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章 談判(下)

楊天生方纔先行叩訪許宅時,已簡短地向許心素說明鄭海珠的淵源,還提了提織造太監劉時敏的背景,是以,許心素見到代表顏思齊來拜年的竟是個婦人時,沒有流露詫異。

但地頭蛇的作派,還是要擺足。

許心素在那番靜海微浪的淺澹寒暄之下,漸漸泛起帶有俯視意味的接洽風格。

穿過底部全由鵝卵石鋪成的環形排水渠,許心素澹澹道:“鄭姑娘,這是寒舍,地方小,見笑了。”

換源app】

鄭海珠仰望眼前的大院,整塊灰白色的花崗岩做臺階或者牆基,牆面的上半部分用的紅磚,燕尾型檐角的屋頂用的也是紅瓦,門柱、門廊、窗靈更是極盡木凋精巧之能事,典型的閩南大厝式豪宅。

她抿嘴讚一句“貴府好氣派”。

心中掂量,坐船接近廈門本島時,楊天生在甲板上指點的幾處官衙,都沒如此外觀恢弘的。

這許心素在廈門,很高調哪。

進門後,過了照壁,許心素卻不往堂屋走,而是將鄭氏姑侄和楊天生引到東廂的大屋,先展示一番自己收藏的文玩字畫。

“聽聞鄭姑娘雖與許某一樣,都是福建人,但生意主要在南直隸。吳門畫派中文徽明的畫,許某已經收了好幾幅,請姑娘品鑑品鑑。”

鄭海珠瞥到鄭守寬眼中閃過異色,知道侄兒在譏笑附庸風雅的許心素將“文徵明”讀作“文徽明”,忙用眼神制止他,一面迴應許心素道:“慚愧慚愧,我是個生意人,雖在松江有一所學堂,也有幸請到董玄宰董公題辭,但平素忙於南北各地跑碼頭,對書畫這樣的風雅之事,着實不及涉獵。許先生既然精於此道,這滿堂的寶貝,定然件件都是珍品。”

以許心素的水平,他當然不曉得董玄宰就是董其昌,更不曉得董其昌在當今書畫鑑賞界的地位。

唯聽到鄭海珠輕描澹寫地提及“有一所學堂”、“南北各地跑碼頭”之類,他就忍不住仍要繼續打壓打壓這小婦人。

許心素盯着鄭海珠指向一尊南洋珊瑚的手,笑道,“鄭姑娘這枚扳指上的珠子,小了些,配不上姑娘的氣派。姑娘正月裡送了這大一船厚禮過來,許某回贈姑娘一串南珠,萬莫嫌棄。龍仔……”

隨着許心素的招呼,一個十六七歲的錦袍少年,走上前來。

這個叫許一龍的少年,是許心素的長子。他託着的木盤中央,擺有一串直徑可觀的合浦珍珠,顆顆光澤瑩潤不說,每顆還都接近正圓無瑕,在尚未發展出現代插核養殖海水珍珠技術的古時,殊爲難得。

鄭海珠也不假意推辭,露出女子見到漂亮珠寶時那種不必掩飾的驚豔笑容,伸手捧起合浦珠串,大大方方地戴在脖子上,對許心素拱手致謝,又垂眸看看自己所戴的珍珠扳指。

須臾後,她擡頭,盯着許心素道:“我自己這顆珍珠,確實小,但它的來頭不算小。這是顆東珠,產自東北女真烏拉部。一年多前,我陪遼東李家的女捲回赫圖阿拉探親,建州汗王努爾哈赤給我這顆東珠,聊表謝意。東珠也有大的,但建部的規矩,汗王和各旗貝勒才能戴大的東珠,故而給我的這顆,不到半錢重。”

許心素聞言,面上一哂。

他是日本華商李旦的代理人,又是大明在任總兵俞諮皋的幕僚,雖身在東南沿海,但對於建州女真這樣和朝鮮、大明都接壤的部族動向,不會陌生。

沒想到,眼前這個婦人,在遼東那塊的江湖,也混過。

只聽鄭海珠又帶着澹澹的輕蔑道:“當然,許先生說得也沒錯,韃子看重的金貴之物,若論珠子本身,和咱們大明的南珠比,的確不值一提。努爾哈赤那老酋,與我大明在撫順幹了一仗,慘敗而歸。那些北地靼子,其實與西邊來的紅毛番,是一路貨色,許先生要聽的話,賜我一杯茶潤潤嗓子,我給先生講講。”

鄭海珠言罷,心道,差不多了吧,這種彼此秀肌肉一樣秀背景的你來我往,雖然是場面上無可避免的交鋒,卻應適可而止,否則委實無趣。

咱們這也不是在相親,就別再彼此試探了,快點聽我進入正題,不香麼?

而許心素,好歹是個名留青史的人物,並非沉醉於刷優越感的普信男,他亦心如明鏡,曉得今日這女子來拜年,必是要代表顏思齊來談事。

許心素於是擺出誠懇的姿態,爽朗道:“走,吃茶去。”

……

許宅第二進院子的書樓中,僕婢上茶後,許心素屏退左右,只留了兒子許一龍和保鏢。

鄭海珠瞥一眼那位頭戴黑色網巾、身着明式直裰、面沉如鐵的保鏢,問許心素:“東瀛人?”

“姑娘好眼力,怎麼看出來的?”

“他腰上那把,是村正刀吧?”

“嗯,是。姑娘放心,他聽不懂福建話。”

鄭海珠笑笑:“聽得懂也無妨,我今日,不是來說東瀛人的壞話。”

許心素抿口茶,意味深長道:“自從俞家軍坐鎮閩地,倭亂已是陳年舊事了。”

鄭海珠直言不諱:“月港開關,朝廷至今不準與東瀛交易,若不是許先生爲李頭領和俞總兵穿針引線,只怕還是要鬧倭寇。不過,顏大哥經營臺灣兩年,現下開始出產鹿皮和蔗糖,北港也已經有日本船來買貨了。”

許心素接茬道:“唔,方纔看了那些蔗糖,白度上佳,日本人應能出高價。”

他說附和之語的同時,實則在飛快地思忖鄭海珠話裡的意思。

很顯然,這小婦人的確是顏思齊的親信,深知日本華商李旦,和大明總兵俞諮皋,把持着中日海貿的走私航線。所以她說,如果沒有李、俞二人,日本人海商又會轉爲武力犯邊的倭寇。

但同時,她言下之意,顏思齊在臺灣,也已經重整旗鼓,開始恢復與日本人的買賣來往。

許心素自從得知李國助所作所爲後,實則對於顏思齊懷有物傷其類的同情,更開始盤劃自己將來的路。顏思齊看在李旦的情面上,沒有殺了李國助,這個冷酷無情又狂妄自大的李家二世祖,總有一天要接了老爹的生意,屆時清洗老爹的舊將勢力時,對他許心素又會如何?

故而,許心素開始將效力的重心,偏向俞諮皋這一頭。他在廈門興建如此大宅,在俞諮皋的錢莊裡存了大半家當,又將長子許一龍接到廈門,都是在向俞總兵表明,自己有迴歸閩南之意。

只是目下,顏思齊被朝廷封在臺灣當土司,也做海貿,總是和俞總兵的財路略有碰撞。

許心素心思飛轉之際,只聽鄭海珠繼續道:“不過許先生,顏大哥和我都覺着,生意人,更要講江湖道義。顏大哥在平戶時,主要跑的是寧波雙嶼港和南洋香料羣島那邊,如今他雖佔了臺灣,還有朝廷的委任狀,卻也明白自己的快子不能伸錯碗,這一點,請許先生務必稟報俞總兵。”

許心素看看鄭海珠,再看看楊天生,正色道:“既然你們這邊打開天窗,許某也不說暗話。茶葉,崇安布葛,漳州絨,瓷器,蔗糖,這五樣,請顏宣撫繞開。”

鄭海珠道:“可以。我們在臺灣,做的茶葉叫紅茶,本也不會銷往日本,買主是洋人,以及遼東那邊的路子。至於蔗糖,臺灣和福建都適合種甘蔗,福建的賣給日本,臺灣的賣給紅夷人和弗朗基人。今後若有日本船到臺灣要買蔗糖,我們必拒之。”

許心素點頭。

接下來,二人又談及問日本買銅的額度劃分。萬曆末年,民間流通的貨幣,除了白銀,仍有更大比例的銅錢,所以俞諮皋要問日本人買銅,私鑄銅錢。鄭海珠對明廷的效率和信譽懂得打折,所以也要通過顏思齊從日本儲存銅塊,造火器備用。

如此一項項談下來,劃好彼此的勢力範圍。

俞諮皋和顏思齊,如今都是朝廷的武官,自然不可能就走私販海的約定立字爲憑、留下證據,因此全憑許心素和鄭海珠這兩個代理人口頭約定。

許心素談着談着,打心底覺得,自己當初在日本平戶時就沒看走眼,顏思齊的確大氣,讓渡了不少利益,盡力表現出對俞諮皋這種將門地頭蛇的敬重。

而眼前這個鄭氏,也堪爲顏思齊的搭檔,爽快不說,還頗爲細心親切,主動談及,自己在江南與東林學派有交情,許一龍許公子,要不要去江南拜師。

許心素出身寒微,多年來銀子賺了不少,終究還是商賈身份。他深知在大明,科舉出來的功名之身有多重要,自然指望兒子能走這條路,而浙直一帶向來人文薈萃、進士頻出,兒子若真能去江南,說不定真能奔出一個入仕的前程來。

許心素當下也不掩飾對鄭守寬頭上那塊方巾的羨慕之色,對兒子許一龍道:“阿仔,後頭若到松江進學,不要給我丟臉,更不能給依勾添煩亂。”

“依勾”是閩南語“姑姑”的意思。

鄭海珠暗道,說到把兒子帶去松江考科舉,不要在閩南給俞諮皋做人質,許代理終於真的熱絡起來,連姑姑都替兒子認下了。

歷史上,二十年幾年後,鄭芝龍的兒子鄭成功,就在南京拜錢謙益爲師。鄭海珠正是由此獲得啓發,又見許心素表現出對讀書人身份的嚮往,纔在談判中提及這個砝碼。

她穿來的這個時空,年輕的鄭芝龍已在松江成爲她生意的左膀右臂,不知是否仍有機會到日本娶田川家的女兒、生下鄭成功。而許心素很早就進入與顏思齊的合作關係,不知是否能避免像原有歷史那樣,被鄭芝龍所殺。

鄭海珠只是通過親身經歷感受到,這些在史書上冷冰冰唯利是圖的海上大人物們,其實都有身處時代風雲中的惶恐。爲什麼不從他們的需求點出發,找到彼此聯手共存的契機呢?

許心素以爲談判進入愉快的尾聲時,鄭海珠卻拋出此行最重要的議題。

“許先生,廈門與臺灣脣齒相依,咱們一同賺錢,也要一同禦敵。顏大哥,他想和俞總兵,夾擊一次紅夷人。紅夷人的貪婪,不遜於弗朗基人,不給他們一點顏色瞧瞧,我大明的澎湖嶼,甚至臺灣北島,就要變成第二個、第三個馬尼拉了。”

第320章 我要去找你哥哥254章 一進宮就遇詐167章 談判(下)第392章 小幫手又投到碗裡來第432章 一個個蠢貨第428章 哥薩克第388章 復仇的女孩第十九章 錦繡滿屋第313章 紮營待兔241章 詔獄往事(中)215章200章 戲臺(上)第444章 作出決定的外戚第五十八章 破案(上)第325章 恢復大寧鎮(下)第102章 水落240章 詔獄往事(上)第六十一章 古剎密談第十四章 我只劫這位鄭姑娘第420章 另一對CP的動靜第439章 養肥了再殺(上)179章 明荷海戰之十(戰爭部分完結)第419章 誰稀罕做親王的老丈人161章 兜生意與復仇(下)214章134章 知政失而在草野247章 辯楊漣(下)第331章 荷卓的命運(上)122章 騙保219章287章 拷打(中)148章 赫圖阿拉(中)第二十章 水下秘密第414章 “戶部額真”穆棗花第408章第三十八章 論案,論畫第426章 沙俄使者(上)136章 御史朋友也交上第421章 是誰給你們朱家人一口飯吃264章第五十二章 聽訟(上)第387章 公公與我,一同爲國除害吧122章 騙保第九十一章 毛文龍的分紅第八十三章 西拉雅人(上)第114章 不要輕易定義別人是懦夫第358章 有貝是爲賢295章 用好向老大直接彙報的機會(上)162章 大哥大哥你好嗎(上)214章253章212章 出痘第四十二章 相識雖新有故情146章 就這麼辦第307章 出去一趟,要辦好幾件事233章 戚畹廢莊(上)第九十二章 創業佈局247章 辯楊漣(下)136章 御史朋友也交上第六十二章 書院定址第六十五章 黃金坑裡的棄嬰187章 北地來人(上)234章 戚畹廢莊(下)第五十五章 何以爲報155章 撫順保衛戰(三)第六十一章 古剎密談第十四章 我只劫這位鄭姑娘第八十五章 北冥有魚第443章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克的(下)263章第五十三章 聽訟(下)第117章 太僕寺財神爺290章 坐不上龍椅,我也不會灰溜溜地走第403章 預判你的預判168章 往事第三十三章 一杯綠茶第381章 哭,是最沒有用的135章 八府巡按第三十四章 我大松江的棉布201章戲臺(下)第九十五章 我去掙錢,給你們助力第七章 黃尊素第118章 穿四品官服的登徒子第358章 有貝是爲賢第九十八章 燃燒的花車(上)第448章 先分一部分第319章 誰說女人不能講道理第五十四章 痕跡如白骨,無言能訴冤第二十四章 與你合夥247章 辯楊漣(下)199章 拇指268章 鄭師傅,請與我一道收拾她(下)第341章 在下袁崇煥141 悽慘身世第368章 開鑼第七十章 娘娘腔的領子、打硬仗的布甲第379章 文武雙管(完)226章 技術入股213章 露餡第三十六章 我要繡她們
第320章 我要去找你哥哥254章 一進宮就遇詐167章 談判(下)第392章 小幫手又投到碗裡來第432章 一個個蠢貨第428章 哥薩克第388章 復仇的女孩第十九章 錦繡滿屋第313章 紮營待兔241章 詔獄往事(中)215章200章 戲臺(上)第444章 作出決定的外戚第五十八章 破案(上)第325章 恢復大寧鎮(下)第102章 水落240章 詔獄往事(上)第六十一章 古剎密談第十四章 我只劫這位鄭姑娘第420章 另一對CP的動靜第439章 養肥了再殺(上)179章 明荷海戰之十(戰爭部分完結)第419章 誰稀罕做親王的老丈人161章 兜生意與復仇(下)214章134章 知政失而在草野247章 辯楊漣(下)第331章 荷卓的命運(上)122章 騙保219章287章 拷打(中)148章 赫圖阿拉(中)第二十章 水下秘密第414章 “戶部額真”穆棗花第408章第三十八章 論案,論畫第426章 沙俄使者(上)136章 御史朋友也交上第421章 是誰給你們朱家人一口飯吃264章第五十二章 聽訟(上)第387章 公公與我,一同爲國除害吧122章 騙保第九十一章 毛文龍的分紅第八十三章 西拉雅人(上)第114章 不要輕易定義別人是懦夫第358章 有貝是爲賢295章 用好向老大直接彙報的機會(上)162章 大哥大哥你好嗎(上)214章253章212章 出痘第四十二章 相識雖新有故情146章 就這麼辦第307章 出去一趟,要辦好幾件事233章 戚畹廢莊(上)第九十二章 創業佈局247章 辯楊漣(下)136章 御史朋友也交上第六十二章 書院定址第六十五章 黃金坑裡的棄嬰187章 北地來人(上)234章 戚畹廢莊(下)第五十五章 何以爲報155章 撫順保衛戰(三)第六十一章 古剎密談第十四章 我只劫這位鄭姑娘第八十五章 北冥有魚第443章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克的(下)263章第五十三章 聽訟(下)第117章 太僕寺財神爺290章 坐不上龍椅,我也不會灰溜溜地走第403章 預判你的預判168章 往事第三十三章 一杯綠茶第381章 哭,是最沒有用的135章 八府巡按第三十四章 我大松江的棉布201章戲臺(下)第九十五章 我去掙錢,給你們助力第七章 黃尊素第118章 穿四品官服的登徒子第358章 有貝是爲賢第九十八章 燃燒的花車(上)第448章 先分一部分第319章 誰說女人不能講道理第五十四章 痕跡如白骨,無言能訴冤第二十四章 與你合夥247章 辯楊漣(下)199章 拇指268章 鄭師傅,請與我一道收拾她(下)第341章 在下袁崇煥141 悽慘身世第368章 開鑼第七十章 娘娘腔的領子、打硬仗的布甲第379章 文武雙管(完)226章 技術入股213章 露餡第三十六章 我要繡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