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以晉爲兵(第二更,求支持)

所謂的“鮮少迴應”,實際上就是拒絕!

這個道理,大家自然都懂。

而對於作爲理藩院尚書的李仙根來說,他自然更清楚,只不過,在過去的三年中,大家都在那裡裝着啞巴。

似乎,誰都不覺得的這個設立置丞有什麼大不了的。

其實三年前成爲理藩院尚書的李仙根原本以爲憑着天朝上國的一道聖旨就能讓這些彈丸小國,乖乖地同意讓各邦設置丞院派置丞。可誰知聖旨都發出三年了,除了高平還有南洋半島上的柔佛、霹靂、亞齊等幾個蘇丹國之外,像暹羅、真臘,都沒有給出積極的迴應。當然,除了朝鮮,朝鮮于大明是恭順至極,對於設立置丞館,當然沒有任何牴觸。

可對於李仙根而言,這卻是一個心病,畢竟,他是理藩院尚書。他必須要有證明自己的才幹,尤其是……他的身上還有污點!

當年在四川家鄉時,他曾參加過甲午年的鄉試,並且中舉。也曾做到清軍的幕僚,甚至還到了京城準備參加辛丑會試,如果不是因爲當時不少官員棄印南逃,恐怕他還真會參加辛丑會試。後來雖說到了清河,然後一步步做到了理藩院尚書,可身上總還是有那麼一些污點。尤其是曾經入四川總督幕府的經歷,更是讓他每每想起時,都會羞愧萬分。

也正因如此,被陛下點爲理藩院尚書之後,他一直試圖證明自己的能力,但是在理藩院這種地方,想要有所表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就是高平“獻國”,總算是讓他揚眉吐氣了一番,可現在提及設立置丞館的時候,那臉色自然變得有些難看。

“陛下,也可能是暹羅、真臘等土王,不知設立置丞館到底何意,所以方不敢輕易答應。”

顧炎武適時的解釋道。

爲何設立置丞館?

其實置丞館,相當於領事館,就是爲了保護明國僑民、商人的利益。畢竟,現在大明的僑民、商人有很多於南洋生活經商。朱明忠自然會下令理藩院設立置丞館,以保護僑民。

當然,也是爲了瞭解駐在地,爲將來的吞併作好準備。但是那些土王,卻根本就不買大明的帳。

不過朱明忠本人對此卻顯得十分平靜,彷彿這樣的情況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似的,當初設置丞館,也只是一種試探。是爲了試探那些土王的反應。

只見他冷笑一聲,然後命令道。

“暫且先別去管那些土王,一切照原計劃實行。我大明想要教訓不臣,是任何人都不可能阻止的!而且,這正好可以殺雞給猴看!”

殺雞給猴看!

安南就是那隻雞!

至於猴,自然是暹羅、真臘以及亞齊、文萊、柔佛、霹靂、萬丹、日惹、吉打、雪蘭莪、蘇祿和登嘉樓等土邦。當然,對於這些土國,朱明忠並不會大舉興兵討伐。畢竟,相比於曾經在數百年間屬於中國的越南所擁有的成熟的政權體制,那些土邦,與其說是國。倒不如說是土邦酋長,不過只是有一座王城罷了。這些土邦並不值得大明揮師討伐,反倒適合用於練兵——讓藩王們在那裡練兵,畢竟朝廷是不可能爲他們打天下的。

“李卿,理藩院要抓住這個機會,告訴那些土酋,讓他們接受我們設立置丞館,設立置丞館之後,我們的目標是什麼呢?自然是保護僑商!”

朱明忠看着李仙根,又一次強調着設立置丞館的目的。

儘管在名義上,南洋各個土國都是大明的藩屬國,但這種宗主國與藩屬國的關係僅僅是建立在朝貢體系上的。宗主國即無權干涉藩屬國的內政,也無權在藩屬國駐軍。當然,也不會這幹。而這種朝貢關係早在明朝嘉靖年間,就已經形同虛設了。而到後來清虜入寇,更是讓形同虛設的宗主權,變得幾乎不復存在。

而與此同時,早在兩百多年前,不大的南洋半島便早已陷入了混戰之中。在這近兩百年的時間裡,半島上的各方大勢力互相攻伐。緬甸與暹羅之間的戰爭,更是持續百年,直到緬甸被大明滅國後,暹羅纔算是消停下來,而在越南,北方安南的鄭氏與廣南的阮氏彼此爭奪“天下”百年,至於真臘、占城,則是任人欺負的角色。

不過雖說南洋的土國一直忙於內鬥,但在過去的幾年間,他們還是感受到了變化,感受到宗主國的變化。他們發現在他們的港口裡已經停滿了來自天朝上國的大船,他們的集市上充滿了來自天朝的各色貨物。除此之外,大街上的明人也是日漸增多起來。

也正因如此,爲了保護明商的利益,纔會設立置丞館。儘管實際上,現在南洋經商的明商而與過去的明商截然不同,現在去南洋經商的商販,往往都是以西洋商會爲依託。商會會直接出面與土王談判,同西洋商人一樣在重要的港口建立起架有大炮的“商館”,並且設立私人衛隊。面對那些火銃以及大炮,當地的土王們自然是不敢再像從前那樣肆意欺凌明商。

可那只是商人的行爲,還需要國家層面的保護!當然,置丞館的目的,並不僅僅只是保護,同樣還有另一個更爲重要的目的。

“海外的拓殖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從最初的開埠通商,然後下一步就是向他們租借土地……”

走到那張大地圖前,將這副世界地圖放到文昭閣,這是朱明忠在用特有的方式,去提醒着人們,中國並不是“中央之國”,也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

“我們可以在南洋的海岸線,向他們租借一塊又一塊土地,然後,在那裡築城,分封宗室,首先需要的是一個立足點,有了那個立足點之後,才能一點點的將那裡變成諸夏,當然,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向那些土王申明我大明的宗主權,我們要的不是口中上的“天朝上國”,口頭上的宗主國,我們要憑藉着宗主國的頭銜不斷地向他們索要各種特權來,而這些特權,就是我們撫以蠻夷的必須。也是置丞所需要完成的任務!”

熟知西洋人那一套殖民手段的朱明忠,壓根就沒有打算派大軍去進攻南洋的那些土國,按他的計劃,是用一種成本最低的方式——外交上的迫使那些國家讓出一部分土地。

當然在那些土王看來這樣的要求是極其無理的。可他們的實力卻又讓他們沒有這個膽量對大明說個“不”字。而安南就是一個警告,警告所有人,如果他們拒絕會發生什麼!

無非就是一個立即死,一個早晚死的結果。朱明忠相信,他們會毫無例外的選擇晚死。而且,南洋的很多土王,根本就沒有國土概念,他們並不介意租借甚至割讓土地給大明,就像真臘將湄公河三角洲一帶割讓予大明一般,甚至都沒有訛詐,只是因爲真臘借大明抵禦暹羅的入侵,再則湄公河三角洲,現在也只是一片沼澤,並不是後世的越南的糧倉,實際上,湄公河三角洲之所以成爲糧倉,也是明人勞作的結果——鄭克爽投降後,陳上川等人率領的不願降敵的明軍,於開墾了那片土地,讓其成爲越南的糧倉。

隨後一衆君臣又就出兵安南的事宜進行了一些討論,包括張煌言在內的所有人都不覺得的出兵安南會有什麼阻力,甚至偶爾的他們會把目光投向李定國。

借刀殺人。

作爲兵部尚書的李定國,並沒有顯露出絲毫的異樣,不過眉宇間卻帶着些憂色,而且他很少發表任何言論,反倒是一直保持着沉默,對此,朱明忠自然看在了起裡,在內閣初步達成出兵安南的決定後,所有的大臣退下時,他留下了李定國。

“晉王,”

走到李定國的面前,看着這個堅持抗清,矢志不渝的晉王,想着他在歷史上的遭遇,於心底可惜之餘,朱明忠神情嚴肅的說道。

“你一定擔心朕此興是想要借刀殺人吧!”

“臣不敢!”

李定國連忙揖禮道,他可以想,但絕對不能說出來。

“沒有什麼不敢的,你有這樣的顧慮,朕也能理解,不過,晉王,朕之所以會以晉藩兵馬用兵安南,自然有朕的考慮,嗯……”

沉吟片刻,朱明忠走到閣門前,看着門外的天空,沉聲說道。

“晉王與諸將,雖出身西賊,可卻也是我大明功臣,於我大明亦可謂是忠心耿耿,可朝中亦難免有人對晉王以及諸侯頗有微詞,甚至是懷恨在心,這幾年,朕的案上,與晉藩上下的摺子,可是不少啊。”

陛下的話讓李定國的心頭一緊,連忙開口辯解道。

“陛下……”

不等他開口,朱明忠就打斷他的話,然後說道。

“晉王,還記得你初入中都時,朕出城十里相迎,那日朕便向你許諾,必定會妥善安置晉藩上下,絕不讓你有絲毫顧慮,今日,朕之所以如此,並不是因爲晉藩兵卒熟悉南洋,更重要的是,朕有意將他們安置於那裡,爲宗親府衛,不知晉王以爲如何?”

第66章 練兵場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25章 機會(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38章 官商(第二更,求月票)第602章 禍起第342章 無路(第一更,求支持)第204章 提刑(第二更,求月票)第249章 貿易局(求月票)第330章 女人心思(第三更,求支持)第82章 好男兒(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2章 社學(第二更,求月票)第508章 新的開始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章 啓程(第二更,求月票)第163章 煌言難言(第一更,求月票)第121章 何地(第一更,求月票)第584章 故地重遊(祝大家平安健康!)第221章 線膛(第一更,求月票)第52章 甘爲馬前卒(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83章 流人(第一更,求支持)第4章 啓程(第二更,求月票)第263章 奴才與主子(求月票)第5章 稅源(求支持,求月票)第81章 豪奪(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45章第143章 領航(第二更,求月票)第47章 新營新兵(第二更,求月票)第131章 神策門(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7章 條件(求月票,求支持)第210章 教化(第二更,求支持)第310章 忠臣(第二更,求支持)第83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297章 居心(求月票,求支持)第153章 投名狀(第二更,求支持)第150章 南都(第一更,求支持)第642章 謝謝你第346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585章 農村包圍城市(祝大家平安健康)第596章 時代之門第126章 血戰(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63章 石頭記(第二更,求支持)第536章 裕王府(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50章 南都(第一更,求支持)第154章 盆地(第一更,求月票)第209章第365章 天南(第二更,求支持)第413章 徵召(求月票,求支持)第165章 君臣亂(求月票,求支持)第115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394章 城破(第一更,求支持)第501章彼得的願望(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95章 決定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89章 朕之憂(求支持,求月票)第160章 騎兵(第一更,求支持)第214章 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147章 馬打藍的野望(第一更,求支持)第77章 本能(第二更,求支持)第378章 戰地記者(求支持,求月票)第345章 延平怒 (第二更,求支持)第523章 試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23章 你也配姓朱(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0章 傳統(求支持)第102章 江寧(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75章 江山代有人才出(求支持,求月票)第467章不列顛的神仙水(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54章 中與洋(第一更,求月票)第360章 自保(第一更,求月票)第168章 憂慮(第二更,求支持)第237章 鄉間(求支持,求月票)第587章 大力出奇跡(祝平安健康)第358章 (求月票,求支持)第65章 兵油子(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7章 投軍(第一更,求月票)第345章 初抵天朝(第一更,求支持)第510章 最偉大的發明(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79章 改良(第一更,求月票)第218章 前奏(求支持,求月票)第363章 成功(第二更,求月票)第480章 號角(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01章 噩夢(求支持,求月票)第367章 主奴(求支持,求月票)第60章 不適(第二更,求月票)第154章 心思各異(第二更,求訂閱)第89章 何憂(第一更,求支持)第382章 寧古塔下(第二更,求月票)第102章 生意(第二更,求支持)第150章 言殺人(第一更,求訂閱)第350章 心難測(第一更,求支持)第436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5章 機會(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4章 南歸(第一更,求月票)第540章 海州(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02章 開明(第二更,求支持)第543章 青黴素(新書上架,求首訂)第117章 忠義之士(第二更,求月票)第6章 揚州之幸(第一更,求支持)第398章 早晚有一天(求支持,求月票)第171章 稅賦(第一更,求月票)第619章 煤荒第254章 競賽(求支持,求月票)第159章 小國的野心(第一更,求支持)第79章 少爺與將軍(第一更,求支持)
第66章 練兵場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25章 機會(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38章 官商(第二更,求月票)第602章 禍起第342章 無路(第一更,求支持)第204章 提刑(第二更,求月票)第249章 貿易局(求月票)第330章 女人心思(第三更,求支持)第82章 好男兒(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2章 社學(第二更,求月票)第508章 新的開始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章 啓程(第二更,求月票)第163章 煌言難言(第一更,求月票)第121章 何地(第一更,求月票)第584章 故地重遊(祝大家平安健康!)第221章 線膛(第一更,求月票)第52章 甘爲馬前卒(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83章 流人(第一更,求支持)第4章 啓程(第二更,求月票)第263章 奴才與主子(求月票)第5章 稅源(求支持,求月票)第81章 豪奪(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45章第143章 領航(第二更,求月票)第47章 新營新兵(第二更,求月票)第131章 神策門(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7章 條件(求月票,求支持)第210章 教化(第二更,求支持)第310章 忠臣(第二更,求支持)第83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297章 居心(求月票,求支持)第153章 投名狀(第二更,求支持)第150章 南都(第一更,求支持)第642章 謝謝你第346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585章 農村包圍城市(祝大家平安健康)第596章 時代之門第126章 血戰(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63章 石頭記(第二更,求支持)第536章 裕王府(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50章 南都(第一更,求支持)第154章 盆地(第一更,求月票)第209章第365章 天南(第二更,求支持)第413章 徵召(求月票,求支持)第165章 君臣亂(求月票,求支持)第115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394章 城破(第一更,求支持)第501章彼得的願望(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95章 決定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89章 朕之憂(求支持,求月票)第160章 騎兵(第一更,求支持)第214章 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147章 馬打藍的野望(第一更,求支持)第77章 本能(第二更,求支持)第378章 戰地記者(求支持,求月票)第345章 延平怒 (第二更,求支持)第523章 試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23章 你也配姓朱(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0章 傳統(求支持)第102章 江寧(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75章 江山代有人才出(求支持,求月票)第467章不列顛的神仙水(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54章 中與洋(第一更,求月票)第360章 自保(第一更,求月票)第168章 憂慮(第二更,求支持)第237章 鄉間(求支持,求月票)第587章 大力出奇跡(祝平安健康)第358章 (求月票,求支持)第65章 兵油子(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7章 投軍(第一更,求月票)第345章 初抵天朝(第一更,求支持)第510章 最偉大的發明(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79章 改良(第一更,求月票)第218章 前奏(求支持,求月票)第363章 成功(第二更,求月票)第480章 號角(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01章 噩夢(求支持,求月票)第367章 主奴(求支持,求月票)第60章 不適(第二更,求月票)第154章 心思各異(第二更,求訂閱)第89章 何憂(第一更,求支持)第382章 寧古塔下(第二更,求月票)第102章 生意(第二更,求支持)第150章 言殺人(第一更,求訂閱)第350章 心難測(第一更,求支持)第436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5章 機會(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4章 南歸(第一更,求月票)第540章 海州(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02章 開明(第二更,求支持)第543章 青黴素(新書上架,求首訂)第117章 忠義之士(第二更,求月票)第6章 揚州之幸(第一更,求支持)第398章 早晚有一天(求支持,求月票)第171章 稅賦(第一更,求月票)第619章 煤荒第254章 競賽(求支持,求月票)第159章 小國的野心(第一更,求支持)第79章 少爺與將軍(第一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