人心正文_第二零七章 陳子壯正文_第二一七章 天授啊!正文_第四百二十一章傳國璽正文_第四三三章 徐家進士正文_第四九三章 日本國王正文_第四零八章又一年正旦朝會正文_第三四五章 都很滿意正文_第三二八章 安臥遼東正文_第一七一章 大動3正文_第九十四章 萬曆四十八年 3正文_第四七四章 修書,定儒門正統正文_第五十八章 長工正文_第八十一章 死戰不退!正文_第二八五章 上元節3正文_第一三九章 散播正文_第四五一章 動盪正文_第三十七章 弟弟妹妹2正文_第四七三章恨陛下晚生兩百載正文_第二八八章 內府劃分正文_第三七四章 農民、地主正文_第二八二章 潛邸家宴正文_第四九二章 裂土分茅正文_第四一零章 軍事會議2正文_第一五零章 朵頤天下正文_第五十三章 進宮正文_第四二三章 陛下沒說正文_第四十五章 出籠正文_第一章 紫氣東來!正文_第二八七章 大都督正文_第三十三章 禁足正文_第一百零七章 行動正文_第八十四章 罰正文_第四五五章 會盟1正文_第一八三章會獵女真3正文_第一百零七章 行動正文_第一百零五章 應對正文_第三零一章 致仕1正文_第一九三章 會獵女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