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遠憂(求支持,求月票)

“那裡現在是什麼情況,你們就沒有看到嗎?”

這一聲反問,讓錢磊、朱大咸等人皆是一啞,他們知道那裡是什麼情況。

那裡的情況,與中原各地截然不同。

見他們沒有回答自己,朱明忠便朝着陝西的方向看去,然後忍不住搖頭感嘆着。當時他想到民間微服走訪,想着體察一下民情,視察一下陝西的民情,可是卻只見到了一片貧苦。腦子裡又一次浮現出,在陝西看到那些的村落的場面。如果要去形容陝西的鄉村的話,那麼一個字就行了——就是一個“窮”字!

實在太窮了!

甚至窮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

那裡的百姓吃的是什麼?

不過只是一碗小米粥,鍋裡頭煮的也不知道是什麼菜,反正,在那裡見到的每一個老百姓都是一副骨瘦如柴、營養不良的模樣,大多數百姓的臉上有的只是麻木,他們身上的衣服也都是補丁落着補丁,一身衣服早就爛得不象話了。甚至有的人家窮到了幾個人穿一條褲子的地步。

和陝西相比,河南北直隸以及山西等地的窮人,就好像是活在天堂中似的,而之所以窮,就是因爲土地的產出有限。當然,也因爲滿清的壓榨,但在朱明忠看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出在土地上。

“陝西土地貧瘠,一畝不過鬥糧,爲了儘可能的多打糧食,他們只能開墾更多的土地,但凡是可以種的地方,都種上了糧食,現在人少地方尚是如此,更何況將來?長久下去恐怕真要出問題的……

在河邊緩緩而行的朱明忠,若有所思的看着黃河。

“一邊是不斷的開墾,導致陝西環境的不斷惡化,而另一邊呢?百姓日益貧苦的生活,所以啊……那裡的百姓必須要遷出去,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了!”

“陛下,現在陝西省巡撫,已經開始組織移民了,許多一貧如洗,且土地稀少的百姓,會盡快遷出去的。”

“不夠啊!”

搖搖頭,朱明忠長嘆道,那神情中盡是煩惱狀。

“陛下,您是在爲陝西移民一事煩惱嗎?”

朱大咸試探着問道。

凝視着陝西的方向,朱明忠語氣低沉的說道。

“朕不是爲一個陝西而煩惱,大明現在有六七千萬人,至於陝西不過只是一地,即便是當真……”

當真餓死幾萬幾十萬又有什麼呢?甚至他們都激不起民變,不是因爲他們現在還能吃上飯,而是因爲朱明忠根本就不怕。

“當真出現民變,朕也不需要擔心……滿清朕的大軍都能擊敗,示這就是一羣百姓作亂,還不是隨時都能鎮壓下去……”

不擔心民變,是因爲絕對的武力優勢,相對於民衆,官軍有絕對的武力優勢,而且與舊時的明軍不同,現在的明軍正值氣勢最盛的時期,可是將來呢?

“朕所擔心的是將來,是幾十年,幾百年之後的事情,現在大明有六七千萬百姓,再有幾十年生聚,人口必定會倍增,達到萬萬之多,到那時,勢必又會顯現出已人多地少的困境,現在陝西遍地貧民是因爲土地產出不夠,可將來待到天下人稠地滿的時候,勢必又將是饑民遍野。待到這些萬萬百姓再有百年的太平盛世,繁衍成三萬萬、四萬萬之後。到時候,朕的子孫後代和你們的子孫後代可就要傷透腦筋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擁有超過這個時代的見識的朱明忠,清楚的知道,在另一個時空,一百三十年後,這個國家的人口就突破了四萬萬。那個時候,可真是遍地驚人的貧困啊!

“不至於那樣多。”

朱大咸的胸色也變得不太自然。

“陛下分封海外諸藩,不就是爲了帶走多餘的人丁嗎?陛下現在有九子,而且現在陛下正是春秋鼎勝,他日必定如高皇帝一般多子,有數十子分封海外,按每子萬餘王衛,即便是隻像高皇帝那樣只有三十餘子,既可帶走50萬青壯再加上他們的妻女,便可帶走百萬人之多。”

“朱閣輔所言甚是,陛下分封諸藩就是爲了讓我漢人在南洋、在普天之下開枝散葉,如此,這國內人口勢必不像陛下所言那般多……”

錢磊的連忙於一旁附和道。

“你們不懂啊!”

搖搖頭,朱明忠看着黃河,緩聲說道。

“不說其它,這幾年接受牛痘試驗,已經極爲成功,接下來會在全天下進行普及,再加這幾年如接生等醫療技術的改良,也會使得人口進一步增加,這天底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醫療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一些朱明忠帶入這個時代的醫學技術,對於醫學的推動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個牛痘不知救活了多少人,至於產鉗的發明,更是進一步推動了人口的增加。

“以關內的土地來說,養活一萬萬人,可以讓這些百姓過上衣食無憂且頗爲富裕的日,一萬萬五千萬就已經極限了,要再多的話……”

搖搖頭,回憶着另一個時空中,外國人口中滿清那遍地驚人的貧因,朱明忠繼續說道。

“或許不會餓死,但也只是勉強餬口,就像現在陝西的百姓那樣,等到土地的承載能力達到了極限,產出也會越來越少,因爲土地的肥力在不斷的下降,就像陝西一樣,所以那裡的老百姓儘管比任何地方的百姓都努力,都辛苦,可是辛苦一年,卻依然是食不裹腹,他們會窮下去,而且以後也會一直這樣窮下去!甚至越來越窮!”

除非等到工業革命的發展,等到化學肥料、深層機井等設備的出現,纔有可能夠改變這一切。可是那種改變也是有限的。

凝視着遠方,朱明忠先是沉默片刻,然後又說道。

“現在大明,有朕在,自然沒有什麼擔心的。可是將來呢?朕要是不在了,朕擔心,到時候,會出第二個李自成啊!”

一百年?兩百年?

即便是不出洪秀全,到時候,萬一再出現一個李秀全,甚至於……誰知道呢?一兩百年後的世界是什麼模樣要,現在朱明忠也看不到,畢竟,現在世界已經改變了,現在工業革命已經在大明開始了。

可是這場革命,卻無法改變大明地少人多的現實。

“臣等死罪……”

這個時候,除了垂首表示死罪之外,無論是錢磊,還是朱大咸只能一頭霧水地看着陛下,他們的心裡真是不大明白陛下又在想什麼。

操心兩百年後的事情?

或許,每一個皇帝都希望自家的江山千秋萬代,可是誰又能料想到幾百年後?

陛下的心思越來越難捉摸了。

其實,從來都沒有人能猜到陛下的心思。

永遠不會有人知道,朱明忠來自未來,或許別人看到不兩百年後的世界,但是他不但可以,甚至還可以看到三百五十年後的世界!所以,他纔會有這麼多的憂慮,每每面對那些問題時,不能像他們那樣,用一句“船到橋頭自然直”去應對一切。

作爲大明,應該說是新明帝國的奠基人,朱明忠希望自己能夠建立的是一個千年帝國,而不是一個三百年輪迴的帝國,或者說,是另一個滿清,在兩三百年後,被另一個王朝取代。

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願望,朱明忠的願望非常簡單,他既希望建立一個屬於他的千年帝國,同樣也希望華夏文明能夠千秋萬代的延續下去,甚至對於他來說,後者遠比前者更爲重要,在制定有些政策的時候,他甚至會向後者妥協,那怕代價是犧牲朱家的江山!

即便延續華夏文明的代價是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他也在所不惜。畢竟,從另一個時空來到這個時代的他,深切的感受到了文明被摧毀後,對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帶來了什麼樣的災難。

一家一姓的天下,總歸是一家一姓。

即便是再自私,他必須要首先考慮到文明的持續!

呼了一口氣,似乎想要把胸中的那點鬱悶之氣給吐出來的朱明忠,突然感覺自己似乎有些太過偉大了。

但是,有些問題,他必須要去考慮!

儘管這麼自嘲着,朱明忠眼神中依然還帶着一些憂色。

“有人說,朕用長子繼承製,實在太過殘忍,讓天下兄弟離散,讓父母不能與子孫相聚,實在是有違人倫。可是他們卻不知道,自秦漢以來的,我漢人就是三百年的循環,大治、大亂,亂世、盛世,如此循環之中,文明被摧毀,億萬人死於兵禍,實行析產製,兄弟共分家業,看似照顧了所有人,可是富不過三代,即便是豪富之家,家業分上三代後,也就變成了小康之家,而小康之家抗風險能力幾乎爲零,每逢災荒疫病,爲了活命典房賣地就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所以,土地兼併就會自然發生,如果不爲了活命,誰人願意拋售家業?兄弟分家的析產分的是什麼?分的是越分越窮,到最後,看似人丁興旺,可不過只是一羣窮光蛋罷了,每逢災荒,爲活命紛紛把祖業典於富人,自己租田維生,如此土地也愈發集中,而且隨着人口越來越多,到最後天下半數之人皆是身無立錐之地,天下自然不能能長治久安?然後亂民四起,民變不斷,然後億兆百姓死於改朝換代之變,天下黎民何罪,儘管每隔兩三百年,便遭此浩劫?”

這樣的一聲反問,讓錢磊、朱大咸的額頭不禁都冒出汗來,而朱章培這個在過去幾年間,一直旗幟鮮明反對“長子繼承製”的人,更是驚駭的睜大眼睛看着陛下,那目光盡是不敢置信的模樣,甚至就連那嘴脣也輕顫,他壓根就不敢相信,所謂的“土地兼併”的根子,居然在這個地方。

但是隨後,他想到過去幾十年,於鄉間目睹的家族興衰,不知多少顯赫之家,在幾代分家之後,就變成了小康之家,若是碰到災荒劫禍,往往只能典售祖業維生。尋常百姓家確實沒有抗風險能力,只有那些富足人家纔有相應的度過災荒的能力,可是這富足人家若是再經兩代分有,那恐怕就連小康也算不上了。

看着陛下,朱章培似乎明白了,明白了爲什麼陛下會固執的強令推行“長子繼承法”,是爲了讓百姓自願往關東、往南洋異域移民?這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爲了讓天下百姓不再像過去一樣,不斷陷入大亂大治的循環之中。

只是,這天下人又有幾個人能體諒陛下的苦心呢?

“這長子繼承或許可以解決些許問題,但是……只能交給時間去證明了。”

沉思中,朱明忠想到同樣實施長子繼承的歐洲,出現在城市貧民,他們在街上游蕩着,每每成爲暴動的根源,到最後,是工業革命改變了一切——工廠吸收了剩餘勞動力。

但願大明的工業發展,也可以吸收足夠多的剩餘勞動力吧!

心裡這麼尋思着,朱明忠朝着陝西看去。

“現在,陝西,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環境不斷惡化導致了這一切,畢竟,從秦代直至唐代,陝西都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但是地少人多帶來的過度開墾,摧毀了當地的自然環境,才讓現在的百姓日子越發貧困,想要改變這一切,只有一個辦法!”

移民!

只有移民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陛下,臣會督促陝西方面加快移民的速度,將無地、少地的百姓盡數遷移往異地,”

“不夠!”

朱大咸的話音剛落,朱明忠就搖頭說道。

“僅僅只是這些人,還不夠,現在陝西的問題是地貧,即便是遷移出去幾十萬人,也是於大局無補,過度的開墾只會導致其環境的不斷惡化,所以,想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切,就必須儘可能把當地人遷移出去!”

看着朱大咸,朱明忠沉聲說道。

“朕的想法是,儘可能的多遷,遷走當地70%以上的人口,尤其是渭河以北,儘可能的遷往東北、四川!非如此,不能改變當地的環境,不能改變當地百姓的生活!”

第373章 君子小人(第一更,求月票)第166章 東征(第一更,求支持)第105章 殺與放(第一更,求支持)第110章 主與奴(第二更,求月票)第67章 千秋基業(第一更,求支持)第561章 外面的世界第266章 邊域(求支持,求月票)第507章 這不是結局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90章 奪城(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20章 爲國爲民的勳貴第64章 本心(第二更,求支持)第249章 貿易局(求月票)第551章 帝國危機(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08章 商借(祝大家六一快樂!)第290章 倫敦的煙(求支持,求月票)第389章 圍城(第一更,求支持)第125章 刀與手(求支持,求月票)第427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132章 利國(第一更,求月票)第422章 奪城(求月票,求支持)第66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119章 天朝(第一更,求支持)第114章 天意(求推薦、求收藏)第69章 師獻策(第二更,求支持)第121章 何地(第一更,求月票)第27章 瀋陽城下(第一更,求支持)第292章第275章 江山代有人才出(求支持,求月票)第81章 父子(第一更,求支持)第107章 情形(第一更,求支持)第113章 師徒(第一更,求月票)第420章 影響(求支持,求月票)第133章 誓不休(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86章 僞軍(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89章 朕之憂(求支持,求月票)第358章 關陵(第一更,求月票)第101章 順治親征(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21章 體驗(求支持,求月票)第45章 兩人(第二更,求月票)第441章第7章 阿哥與洋人(第一更,求月票)第425章 碰撞 (求支持,求月票)第381章 決斷(第二更,求月票)第92章 家人(第二更,求支持)第229章 戰前(第二更,求月票)第77章 忠義營(第一更)第348章 慕華(第二更,求支持)第492章 歐洲的未來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05章 離家(第一更,求支持)第12章 河口(第二更,求支持)第107章 徐家(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43章 文和(第一更,求月票)第19章 破滅(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5章 家族利益(第二更,求支持)第168章 憂慮(第二更,求支持)第409章 抉擇(求支持,求月票)第34章 黃河上(第一更,求支持)第56章 汗馬勞(第一更,求支持)第28章 兩難(第二更,求支持)第196章 使團憂心(第二更,求支持)第146章 態度(第二更,求支持)第20章 宮內(第二更,求支持)第94章 權臣(第二更,求支持)第84章 殺虜(第二更,求月票)第67章 開源(第三更,求月票)第339章 薩拉丁(第二更,求支持)第109章 密使(第一更,求支持)第45章 大同之世(第三更,求支持)第430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114章第224章 巷戰(求支持,求月票)第22章 蛇蠍(第二更,求支持)第214章 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384章 鄭家人(第二更,求月票)第451章第144章 有何不可(第二更,求支持)第22章 歸路所指(第一更求支持)第5章 心思(第一更,求支持)第14章 圍城(第一更,求月票)第556章 突如其來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17章 銃炮局(第一更,求支持)第196章 通海裕國(第二更,求月票)第90章 生或死(第二更,求月票)第154章 稿酬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18章 前奏(求支持,求月票)第367章 主奴(求支持,求月票)第101章 決斷(第一更,求支持)第500章 未來的目標(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117章 罪人(求支持)第12章 藩王(第一更,求支持)第408章 商借(祝大家六一快樂!)第528章 中都假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19章 南方(求支持,求月票)第460章 征途(求支持,求月票)第236章 資源(求月票,求支持)第165章 君臣亂(求月票,求支持)第198章 改革(第二更,求月票)第119章 奪營 下(求推薦,求收藏)第412章 交換(求支持,求月票)第508章 新的開始 (新書發佈,求支持)
第373章 君子小人(第一更,求月票)第166章 東征(第一更,求支持)第105章 殺與放(第一更,求支持)第110章 主與奴(第二更,求月票)第67章 千秋基業(第一更,求支持)第561章 外面的世界第266章 邊域(求支持,求月票)第507章 這不是結局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90章 奪城(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20章 爲國爲民的勳貴第64章 本心(第二更,求支持)第249章 貿易局(求月票)第551章 帝國危機(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08章 商借(祝大家六一快樂!)第290章 倫敦的煙(求支持,求月票)第389章 圍城(第一更,求支持)第125章 刀與手(求支持,求月票)第427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132章 利國(第一更,求月票)第422章 奪城(求月票,求支持)第66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119章 天朝(第一更,求支持)第114章 天意(求推薦、求收藏)第69章 師獻策(第二更,求支持)第121章 何地(第一更,求月票)第27章 瀋陽城下(第一更,求支持)第292章第275章 江山代有人才出(求支持,求月票)第81章 父子(第一更,求支持)第107章 情形(第一更,求支持)第113章 師徒(第一更,求月票)第420章 影響(求支持,求月票)第133章 誓不休(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86章 僞軍(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89章 朕之憂(求支持,求月票)第358章 關陵(第一更,求月票)第101章 順治親征(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21章 體驗(求支持,求月票)第45章 兩人(第二更,求月票)第441章第7章 阿哥與洋人(第一更,求月票)第425章 碰撞 (求支持,求月票)第381章 決斷(第二更,求月票)第92章 家人(第二更,求支持)第229章 戰前(第二更,求月票)第77章 忠義營(第一更)第348章 慕華(第二更,求支持)第492章 歐洲的未來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05章 離家(第一更,求支持)第12章 河口(第二更,求支持)第107章 徐家(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43章 文和(第一更,求月票)第19章 破滅(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5章 家族利益(第二更,求支持)第168章 憂慮(第二更,求支持)第409章 抉擇(求支持,求月票)第34章 黃河上(第一更,求支持)第56章 汗馬勞(第一更,求支持)第28章 兩難(第二更,求支持)第196章 使團憂心(第二更,求支持)第146章 態度(第二更,求支持)第20章 宮內(第二更,求支持)第94章 權臣(第二更,求支持)第84章 殺虜(第二更,求月票)第67章 開源(第三更,求月票)第339章 薩拉丁(第二更,求支持)第109章 密使(第一更,求支持)第45章 大同之世(第三更,求支持)第430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114章第224章 巷戰(求支持,求月票)第22章 蛇蠍(第二更,求支持)第214章 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384章 鄭家人(第二更,求月票)第451章第144章 有何不可(第二更,求支持)第22章 歸路所指(第一更求支持)第5章 心思(第一更,求支持)第14章 圍城(第一更,求月票)第556章 突如其來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17章 銃炮局(第一更,求支持)第196章 通海裕國(第二更,求月票)第90章 生或死(第二更,求月票)第154章 稿酬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18章 前奏(求支持,求月票)第367章 主奴(求支持,求月票)第101章 決斷(第一更,求支持)第500章 未來的目標(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117章 罪人(求支持)第12章 藩王(第一更,求支持)第408章 商借(祝大家六一快樂!)第528章 中都假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19章 南方(求支持,求月票)第460章 征途(求支持,求月票)第236章 資源(求月票,求支持)第165章 君臣亂(求月票,求支持)第198章 改革(第二更,求月票)第119章 奪營 下(求推薦,求收藏)第412章 交換(求支持,求月票)第508章 新的開始 (新書發佈,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