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節 空調車

內閣次楊天生和閣臣楊鋮新聯袂出去,楊天生邀請楊鋮新同坐他的新馬車,楊鋮新接受了他的好意。

兩個人都姓楊,五百年前是一家,但之間確無親戚關係,都與閩省有淵源,楊天生祖籍閩省,楊鋮新則爲閩省的撫臺,攀上關係,走得較近。

而首輔馬士英與阮大鋮關係密切,如此就形成了兩個山頭,至於堵胤錫則是個孤臣,兩不偏幫,正是顏常武安排的人事,朝政平衡。

軍隊裡,軍人來自五湖四海,即使海軍裡閩省軍人勢力龐大,但其他省份的軍官也爲數不少。

文官中除了各有山頭,另有TJ摻上一腳,雖無司禮監批紅的權利,但在情報系統中權力很大,而且情報系統本身就與文官分庭抗禮。

新朝不用TJ理政,但TJ參與了情報系統,約束文官。

朱真真一個女流之輩,沒有丈夫在旁邊,又失去了皇親國戚的幫襯,她能在滿朝的文官勢力中站得住腳,朝政與國家沒有大亂,靠的是控制了軍隊,文官雖有兵部尚書,但只管軍政,且受到很大制約,人事權、財政權都在朱真真手裡。

設立了帝國總參謀部,負責指揮全國軍隊,掌軍令,總參謀部直接隸屬公主,不歸文官管轄!

時人認爲顏常武雖是海賊一枚,但他懂得政事良好少不得平衡兩字,行事老練,勝過一登基就幹掉TJ以致於跛足的崇禎皇帝。

兩楊坐上馬車,楊鋮新發現新買的馬車更加寬敞,減震效果良好,其設計巧妙,令人讚歎不已。

坐在車廂裡有迎風的風洞往裡輸入新鮮空氣,還有水冷式座位!

水冷式座位是車上有個水箱,關鍵在於車上裝着的風扇,通過風扇迎風而動,提供動力,驅動齒輪攪動水流中的螺旋槳,從而實現帶動水流循環,帶走熱量。

座位後面鋪設銅管,而豪華版馬車在人座位頂上也鋪設銅管,管中有水,連通水箱。

“想要更加享受,可以在水箱裡加冰!”楊天生輕輕一句話,讓楊鋮新大爲讚歎。

古代取冰兩法,一曰存冰,二曰製冰。

先說第一種,在天寒地凍的三九天裡,古人在河面上用冰鑹把冰切成一塊一塊的,每一塊都能承受人的重量,但是這時候並不把冰拿出來,而是讓它繼續凍,因爲切成塊的冰會上浮,受冷後下面會再凍,於是加厚的就比較多,有的甚至能厚達一米,厚度差不多後,人們會把冰塊運到事先挖好的地窖裡。

一塊一塊得從下往上摞起來,一直到地窖頂。摞滿後再在上面蓋一層草氈,草氈上面再蓋一層厚厚的黃土,最後入口也要用土封起來,這樣一個冰窖就算完成,放到天熱時就可以用了。

另一種方法制冰,切莫小看老祖宗的智慧,在唐宋時期,人們發現了把硝石放到水裡會使水結冰的現象,這樣古人學會人工造冰,最早冰製冷飲起源於中國。

硝石的化學名稱叫硝酸鉀,就是火藥的原料之一,它溶解於水時會吸熱,溫度降低,製作時在一個大盆裡倒一些水,再放入一個小盆,小盆裡也倒一盆水,然後在大盆裡倒入硝石,硝石吸熱,小盆裡的水就會結成冰。

硝石溶入水後可以用降溫結晶法或蒸發結晶發將硝石再提出來重複使用,浪費不多。

硝石在以前產量少,但兩中華由於戰爭的關係,對於黑火藥的需求量大,民間資本大量投入制硝和開採硝石,也就帶動了硝石產量飆升,同時價格下降。

有了冰,就有了降溫解暑的可能。

別看這種馬車簡單,涉及到“高科技”---齒輪組、螺旋槳密封,還有銅的使用,銅可是當錢來用的!

中國古代一向缺銅,但在兩中華時期,奇蹟般地銅不缺了。

銀子多,人們用銀元不用銅板,這銅錢就節省下來。

大量開掘銅礦,還有外國銅!

現在硝石來源廣泛,這些是社會化大生產時期才能夠普及,否則只是豪門大戶、富商大賈纔能有的享受。

如今,越來越多的享受進入了普羅大衆家裡,在中國各個城市,冰製冷飲很流行,價格也不貴。

馬車水箱放冰,一旦開動,冷氣從頭頂冒出,坐着的座位從後背到屁股都涼嗖嗖的,再喝着冰鎮飲料,好享受!

冬天車內則有暖氣,也簡單,不過是燒煤炭加熱銅管而已,加上配套的真皮沙發,舒服!

這樣的馬車楊天生是嚐鮮,而來年夏天,準備大量售賣,這就是那個時代的“空調車”!

“不僅僅賣給私人,南京城內的出租馬車,也準備用上這種馬車!”楊天生介紹道。

“老楊,在哪賣的,我也想來一輛!”楊鋮新感興趣的道。

現在社會提倡消費,講享受,讓生活更舒適,王爺帶頭,他自己都有了十噸黃金建造的閱江樓和望海樓,臣民們也不擔心自己冒富會被抓,與崇禎朝的闊佬們裝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是大明北方工業公司下屬的一家子公司負責製作與銷售,趕明兒,我給你送一輛來,也值不了幾個錢!”楊天生隨意地道,對於他這種頂級大富翁來說豪華大馬車不過是小錢錢。

大明北方工業公司實際上是來自東南國的北方工業公司,是一等一的軍工集團,楊天生是這家公司的小股東,而大股東正是今上。

楊天生感慨地道:“現在民智開啓,北方工業公司的工匠能力高啊!”

“工匠能力高?”楊天生大拇指往上翹,笑而不語。

“竟是今上……”楊鋮新吃驚不已,旋即想到確有這個可能,今上雖然講究艱苦奮鬥,但也要求給民衆過上好生活,在他的統治下,民衆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今上智慧百出,無所不能,許多科技他即使是不會製作,但原理他極爲清楚,講得出很多的門道,引領軍工生產和科技製作。真會是他主持製作的空調車,畢竟“空調房”是他的手筆。

那當然,顏小強豈能容忍炎炎夏日沒有空調,因此他想法設法,力推“土空調”的使用。

外人去到東南國,地處炎熱的東南亞,沒有冬天!卻震驚地發現自己還能身處清涼之中,住在賓館的空調房裡,坐着空調馬車、吃着冰鎮飲料,簡直不可想象!

一些實現了財務自由的富有人士更是全程空調,中產階級也在向空調化發展,社會不斷地進步。

空調房的動力過往來源於畜力和人力,用毛驢拉動輪機是常事,找來阿三勞工,讓他們當驢驅動水流帶走熱量。

近年來,風動力異軍突起,在開闊處豎起高高的風車,以風爲動力,引水上水塔,提供自來水,還有提供空調房的動力!

它的好處在於家中不必多養幾張口,養牲畜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照顧,而阿三讓他們幹粗活的話,會出一身牛油,奇臭無比,嚴重污染環境,並不討喜!

風車的質量好,可以長年累月地開動,日夜不停,而人與驢是要休息的。

維護也容易,普通人都可以完成,很受歡迎。

而風車使用的推動,離不開東南王,許多發明都是出自於他的構想,工程師工匠加以實現。

“今上在朝,是萬民之福,民間皆得一片清涼!”楊鋮新以手加額道。

第1621節 科什圖尼察的匪幫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753節 造反非小事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536節 大婆教小妾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454節 慢一拍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1092節 攻城戰一之前進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96節海洋貿易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272節巴達維亞港口的混亂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239節文趙氏第753節 造反非小事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1575節 雪茄老祖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2004節 美女愛英雄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314節 讓紅毛番滾蛋!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1416節 推骨牌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1379節 帶路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779節 自由不香了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1450節 賽甘寧!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1341節 千葉合戰一之雙方部署第1572節 幸運的普通人陳蝦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200節說給你聽也無妨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653節 和約將成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2078節 與馬耳他醫院騎士團不死不休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472節 安汶入手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893節 馬六甲城的悲歌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1628節 進攻伊爾庫茨克城第1822節 船不夠第1618節 北海!第1938節 你們真的是中國人嗎?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1445節 硬剛(一)第605節 好客的內賈比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1182節 莫臥兒軍隊的來由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111節誘惑部族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418節 以法治國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468節 安汶登陸戰(一)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1098節 攻城戰六之欣悅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74節不用擔心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
第1621節 科什圖尼察的匪幫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753節 造反非小事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536節 大婆教小妾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454節 慢一拍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1092節 攻城戰一之前進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96節海洋貿易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272節巴達維亞港口的混亂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239節文趙氏第753節 造反非小事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1575節 雪茄老祖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2004節 美女愛英雄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314節 讓紅毛番滾蛋!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1416節 推骨牌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1379節 帶路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779節 自由不香了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1450節 賽甘寧!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1341節 千葉合戰一之雙方部署第1572節 幸運的普通人陳蝦第1478節 世俗化埃及是必需的第200節說給你聽也無妨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653節 和約將成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2078節 與馬耳他醫院騎士團不死不休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472節 安汶入手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893節 馬六甲城的悲歌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1628節 進攻伊爾庫茨克城第1822節 船不夠第1618節 北海!第1938節 你們真的是中國人嗎?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1445節 硬剛(一)第605節 好客的內賈比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1182節 莫臥兒軍隊的來由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111節誘惑部族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418節 以法治國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468節 安汶登陸戰(一)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1098節 攻城戰六之欣悅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74節不用擔心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