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章 登州城

把酒暢談,終有一別。

翌日,王雅量沿來州海岸線往天津方向,回順天府。

像他這樣的巡按御史,巡按、監察一地的期限約爲一年,到期後必須返京交差,回到京城的監察御史隊伍陣列中。

朱以派和鄭海珠的車隊,則繼續往東,走了不到兩日,便順利抵達登州。

登州就是後世的煙臺。

作爲現代遊客的鄭海珠,對於登州的認知,乃是戚繼光的老家。

而作爲歷史專業穿越者的鄭海珠,更明白,這個海邊小城具有極爲重要的軍事地位。

隨着努爾哈赤在遼東勢如破竹的進攻,明朝廷到了天啓年間,將會設立“登來巡撫”,登州,將成爲向遼東輸送戰略物資乃至運送兵力的前沿。

而提前被鄭海珠請到松江、指導盧象升一起搞火炮研發的孫元化,就是歷任登來巡撫中最令人唏噓的一位。

真實的歷史中,天啓末年,孫元化就在名臣孫承宗的支持下,把火炮架上寧遠城,幫助袁崇煥爲明廷製造了一場“寧遠大捷”,令在薩爾滸、渾河等戰役中被努爾哈赤摁頭爆打的大明帝國,挽回些許顏面。

崇禎年間,孫元化更得重用,被任命爲登來巡撫,用各種火炮武裝了登州沿海。

袁崇煥在皮道擅殺毛文龍後,是孫元化這個登來巡撫,力主遼將可用,挺身而出,接納了毛文龍的舊將——孔有德、耿仲明等人。

然而朝廷苛待遼將,當騾子使還不給餉。

遼將行軍時,凍餒不堪,沿途還遭縉紳富豪的羞辱欺凌,最終,孔有德等在吳橋反叛,殺回登州,將孫元化和各種火炮一同擄走,投奔皇太極。

孫元化命在旦夕,仍試圖說服孔有德迷途知返,接受朝廷二次招安。可惜朝廷中不同派系勾心鬥角,重創孫元化的招撫計劃,孔有德等人仍是投入後金軍的懷抱。

總算孔有德顧惜孫元化當初收留自己的恩情,也希望孫元化回到京師說明毛文龍的冤屈,以及皮島舊將譁變的真相。

奈何朝堂一衆宵小之徒瘋狂地污衊構陷,百口莫辯的孫元化,終被崇禎斬殺於北京菜市口。

鄭海珠上輩子,每每讀到這一段,都覺得肺痛。

孫元化,明明是整個事件中最爲國家社稷考慮、最爲勇敢而務實的人,反倒成了最後那個被冤殺泄憤的人。

是以,鄭海珠對孫元化這個悲情“登來巡撫”,印象極深。

至於眼下的這位登州知府陶朗先,其實就是將來的第一任登來巡撫,比孫元化早幾年經略登來,鄭海珠反而不清楚。

不過,還在兗州時,張耀芳已經介紹過陶朗先,此人官聲不錯,考績拿過頭名。

前日的掖縣驛站裡,朱以派吹捧鄭海珠生意做得大時,王御史也曾認真提過:“鄭姑娘若造出火炮,可否贈給登州兩門,登州很不容易,今年買了許多學田,賬上沒什麼銀子了。”

鄭海珠當時,就一面滿口答應,一面在心裡又將王御史這句話反覆琢磨了幾遍。

巡按御史能說這樣的話,是好事。首先說明,王雅量有意把她鄭海珠當成能派活的人。其次,顯然對於知府陶朗先,王御史比較認可,還給了個很有用的信息:陶知府重視教育。

“小殿下,此一回,道理上,雖應是陶知府感激魯藩幫着擒賊,但將來運人,總要一直從登州進來,少不得叨擾府臺之處。”

馬車上,鄭海珠與朱以派說道。

朱以派也是極拎得清的,一路上又被這鄭姑娘灌輸了許多大明文官的厲害手腕,並不因爲自己姓了個“朱”字就無所畏懼了,遂爽快道:“放心放心,在掖縣那個小地方,爲了博取王御史好感,本將軍都捨得花銀子,沒得到了登州正主這裡,反倒摳門了。就以剿滅聞香教的名義,給個五百金夠不夠?”

鄭海珠笑道:“五百金多了,也不能以剿匪的由頭,京師恐怕有想法。三百金吧,孔子故里來人,助建書院。”

朱以派一想也是,自己一個魯藩親貴,跑到藩地之外塞錢給地方官剿匪,不是打朝廷的臉麼,還是捐資助學這種理由最安全。

“行,就三百金,回頭我給陶知府說說,今後你們商社從登州出港,也給些便利。”

他剛說完,就見鄭海珠和郭氏,面有古怪。

“怎麼了?我說得不對?”

鄭海珠微有尷尬,郭氏替她開口道:“夫君花了錢,要多聽些響聲,本沒什麼不對。但登州不是隻有知府這一處衙門。嘉靖爺的時候,朝廷就專設了巡海道,鄭姑娘的貨,是找巡海道里的關係,運出去的。”

朱以派這才反應過來。

岳丈是山東出身的武將,所以妻子郭氏熟悉兵備設置。

登州知府不是山東巡撫,管不到登來巡海道。

他遂向鄭海珠點頭道:“你有另外的路子,自去打點即可。”

鄭海珠直言:“不瞞小殿下和夫人,我們此前的一票貨,就是這樣出登州的。那遼海之上,登州巡海道的船多,我們商戶的船更多,交些銀子,我們的貨就能過去。”

朱以派如何聽不懂這就是走私,但一路上,他已經被鄭海珠灌輸了不少海禁的弊端,已明白此乃海商無奈選擇的路子。

所以,他倒也不以爲罪責,只略帶揶揄道:“我大明朝廷欠衛所水師的軍餉,最後還是你們這些商販給還上了。”

……

午未之交,登州臨海的丹崖山蓬來閣上,鄭海珠與郭氏並肩而立,眺望遼海。

朔風如刀,山道間的霜凍隨處可見,但防波堤外旁的海面,尚未見到灰白色的冰面,仍是湛藍一片。

視線若再放得廣闊些,更能見到萬頃碧波之上,點點船帆時近時遠,時隱時現。

“鄭姑娘,我爹爹說,宋時,這裡叫刀魚寨,作爲水寨已頗有氣象。太祖做了皇帝后,爲了防倭,修建海防更爲上心。當年戚少保就是在此處訓練水軍的。”

郭氏指着丹崖上和防波堤之間的各處建築和營房,對鄭海珠侃侃而談。

今日,朱以派去衙門會晤登州知府陶朗先,鄭海珠因着自己肚皮裡的算盤,提出請朱以派先談剿滅聞香教之事,晚間府衙設宴時,自己再到場,向陶知府說一說走登遼海道運礦工的設想。

如此,白晝裡,鄭海珠便陪郭氏來蓬來閣一遊。

不出鄭海珠所料,將門虎女的郭氏,性質甚濃,倒先憑藉家學淵源,爲鄭海珠解說了一番水軍作戰的門道。

鄭海珠放眼一熘海防城牆,肅然道:“夫人請看,我們所立的丹崖山,的確地勢險要,但隨着將來火炮在攻防陣仗裡用得越來越多,只靠丹崖山剋制海上來犯水城的敵軍,肯定不行。”

郭氏是個紅妝與武裝皆愛的女子,在閨中時,每逢父親歸家,她都會和兩個哥哥一道,湊在父親跟前聆聽兵法。

但父親去西南平叛時,何曾用過火炮,郭氏對於西洋火器的認知是一片空白。

她於是好奇問道:“鄭姑娘,丹崖山居高臨下,箭雨齊發,登州城又有水、陸兩道城牆,皆是包磚,不行在哪裡?”

鄭海珠道:“眼下早已不是宋元時候了,水上來的敵軍都有炮,用炮直接轟開水牆,進到從前戚少保訓兵的水師操練地,再往前轟塌陸牆,就可以拿下登州。所以,今後,這個水城應作大修,就像咱們女子在絹帛上繡花一樣,繡上許多交叉火力點。”

“怎麼繡?”郭氏盯着問。

鄭海珠走出亭子,彎腰撿個樹棍,在地上演示給郭氏看:“起碼要繡四處。第一處,我們站的丹崖山,峭壁之下應修建之字型的城牆,每條彎道突出的馬面牆,都是一個炮臺。第二處,是那個有水閘的水城城牆上,第三處,自然是陸城城牆上。而最重要的一處,應在那條防波堤外,伸出一條龍頭似的甕城堡壘,四面都設炮臺。”

郭氏又看又想,很快也明白了。

她雖然沒見過火炮具體如何發射,但火力方向不難理解。

“鄭姑娘,如此一來,共有八個方向能發射炮丸,就如魯繡的百花不露地一樣,沒有死角了。”

鄭海珠莞爾笑道:“夫人比方得好,正是如此。倘使在疑兵之計裡誘敵深入,須像我們松江顧繡和韓媛繡,作好留白。這堂堂皇皇一座要塞擺在這裡,留白就是找死,當然要佈置得越周詳細密,越好。”

郭氏心服口服:“鄭姑娘,你平時是不是也愛讀兵書?”

鄭海珠直言:“讀不太懂,但我有幸結識的才俊,知兵者也不少,平時多聽他們講講,獲益匪淺。”

其實,鄭海珠說的這一大通,去煙臺遊覽的現代人都能看到,那些炮臺,本來就是孫元化做登來巡撫時,學習葡萄牙人佈置碉堡火力的軍事思想,在戚繼光時代的登州水城基礎上改造的。

只是這萬曆末年的初冬,登州水城還不存在“交叉火力”的炮臺羣落,正好讓鄭海珠晃一晃身爲後世來人的金手指。

這種給自己樹立“知兵”人設的話,她回到松江、見到孫元化之後,更會詳細說叨一番,投這些主張西學的文官所好。

郭氏站起身,又回到亭子裡,向着幾個方向看了一圈,嘴角忽地劃過一絲複雜的哂笑。

“鄭姑娘,我若是個男子多好,像我爹爹那般,一仗仗打下來,從千總到遊擊,從參將到總兵,調到登州一樣的軍鎮來,問你買上一堆火炮,好好營建一番。”

郭氏的眸中,三分嚮往,七分惆悵。

後者壓過了前者,令她很快陷入緘默,沒有再說下去。

鄭海珠很果決地搖頭:“夫人不必悵然。我不是男子,也能跑船、經商、建學堂、造火炮。叫我一聲”小友”的石砫土司秦將軍,不是男子,也能領軍打仗,上陣殺敵。夫人,咱們女子的路,不是老天給的,不是男子定的,是自己走出來的。”

郭氏戚然:“我已是魯藩宗室的婦人。”

鄭海珠道:“那又如何?佘太君也是一品誥命,照樣沒有被禁錮於後宅。夫人,連這莽莽天地,都會滄海桑田,我們將來的命途,又爲何要由眼前的情形限死呢?”

鄭海珠說到這裡,的確有所動容。

與郭氏相處大半個月,鄭海珠已漸漸喜歡上這位青史未留半個字的女子。

和韓希孟、姚氏一樣,這位郭氏的能力與心性,也都表明,她不甘做一個困於後宅的小腳媳婦,而幸運的是,她的丈夫,也像顧壽潛和黃尊素一樣,願意給她相當程度的自由。

況且她還出身武將世家。

這樣的人才,不去助燃她心底本就未滅的火苗,太可惜了!

“夫人,”鄭海珠柔聲靜氣地說道,“我在福建海上見過的子母銃,並不需要男子那樣的蠻力,就可以填裝發射。我的屬下去濠境看過的紅夷炮,清膛、壓彈、點火,以及測算角度,也不是必須有蠻力,十二三歲的少年可爲之,我們這樣青壯的女子,怎會做不了呢?秦將軍可以與夫君一道,帶出名震天下的石砫白杆槍騎兵,夫人和小殿下鸞鳳和鳴,或許不僅訓得出騎兵,還能練出一支女子火炮軍。”

郭氏轉過頭來,面上那番望洋興嘆之色倏地退去。

她盯着鄭海珠,若有所思。

但鄭海珠並不需要在一日千里的進度,今天這個機會,點到爲止就好。

她搓一搓凍得有些僵硬的手指,告罪道:“不瞞夫人,丹崖山往東南,就是我們走貨的小港,此番貨色都是上等錦緞,草民怕裝船不細緻,目下想趕去瞧瞧。”

郭氏看看日頭:“那你快去,可會騎馬?”

鄭海珠知曉大明的交通是“南船北馬”,所以北上前,在松江和鎮江,都學過騎馬,疾馳不行,小跑是不憷的。

況且,以她今日所打的算盤,自然想問王府要一匹馬。

見鄭海珠點頭,郭氏隨即吩咐站在亭子外的侍衛長樊彬:“把赤如意給鄭姑娘,赤如意性子隨和,不欺生。”

馬牽過來,鄭海珠瞅一眼馬屁股,不錯,有鎮國將軍府的花押就行。

208章 見面(下)241章 詔獄往事(中)第365章 扎針第四十六章 原來姓張203章 衝突157章 撫順保衛戰(五)199章 拇指290章 坐不上龍椅,我也不會灰溜溜地走263章第359章 何爲帝師本分250章 我要張名世第九十九章 燃燒的花車(下)第一百章 蠶神的懲戒(上)第396章 放長線第九十六章 顧家長媳第417章 讓馬將軍,做藩王岳父121章 籠中人自己做鑰匙第404章 昌平的戲可以開唱了第442章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克的(上)194章 人盡其用第105章 戚總兵你好第312章 又要開打了第五章 滅滅大小姐的傲氣第七十八章 土豪不立於危牆之下第359章 何爲帝師本分第六十七章 範思哲和範破虜第五十六章 織造局太監(上)第七十二章 接頭第354章 必須踢走她291章 劉時敏你留下第376章 鬆了一口氣的汪主事第九十五章 我去掙錢,給你們助力第九十八章 燃燒的花車(上)第九十九章 燃燒的花車(下)第428章 哥薩克167章 談判(下)第四十七章 晚明名士280章 宮中轉場(中)第307章 出去一趟,要辦好幾件事第325章 恢復大寧鎮(下)第308章 滿桂170章 明荷海戰(二)第334章 將軍下馬也有用251章 當年疑案155章 撫順保衛戰(三)第422章 炮兵隊正227章 王府贅婿(上)第二十三章 打開石門273章 你以爲我戀愛腦?第333章 荷卓的命運(下)第431章 分兵會寧第398章 翻雲覆雨第353章 嘴炮愛國199章 拇指第348章 “爲國爲民”的東林派247章 辯楊漣(下)190章第382章 設套第325章 恢復大寧鎮(下)第八十二章 只能選寶島了第115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191章 大明女律師226章 技術入股第318章 再給你打一把更好的277章 銀子第七十二章 接頭第八十七章 出路(中)214章283章 船主竟是我自己138章 馬屁股出面第五十三章 聽訟(下)268章 鄭師傅,請與我一道收拾她(下)第436章 給吳公子報仇208章 見面(下)268章 鄭師傅,請與我一道收拾她(下)第350章 東李娘娘與張嫣第367章 前夜247章 辯楊漣(下)第344章 後會有期第417章 讓馬將軍,做藩王岳父256章 因材施教第二十九章 一個小人第十四章 我只劫這位鄭姑娘272章 尋仇第十八章 前緣難續第五十一章 我幫你133章 和魯藩談合作第417章 讓馬將軍,做藩王岳父248 王公公把事兒給定了206章 四貝勒的人第八十五章 北冥有魚230章267章 鄭師傅,請與我一道收拾她(中)第三十三章 一杯綠茶第七十九章 血戰(上)126章 小殿下朱以派210章 轟死他們第299章 重新洗牌爲將來(下)第400章 再次自上而下地啓蒙
208章 見面(下)241章 詔獄往事(中)第365章 扎針第四十六章 原來姓張203章 衝突157章 撫順保衛戰(五)199章 拇指290章 坐不上龍椅,我也不會灰溜溜地走263章第359章 何爲帝師本分250章 我要張名世第九十九章 燃燒的花車(下)第一百章 蠶神的懲戒(上)第396章 放長線第九十六章 顧家長媳第417章 讓馬將軍,做藩王岳父121章 籠中人自己做鑰匙第404章 昌平的戲可以開唱了第442章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克的(上)194章 人盡其用第105章 戚總兵你好第312章 又要開打了第五章 滅滅大小姐的傲氣第七十八章 土豪不立於危牆之下第359章 何爲帝師本分第六十七章 範思哲和範破虜第五十六章 織造局太監(上)第七十二章 接頭第354章 必須踢走她291章 劉時敏你留下第376章 鬆了一口氣的汪主事第九十五章 我去掙錢,給你們助力第九十八章 燃燒的花車(上)第九十九章 燃燒的花車(下)第428章 哥薩克167章 談判(下)第四十七章 晚明名士280章 宮中轉場(中)第307章 出去一趟,要辦好幾件事第325章 恢復大寧鎮(下)第308章 滿桂170章 明荷海戰(二)第334章 將軍下馬也有用251章 當年疑案155章 撫順保衛戰(三)第422章 炮兵隊正227章 王府贅婿(上)第二十三章 打開石門273章 你以爲我戀愛腦?第333章 荷卓的命運(下)第431章 分兵會寧第398章 翻雲覆雨第353章 嘴炮愛國199章 拇指第348章 “爲國爲民”的東林派247章 辯楊漣(下)190章第382章 設套第325章 恢復大寧鎮(下)第八十二章 只能選寶島了第115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191章 大明女律師226章 技術入股第318章 再給你打一把更好的277章 銀子第七十二章 接頭第八十七章 出路(中)214章283章 船主竟是我自己138章 馬屁股出面第五十三章 聽訟(下)268章 鄭師傅,請與我一道收拾她(下)第436章 給吳公子報仇208章 見面(下)268章 鄭師傅,請與我一道收拾她(下)第350章 東李娘娘與張嫣第367章 前夜247章 辯楊漣(下)第344章 後會有期第417章 讓馬將軍,做藩王岳父256章 因材施教第二十九章 一個小人第十四章 我只劫這位鄭姑娘272章 尋仇第十八章 前緣難續第五十一章 我幫你133章 和魯藩談合作第417章 讓馬將軍,做藩王岳父248 王公公把事兒給定了206章 四貝勒的人第八十五章 北冥有魚230章267章 鄭師傅,請與我一道收拾她(中)第三十三章 一杯綠茶第七十九章 血戰(上)126章 小殿下朱以派210章 轟死他們第299章 重新洗牌爲將來(下)第400章 再次自上而下地啓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