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關外的動靜

隆慶四年的這一場風波,若說是戶部給事中張齊起的頭,未免有些牽強。因爲他那份摺子最多隻能算是點燃火藥桶的引線,真正說起事兒來,卻要落到了當月初的郭樸身上。

郭樸身爲內閣大臣,向來和高拱穿的是一條褲子,不過把責任轉到郭閣老身上,郭閣老也是冤枉,因爲他什麼事情都沒做。

但是既然事情生了出來,總得要找個由頭吧。這個由頭就是,郭閣老病了。

人吃五穀雜糧,哪裡沒個三災六病的,即使身爲內閣大臣也不例外,操多了心,反倒是比常人更容易病倒。更何況,郭大人確實也年紀不小了。

所以,郭閣老一個不小心就病了。同朝爲官,表面上的交情還得要,所以蕭墨軒也去探視過了,郭閣老只在牀上爬起來點了下頭,就又躺了下去。按照朝廷百官和郭府管家的話說,這還是去的是蕭墨軒,所以郭閣老纔給了點面子,尋常人去,聽郭閣老在牀上哼兩聲就算是招呼了。總之,郭樸不但是病了,而且看上去病的相當嚴重,大有一病不起的趨勢。

郭樸是什麼人,堂堂內閣大學士。本來內閣裡頭還算平衡,他這麼一病,朝廷裡立刻便就有人打起了小九九。到底是誰在私底下算計着,反正自己也不會說出來。但是風言風語的傳出來,立刻就有人起了疑心了,這個起疑心的人,叫高拱。

郭樸病了。對高拱來說絕對不是好消息,因爲就算張居正還留了半分情面給高拱,高拱在內閣裡也不得不獨自面對徐階那邊來的壓力。雖然徐階還沒有出手,但是高拱已經可以感覺到山雨欲來風滿樓地味道,誰能保證徐階不會這個時候來招,乘你病要你命。

高拱是個聰明人。既然是聰明人,那麼自然要先下手爲強。況且徐階留在老家的那幾個兒子,確實有點不安生,前些年兼併了不少田地,兼併的過程總多少會有點糾葛,也算是給別人留下了把柄。於是乎,張齊就在這個時候橫空出世了。

張齊那一份奏摺。既沒經通政使司,也沒過內閣,等徐階知道的時候,卻已經拿在了司禮監掌印太監陳洪的手上。

當年馮保和陳洪爭司禮監的時候。是高拱幫陳洪上地位。後來走漏了稅改的消息,落到了馮保的頭上,馮保也故意不分辨,卻找機會去了奉慈殿,便就是故意想躲開徐階。

可若只有張齊一個,憑徐閣老多年的經歷,是如何也動不得的。壞就壞在,徐閣老在這個時候又收到了另一個消息。

當日陳洪拿着奏摺去給皇上看,隆慶看完之後。卻是面無表情,轉過身來只是輕輕說了句:“徐階老臣,內閣裡不多這一個,貶之又能如何。”

徐階老臣,內閣裡不多這一個。這其實是一句非常值得玩味的話。如果只能說是不多這麼一個。那麼潛下的意思也就是,“也不少這麼一個。”

徐閣老可是當朝地首輔,居然被皇上放到了“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的”位子上,便就是徐階自個聽了,也只覺得骨子裡發寒。而此時的高拱,已是坐到了內閣次輔的位子上,距離徐階只有半步之遙。

紫禁城,內閣值房。

約莫皇上對陳洪說地那段話。也早已經傳到了高拱的耳朵裡去。所以高閣老最近也很忙,忙到經常不在內閣值房裡頭更不着徐階的面。而陳以勤和蕭墨軒兩個。向來喜歡留在文淵閣,值房裡只留下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兩個在那對眼。

“我徐某雖也常使些心計,可也算是一生坦蕩。”徐階耷拉着腦袋,苦笑一聲,“就算向皇上進言,不也是爲了我大明朝的好。”

明擺着的事實放在眼前,高拱,徐階倒不甚擔心。只是眼下聖眷已失,徐階卻也已是心灰意冷。

這幾年來,朝廷的日頭雖是越過越好,可徐閣老是從苦日子裡熬過來的,心裡頭自然有另外一番計較,見宮裡日度多的時候,也未免多說幾句,總是惹得隆慶不樂。

“老師竟是捨得我們這些學子學孫?”張居正似是想嘆一口氣,卻又收了回來,“皇上也是正值青壯,脾氣裡未免帶些性子,若老師不在,又有誰去規勸。”

“老夫嘴碎,便是莊稼漢多收了幾鬥,也想要翻三間房,何況皇上。”徐階苦笑道。

“閣老,可三公子那邊……”張居正提醒徐階,“聽李公公說,高拱昨個去見過黃光升,不知道議的是啥題。”

“嗯?”徐階聽了張居正地話,禁不住皺了下眉頭。黃光升是刑部尚書,高拱這時候去找他,卻不知道揣着什麼心思。

“李公公又如何說的?”徐階問道。

“李公公又說,凡事不都有皇上在看着,秉公斷便是了。”張居正不敢隱瞞,“眼下南直隸的巡查御史,是寧波海關的海瑞在兼着,讓海瑞過去查斷就是好了。”

“海瑞?”徐階聽了這個名字,禁不住挑了一下眉毛。

“海瑞此人可是水潑不進,針扎不進,閣老須得早做準備纔是。”張居正又湊近了些,小聲說道。

“嘶……”徐階聽了張居正的話,頓時也是禁不住吸了口冷氣。海瑞做地官雖然不大,可他的名頭着實不小。當年他連嘉靖老人家都敢罵,更何況一個徐閣老呢。

雖說就算查出些問題來,也未必會直接落到徐階身上。但是人年紀大了,總得爲兒女想着些,徐階當年雖是捨得自己的孫女,可是卻捨不得那幾個兒子。

“閣老,若是想要叫那海瑞小心從事,只怕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以。”張居正壓低聲說道。

“你是說他?”徐階沉思片刻,朝着東邊看了一眼,擡頭問道。

“哦,真論起來,子謙他也是老師的學孫,又是同朝爲官。事關老師的清譽,他也不會不幫。”張居正見左右無人,聲音才大了一些。

“只是,諸位公子那裡。”張居正仍像是擔心着什麼,“只要閣老還在任上,他們便就多幾分膽氣,閣老須得盡心關照纔是。”

徐階又沉思良久,才默默的點了點頭。

紫禁城,文淵閣。

蕭墨軒手上拿着的,並不是什麼衙門的文書或者摺子,而是一份各地朝莊的財報,在那看得格外地用心,就連陳以勤站到自個身邊都不知道。

那陳以勤進了內閣以後,也是和蕭墨軒一樣,只喜在文源閣呆着。這一老一少兩個,又都好丹青,居然是聊得極爲投機。平日裡文淵閣來打擾地人也少,樂得清淨。

“子謙,子謙。”陳以勤當下也是無聊,繞到蕭墨軒身邊,猛得一拍肩膀,把蕭墨軒驚了一下。

“陳師傅,見怪,見怪。”蕭墨軒站起身來,纔看見是陳以勤在拍自己。

“老夫前幾日剛得了一幅北宋崔白的真跡,想邀子謙去鑑賞,卻不知子謙在看甚,竟如此入神。”陳以勤哈哈笑道。

“崔白地真跡?”聽說有上等的丹青名作,蕭墨軒頓時也來了精神,又見陳以勤看着自己面前的桌上,又接着說道:“這幾月來,山西,陝西兩地的各大錢莊,所出貸銀極大,學生正想以內閣的名義發文去問。”

“哦,難不成是那些晉商又在搗鼓什麼新玩意兒?”陳以勤畢竟是內閣大臣,有些事情還是得關心的。

“這倒不是,其中大部分的錢銀,卻是隻用在採買上邊。”蕭墨軒皺着眉頭,又仔細看了一遍,“這採買的物資中,竟多有糧食和生鐵,生硝等物。總數竟達數十萬兩之多。”

“哦,卻是運往哪裡?”陳以勤聽到這裡,頓時也是嚇了一跳。

生鐵和硝石這些東西,若要真說起來,已經可以算是大明朝的戰略物資了。

歸化城是韃靼俺答部的地盤,雖說去年的時候,朝廷試着下旨,讓俺答部調一支騎兵和遼東軍互換駐守,俺答竟是準了。

而且眼下在歸化城附近,足足有五萬明軍在那裡軍屯。俺答部若有異動,也斷不會如此毫無顧忌。

可是俺答部突然在關內如此大量採買戰略物資,甚至不惜向錢莊借貸,其中動機如何,確實有些令人費解了。

第6章 張居正的心思第8章 損招第9章 夜半驚第39章 仙風第17章 巨財第34章 初政第1章 午門獻俘第10章 混水相摸第33章 輸給了墨子第10章 蕭天馭的決斷第27章 無賴哲學第14章 霧裡看花第16章 值房燈影第59章 走私的總督第20章 我想有個家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15章 中計第34章 雄鷹折翅第27章 以騎戰騎第12章 利益團伙第35章 優等縣令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29章 同生共死第36章 候補閣員第38章 火起第41章 袁煒之邀第9章 少年中國第50章 左右逢源第30章 走漏風聲第33章 採菊之隅第26章 江南美女第24章 暗潮涌動第50章 初審吳府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24章 夜叉第19章 疑心漸起第15章 如此立威?第37章 險中求勝第19章 三教九流也大才第24章 爲誰而爭?第33章 談權論勢第18章 驕兵第5章 天上掉下個媳婦第14章 首輔徐階第15章 高拱的秘密第59章 玉脂香粉第41章 難題第6章 背後之人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6章 黃梅時節第53章 暗影潛行第5章 異常第39章 仙風第17章 巨財第22章 天指地使第19章 白板聖旨第35章 迎頭棒喝第17章 謀而後動第16章 太監一樣可以有種第21章 明槍暗劍第49章 疑慮第42章 損招第43章 牛角尖第49章 黃雀在後第16章 腳底抹油第39章 兵臨城下第2章 國手聚診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14章 霧裡看花第4章 人才第53章 寧波港的壓力第26章 出大事兒了第13章 淮南煙花地第18章 海不揚波第28章 誰搞的鬼?第10章 振武軍變第48章 金殿鼓第44章 “珍寶”遊戲第16章 會盟(一)第23章 地震西北第15章 心生二意第60章 三朵金花第58章 手心手背第2章 花嶼島之誤第17章 西湖釣魚第7章 辛卯日朔第47章 東門亂第10章 寒夜驚第2章 膚潤如玉第18章 粗染藍布第52章 縱慾?第26章 動如疾風,快如迅雷第31章 歪詩信箋第32章 進京第47章 國之利器第14章 耍威風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49章 抽絲剝繭第62章 赴任
第6章 張居正的心思第8章 損招第9章 夜半驚第39章 仙風第17章 巨財第34章 初政第1章 午門獻俘第10章 混水相摸第33章 輸給了墨子第10章 蕭天馭的決斷第27章 無賴哲學第14章 霧裡看花第16章 值房燈影第59章 走私的總督第20章 我想有個家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15章 中計第34章 雄鷹折翅第27章 以騎戰騎第12章 利益團伙第35章 優等縣令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29章 同生共死第36章 候補閣員第38章 火起第41章 袁煒之邀第9章 少年中國第50章 左右逢源第30章 走漏風聲第33章 採菊之隅第26章 江南美女第24章 暗潮涌動第50章 初審吳府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24章 夜叉第19章 疑心漸起第15章 如此立威?第37章 險中求勝第19章 三教九流也大才第24章 爲誰而爭?第33章 談權論勢第18章 驕兵第5章 天上掉下個媳婦第14章 首輔徐階第15章 高拱的秘密第59章 玉脂香粉第41章 難題第6章 背後之人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6章 黃梅時節第53章 暗影潛行第5章 異常第39章 仙風第17章 巨財第22章 天指地使第19章 白板聖旨第35章 迎頭棒喝第17章 謀而後動第16章 太監一樣可以有種第21章 明槍暗劍第49章 疑慮第42章 損招第43章 牛角尖第49章 黃雀在後第16章 腳底抹油第39章 兵臨城下第2章 國手聚診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14章 霧裡看花第4章 人才第53章 寧波港的壓力第26章 出大事兒了第13章 淮南煙花地第18章 海不揚波第28章 誰搞的鬼?第10章 振武軍變第48章 金殿鼓第44章 “珍寶”遊戲第16章 會盟(一)第23章 地震西北第15章 心生二意第60章 三朵金花第58章 手心手背第2章 花嶼島之誤第17章 西湖釣魚第7章 辛卯日朔第47章 東門亂第10章 寒夜驚第2章 膚潤如玉第18章 粗染藍布第52章 縱慾?第26章 動如疾風,快如迅雷第31章 歪詩信箋第32章 進京第47章 國之利器第14章 耍威風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49章 抽絲剝繭第62章 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