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豐收的原野

大明遼東。

因爲去年掃平了女真各部,再加上原本就已經征服的草原,所以整個遼東地區變的無比的安全起來。

弘治十三年冬的時候,朝廷就已經從河南、陝西、山西三省遷移了三十多萬人口到遼東地區。

弘治十四年,伴隨着朝廷財政改革,國庫充盈,朝廷的移民力度更大,整個弘治十四年,朝廷從河南、陝西、山西三省遷移了上百萬人口到遼東地區。

當然不僅僅是遼東,朝廷同樣也是遷移了數以百萬的人口到交趾、象林、鄭和、南洋四省這裡,以鞏固大明對這些地方的統治。

伴隨着大量移民的到來,原本顯得荒蕪的遼東地區開始熱鬧非凡起來。

遼東原先僅僅只是遼東都司,但在今年,朝廷撤銷了遼東都司,設置了遼東省,管轄整個遼東地區。

遼東省所管轄的地方非常的廣,大致上相當於後世東三省,外加被毛子給佔去的外興安嶺、庫頁島等地區。

當然遼東省還並不是大明現在面積最大的省,現在大明面積最大的省份是草原省,草原省幾乎管轄了整個北方草原地區,面積非常的廣袤,不過人口卻是非常的稀少。

此時正值金秋之際,遼東地區的溫度開始急速的下降,但是在遼東地區的一片片原野上面,正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鐵嶺南山村。

整個南山村的村民都無比的忙碌,正在忙着收割小麥,儲存小麥。

李大毛帶着一家老少拼命的在自己的田地裡面幹活,整個人累的連一口氣都不敢歇。

無它,他家裡的田地實在是太多了。

他是去年冬天移民到這裡的,朝廷這邊鼓勵移民開墾土地,種植莊家,所有開墾出來的田地都屬於開墾者所有,並且還免去三年的稅賦。

遼東這裡地廣人稀,土地極其的肥沃,物產資源無比的豐富。

整個弘治十四年,李大毛一家人都在拼了命的去開墾土地,在南山村外面,一家人整整開墾出了上千畝土地。

很多時候,其實很多田都沒有開墾出來,僅僅只是弄了一個田埂就算是圈住了,是自己家的土地了。

但農人嘛,自然是都知道,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所以李大毛一家也是拼了命的幹,儘可能的在自己的田地上種滿了小麥、土豆、玉米、番薯、大白菜等等。

整整忙碌了一年,眼看着遼東這邊的天氣開始變冷,到了收穫的季節了,李大毛一家又開始愁眉苦臉了。

種的地太多了,一家人都忙不過來了。

“呼~呼~”

李大毛一邊喘着粗氣,一邊拼了命的幹活,時不時站起來看下自己種的麥田,臉上洋溢着笑容卻又帶着一絲絲憂愁。

大豐收啊,真正的大豐收。

儘管因爲田太多,他的管理上非常的粗放,根本就沒有像以前在河南老家的時候一樣進行精細化的勞作。

但是這遼東的土地是黑土地,非常的肥沃。

河南這邊的土地都已經經過了漫長歲月的種植,其實肥力有限,是不如遼東地區的。

土地肥沃,即便是沒有精耕細作,再加上遼東這裡雨水充足,今年又風調雨順,小麥大豐收啊。

對於李大毛這樣的農人來說,莊家大豐收,這自然是最期盼的事情,這意味着自己一年辛辛苦苦的勞作沒有白費。

而且真正讓人高興的是,朝廷免了三年的稅賦,這些田地又是自己家的,這意味着,眼前田地之中所有的糧食都是自己家的。

這纔是最讓他高興的地方。

如此多的糧食,他們一家人敞開肚子了拼命的吃,也足以吃很多年了。

以前在河南的時候,家裡窮的揭不開鍋,一年忙到尾,一家人都吃不上幾頓飽飯,甚至於吃餃子都是極其奢侈的事情。

來到遼東之後,生活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以後頓頓白麪饅頭,甚至於頓頓吃餃子都不是問題。

有如此多的糧食,一家人根本吃不完,還可以養豬、養雞、養牛、養羊,以後吃肉也都不是問題了。

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善,這讓李大毛一家也是充滿了幹勁。

當然不僅僅是李大毛,所有移民到遼東的人也都如此。

剛剛開始是帶着極其不情願的態度遷移過來,很多人甚至於是倒黴的抽到籤才移民來遼東的。

但真正到了遼東之後,才發現這裡的好。

朝廷重視,給予了很多的優惠政策,土地肥沃,隨便開墾,開出來就是屬於自己的。

遼東雖然寒冷,但寒冷有寒冷的好處,那就是隻要幹上半年的時間,剩下的時間基本上就可以窩在家裡面舒舒服服的躺着了。

很多人都已經寫信回自己的家鄉了,勸自己家鄉的親朋好友也一起移民過來,這也是朝廷能夠大量從關內各省大規模移民出去的原因。

嚐到甜頭的人自然而然就會帶動更多的人出去移民。

不過,李大毛也是比較憂愁。

自己種的田太多了,可是天氣都已經開始變冷了,這小麥再不收起來,到時候就要爛在地裡面,這是農人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

糧食都是一滴滴汗水所換來的,怎麼可以就這樣浪費在田裡面。

可是自己一家人真的忙不過來。

不僅僅是小麥,還有玉米、番薯、土豆、白菜都沒有收穫。

糧食太多了,家裡面都裝滿了,又要臨時去蓋糧倉,實在是沒有辦法,也都只能夠找個空地,將糧食堆積起來。

此時此刻的李大毛,真的是痛並快樂着。

“大毛~大毛~”

就在李大毛準備彎腰繼續賣力幹活的時候,一道熟悉的聲音喊了過來。

“大柱~”

李大毛看着來人,暫時放下了手中的農活。

“大柱,你不去收糧食,怎麼有空跑我這裡來?”

丁大柱和李大毛都是南山村的,也都開墾了很多田地,家裡面也同樣在忙着收莊稼,現在竟然有空跑過來。

“大毛哥,來了一些朝鮮人,專門幫人收麥子、玉米、土豆、番薯什麼的,我僱他們,估計着這兩天就可以全部收好了。”

“你要不要僱人啊,你要的話,現在就去找他們的頭人談價格去,去晚了的話,他們可能就被別的人給僱走了。”

丁大柱連忙說道。

“朝鮮人?”

“僱人收麥子?”

李大毛一聽,頓時就微微一愣。

自己種了一輩子地,一直以來都是自己種,自己收,即便是有空了,那也是去幫別人收,什麼時候想過要僱人來收自己家的麥子。

“對啊,你種了怎麼多,你們自己收,要收到什麼時候啊,到時候還被全要爛在地裡面,而且冬天很快就要來了,我們還要爲過冬做準備呢。”

“這些朝鮮人的工錢並不高,可以給錢,也可以給糧食,一個人幹一天,給五十斤麥子就行了。”

丁大柱笑了笑說道。

“五十斤麥子,他們怎麼不去搶?”

李大毛一聽頓時就忍不住吼了起來。

以前他們在老家的時候,給人收麥子,這一天管頓飯都算不錯了,還五十斤麥子,誰會給你?

你這哪裡是來幫忙收麥子的,這是來搶麥子的。

“大毛哥,話不能怎麼說,現在就這個價,朝鮮那邊的土地少,有很多人都到我們遼東這邊來做工了。”

“價錢雖然貴,但是能夠剩下很多的時間,而且怎麼多麥子,我們自己也收不過來啊。”

丁大柱笑了笑說道,這個價錢確實是很貴,五十斤麥子啊,價錢真心不是一般的貴,但是他還是僱了。

“要管飯嗎?”

李大毛想了想又問道。

看看自己家的田地,一家人真心忙不過來,兩夫妻累死了,估計也是很難在下雪前收完,縱然是沒有辦法,價錢貴,還是要僱人,這麥子要是爛在了地裡面,實在是太可惜了。

多好的麥子啊!

“要管飯,一天兩頓就行。”

丁大柱回道。

“還要管飯?”

“還一天兩頓?”

李大毛都要炸毛了,自己以前在老家做事,做一天能夠有一頓飽飯吃就算滿足了。

“沒辦法,都是這樣,想要僱他們的人太多了,大毛哥,要的話,趕緊啊,不然讓別人先僱走了,到時候就只能自己收了。”

丁大柱無奈的笑了笑。

朝鮮人也是真會做生意,現在有很多的朝鮮人到大明這邊來做事。

單單是遼東這邊就有很多的朝鮮人來這裡伐木、建房子、修路、幫人收麥子、種地等等,在朝鮮這邊,他們日子過的很苦,吃不飽飯,也賺不到錢。

但是到了大明這邊,不僅僅可以吃飽飯,還能夠有不錯的工錢,反正朝鮮和大明都可以自由的往來,大明這邊的錢好賺,大量的朝鮮人就到大明這裡來做事。

遼東省和朝鮮相鄰,來遼東就更加的方便了,坐船都不用。

“走,走,貴就貴點吧,把糧食先收了再說。”

李大毛看看自己的廣袤的田野,想了想也是咬咬牙準備僱人了。

自己太累了,而且一天忙到晚都未必能夠收完,沒有辦法了。

第2271章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第1679章,斷民財路?第1812章,風靡起來的摩托車第704章,西班牙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1826章,天津的繁華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2252章 ,產能過剩 經濟危機2第181章,從來沒有這樣富過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1414章,硬槓第557章,中轉點第1995章,偷雞不着蝕把米第848章,兩條路線第2036章,小冰河期的威力2第834章,明葡第一次海戰第1002章,影響第453章,其實是打廣告的第2121章,萬國來朝3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2163章,法蘭西滅亡第1045章,哈布斯堡家族的友誼第1461章,連學都不去學,你怎麼知道不行?第1219章,比掠奪錢財還要可怕第51章,海納百川第1705章,一人來,百人回第951章,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243章,第一站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1478章,做有爲的時代青年第1325章,我更不想當皇帝了第909章,每年進貢十萬匹良馬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1137章,旗幟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第1497章,偷襲燕山港第2113章,一代雄主蘇萊曼大帝第898章,獅子遇到刺蝟第1152章,鬥牛士的劍第377章,先遣隊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482章,怕他們不來第847章,越演越烈第347章,經濟治國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413章,都瘋了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1806章,大明的春耕2第587章,瀋陽之戰(上)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1042章,高加索人第2017章,鬧吧,死命鬧吧第1633章,打仗了,生意就是好做啊第1310章,看誰先急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657章,木骨都束第6章,發財的路子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516章,馬尼拉第1492章,攻打阿拉克殖民點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568章,暴跌第386章,一定要拼一把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1756章,上帝之鞭第748章,南下的朝鮮人和倭人第2277章 ,封建與新時代的對立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1028章,鉅艦大炮的時代第1068章,打擊外來傳教士第535章,價格飛漲第1182章,世界形勢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373章,天津聚會第451章,產量太大了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1673章,當皇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第2278章 ,落葉歸根第2219章,被沖垮的農業2第457章,太陽城一期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1567章,劉晉入閣第1600章,西蒙的擔憂第2150章,熱氣球第1460章,新舊之爭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1341章,吃了熊心豹膽?第1796章,結婚的一不動和兩轉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403章,你看報紙了嗎?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779章,雲集天下名醫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1394章,奔馳自行車工廠
第2271章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第1679章,斷民財路?第1812章,風靡起來的摩托車第704章,西班牙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1826章,天津的繁華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2252章 ,產能過剩 經濟危機2第181章,從來沒有這樣富過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1414章,硬槓第557章,中轉點第1995章,偷雞不着蝕把米第848章,兩條路線第2036章,小冰河期的威力2第834章,明葡第一次海戰第1002章,影響第453章,其實是打廣告的第2121章,萬國來朝3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2163章,法蘭西滅亡第1045章,哈布斯堡家族的友誼第1461章,連學都不去學,你怎麼知道不行?第1219章,比掠奪錢財還要可怕第51章,海納百川第1705章,一人來,百人回第951章,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243章,第一站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1478章,做有爲的時代青年第1325章,我更不想當皇帝了第909章,每年進貢十萬匹良馬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1137章,旗幟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第1497章,偷襲燕山港第2113章,一代雄主蘇萊曼大帝第898章,獅子遇到刺蝟第1152章,鬥牛士的劍第377章,先遣隊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482章,怕他們不來第847章,越演越烈第347章,經濟治國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413章,都瘋了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1806章,大明的春耕2第587章,瀋陽之戰(上)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1042章,高加索人第2017章,鬧吧,死命鬧吧第1633章,打仗了,生意就是好做啊第1310章,看誰先急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657章,木骨都束第6章,發財的路子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516章,馬尼拉第1492章,攻打阿拉克殖民點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568章,暴跌第386章,一定要拼一把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1756章,上帝之鞭第748章,南下的朝鮮人和倭人第2277章 ,封建與新時代的對立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1028章,鉅艦大炮的時代第1068章,打擊外來傳教士第535章,價格飛漲第1182章,世界形勢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373章,天津聚會第451章,產量太大了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1673章,當皇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第2278章 ,落葉歸根第2219章,被沖垮的農業2第457章,太陽城一期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1567章,劉晉入閣第1600章,西蒙的擔憂第2150章,熱氣球第1460章,新舊之爭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1341章,吃了熊心豹膽?第1796章,結婚的一不動和兩轉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403章,你看報紙了嗎?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779章,雲集天下名醫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1394章,奔馳自行車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