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楊有財提醒,程孝廉也知道現在絕對不能妄動,別說拿了這個女子一點用都沒有,就是拿了有用,現在周圍是五百憤怒的隨時要上來拼命的人,自己這邊只有三十多人,這個人是萬萬拿不得的。
再說了,袁崇煥在毛文龍死後不久就被千刀萬剮了,拿了這些人有什麼用?程孝廉突然想起有些不對勁的事情,袁崇煥既然死得這麼早,崇禎爲什麼還要不依不饒地拿毛文龍的家人?
於是他冷哼一聲:“你們這話裡有破綻,毛文龍死後不久,袁崇煥也被崇禎皇帝給殺了,他又不需要安撫袁崇煥了,爲什麼還要派人去杭州追殺你們?”
那個女子唉嘆一聲:“我祖父生前拿了不少銀子孝敬京中的官員,當時袁崇煥殺我祖父的時候突然出手,京城那些官員總是覺得對我們家不住,他們雖然未必忠於皇上,但是肯定是忠於銀子的,要是拿了銀子不辦事傳出去總是斷了財路,所以在崇禎皇帝給袁崇煥議罪之後,他們便上了摺子希望能夠給我祖父平反。”
程孝廉突然想起了什麼:“崇禎爺原本就是個不肯認錯的主。”
“你說得沒錯,摺子之後崇禎皇帝大怒,他說當初殺我祖父之後他還無數次下諭嘉獎袁崇煥,現在要是給我祖父平反,豈不是說他當初辦錯了?於是又開始督促錦衣衛出手,把毛家斬草除根,防止我們家再給京城的官員送銀子,給我祖父說情。要不是那些大官們有點良心,提前送了信到杭州,我們全家只怕已經被滅門了。”
程孝廉現在有些頭疼,於形勢來講,他能收下這些人最好,這些人之中有一部分人殺人無聲無息可以算得上是高手了,但是若是收下了他們,要收攏人心,第一件事要做的便是替毛文龍翻案,還得往袁崇煥的名字上吐上幾口口水,那樣的話又不是程孝廉願意做的了。
袁崇煥本來就不該死,他死了之後先是遼東人心向背,再就是天下軍心離散,大家都明白他的下場,要打仗之前當然要準備好後路,誰也不想拼了命打完仗,最後不光千刀萬剮,死後還得被釘死在史冊之中。
而給袁崇煥平反也是很久之後清朝皇帝做的事情了,最少現在康熙不敢給他平反,與他有殺父之仇的八旗子弟大有人在,給他平反豈不是讓那些人心生不滿,自毀根基。
所以程孝廉原本打算着回到大明之後找個好機會給袁崇煥平反,現在若是收下這些人那可就沒辦法給他平反了。
楊有財有些納悶程孝廉怎麼不趕緊趁着這個機會收下這些人,別的不說,這些人現在絕對是他們的一大助力,所以他目光急切地看着程孝廉,程孝廉顯然也是懂了他的意思,苦笑着搖了搖頭。
“這位毛姑娘,我們對令祖父的遭遇深表痛挽,我們這次來也不是爲了捉拿你們的,而是爲了給死在緬甸的大明將士報仇,現在遇到了一些問題,所以我們要在這裡借住幾天,還請你們看在都是大明人的份上行個方便。”
毛姑娘愣了一下,轉而開口問道:“你們要攻打緬甸麼?”
“我們這次來是爲了報仇,現在已經打下了半個緬甸,但是我們最後的目的不是緬甸,而是把滿清趕出關外去,所以不會在這裡久留。”
毛姑娘咬了一下嘴脣:“若是我們幫你們,等你們復國之後,能不能幫我祖父正名?”
程孝廉笑了一聲:“毛姑娘,你怎麼確定我們能夠復明?要知道整個大明被滿清打下來了,我們的也許根本不可能復國。”
“我們這些人在這裡人不人鬼不鬼,大概多年之後也會死得悄無聲息,只是毛家永遠都是大明的奸賊,漢人的叛徒了,我的叔叔們跟我說過好多次了,說是哪怕將大明的旗幟立在滿清的土地上一天,也算是能證明我毛家並沒有背叛大明,所以他們一直籌備着這件事,我就想可不可以加入你們?”
程孝廉苦笑着搖搖頭:“十分抱歉,我不能答應你們。”
毛姑娘猛地擡起了頭,眼神之中滿是哀傷:“爲什麼?難不成你們還懷疑毛家不成?”
楊有財也咳嗽一聲:“少掌櫃的三思啊,這些人絕對能夠幫我們大忙。”
程孝廉咳嗽一聲:“我有一個條件,你們若是能答應,那大家合兵一處,若是不答應,就此分道揚鑣,合兵之事以後不要再提了好麼?”
“你儘管說,只要我們辦得到,哪怕是人都死光了也給你辦。”
古人十分重視名聲的,若是毛文龍真的被認定了是大明的奸臣,百年之後他的子孫都沒辦法擡起頭來做人,而毛文龍的那些下屬也會被連累,所以他們纔會迫切地想要爲毛文龍正名。
程孝廉緩緩開了口:“幫毛都督正名這件事好辦,但是我會先給袁崇煥正名,而且你的祖父只能有一個忠名,不會有一個賢名。”
毛姑娘面色發白:“怎麼?袁崇煥的後人也找到了你是不是?他們的勢力比我們大是不是?”
程孝廉擺擺手:“我發誓,從來未曾見過袁督師的後人,終歸是我們朱家對不住他,不光將他千刀萬剮,還給他定了一個通敵賣國的罪名,袁督師是不光是遼東將士的旗幟,更是天下兵勇的前車之鑑,若是不能給他正名,天下的兵勇便不會放將性命交給大明。”
“他冤枉?我祖父就不冤枉麼?京中有這麼多當官的需要孝敬,我祖父不做生意哪兒來的孝敬銀子?若是朝廷一朝撤了我祖父的官,東江鎮轉眼間就灰飛煙滅,我祖父雖然不是什麼好人,但是也不是全爲了自己吧。”
程孝廉苦笑一聲:“你祖父死了之後,有人給他上書平冤,可是袁督師死後朝廷的大臣可有人爲他說一句公道話?可是你祖父死後東江鎮轉瞬灰飛煙滅,袁督師死後,薊遼防線又把滿清鐵騎擋在了關外十多年,若是吳三桂不打開山海關的大門,只怕還要更久,公道自在人心裡。我沒辦法爲了幫你祖父正名再往袁督師身上潑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