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腳底抹油

新年快樂,鼠年大吉!

……………

當天的晚膳,是在揚州鹽商王崇義家用的。王家是大明僅有的兩家聖綱鹽商之一,王崇義的三弟又是河南布政使王崇古,豐盛自不必說。只是蕭墨軒心裡裝着事兒,臉上又得強作歡顏,那些美味佳餚進了嘴裡也是索然無味。

等回了驛館,左思右想,覺得有幾分窩囊。可翁大立,鄭必暢和羅龍文都在揚州,自個也不好先行離開,一身的力氣竟似沒地方使。於是只盼着蕭四能快些到杭州,見了譚綸,興許會有些交代。

翁大立也住在驛館裡,離蕭墨軒住的地方並不遠。這時的他,也是輾轉反側。

鄭必昌要的糧,到底是該借還是不該借。看眼下的情形,若是借,只怕便是和裕王爺對着幹。裕王爺是大明朝的儲君,即使不爲自己想,也得爲自個的子孫想想。可若是不借,看鄭必昌焦急的樣子,浙江的災民八成已經斷了糧,那可是人命關天的事情,況且事後說不定還在嚴閣老那裡交代不過去。

在牀上直翻到了天邊發白,翁大立纔算拿定了主意。既然誰都得罪不起。那……只有自己腳底抹油了。

“各位大人,翁撫臺吩咐下官和各位大人說一聲,南京那邊來報,說是水後出了疫病,翁大人擔心波及京都,已經先行趕回去了。”等天亮之後,蕭墨軒等人剛用過早膳,揚州知府盛儀便欠身上前說道。

“啥?他回南京去了?”鄭必昌火燒屁股般的跳了起來,他走了,自己借糧的事兒找誰去。

“鄭大人回去了?”蕭墨軒聞言心裡卻是一喜。

“今個就由下官陪着幾位大人吧。”盛儀又欠身笑道。

“哎,不用。”蕭墨軒不等鄭必昌和羅龍文開口,先站了起來,“既然翁大人已經趕回去處理水災的事宜了,我等若仍只在此遊樂,豈不有負聖上所託。”

“那……”盛儀遲疑的看了看羅龍文,又看了看鄭必昌。

兩人本來倒還想說兩句,可卻被蕭墨軒先搶了話,一頂大帽子扣了下來,大的可以壓死半條人命。

“那……鄭大人,我們是不是先把這些糧,給運到杭州去?”羅龍文略有些遲疑的看了看鄭必昌。

事到如今,鄭必昌想不答應也不行了。若是賑災的糧再不到浙江,只怕真的會亂起來。咬了咬牙,點了點頭。

就在蕭墨軒他們一行人剛登上船的那一會,蕭四也拿着張居正的親筆信箋走進了在杭州的浙江按察使司的大門。

………………

賑災船隊駛出邗溝,進入長江,一路正是順水。掛起船帆,上百條船一路疾馳,又轉進太湖,天黑前便就到了杭州。

鄭必昌在出發前已經派出了快船來報,所以等蕭墨軒一行人抵達杭州的時候,何茂才和譚綸等人已是候在了碼頭上。

“胡汝貞怎麼沒來?”羅龍文朝碼頭上看了一眼,並沒有看見胡宗憲的身影。

論公,他是欽差賑災使,嚴閣老面前的紅人;論私,自己和胡宗憲也有好幾年的交情。可眼下這碼頭上,卻實實在在沒有見到胡宗憲的身影。

“胡部堂想是忙於軍務,無暇來迎。”鄭必昌聽了羅龍文在問,心裡也是一動,看了看身邊的蕭墨軒,把話縮回去半句。

“哦,那他便忙他的吧,我們這些無事的人,怎好屈他的尊駕。”羅龍文鼻子裡哼出兩股粗氣,當先向船下走去。

“百姓可都安撫好了?”鄭必昌故意放慢腳步,扯過何茂才問道。

“那些個百姓不過是要糧,聽說朝廷賑災的糧船來了,也都散去了。”何茂才仍心有餘悸的說道。

“那就好。”鄭必昌鬆了一口氣,“下面的事可得盯緊點,切莫再鬧出事兒來。”

“我這裡自然是沒問題,只怕……”何茂才看了一眼走在前面的譚綸。

“錢糧帳冊都歸你布政使管,他也只能看看而已。”鄭必昌把腳步放的更慢些,“再說,那個姓蕭的愣頭青在浙江又呆不長。”

杭州官驛。

“哎呀,少爺,可把小的給想死了。”蕭墨軒剛踏進驛站大門,蕭四便大呼小叫的靠了上來。

“得得得,才這一天呢,少在這裝奉承。”蕭墨軒衝着蕭四揮了揮袖子。

“呵呵,少爺您說小的裝奉承可以,可裡邊有位爺的熟人,可真的是念着少爺了。”蕭四笑嘻嘻的回道。

“熟人?”蕭墨軒有些驚詫,自己在這杭州城裡似乎並沒有什麼親戚朋友之類,又從哪冒出來一個熟人?難道是前一個蕭墨軒認識的?

“難道我竟算不得熟人?”窗戶前轉出一攏綠色的官袍。

“元川?”蕭墨軒頓時有幾分驚喜,“你不是在淳安嗎?”

“別提了。”鄢盛衍無奈的搖了搖腦袋,和蕭墨軒一起走進屋裡坐下。

“我這到任才半個月,就遇見這事,還是百年難遇的大水。”鄢盛衍攤着雙手,臉上滿上苦悶。

“那元川不在縣裡忙着,怎生到了杭州?”蕭墨軒覺得,這個當口縣裡的幾個主要官員似乎不應該這麼閒着。

“我這不是要糧來了嘛。”鄢盛衍衝着蕭墨軒一笑,“見到子謙你帶着糧船來了,我也放心了,就更不急着了。”

“浙江的存糧都在杭州的官倉裡?”蕭墨軒順口問了一句。

“哪呢。”鄢盛衍搖了搖頭,“我們淳安的糧早就用光了,災民從前天晚上開始就斷了糧,全擠在縣衙門口前,我向縣裡的堂尊請了個命,說是來杭州要糧,其實也算是來躲一躲。”

“斷糧?省裡邊不給你們淳安調糧?”蕭墨軒猛然間聞到一絲異常的味道。

“省裡哪裡有糧,若有糧,也早就發了。”鄢盛衍擺了擺手,“十幾個縣的人,都在杭州等着你們來呢,連縣衙裡頭喝的都是野菜粥。跑到杭州指望能吃幾頓飽的,誰知道這驛站裡頭供的還是野菜粥。”

“戶部給我的案卷上,不是說浙江有糧十七萬石,足夠用上一個月嗎?”蕭墨軒沒想到浙江全省已經困到了這個地步。若是真到了這樣,那爲什麼鄭必昌還要在揚州呆上這許多天,就連今天來的時候,似乎都有幾分不情願。

第10章 千帆競流第32章 清風明月第7章 到底誰的錯第4章 香浴第45章 種葫蘆?第42章 皇家也有煩心事兒第39章 仙風第28章 影影影第50章 左右逢源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15章 如此立威?第32章 清風明月第15章 高拱的秘密第1章 二王入京第3章 迷糊第31章 兵者詭道第17章 又有喜事第5章 螟蛉義女第50章 暗戰第22章 真假倭寇第46章 分人情第9章 少年中國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39章 盡忠報國第7章 壓而制之第23章 是福是禍?第44章 認死理第31章 波中仙子第49章 黃雀在後第60章 雷耶斯的禮物第47章 興化之陷第16章 關外的動靜第17章 巨財第2章 小香蘭的心思第35章 迎頭棒喝第47章 東門亂第27章 本草序第32章 建戌金菊第40章 皇城劍影第18章 驕兵第28章 兄弟,絕不輸給你第44章 認死理第26章 出大事兒了第6章 黃梅時節第6章 危局第2章 膚潤如玉第68章 人以羣分第41章 一聲嘆息第48章 金殿鼓第49章 疑慮第33章 隱患第53章 寧波港的壓力第63章 有辱祖宗第56章 山外青山樓上樓第33章 談權論勢第7章 到底誰的錯第15章 心生二意第49章 御前武第35章 大明火德第20章 我想有個家第44章 認死理第46章 王命旗牌第53章 暗影潛行第33章 不信第42章 損招第2章 錢法之治第33章 不信第49章 黃雀在後第17章 又有喜事第30章 夕陽簫鼓第11章 飛騎南下第19章 美人倚闌第4章 香浴第50章 暗戰第40章 主動被動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24章 夜叉第16章 治世惟中第7章 野心第6章 黃梅時節第34章 初政第41章 交情菲淺第五十一章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19章 疑心漸起第33章 輸給了墨子第25章 又生變故?第9章 少年中國第26章 大事第31章 養身之道第4章 除夕紅第4章 春第17章 西湖釣魚第37章 俺答黃金史第26章 江南美女第37章 永康模式第58章 清晨的陽光下第33章 採菊之隅第11章 海上游戲第6章 上善若水
第10章 千帆競流第32章 清風明月第7章 到底誰的錯第4章 香浴第45章 種葫蘆?第42章 皇家也有煩心事兒第39章 仙風第28章 影影影第50章 左右逢源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15章 如此立威?第32章 清風明月第15章 高拱的秘密第1章 二王入京第3章 迷糊第31章 兵者詭道第17章 又有喜事第5章 螟蛉義女第50章 暗戰第22章 真假倭寇第46章 分人情第9章 少年中國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39章 盡忠報國第7章 壓而制之第23章 是福是禍?第44章 認死理第31章 波中仙子第49章 黃雀在後第60章 雷耶斯的禮物第47章 興化之陷第16章 關外的動靜第17章 巨財第2章 小香蘭的心思第35章 迎頭棒喝第47章 東門亂第27章 本草序第32章 建戌金菊第40章 皇城劍影第18章 驕兵第28章 兄弟,絕不輸給你第44章 認死理第26章 出大事兒了第6章 黃梅時節第6章 危局第2章 膚潤如玉第68章 人以羣分第41章 一聲嘆息第48章 金殿鼓第49章 疑慮第33章 隱患第53章 寧波港的壓力第63章 有辱祖宗第56章 山外青山樓上樓第33章 談權論勢第7章 到底誰的錯第15章 心生二意第49章 御前武第35章 大明火德第20章 我想有個家第44章 認死理第46章 王命旗牌第53章 暗影潛行第33章 不信第42章 損招第2章 錢法之治第33章 不信第49章 黃雀在後第17章 又有喜事第30章 夕陽簫鼓第11章 飛騎南下第19章 美人倚闌第4章 香浴第50章 暗戰第40章 主動被動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24章 夜叉第16章 治世惟中第7章 野心第6章 黃梅時節第34章 初政第41章 交情菲淺第五十一章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19章 疑心漸起第33章 輸給了墨子第25章 又生變故?第9章 少年中國第26章 大事第31章 養身之道第4章 除夕紅第4章 春第17章 西湖釣魚第37章 俺答黃金史第26章 江南美女第37章 永康模式第58章 清晨的陽光下第33章 採菊之隅第11章 海上游戲第6章 上善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