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

廣西平樂渡口,此處是扼梧州通往桂林水路樞紐,地理位置極爲重要。

聚集大量戰船,正是朱由榔組建的水師。

這支水師參差不齊,既有東南式的巡防艦,但不多,多的是內河船艇。

巡防艦是船帆兩用,西式夾板船,左右開炮眼,而中式炮船則是船頭船尾架炮的那種。

一條寬大的廣船船艙裡,一位老封翁高居首座,他鬚髮俱白,但精神很好,他手裡拿着一張紙,正是朝廷發下的大赦令,他對面前的將軍道:“乖孫,朝廷寬大爲懷,這個機會可別錯過了!”

艙內將軍乃朱由榔任命的僞水師總兵趙慶才,他原爲廣東水師參將,迎降朱由榔後,在西雷斯馬進攻叛軍水師時,趙慶才及時帶走手足無措的朱由榔,算立了大功,得到信任,趙慶才被他任命爲水師總兵,試圖在平樂一帶阻擊新明軍的前進。

朱由榔雖說打仗不在行,但哄人還是有水平,他請了趙慶才一道進膳,以作答謝救命之恩---皇子皇孫就是這麼的臭規矩,吃個飯也安個名頭。

不得不說,古代尊卑之分十分嚴重,朱由榔紆貴降尊地請趙慶才吃飯,又是籠絡又是畫餅,趙慶纔得到禮遇,賞了他水師總兵的職位和足足五千塊銀元,感動得不得了,熱血上涌,拍着胸膛說必定給朝廷軍隊好看!

驟得新職的趙慶才絞盡腦汁,獻了破敵三策。

一曰堵塞,即沉船江底,阻塞水路交通,把敵船擋住;

二曰火攻,敵船不得前行,在此積聚,越來越多,江面狹窄,難以機動,他就趁機發動火攻!

三曰水戰,待到火起,他就指揮水師從大江支流的隱蔽處出擊,一舉克敵!

不得不說,這三策有很大的成算,朱由榔大喜,立即着趙慶才組織軍隊在平樂作破敵準備。

他積極辦差,可是在廣船船艙裡,卻捱了當頭一棒!

老封翁正是他爺爺趙吉安,以鎮國將軍世職告老還鄉,久在軍界,見多識廣,一看到朝廷發下的大赦令,蓋的是東南王御印,就知道這一仗有敗無勝,立即叫趙吉安倒戈。

趙慶才之父在遼東水師任職,這次趙慶才造反,並不知會到他,而趙慶才的造反,則是趙吉安的指使,因爲趙家是大地主,在廣東有良田數萬畝,新土地政策實在害死了地主啦。

趙吉安原在佛山養老,趙慶才起事前,已經秘密將家人接到廣州,待他一進入廣州水域,立即把家人轉移。

叫他造反是他爺爺,叫他迴歸朝廷又是他爺爺,趙慶才覺得是豬八戒照鏡子---內外不是人!

趙吉安嘆息道:“時也勢也,想不到東南王迴歸朝廷這麼快,朱由榔其勢未起,乃是潛龍之勢,而東南王則是盤龍在朝,朱由榔敵不過東南王!”

“如果東南王晚一年回來,朱由榔只要攻佔南京,則與東南王分庭抗禮,東南王未必能勝,可是現在!”趙吉安唉聲嘆氣地道。

他也不想投降,然而不降的話,則是誅九族的可怕前景,趙吉安不得不擔心!

見孫子猶豫不決,趙吉安把東南王的光榮史略說一二,趙慶才也知道怕了。

“爺爺,會不會是朝廷那邊矯詔,僞造東南王印鑑呢?”趙慶才抱着萬一的希望道。

“誰敢僞造他的印鑑!如果是我軍順利,朝廷狗急跳牆,會有可能,但現在他們進展順利,反倒不會僞造印鑑。”趙吉安曬道。

他催促孫子道:“當斷不斷,必受其害,東南王給了我們這麼一個改邪歸正的好機會,我們要是不把握住,那就徹底地與朱由榔陪葬了!”

趙慶才苦笑道:“爺爺,我曉得了!”

“那你打算怎麼着手?”趙吉安問道。

趙慶才也有三分真才實學,說出他的計劃道:“先找志同道合者,殺掉心有異志者。”

“不錯,不錯!”趙吉安誇獎孫子道,追問道:“什麼人可能與你一道歸順朝廷呢?又是什麼人不願意和你一道歸順朝廷呢?”

趙慶纔想了想,說出了幾個名字,都是頭腦簡單的軍頭,又說出了水師監軍李呈祥是這次起事的最大阻礙者。

“既然如此,你去做吧,爺爺是你最大的支持者!”趙吉安惡狠狠地道:“待到事情妥當後,就拿李呈祥作投名狀!”

趙慶纔會意地點頭,馬上吩咐親兵,就以商量軍務的名義,請他計劃中的參與者到他的帥船一會。

不久後,軍官們陸續到來,有水師副將劉子豪、錢桂華,參將張躍進、胡新成,千總周行發、牛思進、謝震等,共有八將,當中的錢桂華、張躍進、胡新成、牛思進正是當初廣東水師的老底子,跟隨他一道造反,見勢不妙逃得快,如今也在平樂水師中。

趙慶才先請的是錢桂華、張躍進、胡新成、牛思進四將,他也不隱瞞他們,將他的打算直接說了。

聽得四人面面相覷!

剛剛造反沒多久,又要歸降朝廷,這忒也快也點,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這麼做很難爲大家,本將軍也不想這樣做的,你們誰能抗拒得住東南王的,說出來,本將軍立即讓賢,讓他做帶頭大哥!”趙慶才道貌岸然地道。

大夥兒心中暗罵,帶頭大哥這能做的嗎,死得更快啊!

樹的影兒人的名聲,東南王一紙大赦令,就攪亂多少人心。

“好,總兵大人的決定,我老牛第一個贊同!”牛思進馬上道。

其餘三將紛紛點頭同意,說願遵趙總兵之意,迴歸朝廷。

趙慶才欣慰地道:“諸位將軍,我們這樣做雖說吃相難看,但終究不是呂布,呂布可是三姓家奴,我們始終是大明的軍人!”

“對對對!”衆人亂轟轟地道,如此釋了衆人心結,正是趙爺爺所教。

待到其餘四將到來,趙慶纔再將他的打算說了,此時此刻,由不得衆人不從。

周圍軍將們虎視眈眈,一個應對不當,就是血濺當場的結局!

見到大家達成共識,趙慶才立即派了牛思進和周行發去捉拿監軍李呈祥,不必多問,砍了來報,就是一功!

不久後,兩將回歸,沮喪地道:“李呈祥跑了!”

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1211節 王的欣悅第854節 展會中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1311節 行軍途中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509節 沒錢了第801節 制服皇子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745節 堵胤錫的見解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597節 航行中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1268節 路難行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760節 洪爵爺第85節暗流洶涌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97節一夜變天第948節 有水斯有財第1273節 虜帝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1160 帝都之亂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896節 東南立國(一)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472節 安汶入手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1562節 運河之準備二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1729節 老辦法不頂用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702節 捕到大魚了第2070節 國號南華帝國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621節 勝利衝過好望角第1964節 進烏魯木齊城(一)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1380節 佔地爲王第481節 皇協軍的幹活(一)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38節成立東南情報局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第1828節 荷蘭艦第1414節 女人心海底針第197節毛文龍掛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1619節 老毛子的狂飆突進第1870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一)第1720節 急進昌都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1413節 我願乾了這碗恆河水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9節初建軍(二)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370節 曹操五十萬大軍來也!第2003節 順利地過海第1705節 動作不必整齊的閱兵式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1946節 熱合曼的報應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
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1211節 王的欣悅第854節 展會中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1311節 行軍途中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509節 沒錢了第801節 制服皇子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745節 堵胤錫的見解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597節 航行中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1268節 路難行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760節 洪爵爺第85節暗流洶涌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97節一夜變天第948節 有水斯有財第1273節 虜帝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1160 帝都之亂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896節 東南立國(一)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472節 安汶入手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1562節 運河之準備二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1729節 老辦法不頂用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702節 捕到大魚了第2070節 國號南華帝國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621節 勝利衝過好望角第1964節 進烏魯木齊城(一)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1380節 佔地爲王第481節 皇協軍的幹活(一)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38節成立東南情報局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第1828節 荷蘭艦第1414節 女人心海底針第197節毛文龍掛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1619節 老毛子的狂飆突進第1870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一)第1720節 急進昌都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1413節 我願乾了這碗恆河水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9節初建軍(二)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370節 曹操五十萬大軍來也!第2003節 順利地過海第1705節 動作不必整齊的閱兵式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1946節 熱合曼的報應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