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

於天慶鼓了半天勁,這纔開口說道:“我給你保個大媒。這個女孩兒,就是我家妹妹於金萍。她文有文才,武有武藝,跟你成親,可算天作之合。再說,她又是你的救命恩人。因此,這門親事你萬萬不能推辭。”

於天慶這幾句話,把常勝臊得滿臉通紅。心裡說,這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古往今來,哪有哥哥給妹妹作媒的道理?於是,站起身來,深深施了一禮,說道:“恩公,非是駁你的面子,我也有難言的苦衷啊!想我常勝,身爲大將之職,那明營軍紀嚴明,十七禁律、五十四斬,猶如鐵板釘釘。而今奉命前來,攻打臺坪。勝敗未見分曉,卻私自臨陣收妻,這可是掉頭之罪呀,末將豈敢冒犯?此事萬不能從,望恩公多多體諒。”

於天慶聽罷,又忙說道:“噯!軍中紀律,我全明白。你不就是奉命攻打臺坪、搶劫元營的糧臺嗎?只要你應下這門親事,我們爺兒仨包打前敵,幫你立功。到那時,將功補過,還能怪你?”

正在這時,三手將於化龍從外邊走來。他知事情已經點破,再不用礙口含羞。因此,一進門就接着說道:“小將軍,非是老朽恫嚇於你,就你們這樣硬打硬拼,欲得臺坪,勢比登天哪!你若應下親事,老夫我自有良策,助你立功。”

常勝聽罷,不由打了個激靈,忙問道:“老英雄,您有何良策?”

於化龍見問,這才道出了詳情:“小將軍非知。我與那臺坪府主將孟九公,是姑表親戚。平時,他對我的話,那是言聽計從。我若見到他的面,管保不用三言兩語,就可將此事辦成。再說,若論武藝,他老孟家也不是我老於家的對手。他若不聽相勸,我便以武力相服。”

常勝有軍令壓身,正擔心不能取勝。見於家父子如此至誠,只好吞吞吐吐,點頭應允。

於天慶一看,十分高興:“妥了。婚姻大事,一言爲定。”他忙衝外邊高聲喊話,“來呀,快給金萍送信兒。然後,闔府張燈結綵,祝賀!”

於天慶爲什麼這麼做呢?爲的是讓人們知道,這門親事已大功告成。將來誰想反悔,那也無濟於事了。

闔府人等非常高興。霎時間,大門懸燈,二門結綵,又敲鑼鼓,又放鞭炮。全莊的男女老少,也相繼前來道喜。

再看於金萍。聽說常勝應親,立時轉憂爲喜,梳洗更衣。收拾已畢,又與情人換過了信物,作爲表記。

於府內正在熱烈祝賀,突聽於家莊外,馬掛鑾鈴聲響。時間不長,一員女將,策馬來到於家門首。

門客一看,認識。誰呀?正是孟九公的女兒孟玉環。只見她滿臉汗水,怒氣不息。門客不敢多問,急忙進府,向三手將於化龍通報。

於化龍聽罷,當時就是一愣。心裡說,哎呀,這丫頭來得好快呀!爲得臺坪,我還未想出萬全之策。這丫頭前來,該跟她說些什麼?老頭兒一時無有主意,將於金萍、於天慶叫到身邊,一同商議對付孟玉環之策。

現在,於金萍當然向着常勝,對孟玉環那是一百個生氣。心裡說,哼,一個姑娘家,怎麼那樣心狠?若用毒針把常將軍打死,那還了得?打傷人不算,如今你又找上門來,難道還想將他置於死地?哼,我自有辦法。姑娘打定主意,便把想法跟父兄講了一遍。

於化龍皺了皺眉頭,說道:“丫頭,你看着辦吧!反正,此事由你做主。”

“好吧!”於金萍對於天慶囑咐一番,自己帶着丫環、婆子,到門外迎客。

這陣兒,孟玉環已經跳下戰馬,掛好了兵刃。她見府內懸燈結彩,喜氣洋洋,不知其因,便呆呆立在馬前候等。她等了挺長時間,未見有人出迎。正在暗自生氣,忽聽府內笑聲朗朗,於金萍走了出來。

於金萍滿臉堆笑,問道:“表妹,是哪陣香風把你給吹來了?姐姐我一步迎接來遲,望表妹多多包涵。”

孟玉環說道:“表姐,平日家務繁忙,無暇登門請安。今日有公務在身,只得進府打擾。”

“好,有話到屋裡再說,請吧!”

此刻,有人將孟玉環的戰馬牽過。姐倆攜手挽腕,趕奔後院。

女客嗎,於金萍將孟玉環讓到自己的閨房,姐妹二人雙雙落座。接着,丫環端來茶水、點心,然後退出屋外。

於金萍上一眼、下一眼地瞅着孟玉環,打量已畢,問道:“表妹,看你頂盔貫甲,全身戎裝,這是從何而來呢?”

孟玉環長嘆一聲,說道:“唉!表姐,實不相瞞,我是從兩軍陣而來。”

“到此何事?”

“追趕一員敵將。”

於金萍故作驚訝:“喲,追趕誰呀?”

孟玉環一本正經地說道:“表姐非知。我追的是常遇春之子,名叫常勝。這小子真厲害,那條銀槍翻臉不讓人,我爹和哥哥,都讓他戰敗了。爲此,小妹才帶兵上陣。說實話,要講真能耐,我不是他的對手。無奈,我才用五毒梅花針把他打傷。也是這小子命不當絕,他落荒進了深山。我在後邊緊緊追趕,也未追上。後來,我跟樵夫打聽,得知他奔這個方向而來。可是,沿途上也未見到他的蹤影。剛纔來到村口,聽人說他摔下戰馬,已擡到你們府內。表姐,若真有此事,快將他交給小妹,待我帶回臺坪,請功受賞。”

於金萍聽罷,眼珠一轉,笑着說道:“噢,原來如此。表妹,還真有一個人,擡回我們家裡來了。”

孟玉環擔心地問道:“啊?他現在怎樣?”

“人事不省。”

“啊?待我快給他治傷。”

“噯!對頭冤家,管他做甚?”

“這——將他治活,我要細審細問。”

於金萍說道:“不必操心,我已經把他搭救了。妹妹,你想見他一面嗎?”

“自然,我就是專爲拿他而來。”

“好,你且稍等片刻。”於金萍朝門外喊話,“來人,將明將喚來!”

書中交待:這是於金萍事先的安排,常勝不願來也得來。他跟隨丫環、婆子,走到繡房門口,稍停片刻,挑起簾攏,邁步進屋,跟姑娘見面。

孟玉環擡頭一看:喲,只見常勝滿臉容光,全無受傷之感。看到此處,她才放下心來。可是,剛纔對於金萍已說出了那番言語,她礙着面子,只好不怒裝怒,拽出寶劍,奔常勝瞎胡比劃。

常勝在繡房之中,不敢伸手,只可躲閃身形。

就在這時,只見於金萍柳眉倒豎,杏眼圓睜,猛一擂拳,“啪”把桌子一拍,怒聲喝斥道:“住手!這是我的閨房,不是戰場。給你臉,不要臉,真不識擡舉。呸,什麼東西!”

於金萍一罵糊塗街,把孟玉環罵愣了。她略停片刻,這才問道:“表姐,你這是罵誰?”

“罵你!你進府之時,未見懸燈結彩嗎?告訴你吧孟玉環,這常將軍非是旁人,那是你表姐夫!還不快快過去,與你姐夫賠禮認錯。”

孟玉環一聽,猶如當頭澆了一瓢涼水,立時就呆愣在那裡。她略定心神,暗暗合計,這是怎麼回事,他兩家何時結的親呢?孟玉環氣急敗壞地問道:“表姐,這門親事你們什麼時候訂的,我怎麼不知道?”

於金萍挖苦地說道:“噢,照你這麼說,我訂親不訂親,還得擡八擡轎,把你請來商量呀!”

孟玉環本來已肝膽欲碎,再加上於金萍這頓搶白,她能受得了嗎?不由得渾身戰慄,雙腳直跺。她略一思忖,便手擎寶劍,發瘋似地呼喊道:“既然我傷了你的情人,你與我已結下了怨恨。行,你們好好活着吧,我死了算啦!”說罷,雙手捧劍,就要自刎身死。

仗着於金萍手快,衝過去就掐住了她的手腕,並說道:“你用抹脖子嚇唬誰?要死,回你臺坪去死,休在我於家行兇。”說罷,將寶劍奪過。

此時,孟玉環意懶心灰,百無聊賴。她賭氣往椅子上一-,雙手捂臉,也大放悲聲。這頓哭呀,比剛纔於金萍還慘。

那位說,她哭什麼呢?前文書說過,姑娘已經到了成婚的年齡,她是多麼盼着,能找到一個稱心如意的伴侶呀!今日巧遇常勝,使她一見鍾情。她略施小計,將常勝打傷,爲的是先傷後救,以了卻她的心願。爲此。纔不辭萬苦千辛,找上門來。剛纔一看,自己的意中人,卻落到了別人之手,這多麼使她揪心呢!她這一肚子難言之隱,不敢對任何人表達,因此才放聲痛哭。

閒話休提。於金萍見孟玉環越哭越慘,心裡也就有了個約摸。爲什麼?她也有過那個體驗呀!於金萍琢磨片刻,將常勝打發出去,姐倆便推心置腹,嘮開了心裡話。

孟玉環是個直性子人,心裡有話憋不住,便將前因後果講述了一遍。

於金萍聽罷,樂了:“妹妹,休要傷心。若不嫌委屈,咱倆就同守一夫吧,你看如何?”

孟玉環一聽,暗想,嗯,若論常將軍的相貌、能爲,就是一半,也比那不進眼的強。於是,便點頭同意。

說書人交待:現在看來二女同守一夫,實屬無稽之談。可是,咱講的是六百多年前的故事。在那個年代,這事並不奇怪。

這姐倆商量已畢,到了前邊,對着於化龍和於天慶,將事情原委講述了一番。這父兄無話可說,又跟常勝商量。

常勝一聽,急得直抖摟雙手,說道:“哎呀,這可不行。收一個妻子,已經罪不容赦。若收雙妻,就該株連九族了。”

儘管常勝執意不從,但是,他怎能架得住衆人的勸說?常言說:“牛頭不爛多加火。”說着說着,常勝方寸已亂,只好任由人家擺佈了。

常勝又與孟玉環換過信物,當夜晚間,衆人起身,趕奔臺坪。

半路上,正與武盡忠、武盡孝相遇。武盡忠一拍大腿,對常勝說道:“-!你還活着呀?那陣兒有人報信兒,說你在於家莊。我們放心不下,才又來找你。”

常勝紅着臉膛,將武氏弟兄拽到一旁,悄悄說道:“二位哥哥,我實在沒法辦呀,是這麼回事——”接着,講述了前情。

武氏弟兄聽罷,猛吃一驚。武盡忠埋怨道:“我說常勝,你真行啊!輕易不露面,一露面就倆倆的往家裡劃拉。哼,我看你回營怎麼交待?”

常勝無可奈何地說道:“這該怎麼辦呢?二位哥哥,你們若能把親事退掉,那我不就沒事了?”

武盡孝忙說道:“別,現在別退。現在一退呀,滿吹。等他們幫咱拿下臺坪府,再做商議。”

這哥兒仨商量已畢,回來跟衆人引見。寒暄一番,衆人二次來到軍陣。接着,三手將於化龍吩咐一聲:“連夜亮隊。”

霎時間,明營的軍隊,點起燈球火把,亮子油松,來到城下,討敵罵陣,叫孟九公、孟洪、孟愷出來相見。

這陣兒,孟九公早已包紮了傷口。他聽到城外罵陣,怒氣衝衝,領兵帶隊,殺出臺坪。來到兩軍陣前一看:喲,對面來的是於金萍、於天慶和於化龍。再一細瞧:自己的女兒孟玉環也站在那兒。在他們身後,還有敵將常勝衆人。

孟九公看罷多時,百思不得其解。他略停片刻,催馬向前,雙手抱腕,說道:“對面可是大哥嗎?”

於化龍滿臉堆笑,說道:“兄弟,爲兄今日前來,跟你有話要講。你看看身前背後的這些人,咱都是一家子啊!實不相瞞,是這麼回事——”接着,又把前情複述了一遍。

孟九公不聽則可,聞聽此言,嚇得一蹦老高。他戰兢兢說道:“大哥,你怎能辦出這等一事來?這要叫人告我一狀,焉有我的命在?使不得,萬萬使不得!”

於化龍說道:“九公,常言說,‘識時務者,俊傑也!’元順帝乃是無道的昏王,爲此,我十年前就辭官不做了。可你,爲什麼非保他不可?‘大將保明主,俊鳥登高枝’啊!你孟九公熟讀兵書,對古典之事,也並非不曉。我勸你也倒戈歸順,咱同保明主洪武萬歲吧!”

孟九公說道:“不行!大哥,此事我無論如何也不能應允。”

“什麼?”於化龍把眼一瞪,厲聲說道,“這真是良言勸不醒該死的鬼。好,你既然不願答應,那就休怪我無情。”說罷,忙一擡腿,“咯楞”!摘下大刀,便奔孟九公砍去。

這可倒好,親戚與親戚伸了手啦!當然,他們這是賭氣,不是真打。這孟九公武藝雖精,但不是於化龍的對手。剛過了十幾個回合,那於化龍輕舒猿臂,抓住孟九公的戰帶,輕輕一提,“撲通”!將他扔到了地上。接着,於化龍把大刀舉起,高聲斷喝:“說,你到底歸不歸降?若歸降,一筆勾銷,有話好講;若不歸降,我就一刀……”他那意思是,我就一刀砍了你。

此時,孟九公心裡有數,暗想道,哼,諒你也不敢動手。所以,他見大刀砍來,並不害怕。

可是,孟洪、孟愷可嚇了個夠戧。他兩人飛馬跑來,甩鐙離鞍,跳下坐騎,跪在於化龍面前,哀求道:“老人家留情!我爹一時糊塗,休要與他計較。這事咱們好商量,好商量!”

其實,於化龍也是嚇唬嚇唬他,能真砍他嗎?

孟洪、孟愷把爹爹攙起身來,拽到無人之處,合計道:“爹,別那麼死心眼兒了。敵人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呀!徐達分兵派將,讓人來搶臺坪,事先必有準備。就憑咱們死守,能守得住嗎?再者,這件事陰差陽錯,業已成就。咱何不順水推舟呢?”

孟氏弟兄相勸一番,金頭獅子終於點頭答應。接着,命軍兵大開城門,把常勝、武盡忠、武盡孝、於家父子接進臺坪。

孟九公來到元軍面前,說道:“弟兄們,我孟某人已歸降明營,保了洪武萬歲。願意跟我者,歡迎;不願者,帶足川資,各奔他鄉。”

元軍議論一番,多數人歸順了明軍,當時就撤換了旗號。從此,臺坪府劃歸了大明的版圖。

這陣兒,旭日東昇,天光大亮。衆人剛剛吃過早飯,突然間,小校軍兵跑來報信兒說,東北方向來了一支人馬。看那旗號,乃是明營大將常遇春的軍隊。

常勝一聽,只嚇得抖衣而戰。他緊緊抓住武氏弟兄和於天慶,乞求道:“我爹來了,我,我,我該如何是好?”

於天慶不屑一顧地說道:“賢弟不必擔心,一切由我承當。”說罷,讓武氏弟兄親自帶兵,出城迎接。

武氏弟兄領着一干人馬,走了不足十里之遙,便碰上了開明王常遇春。

那麼,常遇春是打哪兒來的呢?興隆山。那父子天性,關係可非同一般哪!自常勝討令走後,常遇春是把抓揉腸,坐臥不寧。他也知長子常勝有些能耐,可有一樣,這個人老實窩囊。他領兵帶隊,能不能得勝呢?倘若有個三長兩短,那該如何是好?爲此,他才討下軍令,帶領五千人馬,到臺坪府增援。

常遇春領兵行至半路,就聽過路商賈說,臺坪府被明軍拿下了。那陣兒,他挺高興,心裡說,我兒子還真有兩下啊!早知如此,我何必虛驚一場!又往前走了一程,迎面正碰上了武氏弟兄。這爺兒幾個見了面,喜出望外。武氏弟兄給六叔行過大禮,便稟報軍情。

要說這武氏弟兄,都是一對調皮鬼。說着說着,把話就說歪了。他們對常遇春說道:“六叔,要說我那常勝兄弟,能耐可真不善。不善是不善,不過,這次打仗,可全憑的是臉蛋兒。要不是五官相貌長得俊俏,他非吃敗仗不可。不信你去看看,一下子就收了於金萍、孟玉環這兩個媳婦。六叔,您可別罵他。不然,他可受不了。剛纔,聽說您來了,嚇得他是骨酥肉麻呀!對待孩子,來個一打二哄三嚇唬得了。”

“啊?!”常遇春本來是個古板之人。聽了此言,心中十分不快。他怒火燒胸,吩咐三軍,急速前進。

時過不久,大軍來到了臺坪。孟九公、於化龍等所有衆人,一齊亮隊,將常遇春接到帥府。

這陣兒,常遇春的心哪,氣得“怦怦”直跳。心裡說,奴才,我非殺你不可!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五十五回 盤蛇嶺再鏢顯神通 兩軍陣常茂施妙計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四十回 矬英雄二探黃羊觀 無敵將神槊砸剎門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二十一回 康郎山英雄遇好漢 兩軍陣神槊會寶刀第四十二回 斬仇人朱森試寶刃 救明主徐方辨高僧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二十一回 康郎山英雄遇好漢 兩軍陣神槊會寶刀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五十回 小英雄回京傳捷報 十王爺進宮探真情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六十六回 御校場再鏢奪魁首 花燭夜銀鈴得真情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四十二回 斬仇人朱森試寶刃 救明主徐方辨高僧第三十六回 取糧草派將聚寶山 救英雄搬兵臺坪府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五十九回 柳河川面見開明王 天蕩山奇遇火龍祖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三十回 朱元璋率兵闖重圍 固大英投軍戰敵將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五十五回 盤蛇嶺再鏢顯神通 兩軍陣常茂施妙計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三十回 朱元璋率兵闖重圍 固大英投軍戰敵將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
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五十五回 盤蛇嶺再鏢顯神通 兩軍陣常茂施妙計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四十回 矬英雄二探黃羊觀 無敵將神槊砸剎門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二十一回 康郎山英雄遇好漢 兩軍陣神槊會寶刀第四十二回 斬仇人朱森試寶刃 救明主徐方辨高僧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二十一回 康郎山英雄遇好漢 兩軍陣神槊會寶刀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五十回 小英雄回京傳捷報 十王爺進宮探真情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六回 野人熊威懾兩軍陣 小磕巴誤走鳳凰莊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六十六回 御校場再鏢奪魁首 花燭夜銀鈴得真情第五十三回 紫禁城玉環解窘境 午朝門緊急報軍情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四十二回 斬仇人朱森試寶刃 救明主徐方辨高僧第三十六回 取糧草派將聚寶山 救英雄搬兵臺坪府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十二回 莽英雄施計擒敵帥 老俠客奮力挫三傑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五十九回 柳河川面見開明王 天蕩山奇遇火龍祖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四十四回 破惡陣徐達布雄兵 求戰切於皋討將令第三十回 朱元璋率兵闖重圍 固大英投軍戰敵將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二十八回 脫金龍敗兵回連營 朱元璋率將赴盛會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五十五回 盤蛇嶺再鏢顯神通 兩軍陣常茂施妙計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二回 胡大海走險闖連營 張九六出營截猛將第三十回 朱元璋率兵闖重圍 固大英投軍戰敵將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四十七四 沙克明冒名闖軍帳 花刀將省悟歸連營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五回 陳友諒兵團應天府 小太保搦戰江東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