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

田再鏢盜走三王的千里火龍駒,這下兒可捅了馬蜂窩。胡爾卡山氣得怒髮衝冠,急忙率領元兵元將和渾膽太歲羅彪,在後邊緊緊追趕。

田再鏢他們縱有能耐,也不敢戀戰。爲什麼?在人家的管轄之地,他們人單勢孤啊!於是,拼命往連營奔跑。

這真是“越渴越給鹽水喝”。跑來跑去,竟跑到一條溝內。田再鏢一邊向前奔跑,一邊四外踅摸,但見兩旁是陡壁懸崖,令人發-;腳下是盤山小路,坎坷不平。他們又往前跑了一程,剛拐過個山環,突然被一座大山橫住去路。仔細觀瞧,腳底再無道路,已經身逢絕地。田再鏢不敢怠慢,磨頭又往回跑。跑不多時,就見胡不卡山率領親兵,將山口嚴嚴堵死。

這時,公主才知道走錯了道路,他們誤進了牛角山內。這道溝像牛角一樣,只有一個山口,可通溝外。若把山口堵住,哪兒也走不出去。

常茂瞪着雌雄眼,觀察了一番,便對田再鏢與公主說道:“看來,不拼命是不行了。你們夫妻給我觀敵-陣,茂太爺跟他們見個高低!”說罷,就摘下了大槊。

公主一聽,趕緊把他攔住,說道:“等一等!你這樣硬打硬拼,豈不傷了我父女的感情?待我過去,跟爹爹曉說真情。若能將咱們放過,那不更好!”

常茂聽了,直撲棱腦袋:“依我看哪,你白講!現在,你們父女已變成仇敵了。”

銀鈴公主沒聽常茂規勸,催馬來到山口,見元兵元將早已把這幾封嚴。再看爹爹:面沉似水,怒氣衝衝,橫刀立馬,擋住了去路。公主看罷,心如刀絞。她略定心神,策馬來到三王面前,嬌滴滴地說道:“爹爹,不肖的女兒這廂有禮了!”

三王一看,只氣得“哇呀呀”暴叫。他怒聲喝道:“呸!丫頭,老夫算瞎了雙眼,才如此嬌慣於你。鬧了半天,你是這等的無恥之輩。爲了一個漂亮小夥,竟把祖宗、父母都拋到了九霄雲外。從現在開始,咱父女一刀兩斷。來來來,咱二人分個上下,論個高低!”說罷,催馬舞刀,就下了毒手。

銀鈴公主怎能與她爹還手?只見她一邊躲閃,一邊說道:“爹爹息怒,兒有下情回稟!”

“畜牲,你還有何話講?”

“爹爹,我怎能爲了一個駙馬,就忘掉了列祖列宗和生身父母呢?常言說,‘識時務者爲俊傑’。您看看當今的世道,我四叔元順帝,昏庸無道,已失去民心。咱元朝的江山社稷,已不可挽救了。此乃大勢所趨,您何必執迷不悟呢?前幾年,我姐姐胡爾金花,已與明營大將固大英成親。如今,女兒又嫁給了花槍將田再鏢。只要我姐妹在朱元璋面前多加美言,準能保住父母的性命。女兒所爲,有何過錯?爹爹,駙馬是爲盜馬而來,您就該順水推舟,將千里火龍駒送給他們纔是。”

三王聽罷,只氣得鬚眉皆。他大聲喝斥道:“丫頭,休要胡說!”說罷,掄刀又剁。

公主仍然不敢還手。於是,這爺兒倆一個真打,一個假鬥,便戰在一處。

這時,怒惱了一旁的渾膽太歲羅彪。他心裡合計道,不行!照這樣磨蹭,何時是個了手?若弄不好,那明營細作還許給跑掉啦!想到此處,操起五刃鋒,催開戰馬,加入戰羣,高聲喝喊道:“王駕千歲,把公主交給我吧!”

這陣兒,胡爾卡山正在生氣。他見羅彪趕來,便怒氣衝衝說道:“你給我往死打,打死這個丫頭!”

這個渾膽太歲羅彪,若叫白了,就是“混蛋大歲”。爲什麼?別看他是四十大凡的人了,其實什麼都不懂。人家爺兒倆都捨不得動手,你跑過來,這不是仨鼻子眼兒——多出這口氣嗎?哎,他倒聽話,三王叫他怎麼幹,他就真怎麼幹。只見他掄開五刃鋒,來大戰銀鈴公主。

你看那銀鈴公主,在她爹面前,不敢下手;在羅彪面前,那可就下了絕情。只見她晃動繡絨大刀,抽撤盤旋,施展開了渾身的本領。

羅彪擺開五刃鋒,向颳風一樣,“嗖嗖”緊逼銀鈴公主。十幾個回合過後,乘公主撤招換勢之際,“噌”就扎中了她的左肋。可憐哪,公主“啊呀”慘叫一聲,死於馬下。

三王胡爾卡山見了,只驚得猶如萬丈高樓失腳,揚子江心斷纜崩舟。他大聲吼叫道:“哎呀,疼煞本王也!”

三王不能埋怨羅彪。爲什麼?他有言在先哪!因此,把一肚子火氣,發泄到了常茂、田再鏢身上。他暴跳如雷,高聲吼叫道:“好你這兩個奸細!待我將你們抓住,與公主報仇!”說罷,率領元兵元將,闖上前來。

剛纔,公主慘死於馬下,常茂看得十分清楚。他對田再鏢說道:“好可憐的公主呀!想不到剛剛成親,就一命嗚呼了!走,待咱倆與公主報仇!”

他二人正要上陣交鋒,不料三王率兵圍來。常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一催戰馬,掄起禹王神槊,“噼裡啪啦”一頓飽揍,把元兵打得四處逃竄。終於闖開一條血路,隨田再鏢奔雁門關跑去。

這陣兒,胡爾卡山已氣紅了雙眼。他連聲傳令,緊追不捨。

前文書說過,這裡屬於人家的地盤,處處都有元兵元將把守。因此,元兵越追越多,元將越戰越勇,把田再鏢、常茂累得盔歪甲斜,帶浪袍鬆,實在有點兒支持不住了。

田再鏢、常茂且戰且退,終於瞅着了雁門關。常茂眼睛一亮,心裡說,這要退到關內,就能保住活命了。可是,剛剛來到關前,忽聽“咚”傳來一聲炮響。田再鏢心頭一怔,心裡說,不好!看來,今日性命難保。他眼珠兒一瞪,穩操花槍,擺好了拼命的架式。

出乎他倆意料的是,雁門關城門打開,衝出一支明營的軍隊。旗腳之下,立着三員大將。正中這位,腆着大草包肚子,手中平端大鐵槍。誰?二王胡大海;上首這位,手端鋸齒飛鐮大砍刀。誰?藍面瘟神於皋;下首這位,手使虎尾三節棍。誰?野人熊胡強。

田再鏢看罷,樂得差點兒流出淚來。心裡說,這麼說,雁門關落到咱們手裡了!

這時,就聽胡大海腆着肚子,高聲叫喊道:“茂兒,再鏢,快快過來!胡強,你先替他二人抵擋一陣。”

“得令!”

胡強晃動虎尾三節棍,施展開渾身本領,把胡爾卡山、渾膽太歲給擋住。

常茂和田再鏢真是死裡逃生啊!來到胡大海馬前,這才定下了驚魂。

那位說,胡大海不是在白陽關嗎,怎麼來到雁門關了?

自田再鏢和常茂出走,朱元璋君臣放心不下。文武百官議論道,田、常將軍深入虎穴狼窩,如履薄冰;縱然將寶馬盜出,也怕過不了雁門雄關。劉伯溫覺得有理,便又獻出一策妙計:胡大海帶領於皋、胡強,出其不意,夜襲雁門關。就這樣,把這座關口得下。他們這樣做,就是爲了接應田、常二將。今天,他倆果然來到。

常茂來到胡大海面前,說道:“我說二大爺,那個胡爾卡山和渾膽太歲可夠兇的,把我們追得好苦啊!您一定要想方設法給我們報仇!”

“孩子,放心,我一定會給你們出氣。”說罷,衝兩軍陣前高吼道,“胡強,狠狠地給我打!”

前文書說過,要講能耐,胡強比常茂大。要講力氣,胡強比常茂足。只是他沒什麼心眼兒,有點兒發呆。不過,要真打起來,誰也不是他的對手。

閒話休提。胡強晃動虎尾三節棍,猶如一頭雄獅,跟渾膽太歲戰在一處。打過五六個回合,三節棍走下盤,奔馬腿。渾膽大歲稍沒注意,馬腿就被打折。羅彪一閃身形,大頭朝下,出溜到塵埃。

胡強一看,咧開大嘴,大聲喊叫道:“噢,這回你可完了!”話音一落,把三節棍纏在腰中,伸出兩手,將羅彪生擒。

胡強那意思是,提個活的,回營請功。沒想到他迴歸本隊一看,傻眼了。怎麼?由於用力過猛,把渾膽太歲夾得七竅流血,死了。

胡強急得一抖擻雙手,又衝到兩軍陣前,驅趕元兵元將。

胡爾卡山見明將來勢兇猛,不敢戀戰,只好帶領殘兵敗將,狼狽逃竄。

再說常茂和田再鏢。他倆進了雁門關,面見洪武萬歲朱元璋、大帥徐達和軍師劉伯溫。

朱元璋君臣走出帳外,圍着千里火龍駒,仔細觀看,-,果然是一匹寶馬!

這匹馬,真好看,

半根雜毛也不見。

精神足,如虎歡,

重棗紅,似火炭。

長丈二,高八尺,

Wωω ✿Tтka n ✿Сo

鬃尾亂-千條線。

能登山,會跳澗,

“咴兒咴兒”大叫聲不斷。

走八百,那不算,

日行千里還嫌慢。

火龍飛下九重天,

萬兩黃金也不換。

軍師劉伯溫又仔細瞅了片刻,不住地稱讚道:“妙,妙,妙,難怪它是千里火龍駒喲!”

朱元璋問道:“軍師此言從何講起?”

“主公,你仔細觀覷,這匹馬的渾身上下,有棉竹護身啊!”

衆人一瞅,果見這馬匹的全身,外罩着一層極薄極薄的細紗。

說書人交待:那時候的棉竹,跟現在的石棉差不多少。一般情況下,不怕火燒。再加上這匹馬的腳程忒快,因此,當它迅速從火中躥過時,不會燒傷。

朱元璋看罷,十分歡喜。馬上傳旨,讓專人餵養。同時,又設擺御宴,爲田、常二位將軍接風。

席間,常茂把詳情述說了一番。說到熱鬧之處,朱元璋君臣捧腹大笑;說到銀鈴公主慘死於牛角山,衆人也深感惋惜。並且,面對田再鏢,連聲勸慰。

朱元璋又傳下口旨,爲田、常二將各記大功一件。滿營文武,無不誇讚。頓時,帳內笑聲朗朗,熱鬧非凡。

這時,臊壞了明營的二位將軍。誰呀?朱森朱永傑和小班子徐方。前文書說過,他倆曾領命去盜寶甲。可是,一直到今天,也未盜回。人家那兒又論功,又祝賀,他倆心裡能好受得了嗎?只見朱永傑那張臉,跟塊大紅布一樣。他偷偷拉着徐方,離開雁門關,到了僻靜之處,說道:“人家已將馬盜回,可咱們呢?白混時光呀!今天,咱們無論如何,也得將寶甲偷出。不然,可真無法交待呀!”

徐方聽罷,把小腦袋一撲棱,說道:“可不是嘛!不過,大拇指掏耳朵——難哪!那寶甲穿在脫金龍身上,咱能把它執下來嗎?爲了盜甲,咱曾三探沙雁嶺。結果,還是沒有得手。”

“不要氣餒,今天咱再去試試。”

二人又商議一番,來了個兵分兩路:三更天,到沙雁嶺聚會,誰能得手,誰先去盜,天亮以後,回雁門關交令。就這樣,二人分手。

按下朱森不表,先說小矬子徐方。他與朱森分手之後,眼珠兒一轉,便去夜探天罡寺。

那位說,怎麼又出來個天罡寺?諸位非知,沙雁嶺地處山區,這個地方非常之大,共有七十二道山岔。其中有座主峰,叫龍口峰。龍口峰的半山腰上,有座古剎,叫天罡寺。元順帝帶領文武百官,將大本營安排此處,脫金龍也住到那裡。所以,徐方也必須到這兒來。

今天,徐方是第四次到這裡來了。他到了龍口峰,已經是二更時分。徐方手搭涼棚一看,前邊有一片樹林。走進林內,坐在地下,琢磨開了心思,怎麼進寺、怎麼探聽、怎麼盜寶……他琢磨來琢磨去,覺着有些睏乏。於是,仰面往地上一躺,兩手抱着後腦勺,二郎腿一擔,就閉目養起神來。

正在這時,“啪”!不知什麼東西,掉到了徐方臉上。他忙用手一撲拉,放到鼻底一聞:“呀,怎麼一般臭味兒?”仔細瞧着,原來是口粘痰。他略思片刻,猛然擡頭一瞧,但見樹枝上坐着一人。

徐方看到此處,十分生氣。心裡說,媽的,人要倒黴了,喝水都塞牙。你這不是明欺負人嗎?只見他站起身來,一蹦老高,用手指點,跳腳大罵道:“好小子,怎麼這樣缺少家教?你給我下來,待我好好教訓教訓你。不然,我可要罵你的祖宗!”

徐方的嗓音本來就尖,他這麼一叫喊,能傳出多遠!

徐方話音剛落,就見那樹枝“唰啦”一下,往左右分開。緊接着,“噌”!跳下一個人來。

小矬子徐方一看:樹上跳下之人,原來是個小孩兒。恍恍惚惚瞅他那模樣,最多不過十三四歲。頭上梳着日月雙抓髻,末根系着頭繩,身穿彩蓮衣,腰繫燕子三抄水的百褶裙,打着半截魚鱗裹腿,蹬着一雙大尾巴兜跟灑鞋,斜揹着兜囊。往臉上看,圓盤方臉,兩道細眉,一雙大葡萄眼睛,兩隻扇風耳朵。丁字步往那兒一站,倒也有股子威風。

徐方看罷,用鴛鴦棒一指,厲聲喝喊道:“呔!你是哪兒來的狗崽子?這麼大地方,怎麼偏往我臉上吐痰?”

這小孩兒一聽,樂了:“你這個人也真怪。這麼大的山林,怎麼偏在我這棵樹下呆着呢?”

徐方一聽,氣得夠戧,說道:“哎呀,好小子,你還有理啊?不用問,你準是個賊皮子。休走,着棒!”說罷,便衝了過去。

這小孩兒閃過身形,說道:“哎,小矬子,嘴裡乾淨點兒!你不就是徐方嗎,能有什麼能耐?哼,加巴加巴不夠一碟子,摁巴摁巴不夠一碗。就憑你這兩下兒,還想到天罡寺盜寶甲呀?你也不尿泡尿照照自己,是個什麼德行!我先告訴你,你若老老實實跪在我面前,叫三聲師兄,我就替你去盜甲。不然的話,我就去給脫金龍送信兒。”

徐方聽罷,氣得五火俱焚。心裡說,這小子,太不是東西了。你那小小年紀,怎能當我的師兄?於是,搶捧又砸。

這小孩兒又閃過身形,說道:“好啊,良言難勸該死的鬼。今天,我不給你點兒厲害,你也不知道馬王爺幾隻眼睛。”說罷,一撩彩裙,“撲棱”!拽出一條鹿筋藤蛇棒。

這條棒長有七尺五寸,是條寶棒,軟中帶硬,硬中帶軟,不用的時候,纏到腰裡。凡是使這種武器的人,別問,必有軟功夫在身。

徐方看罷,先是一愣。等二人過招兒,徐方更是大吃一驚。

這小孩兒受過名人傳授,高人指點。他把這條鹿筋藤蛇棒舞開,那真是上下翻飛,令人眼花繚亂。一邊打着,一邊唸叨:“徐方,我來個臥看巧雲的招數,準能把你摔出一丈五尺。你信不信?”

徐方氣得直哆嗦,心裡合計道,真不怕風大扇了你的舌頭!就是我師父,也不敢說這種狂言。想到此處,說道:“小子,大話不是吹的,你來吧!”

於是,二人又戰在一處。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五十一回 朱洪武暗中胭粉計 元奸細藉機斬切臣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五十五回 盤蛇嶺再鏢顯神通 兩軍陣常茂施妙計第三十八回 元大王技窮擺惡陣 明主公招賢訪高人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三回 胡大海戲耍賽張飛 寧伯標營救護國王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三十八回 元大王技窮擺惡陣 明主公招賢訪高人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三十八回 元大王技窮擺惡陣 明主公招賢訪高人第二十七回 金眼刁軍陣鎮元魔 脫金龍疆場誘明將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五十五回 盤蛇嶺再鏢顯神通 兩軍陣常茂施妙計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五十五回 盤蛇嶺再鏢顯神通 兩軍陣常茂施妙計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六十九回 小矬子夜探天罡寺 老俠客雲遊沙雁嶺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六十九回 小矬子夜探天罡寺 老俠客雲遊沙雁嶺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四十回 矬英雄二探黃羊觀 無敵將神槊砸剎門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
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五十一回 朱洪武暗中胭粉計 元奸細藉機斬切臣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五十五回 盤蛇嶺再鏢顯神通 兩軍陣常茂施妙計第三十八回 元大王技窮擺惡陣 明主公招賢訪高人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三回 胡大海戲耍賽張飛 寧伯標營救護國王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三十八回 元大王技窮擺惡陣 明主公招賢訪高人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三十八回 元大王技窮擺惡陣 明主公招賢訪高人第二十七回 金眼刁軍陣鎮元魔 脫金龍疆場誘明將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五十五回 盤蛇嶺再鏢顯神通 兩軍陣常茂施妙計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五十五回 盤蛇嶺再鏢顯神通 兩軍陣常茂施妙計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十六回 顯手段席前驚羣雄 獻計謀城中救高徒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六十八回 牛角嶺公主遭不測 龍口峰徐方遇強手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六十九回 小矬子夜探天罡寺 老俠客雲遊沙雁嶺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六十九回 小矬子夜探天罡寺 老俠客雲遊沙雁嶺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四十回 矬英雄二探黃羊觀 無敵將神槊砸剎門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