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我大松江的棉布

老婦人髮髻斑白,滿面皺紋,卻膚色細膩,顴骨紅潤,眼睛更是光彩熠熠。

“小阿孃,”顧壽潛忙上前行禮,又指着韓希盈與鄭海珠道,“這是韓家三小姐,這是希孟的侍女。韓府今日來給馬將軍送謝禮。”

這位精神矍鑠的老婦人,乃是顧壽潛祖父顧名世之妾,繆氏。

顧名世當年中了進士後,曾在京師做過尚寶丞,回到松江時,身邊多了一位舉止嫺雅、氣韻不俗的女子,便是繆氏。

繆氏在宮裡當差十年,到了二十四五歲的年紀,算得老資格的宮人,原本就要在六局一司摸到內廷女官的品階了,卻似無晉升之心,最後由頗爲喜歡她的皇后作主,指給顧名世做妾,算是給她一個重回民間、相夫教子的平寧歸宿。

因着如此背景,繆氏雖非正房,多年來也只生養了一個女兒,但在顧家卻極受敬重。

顧名世的原配夫人過身後,繆氏執掌顧家中饋十餘載,前幾年纔將內宅權柄交給大兒媳劉氏,也就是顧壽潛的伯母。

鄭海珠頭一回見到繆氏,是在今年端午的龍舟賽上。

那天,因擁擠而掉落水中的韓希孟被救起後,鄭海珠正要按照現代人殘存的記憶,給韓希孟做心肺復甦,身邊卻有一羣名媛呵斥她,不能在市井間解開自家大小姐的衣襟。

鄭海珠還沒來得及生氣,帶着家中女眷來看舟的繆氏,便由僕婢攙過來,不怒自威地對周遭道:“事急從權,你們都閉嘴,聽由這位忠僕處置,否則耽誤了韓小姐的救治,老身去你們的阿家翁那裡,一個個告狀去!”

故而,鄭海珠對顧家這位老太太頗有好感。

不想今日竟能在書院相遇,她忙又驚又喜地上前福禮。

繆氏對鄭海珠道:“你這孩子我認識,端午那天把希孟從水裡救了上來,這一回,更是給朝廷立了功,整個松江都曉得你咯。”

隨即又看向韓希盈,意味深長地打量着她。

韓希盈一臉甜美,乖順地福了一福,嘴裡含着咽不下去的棗核似的,柔柔膩膩發聲道:“阿孃安康。”

繆氏和顏悅色道:“喔,原來你是韓府三房的小丫頭,怪不得和希孟長得有點像,也蠻齊正。”

“齊正”是吳語“漂亮”的意思。

韓希盈笑得更開了:“謝謝阿孃誇獎。”

繆氏點點頭:“天氣涼快些了,你們是該出來走走。莫說你們這些小姑娘,便是我這樣的老太婆,悶在家裡也要憋壞的。昨日聽壽潛回來說,馬將軍帶兵住在我家的書院,我就來看看咱大明威風凜凜的好兒郎們,唔,還有駿馬。你們瞧瞧,江南幾時見過這樣漂亮的馬兒。”

鄭海珠聞言,迅速地瞥一眼繆氏身旁婢女手中的篋筐,看清裡頭的畫筆與顏料瓷缸,遂恭敬問道:“夫人是要把那些馬畫下來嗎?”

“正是。我年輕時在京師,有幸跟着聖駕,看過五軍營操練,那些戰馬,丰姿雄峻,有如天馬。當日回宮,皇后就命我等繡一副京師演武圖。”

說到此處,繆氏的目光落在顧壽潛的臉上,越發顯出疼愛之色。

“阿潛,你明年開春就要迎娶韓大小姐了,阿孃想送你們一幅神駿圖做賀禮。我如今的眼睛,下針有些不靈光,下筆卻還不礙事,我先畫好樣子,再讓晚輩裡的高手繡給你和希孟,但願你們能看得入眼。”

顧壽潛撓撓頭,咧嘴笑道:“孫兒喜歡,喜歡得很!”

鄭海珠也忙跟上:“婢子先替我家大小姐多謝夫人。”

繆氏端出諄諄之意,盯着顧壽潛:“江南士子,只懂詩書文章未免羸弱。更不能只曉得玩石聽曲兒。阿潛,你方纔不是在和將士們參看刀槍麼?那就莫再和我們女人家講閒話了。”

顧壽潛被自己未來的小姨子拖過來後,心有不耐,早就想拔腿,遂笑吟吟說句“小阿孃我過去了”,如釋重負地回到廊下那些川兵中間,又與他們探究起兵戈來。

繆氏帶着慈愛的目光遙望了一會兒孫子,才偏過頭,嗔怪鄭海珠:“鄭姑娘,你是來替韓府做禮數的,讓老彭一個人與馬將軍寒暄,像什麼樣子?你也忙你的去吧。”

“夫人教訓的對,只是,三小姐獨自在此處,怕是不妥……”

“無妨,”繆氏轉向韓希盈,目光裡滿含老人特有的期待,“三丫頭,你跟着阿孃,去看馬好不好?阿孃畫馬的時候,你幫我磨磨色粉,打打下手。待你家的僕人們將事情辦完了,自會來喚你。”

韓希盈只覺得喉頭一堵。

這顧家老太太真煩人!

她今日午間去名媛們常聚會的蕉園詩社時,正碰到顧家三房老爺的小女兒顧採英。聽顧採英說二哥顧壽潛在文哲書院,她心頭暗喜,便轉回自家布坊,纏着老彭和鄭海珠帶她過來。

韓希盈自情竇初開起,就暗暗傾慕儒雅瀟灑的顧家二公子,得知大姐與顧二公子的婚約後,曾躲在被褥裡哭了三四個晚上。

這次總算自詡又勇敢又機靈,把握住機會,能離顧二哥這樣近,與一向在崑曲上頗有造詣的顧二哥暢談一番。

方纔,顧二哥也溫言軟語地讚自己會填詞,他看自己的眼神,分明一點都沒有侷促躲閃之意,自己定能與他越說越歡喜。

不想,正彷彿邁入芝蘭雅室之際,顧府這個老妾橫插進來搗亂,顧哥哥眨眼之間就不見了。自己還要跟老太太去看什麼馬。

馬有什麼好看的,臭烘烘的。

簡直是從蘭室跌入鮑肆。

鄭海珠瞅着韓希盈那副尷尬附和的表情,料定她心頭必是滾過了一陣“嗚嗚嗚,嚶嚶嚶”,只覺得神清氣爽。

薑還是老的辣。

顧府這繆老太太,有點意思。

她一面想,一面抱着筘布往馬祥麟那處走去。

……

馬祥麟正領着幾個牙卒,和老彭交接布匹的分發事宜。

他今日沒穿飛魚服,只一身窄袖的青布短袍,赫赫威勢弱了不少,但打眼望去,精幹硬朗之氣仍撲面而來。

自韓府來人運東西進來後,馬祥麟始終關注着鄭海珠的身影。

終於,顧家那位來畫馬的老人家,招呼走了韓府那個小千金,鄭姑娘折身過來了。

馬祥麟忙順手抄起一捆布,迎了上去。

“鄭姑娘,我在蘇州府的匪寨埋伏了大半年,早就聽水匪們唸叨,買不盡松江布,收不盡魏塘紗。今日得見貴府的松江布,果然雖是棉花做的,其軟糯柔順,和那邱萬樑愛搶的湖絲杭錦比,也並不遜色多少。”

鄭海珠莞爾,心道,秦良玉這位驍將兒子,形容詞還挺多,文武雙全嘛。

遂捻着手中筘布,說道:“馬將軍,這種葉榭筘布,莫看輕薄,做裡衣穿特別舒服,確實可以傲視絲綢。京師貴人們很喜歡。據說,在宮中,小皇子小公主們的尿布,都只用我們松江的葉榭布來做。”

“哦,如此,那這種菱格的厚布,不知能否給軍士們做棉甲?”馬祥麟饒有興致,滿眼熱忱地向鄭海珠請教。

這一句,正令鄭海珠來了精神。

好比創業者面對懂行的天使投資人,等的就是這樣的問題。

鄭海珠面露慎重:“馬將軍,你說的棉甲,可是那日在匪寨拼殺時,你和幾位隨從穿的那種?”

“正是。”

“那有些可惜。松江布,妙就妙在染色與織法。而將軍所說的棉甲,工藝應是,由大量未經紡織的棉花以尋常粗布縫成襖子後,入水浸泡、反覆晾曬,才能令其硬如薄板而抵禦刀槍鋒刃吧?”

馬祥麟頗爲吃驚。

沒想到她一個年輕女子,懂得戰甲的原理。

又一思量,不免覺得自己狹隘了。女子怎地就不能懂這些呢?阻止邱萬樑逃竄、救下自己性命的兩枚瓷雷,不也是鄭姑娘隨身攜帶並果斷擲出的嘛。

更何況,自己那位率領石砫白杆槍騎兵四處征戰、所向披靡的母親秦良玉,不也是女子?

“鄭姑娘說得對,那這些菱格布,還是給軍士們做布袍吧。”

鄭海珠卻又搖搖頭,說道:“這料子也不是不能做甲衣。棉甲不行,可將軍聽過見過‘暗甲’嗎?”

馬祥麟很老實地回答:“沒聽過,我們川軍軍士,穿的是紙甲、棉甲、鐵甲,我父親和母親,穿過銅甲。姑娘所說的暗甲,是什麼?”

鄭海珠儘量言簡意賅:“暗甲乃取棉甲與鐵甲之長處,將鐵片以鉚釘固定於布襖內。暗甲的優點有三,一是鐵片與布層之間可塞棉絮,保暖;二是鐵片悶在棉絮和布面中,不易生鏽,不需要戰兵時常拆了串子打磨,節省人力損耗;三是鉚釘替代繩子的話,魚鱗甲能變爲大塊的平鋪甲衣,不但節省鐵的消耗,關鍵是活動性更好,軍卒在近戰時不容易泄力。”

馬祥麟微張着嘴,怔怔道:“鄭姑娘,你,你如何曉得這麼多,莫非也如製造瓷雷那樣,是從令兄的藏書中看來的?”

“不,這回,不是從書上看來的,而是從那個毛文龍毛守備處聽來的。馬將軍知道朝鮮之戰吧?我大明遼東總兵李成樑長子李如鬆,在平壤大破侵犯朝鮮的倭軍時,麾下將士穿的,就是暗甲。”

馬祥麟的雙眼裡,眸光明滅。

繼而,那對眸子短暫失焦,表明眼睛的主人似乎陷入沉思。

勇武的天性,以及後天積累的軍事素養,令他不需要太費力,就可以盡情想象出明軍身穿戰甲、浴血平壤城頭的情景。

地處西南邊陲、又土人雜居的川蜀之地,其實和帝國的北部一樣,也常有兵燹之災。英雄惜英雄,從父母到幾個舅舅,馬祥麟那些能征善戰的長輩們,對於遼東幾個能打的人物,也時常提及。

靜默之後,馬祥麟露出複雜的表情,輕聲嘆道:“讀兵書百卷,不如身經百戰。我與母親,以往多在西南平亂,我此一回來到東南剿匪,亦不算大陣仗。這些地方氣候溫熱,不像遼東那邊寒冷,是以,我從未往布面暗甲上去想。”

鄭海珠毫無忸怩道:“那就請將軍這次回京覆命時,與兵部提一提吧?這種暗甲,不光是李如鬆,當年戚少保打蒙古時,也用過。蒙古也是苦寒之地啊。對了,今年聽說建州女真的酋長自稱大汗,只怕從今以後,我大明的東北邊疆更不太平。倘若兵部要做暗甲,用我們松江的棉布吧。”

馬祥麟知道眼前的女子不是矯揉造作、一句話要吞吐半天的嬌小姐,但也沒防備她如此直接地來兜生意。

短暫的瞬間,馬祥麟略感失落。

萍水相逢、頗爲投緣的颯爽紅顏,彷彿,忽地變作了那些殷勤推薦自家店中好酒的女掌櫃。

鄭海珠敏感地捕捉到了他眼神的變化,忙惶惶告罪:“是我失語不敬了,怎可妄議國事,說什麼不太平的晦氣話。”

馬祥麟嘴角微噙:“那倒無妨,天下事,天下人皆可議得。”

他一邊寬慰眼前人,一邊在心中反省自己。

換到另一個角度去想,鄭姑娘說的明明是“我們松江的棉布”,又不是“我們韓家的棉布”,或許她是自豪於此地棉布的妙處,又對邊關將士的戰袍殊爲關切呢?

再退一步,就算她盼着韓府能做上兵部軍服的買賣,也是忠僕本分。

身爲將帥,倘若麾下士卒皆如這般進取又機敏,那真是太稱心如意了。

馬將軍的心思這般兜兜轉轉,仍是認定這位鄭姑娘越看越可愛。

遂劍眉一展,爽朗道:“好,我定爲松江的棉布,去兵部當一回說客。再者,遼東局勢風雲變幻,若有一日朝廷調我川兵出關抵禦建奴,我也會與母親提議,用松江棉布縫製布甲。你看如何?”

鄭海珠笑着得寸進尺:“還有蜀地的窈窕淑女,着慣了蜀錦輕羅,也可以試試我們松江棉布。”

“唔,好,倒是不誆你,貴府贈與家母的這種淺紅與湖水藍料子,恰是從石砫到重慶府的女子,都喜歡的顏色,如芙蓉初綻,如春江初漲。”

第八十四章 西拉雅人(下)160章 兜生意與復仇(上)第325章 恢復大寧鎮(下)248 王公公把事兒給定了156章 撫順保衛戰(四)第十五章 揚帆向洋第299章 重新洗牌爲將來(下)第397章 建奴也有奏凱時第381章 哭,是最沒有用的第九章 穿越後第一次殺人第357章 與何士晉的飯局228章 王府贅婿(下)291章 劉時敏你留下177章 明荷海戰(八)今晚第二更229章 還人情的引路第328章 荷卓的信仰179章 明荷海戰之十(戰爭部分完結)210章 轟死他們第400章 再次自上而下地啓蒙第441章 去洛陽204章 惻隱之心第三十三章 一杯綠茶第428章 哥薩克第356章 不必灰心245章 左光斗請夫人去第七十四章 緋紅爲王第310章 怎地就贏了?第441章 去洛陽第372章 你狠還是我狠?129章 探煤215章第三十九章 黃家後宅第309章 單刀破槍(今日第二更)255章 辯誣第343章 深夜請罪197章 至親至疏夫妻199章 拇指第334章 將軍下馬也有用第七十章 娘娘腔的領子、打硬仗的布甲第339章 都想走269章 這樣的是非精還不趕出宮去294章 寶刀不可封於鐵匣,名將不可困於囚籠第403章 預判你的預判第370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261章第422章 炮兵隊正第362章 王府樂舞生第三十九章 黃家後宅第445章 絕世名伶第五十六章 織造局太監(上)第二十六章 又遇馬將軍第303章 出塞(上)第416章 諜探之道與爲官之道185章 本書上部完結第三十二章 燈下閱甫第117章 太僕寺財神爺第七章 黃尊素273章 你以爲我戀愛腦?第302章 月夜詳談(已修)218章 映在窗櫺上的人影221章 第七卷完155章 撫順保衛戰(三)第316章 雪原上的絞肉機(下)第十章 復仇的少主第一百章 蠶神的懲戒(上)第412章 一圈看下來,鎖定你這個同鄉第401章 老“朋友”古力特第400章 再次自上而下地啓蒙141 悽慘身世第372章 你狠還是我狠?124章 兗州煤業128章 不是普通的人販子第二十一章 救你第411章 我不是王化貞243章 劉都督的寒舍257章 合拍第346章 會整小人的魏公公第383章 她要往京裡塞人201章戲臺(下)第296章 用好向老大直接彙報的機會(下)第298章 重新洗牌爲將來(上)第十八章 前緣難續128章 不是普通的人販子第四十五章 陶公子第428章 哥薩克第五十四章 痕跡如白骨,無言能訴冤241章 詔獄往事(中)第377章 你們禮部乾的好事第350章 東李娘娘與張嫣206章 四貝勒的人第113章 她不是我拴的小貓小狗第388章 復仇的女孩第九十九章 燃燒的花車(下)230章第408章第320章 我要去找你哥哥第四十二章 相識雖新有故情第369章 裡子都沒了,還要啥面子第419章 誰稀罕做親王的老丈人第408章
第八十四章 西拉雅人(下)160章 兜生意與復仇(上)第325章 恢復大寧鎮(下)248 王公公把事兒給定了156章 撫順保衛戰(四)第十五章 揚帆向洋第299章 重新洗牌爲將來(下)第397章 建奴也有奏凱時第381章 哭,是最沒有用的第九章 穿越後第一次殺人第357章 與何士晉的飯局228章 王府贅婿(下)291章 劉時敏你留下177章 明荷海戰(八)今晚第二更229章 還人情的引路第328章 荷卓的信仰179章 明荷海戰之十(戰爭部分完結)210章 轟死他們第400章 再次自上而下地啓蒙第441章 去洛陽204章 惻隱之心第三十三章 一杯綠茶第428章 哥薩克第356章 不必灰心245章 左光斗請夫人去第七十四章 緋紅爲王第310章 怎地就贏了?第441章 去洛陽第372章 你狠還是我狠?129章 探煤215章第三十九章 黃家後宅第309章 單刀破槍(今日第二更)255章 辯誣第343章 深夜請罪197章 至親至疏夫妻199章 拇指第334章 將軍下馬也有用第七十章 娘娘腔的領子、打硬仗的布甲第339章 都想走269章 這樣的是非精還不趕出宮去294章 寶刀不可封於鐵匣,名將不可困於囚籠第403章 預判你的預判第370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261章第422章 炮兵隊正第362章 王府樂舞生第三十九章 黃家後宅第445章 絕世名伶第五十六章 織造局太監(上)第二十六章 又遇馬將軍第303章 出塞(上)第416章 諜探之道與爲官之道185章 本書上部完結第三十二章 燈下閱甫第117章 太僕寺財神爺第七章 黃尊素273章 你以爲我戀愛腦?第302章 月夜詳談(已修)218章 映在窗櫺上的人影221章 第七卷完155章 撫順保衛戰(三)第316章 雪原上的絞肉機(下)第十章 復仇的少主第一百章 蠶神的懲戒(上)第412章 一圈看下來,鎖定你這個同鄉第401章 老“朋友”古力特第400章 再次自上而下地啓蒙141 悽慘身世第372章 你狠還是我狠?124章 兗州煤業128章 不是普通的人販子第二十一章 救你第411章 我不是王化貞243章 劉都督的寒舍257章 合拍第346章 會整小人的魏公公第383章 她要往京裡塞人201章戲臺(下)第296章 用好向老大直接彙報的機會(下)第298章 重新洗牌爲將來(上)第十八章 前緣難續128章 不是普通的人販子第四十五章 陶公子第428章 哥薩克第五十四章 痕跡如白骨,無言能訴冤241章 詔獄往事(中)第377章 你們禮部乾的好事第350章 東李娘娘與張嫣206章 四貝勒的人第113章 她不是我拴的小貓小狗第388章 復仇的女孩第九十九章 燃燒的花車(下)230章第408章第320章 我要去找你哥哥第四十二章 相識雖新有故情第369章 裡子都沒了,還要啥面子第419章 誰稀罕做親王的老丈人第40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