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使暗器賀肖驚羣雄 離前敵胡賓訪名師

張士誠剛要獻城投降,突然被一人攔住。張士誠一看,此人二十來歲,身高八尺掛零,細腰-背,雙肩抱攏,面如銀盆,兩道黑森森的八字眉,一對大乎乎的豹子眼,雙眼皮,長睫毛,鼓鼻樑,方海口,牙排似玉,齒白脣紅。身披箭袖,腰懸寶劍。長得十分俊俏,是個美男子。這人是誰?正是蘇州王張士誠的駙馬賀肖。

原來,張士誠有個獨生女兒,名叫張鳳枝,是張士誠的掌上明珠。爲給她挑選女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來,經南俠王愛雲從中做媒,才選中了賀肖。這賀肖也是蘇州人氏,名門望族。他自幼酷愛武藝,老師是個出家的和尚,叫三寶羅漢法修。自從被張士誠招爲門婿,張士誠對賀肖非常疼愛。雖然他有滿身的武藝,可每次打仗,都捨不得讓他出徵。說實在的,打仗那是玩兒命,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女兒該依靠何人?上一次兵困牛膛峪的時候,賀肖就要前去。張士誠再三再四不答應,讓他留到蘇州看家。可這一次,朱元璋兵困蘇州城,賀肖實在忍不住了,非要討敵出戰。

張士誠看罷,遲疑片刻,問道:“孩兒,你到疆場交鋒,可有把握?”

“有!孩兒我定要馬到成功!”

張士誠又說道:“噯,話可不能這麼說喲!當初,我認爲出兵幾十萬,把朱元璋困在牛膛峪,不是萬無一失嗎?誰知道搬磚砸腳面,反巧弄成拙呢!如今,朱元璋手下要文有文,要武有武,都不是好惹的茬兒。金-無敵將呂具有多大的能爲?他都當場敗北。何況是孩兒你呢?”

“哈哈哈哈!父王,是不是您看我年輕,擔心我沒什麼能耐呀?這個,您老人家只管放心。您來看——”說着話,大駙馬賀肖把胸前的鈕釦解開,衝背後一閃身,拿出個葫蘆來。

這個葫蘆,長有一尺五六,葫蘆嘴是直的,鋥明瓦亮,光滑無比。

賀肖把小葫蘆往前一遞,接着說道:“父王請看,朱元璋等人的性命,全在我這葫蘆裡邊裝着呢!”

“啊?!此話怎講?”

賀肖見問,開懷一笑,說道:“實不相瞞,這個葫蘆,是我師父法修所贈。這裡邊裝有藥物,名叫‘五毒白蠟汁’。這種東西若打到石頭上,石頭馬上就碎;若打到人身上,馬上就會化膿。不過七七四十九天,他便化膿血而死。兒臣爲練這種暗器,曾下過不少苦功,可以說百發百中。朱元璋手下的人再有能耐,他們能抵得住這五毒葫蘆嗎?再者說,行與不行,待我出城試它一試。萬一轉敗爲勝,我們也省得獻城投降啊!父王,您看如何?”

“啊……孩兒,若是這樣,那咱就大膽一試。好,速做準備,明天出兵迎敵。”

“好!”

次日黎明,蘇州城內的校士軍卒,飽餐過戰飯,收拾停妥,就要出征。張士誠不敢上陣,他帶着文臣武將,登上東城樓,給賀肖現敵-陣。

單說賀肖。他披掛整齊,背後揹着五毒葫蘆,胯下馬,掌中五股烈焰苗,帶領五千軍兵,開城門,放吊橋,就殺出東關。

賀肖來到兩軍陣前,把烈焰苗一擺,軍兵一字排開,壓住陣腳。接着,命人討敵罵陣。

時間不長,藍旗官將軍情報到明營。朱元璋聽罷,說道:“那反賊張士誠已到了絕路,怎麼還敢跟我較量?來呀,亮全隊,我倒要看看他張士誠還有什麼能爲!”說罷,點兵三萬,御駕親臨,帶着所有的戰將,來到兩軍陣前。

明太祖在旗羅傘蓋之下,定睛往前觀看,只見兩軍陣前,就站着孤單單、冷清清的一員小將。朱元璋看罷,滿臉的瞧不起:“哈哈哈哈!看來,張士誠要孤注一擲,把小娃娃都打發出來了。”說到此處,轉臉便問戰將,“哪位將軍前去擒他?”

“微臣願往!”

說話的是銀戟太歲張九成。他討下軍令,催馬晃戟,來到兩軍陣前,跟賀肖見面:“對面的娃娃,報名再戰!”

你別看賀肖年輕,因他受過名人的傳授,又有五毒葫蘆保駕,所以,這傢伙倒挺穩當。賀肖見一員老將來到陣前,也是滿臉的看不起,他不報姓名,先問來人:“你是誰?”

“張九成!”

“啊,無名的小輩。在朱元璋手下,你算個老幾?張九成,我這手輕人不欺負上歲數的。你趕快回去,讓那有能爲的過來。”

“什麼?”張九成一聽,氣了個大紅臉,“娃娃,你的年齡不大,口氣可不小啊!休走,着戟!”說罷“哧楞”一聲,抖戟分心便刺。

賀肖見戟刺來,忙接架相還。二人你來我往,戰在一處。

賀肖一邊打着,一邊琢磨,我父王與大帥,還有衆位將軍,都在城頭給我觀戰。今天,待我露出兩手,讓他們瞧瞧。想到這兒,抖擻精神,將烈焰苗舞得上下翻飛,一口氣就戰了二十幾個回合。接着,故意露個破綻,虛晃一招兒,圈馬就走。

張九成見了,心裡說,原來你沒什麼能耐呀,想不到小孩兒也會說大話!嗯,我不如乘勝追擊,一舉攻佔蘇州。想到此處,催馬搖戟,緊追不捨。

賀肖一面策馬奔跑,一面朝後觀瞧。他見張九成追上來了,趕緊把烈焰苗交到單手,把葫蘆託在掌中,對準張九成的面門,一拍葫蘆底,“哧”!就見有股毒水,直奔他噴來。

張九成剛一愣神,還沒弄清是怎麼回事,就聽“哧”地一聲,這股毒水正噴在臉上。這玩藝兒涼絲絲的,跟涼水差不了多少。但是,眨眼的工夫,變樣了,張九成就覺得好像一百個螞蜂蜇的一樣,疼痛難忍。他不由“啊呀”大叫一聲,撒手扔掉大戟,雙手捂臉,摔於馬下。

還沒等張九成翻身起來,駙馬賀肖已趕到眼前:“張九成,我說不跟你伸手,你卻逞能。哼,這是你自取其禍。着傢伙!”話音一落,賀肖揮動烈焰苗,“噌”!正扎透張九成的前心。可嘆哪,那麼大的銀戟太歲,不料今日死於非命。

朱元璋在後邊看得清楚。他見張九成死於前敵,不由失聲驚呼:“啊呀,我的張王兄啊!”隨着喊叫,身子一側歪,差點掉到馬下。

常言道:“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寶槍大將張興祖。看爹爹斃命,當場就“啊呀”了一聲,背過氣去。衆人一見,驚慌失色,趕忙相救。時過片刻,張興祖甦醒過來,略定心神,圓翻虎目,緊咬牙關,惡狠狠地說道:“主公,我要給天倫報仇雪恨!”他沒等朱元璋傳令,便催戰馬,衝到賀肖近前,晃動掌中的寶槍,分心進招兒。

賀肖首陣獲勝,心中有了底數。見張興祖揮槍刺來,忙用烈焰苗接架相還。要講真能耐,他可不是張興祖的對手。十幾個照面過後,他已漸漸不敵。因此,撥馬就走。張興祖報仇心切,搖槍就追。

賀肖馬往前跑,眼朝後盯。眼看張興祖追上來了,他一擡腿,“咯噔”!把烈焰苗掛在得勝鉤上,伸手摘下葫蘆,一拍葫蘆底,“哧”!毒汁又噴在張興祖的面門上。這玩藝兒噴得太快了,誰也躲不開。但見張興祖疼痛難忍,無奈撒手扔槍,“撲通”一聲,摔到馬下。

賀肖一看,幸災樂禍,暗道,好啊,又一個!他撥過戰馬,一挺烈焰苗,又要結果張興祖的性命。

剛纔,張九成吃了這個虧,明營已有前車之鑑。朱元璋見賀肖要下毒手,趕緊命令軍兵,拈弓搭箭,“噌”!一支鵰翎直奔賀肖的面門飛去。

大駙馬一看,趕緊縮頸藏身,把箭躲過。就乘這個機會,明軍闖上陣去,將張九成的死屍和張興祖搶回本隊。

這時,朱元璋又問:“衆將官,哪個出陣?”

“父……父王,該……該我了!”小磕巴嘴朱沐英說罷,晃動掌中的雙錘,力戰賀肖。

簡短捷說。二人大戰了十幾個回合,賀肖尋機一拍葫蘆底,“哧”!又噴出了毒汁。

本來,朱沐英在上陣之前就有防備。可是,他萬沒想到這毒水噴得這麼快,不容易躲啊!他見毒水來了,猴眼一翻,忙撲棱腦袋。這一撲棱,雖然沒噴到面門上,卻噴到耳朵上,比噴到臉上強點。咳咳,也受不了。眨眼之間,疼痛難忍。朱沐英緊咬牙關,往下就敗。剛回到本隊,“撲通”一聲,也掉於馬下。

簡短捷說。明軍一連又派去幾員大將,都被賀肖用毒汁擊傷。

張士誠在城樓上看得真切,心裡不住地暗自禱告,阿彌陀佛!蒼天有眼,蘇州有救了。他眉飛色舞,衝陣前蜇摸一陣兒,突然高叫一聲,傳出軍令:“來呀,給我大開城門,殺!”說罷,他帶着三百軍兵,如潮水一般,殺出東關。

朱元璋無奈,大敗而逃。等退出十五里之遙,才安營下寨。

張士誠追尾一番,怕中埋伏,收兵撤隊。這且暫不細表。

單說朱元璋。他退兵安營,將諸事料理已畢,剛回到寢帳,突然得報說,凡受傷之人,均都性命難保。朱元璋聽罷,只驚得目瞪口呆。急忙帶着將官,到後帳探視。

他們到了那兒一瞅,只見朱沐英、張興祖、武盡忠、武盡孝。趙玉、樑雲這些將官,一個個昏迷不醒,腦袋腫得如麥鬥一般,連五官都快分不清了。再一細瞅,凡是受傷之處,全都朝外流淌黃水。這種黃水,臭味難搪。軍醫大夫都在牀前站着,無有主意。

朱元璋看罷,對守在牀邊的軍醫大夫問道:“各位,醫治此傷,你們有何良策?”

爲首的大夫哭喪着臉,說道:“不行啊!主公,咱不知病因,難以對症用藥。”

另一個大夫也說道:“這些將軍人事不省,脈搏微弱,只恐性命不能久長啊!”

前來探望的衆人一聽,不禁放聲大哭:“完了!原以爲牛膛峪被破,大勝就在眼前;誰知剛出深淵,又陷泥坑。這該怎麼辦呢?”

正在這時,忽聽有人叫了一聲:“主公!”

朱元璋扭頭一看,說話之人原來是小矬子徐方。

徐方說道:“主公,依微臣看來,衆將負傷,非比一般,定是因賀肖的暗器所致。綠林之中有個講究,誰用暗器將人打傷,還得由誰來治,外人恐怕無濟於事。微臣不才,情願夜入蘇州,探個究竟。若能找到解藥,我就將它盜回。這樣,興許還能保住他們的性命;若盜不來解藥,你就爲他們料理後事吧!”

朱元璋聽罷,擔心地說道:“啊呀,徐愛卿,你一人進城,豈不是自投羅網?”

“那該怎麼辦呢?爲救衆將,我只好挺身走險。”

二王胡大海點頭說道:“徐將軍言之有理。事到如今,咱只可捨命求藥,以營救衆將不死。但願處處留神,不可粗心大意。”

“不勞囑咐。”

“徐將軍何時動身?”

“今天晚間就去。”

常言道:“得病亂投醫。”這陣兒,大夫們不停地想辦法,出主意,琢磨着治傷的良方,死馬當活馬來治。

朱元璋帶領衆將,回到議事大帳,等候音信。

到了掌燈時分,小矬子徐方飽餐戰飯,換好夜行衣靠,絹帕罩頭,花狸帶打好裹腿,揹着鑌鐵鴛鴦棒,挎着百寶囊,來到朱元璋面前,說道:“主公,我這次進城盜藥,猶如大海撈針,不一定稱人心願。若能盜來,也不必給我記功;若盜不來,你們也別埋怨。現在我就起身,天亮之前回來。我要是回不來呢?大概也就歸位了。到那時,你們再想其他主意。”

朱元璋忙說:“啊呀,但願徐將軍馬到成功。”

“我也樂意呀!可是,那誰敢保險呢?主公,假若我真按約不歸,你們趕快到唐家寨去請我恩師北俠唐雲。他是世外高人,只要願意相助,肯定會有辦法。”

“好,快把地址留下。”

這是小矬子徐方的心細之處。他把地址留下,告辭衆人,趕奔蘇州。

這陣兒,朱元璋與衆位將官,把心都提到嗓子眼兒了,一個個緘口無語,靜等着徐方的喜信兒。

等着吧!一更天過去了,沒見回信;二更天過去了,仍然沒有消息……一直等到天光見亮,也沒見徐方回來。

朱元璋越等越急,在帳內來回踱步。他自言自語地說:“完了!看來,徐將軍是凶多吉少啊!”

此時,衆戰將也議論紛紛,亂作一團。

胡賓胡大海略思片刻,說道:“看來,徐將軍進城,不甚順利。時間緊迫,咱再不能坐等。不如按他所示,去尋請北俠唐雲。”

朱元璋一聽,心想,爲救燃眉之急,也只好如此了。可是,該讓誰去搬請呢?想來想去,想到胡大海了。於是,說道:“二哥,勞您到唐家寨走一趟吧!”

其實,胡大海早有此意。所以,順口說道:“對!我都想好了,這活兒應該是我的。”

朱元璋又說道:“此番前去,不必多帶人馬,有十人足矣!”

“對,”

胡大海點出了野人熊胡強、雌雄眼常茂、老七郭英……一共老少十人,帶着厚禮,按徐方留下的地址,起身趕奔唐家寨。

胡大海帶領衆人,跟當地人探明路徑,天近午時,就到了唐家寨。他們進到寨內一看:喲,這個地方還不小呢!三趟大街的買賣鋪戶,熱鬧非常。他們帶着禮物,邊走邊打聽,時間不長,就來到了北俠唐雲的門前。胡大海跳下馬來,命人叩打門閽。

一個軍士邊敲門,邊問話:“裡邊哪位在家?”

片刻過後,大門一開,從裡邊走出一個家人。他往外看了一眼,問道:“你們找誰呀?”

“請問老俠客唐雲可住在此處?”

“嗯,那是我家主人。”

軍士指着胡大海,對家人說道:“這位是我家胡老千歲,特來拜望唐老俠客,請你往裡邊傳稟。”

“哎呀,諸位來得可不遇時了,我家主人不在府內。”

胡大海聽了,心裡不由一動,問道:“真不在家?”

家人認真地答道:“真是,他老人家應朋友之邀,今天早晨就出府去了。”

“那得什麼時候回來?”

“這可難說。有時早,有時遲,他的行蹤不定啊!”

胡大海聽罷,心裡說,唉,真是倒黴,越着急,越遇麻煩事。他略一思索,說道:“這樣吧!等老俠回來,勞你轉告與他,就說明營的胡大海前來拜見,一來向他問安,二來有要事相求。隨身帶來些薄禮,請暫存到府內。我們先到街上轉轉,一會兒再來拜見。”

家人說:“好!”

家人領着軍士,將禮物存到府內。接着,衆人跟隨胡大海,溜上大街。

此時,已到正晌午時。胡大海心想,先吃頓飯再說。等吃飯的工夫,備不住老俠客也就回家了。於是,領人在街上轉繞。他們東瞧瞧,西望望,果然看到了一座回民酒樓。胡大海說道:“咱們就在這兒吃飯吧!”

“對!”

衆人將戰馬拴到酒樓跟前,胡大海、郭英在先,衆人在後,魚貫而行,一直上到二樓。胡大海閃目一看,-!這飯館倒也乾淨。他們找了張桌案,團團圍住,要了一桌全羊酒席。這次,要的酒可不多。爲什麼?因爲有重任在身,生怕貪酒誤事。另外,這次下飯館兒,一來爲充飢,二來爲耗磨時間。所以,大家坐下是邊吃邊聊。

咱單表常茂。此人與衆不同,沒有穩當勁兒。坐着坐着,他就站起來了:“啊呀,這兒太擠得慌,我得出去方便方便。”說着話,晃晃悠悠就走下樓來。

他到了欄櫃跟前,見這兒正好對着大街,十分熱鬧。又見欄櫃後那把椅子挺高,心想,我要在這兒吃飯,那可比樓上強多了。常茂略一思索,叫道:“喂,我說掌櫃的是誰呀?”

掌櫃的從旁邊過來,答道:“啊,是我,壯士,有事嗎?”

“我跟你商量點兒事行不行?”

“有話請講。”

“我看這個地方挺好,這兒賣座不?”

“啊?那可不行,這是我們的櫃檯。”

“櫃檯怕什麼?我多給你錢呀!快,給我端幾樣菜,我要在這兒吃!”

掌櫃的本來不樂意。但是,一瞅他們這夥人,騎着馬,帶着傢伙,料定不是善茬兒。他略思片刻,說道:“如果壯士非坐這兒不可,那也可以。”說到此處,轉身向堂棺喊話,“來呀,把櫃檯擦擦。”

霎時間,走來一個夥計,把櫃檯收拾乾淨。

常茂往高椅子上一坐,嬉皮笑臉地說道:“這兒多好!掌櫃的,我跟樓上是一事,吃完一塊兒算賬。”

片刻,夥計把飯菜端來。常茂一邊吃着,一邊瞅着街上的行人,倒也痛快。

這時,大街上迎面走來兩個人。這兩個人歲數都不超過三十,一個白臉,一個黃臉。他們來到酒樓門前,一擡頭,見門口拴着好幾匹戰馬,不由發愣。

白臉的心想,呀,這是誰的?再往馬上一看,還掛着傢伙呢!他圍着馬—一尤其圍着常茂的大黑馬,轉來轉去,不忍離去。

常茂一邊吃飯,一邊瞅着陌生人的一舉一動,心裡也納悶兒起來,這是怎麼回事?

此時,就見那個白臉的一點手,把掌櫃的叫了過去,問道:“掌櫃的,這馬是誰的?”

“是吃飯客人的。”

“那客人在什麼地方?”

“樓上也有,樓下也有。哎——”說着話,用手一指常茂,“看見沒?這位也是客人。”

這兩個人甩臉定睛一瞧,呀,是他!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三十六回 取糧草派將聚寶山 救英雄搬兵臺坪府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六十六回 御校場再鏢奪魁首 花燭夜銀鈴得真情第四十回 矬英雄二探黃羊觀 無敵將神槊砸剎門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六十六回 御校場再鏢奪魁首 花燭夜銀鈴得真情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三十八回 元大王技窮擺惡陣 明主公招賢訪高人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四十二回 斬仇人朱森試寶刃 救明主徐方辨高僧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十四回 使暗器賀肖驚羣雄 離前敵胡賓訪名師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三十八回 元大王技窮擺惡陣 明主公招賢訪高人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六十九回 小矬子夜探天罡寺 老俠客雲遊沙雁嶺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二十一回 康郎山英雄遇好漢 兩軍陣神槊會寶刀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三十二回 戰山口王爺退兵將 討軍令常勝攻臺坪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
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三十六回 取糧草派將聚寶山 救英雄搬兵臺坪府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六十六回 御校場再鏢奪魁首 花燭夜銀鈴得真情第四十回 矬英雄二探黃羊觀 無敵將神槊砸剎門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六十四回 元順帝駐兵沙雁嶺 朱元璋派將金馬城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六十六回 御校場再鏢奪魁首 花燭夜銀鈴得真情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三十八回 元大王技窮擺惡陣 明主公招賢訪高人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四十二回 斬仇人朱森試寶刃 救明主徐方辨高僧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十四回 使暗器賀肖驚羣雄 離前敵胡賓訪名師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三十八回 元大王技窮擺惡陣 明主公招賢訪高人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六十九回 小矬子夜探天罡寺 老俠客雲遊沙雁嶺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二十一回 康郎山英雄遇好漢 兩軍陣神槊會寶刀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三十二回 戰山口王爺退兵將 討軍令常勝攻臺坪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十八回 四俠客奇聚蘇州城 老英雄勇闖銀安殿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