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一杯綠茶

離開岱山島時,鄭海珠主動問顏思齊討來這件和服也帶上,等的正是今日這一刻。

她要試一試韓希孟的認知積累與判斷力,進一步瞭解自己在此世的第一位主人的水平。

鄭海珠於是參研着韓希孟的面色,假作詫異道:“啊,小姐認得這種衣服?我說怎滴模樣奇怪,原來是倭寇的?”

韓希孟覷她一眼,安撫道:“你緊張什麼,有這種衣服的未必一定是倭國人,更未必一定是倭寇。其實,除了洪武皇帝那時候北邊的倭亂是真倭,後來嘉靖皇帝時我們這邊的倭亂,領頭的有許多,原本是海商,是和我們一樣的大明子民。”

韓希孟神態平靜地將和服完全展開,一面欣賞上頭的“繪羽”繡花,一面口吻沉緩地講述起來。

“阿珠,你是福建人,有些淵源,沒有我們松江府、寧波府的百姓清楚原委。

弘治、正德的時候,我大明和倭國維持着朝貢買賣,年年都有勘合船和遣明船。後來,嘉靖帝登基沒多久,寧波市舶司那裡出了大事,兩個倭國的大海商,因爲賄賂市舶司太監賴恩,火拼起來,殃及了寧波的百姓。朝廷一怒之下,便停了與倭國的勘合。

恰在那時,倭國發現了銀礦,正想大量問我朝買貨品,我大明的徽商又素來行走於南直隸和浙江沿海。

海商做不成,便成了海寇。更有海邊那些老實巴交的漁民,原本全靠打漁維生,海禁一起,他們斷了生路,也只能去做海寇。”

鄭海珠聽韓希孟說的,果然與後世那些粗淺解讀倭亂的說法不同,倒很像一些專業歷史學者的著述。

她遂探尋道:“所以,小姐的意思是,倭亂,並非全是指倭人像從前的匈奴人劫掠中原人一樣,駕船來劫掠我們沿海百姓?”

韓希孟擡眼看她:“一些倭島海匪,喪盡天良燒殺擄掠,也有。但更多的倭船船隊,就算水手們是倭人,船東也是徽商、浙商、閩商,比如那個大海盜汪直,就是徽州人士。

他們盯着倭國的白銀,朝廷卻不給開海做買賣,他們自然就要禍亂沿海,沒個章法。好在嘉靖帝之後,隆慶帝開了關,濠境(指澳門)那邊也有弗朗機人來做買賣。

我大明的海盜們又做回了海商,百姓總算太平些。這些年我聽二叔說,倭國雖然尚不能直接與我大明交易,但拐個彎與弗朗機人打交道,照樣能拿白花花的銀子買去大明貨品。”

鄭海珠撇撇嘴,佯作無奈道:“那豈非白白地讓弗朗機人賺去一道?直接在我們松江府開個市舶司,讓倭國遣明船送銀子來,運貨走,兩邊都能發財,豈不是更好?”

韓希孟呵呵一笑道:“你想得忒簡單,我大明又不是隻有徽商一夥商人,也不是隻有松江、寧波兩個府靠着外海。倘使便宜都讓南直隸和浙東佔了,壕境澳門那邊、福建月港那邊,甚至京師之中,從臣工到太監老公們,被人挖走碗裡的肉,不要和你拼命?”

鄭海珠聽到這裡,心裡已大致對韓希孟的態度有數。

這果然是一位很有見識的閨秀,松江許多庸脂俗粉的名媛們遠遠不能望其項背。

鄭海珠遂上前撫摸着和服上的“繪羽”,換了揣測的語氣道:“小姐這樣一說,我便要猜,這戶人家,莫不是私下渡海販貨的。”

韓希孟笑道:“或許吧,先不管這些,你回來就好。阿珠,我尤其在意這件衣服,乃是因爲看中它上頭的繡樣。你看,這是唐鬆,倭人這種繡法,是套針技法,深淺繁複,如丹青中以墨融水渲染之。我那日在思量,刺繡時如何表現山石的明暗,今日見到這倭服上的唐鬆,很有啓發。”

韓希孟對着大片“繪羽”,娓娓道來,間或由衷感慨一句“沒想到倭國的刺繡已如此臻於化境”。

鄭海珠仔細聆聽,時而從自己熟悉的“漳絨”技法的角度,補充些建議。

直至將這件和服琢磨得差不多了,鄭海珠才從另一個包袱中取出幾個紙筒,正是問顏思齊討來的日本浮世繪。

她在桌上鋪開畫,對韓希孟道:“小姐,我在那家看到這些山水畫,就與那和氣的管家討得幾幅回來。”

韓希孟熟知丹青,一看那筆觸與設色風格,就很肯定道:“這不是江南一帶的顏料,畫風更與我們迥異,應也是倭人畫作。不過……”

韓希孟拿起浮世繪,若有所思道:“我倒是聽二叔講,濠境澳門那邊的弗朗機人,還有這幾年渡海來搶生意的紅毛番(指荷蘭人),很喜歡倭人的畫。對了,我們松江府的傳教士,還來問過,松江布上能否織上畫樣。”

鄭海珠沉吟道:“織機要織出山水圖或仕女花鳥畫,不論是這倭國的畫,還是我們的畫,緙絲機倒是可以,但十分費時昂貴。松江布以量大實惠受人歡迎,目前的布機也只能織出山形、菱格、飛花紋樣。不如,我們試一下刺繡。”

此時已過子時,韓希孟總算乏了,打了個哈欠道:“好,我們慢慢琢磨着,今日先歇息吧。”

鄭海珠回到自己的小屋中,躺在榻上聽着窗外秋蟲低鳴,回想這些時日的收穫。

她知道,在真正的歷史中,未來的三百年,將是中華文明斷崖式下跌的三百年。

如果說,大明王朝嘉靖皇帝時的海禁,還只是對於朝貢勘合貿易的收縮,那麼,北方那個遊牧民族改朝換代後的閉關鎖國統治,以及文化奴役與閹割,才真正摧毀了這片土地的生機。

當歐洲完成了文藝復興運動,當世界範圍內的大航海時代降臨,掌握了極爲先進的造船與遠洋航運技術的明代中國,原本捏着一把好牌,惜乎內憂外患接踵而至,痛失大時代,連日本都不如。

鄭海珠盯着浮世繪上的富士山、梅林、海浪,想到再過幾代,西方將被日本美學深刻影響,隨着世博會的召開,東瀛浮世繪版畫簡直橫掃歐洲,梵高就深受日本畫家葛飾北齋的影響。

梵高……荷蘭……紅毛番,弗朗機人……浮世繪,羽繪,刺繡絲織品,松江布……濠境,澳門,月港,澎湖列島……

無數人物、地圖、貨品的概念與影像次第涌入鄭海珠的頭腦,彷如山風海浪,盤旋縈繞。

一步步來吧,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

次日一早,韓希孟便帶着鄭海珠去見叔叔嬸嬸。

二老爺韓仲文和二奶奶錢氏聽了送棉布給軍士們的理由,頗爲欣然。

韓仲文甚至略略放下一家之主的威嚴模樣,笑眯眯地與妻子道:“希孟在你膝下那麼久,也越來越像你,琢磨事體,很有章法。”

錢氏免不了說一番是咱們侄女兒天資聰慧的順耳話,高高興興地指派韓府管家老彭,和鄭海珠張羅此事。

二人匆匆趕往布坊,招呼坊中夥計清點扎裹。

近百匹菱格厚布,加上小門幅的葉榭布和襪子等物件,裝完幾臺牛車,已過申時。

鄭海珠抹了抹滿臉的汗,回身卻見門口站着個娉娉婷婷的少女。

正是韓希孟的堂妹,三房的獨女韓希盈。

老彭看向韓希盈身後,並無她母親楊氏的影子,遂又詫異又抱歉道:“三小姐怎地這個時辰來坊中?哎呀,今日此處亂糟糟的。”

韓希盈鵝蛋臉兒粉撲撲的,一雙眼睛完成月牙兒,星眸粲然,溫言軟語道:“今日塾師稱病沒來,我便去蕉園詩社玩耍,回來路過布坊,你們可是要去文哲書院了?正好,我與你們一路去看看熱鬧。”

“這……”老彭面露難色,“三小姐,書院裡現下住的都是軍兵,毛毛糙糙的丘八,你一個姑娘家怎好進去……不成,二老爺和二奶奶,還有三奶奶,都得責打我的。”

韓希盈眸光一轉,望着鄭海珠:“有阿珠在,怕什麼,她不是那個錦衣衛的救命恩人嗎,我就跟着阿珠,那些軍爺定也對我客客氣氣的。”

說罷,上來拖着鄭海珠的袖子,聲腔裡帶了嗲嗲的央求之意:“阿珠姐姐,我大姐說,那個錦衣衛可好看了,就像昆班裡的翎子生一樣。”

鄭海珠想一想,回答:“也就那樣,沒有翎子生好看,也沒有顧家二少爺好看。”

韓希盈一怔,面色一冷,眸中兩汪秋水眼看就要結冰。

鄭海珠卻忽地話鋒一轉,半認真半開玩笑道:“三小姐戲癮大,就一同去看看吧,我伺候着三小姐,大不了,再扣我三個月的工錢唄。”

韓希盈立刻嫣然一笑:“還是阿珠姐姐爽氣,像個男子。你既然能陪我大姐偷跑到蘇州,帶我在松江城裡轉轉,又有何妨。”

鄭海珠心道,是無妨,喝幾口綠茶而已。

正好瞧瞧,三小姐你今日這杯,是什麼口味,甜膩膩的茉香綠茶?還是酸唧唧的檸檬綠茶?。

老彭身爲大府的管家,自然人情練達,曉得鄭海珠如今在府裡地位竄得快,遂不再反對,恭恭敬敬地請三小姐坐上唯一一個有棚子的牛車,吆喝着車隊開拔。

……

時下的松江本地人,都曉得,仕宦背景的顧府,是名副其實的積善之家。

顧府在城中有兩處大院,一處是自住的奢美宅子“露香園”,另一處,便是專供華亭、上海、青浦三縣的貧家子弟前來讀書,或者參加松江府試時所住的文哲書院。

立秋前後,雙季稻的插秧剛剛完成,而松江地區因有大量棉田,棉花花期也恰在處暑與白露之間,故而衆多貧家子弟仍在家中忙農活,尚未回城。

偌大書院,寢屋幾十,裝下馬祥麟不到百人的隊伍,綽綽有餘。

韓府將布匹送進來時,軍士們正在廊前檐下擦拭兵器。

斜陽金暉照耀的一片槍尖裡,韓希盈的眼睛比白刃還亮,立刻捕捉到了青衫臨風的準姐夫顧壽潛。

“顧二公子!”

一聲黃鶯兒嬌啼般的輕喚。

正在聽一個川兵解說白杆槍破甲威力的顧壽潛轉過頭,微微一愣,才揖禮道:“咦,三小姐怎麼也來了?”

鄭海珠抱着幾尺葉榭筘布,走上來,風清氣正地插嘴道:“三小姐,那邊與老彭說話的,就是你要看的天神一樣的錦衣衛大人,馬將軍。”

韓希盈心底慍意陡生,面上卻一派天真稚拙,打望一眼,淡淡道:“哦,確實如阿珠所言,泛泛之輩。”

鄭海珠抿嘴笑笑,心裡卻結結實實地啐了一口。

加大份的綠茶!

吃瓜羣衆的直覺往往是敏銳的,尤其是鄭海珠這樣穿到古人後宅的現代吃瓜女羣衆。

鄭海珠早就覺得,韓希孟這個堂妹,比她那將“我是怨婦”四個字明晃晃亮在腦門上的親孃,狡黠得多。

只是,畢竟才十五六歲,春情初漲的小姑娘,肚子裡在算計什麼,鄭海珠要猜出來,並不難。

果然,韓希盈吩咐貼身丫鬟從書包裡拿出一張淺茶色的桃花箋。

“顧二哥,這是今日我在詩社,和姐妹們給崑腔填的詞。聽聞顧二哥填得一手好詞,幫我們看看吧。”

顧壽潛“哦”一聲,接過紙箋瞧了片刻,和氣道:“填得不錯。”

“可我總覺得還能再改改,”韓希盈微蹙兩道眉毛,帶着推敲之色問道,“二哥哥,你說,這句‘隔春江,碧水染窗,沐韶光,紅杏窺牆’,要不要改成‘隔春江,碧水沁窗,沐韶光,紅杏倚牆’呢?”

顧壽潛對未婚妻韓希孟這個堂妹,於元宵端午之類的年節見過的次數,一個手掌就能數過來,最多就停留在不會認錯臉的階段,此刻委實也沒什麼興致指點她的詞風。

但畢竟是將來的姨妹,顧壽潛不好顯出意興闌珊的模樣,只得敷衍道:“各有各的好,須看唱的人怎麼來唱。”

鄭海珠拿布頭遮着臉,憋着笑,正覺尷尬得能用腳趾在地上摳出三房兩廳之際,卻聽身後有個蒼老的聲音喚道:“阿潛,這是誰家的千金吶?”

鄭海珠和韓希盈同時回頭,但見一個小丫鬟扶着一位老婦人,站在身後。

142章 我留下她第422章 炮兵隊正第二十二章 探寶第十九章 錦繡滿屋266章 鄭師傅,請與我一道收拾她(上)143章 議撫順第435章 佟家這麼過分?第372章 你狠還是我狠?第324章 恢復大寧鎮(上)第339章 都想走第417章 讓馬將軍,做藩王岳父248 王公公把事兒給定了第332章 荷卓的命運(中)第389章 你可能戴綠帽子的腦袋都沒了第二十二章 探寶第九十四章 千古入譜第一人第377章 你們禮部乾的好事第二十四章 與你合夥第414章 “戶部額真”穆棗花第十章 復仇的少主第365章 扎針193章 把兵額給我第368章 開鑼第二十五章 借你本錢第十五章 揚帆向洋第六十章 拿到織造局的訂單第353章 嘴炮愛國第四十二章 相識雖新有故情第430章 完第332章 荷卓的命運(中)第五十八章 破案(上)第十二章 宮中來人第三十九章 黃家後宅第426章 沙俄使者(上)168章 往事第二十章 水下秘密第二十六章 又遇馬將軍第三十六章 我要繡她們第396章 放長線第六十章 拿到織造局的訂單第335章 我來縫吧(完)227章 王府贅婿(上)第五十八章 破案(上)第九十三章 大明的最後一張臉面145章 入遼(下)第431章 分兵會寧第396章 放長線第九十八章 燃燒的花車(上)第七十八章 土豪不立於危牆之下第410章 討官(下)268章 鄭師傅,請與我一道收拾她(下)第二章 過路將軍第324章 恢復大寧鎮(上)第328章 荷卓的信仰129章 探煤195章 穿越神器(上)第350章 東李娘娘與張嫣第六十二章 書院定址第441章 去洛陽第334章 將軍下馬也有用第332章 荷卓的命運(中)第339章 都想走第327章 直男就不能派出去和親了?第384章 三公子我和你談正事第356章 不必灰心198章 裂痕第五十二章 聽訟(上)147章 赫圖阿拉(上)127章 路遇第401章 老“朋友”古力特第385章 工作放鬆兩不誤第九十一章 毛文龍的分紅第七十六章 給馬將軍的厚禮281章 宮中轉場(下)144章 入遼(上)第九十八章 燃燒的花車(上)第347章 司禮監不是你現在該去的地方第358章 有貝是爲賢173章 明荷海戰(五)第102章 水落280章 宮中轉場(中)第396章 放長線第297章 魏忠賢也不是不能用第344章 後會有期第八十五章 北冥有魚第414章 “戶部額真”穆棗花第二十一章 救你第386章 全新的認知第381章 哭,是最沒有用的291章 劉時敏你留下123章 北上第110章 女縴夫122章 騙保第四章 匪翡難辨第四十九章 探監(上)216章第427章 沙俄使者(下)第395章 上鉤140章 逃奴第405章 山間雅廬
142章 我留下她第422章 炮兵隊正第二十二章 探寶第十九章 錦繡滿屋266章 鄭師傅,請與我一道收拾她(上)143章 議撫順第435章 佟家這麼過分?第372章 你狠還是我狠?第324章 恢復大寧鎮(上)第339章 都想走第417章 讓馬將軍,做藩王岳父248 王公公把事兒給定了第332章 荷卓的命運(中)第389章 你可能戴綠帽子的腦袋都沒了第二十二章 探寶第九十四章 千古入譜第一人第377章 你們禮部乾的好事第二十四章 與你合夥第414章 “戶部額真”穆棗花第十章 復仇的少主第365章 扎針193章 把兵額給我第368章 開鑼第二十五章 借你本錢第十五章 揚帆向洋第六十章 拿到織造局的訂單第353章 嘴炮愛國第四十二章 相識雖新有故情第430章 完第332章 荷卓的命運(中)第五十八章 破案(上)第十二章 宮中來人第三十九章 黃家後宅第426章 沙俄使者(上)168章 往事第二十章 水下秘密第二十六章 又遇馬將軍第三十六章 我要繡她們第396章 放長線第六十章 拿到織造局的訂單第335章 我來縫吧(完)227章 王府贅婿(上)第五十八章 破案(上)第九十三章 大明的最後一張臉面145章 入遼(下)第431章 分兵會寧第396章 放長線第九十八章 燃燒的花車(上)第七十八章 土豪不立於危牆之下第410章 討官(下)268章 鄭師傅,請與我一道收拾她(下)第二章 過路將軍第324章 恢復大寧鎮(上)第328章 荷卓的信仰129章 探煤195章 穿越神器(上)第350章 東李娘娘與張嫣第六十二章 書院定址第441章 去洛陽第334章 將軍下馬也有用第332章 荷卓的命運(中)第339章 都想走第327章 直男就不能派出去和親了?第384章 三公子我和你談正事第356章 不必灰心198章 裂痕第五十二章 聽訟(上)147章 赫圖阿拉(上)127章 路遇第401章 老“朋友”古力特第385章 工作放鬆兩不誤第九十一章 毛文龍的分紅第七十六章 給馬將軍的厚禮281章 宮中轉場(下)144章 入遼(上)第九十八章 燃燒的花車(上)第347章 司禮監不是你現在該去的地方第358章 有貝是爲賢173章 明荷海戰(五)第102章 水落280章 宮中轉場(中)第396章 放長線第297章 魏忠賢也不是不能用第344章 後會有期第八十五章 北冥有魚第414章 “戶部額真”穆棗花第二十一章 救你第386章 全新的認知第381章 哭,是最沒有用的291章 劉時敏你留下123章 北上第110章 女縴夫122章 騙保第四章 匪翡難辨第四十九章 探監(上)216章第427章 沙俄使者(下)第395章 上鉤140章 逃奴第405章 山間雅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