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節 明義

田虎歸順新明軍,也經過了學習與培訓,表現出對軍紀的馴服,得以留任軍職。

但他的心中始終是不羈放縱,回味着過往的隨心所欲,他既然被朝廷說爲賊寇,是一點不冤枉的,或許他對於那些衣衫襤褸的窮苦百姓是和藹的,但他對於官員們、地主老財們是心狠手辣,砍掉他們的頭,搶光他們的財產,睡他們的妻女!

這樣的事情田虎幹得不少,大秤分金銀,大碗吃酒肉,一手提人頭,一手抱女人,這樣的生活纔是刺激!

在新明軍中,軍紀嚴明,田虎很不習慣,唯有忍了,但他與熟識的將軍們談起來,不無怨言。

象他這種由前明各方勢力轉來的將領不少,顏常武也心知肚明,只要他們忠於朝廷、服從命令和遵守軍紀就不會主動清理他們。

顏常武主政新明,進一步加強了對軍隊的監控,尤其是軍政大學培養了大量的政治軍官,他們一樣是軍人,不過他們的肩板與普通軍人不通,黃邊框的肩章表明瞭他們的身份---代表朝廷監軍。

現在,新明軍中部隊主官管理訓練與作戰,而政治軍官則被撥高到第二位,管理部隊政治工作、軍紀、情報等,部隊的人事、支出必須有政治軍官的副署纔能有效,制約了部隊主官。

部隊主官的權力還是有的,比起以前自然不是那麼爽,更別提與前明比了。

事情無絕對,對甘輝、李過與祖大壽這三位高級軍官的約束力就少了許多,他們權力很大,都是雙肩挑,就是軍事與政治任務一起上,沒有政治軍官去管束他們,他們本身加了政治軍官的頭銜,因爲帶了半副東南王的儀仗,甘輝加了“北方行營總管”的頭銜,這個總管有權節制政治軍官,而李過與祖大壽都有副總管的頭銜,同樣有權節制政治軍官。

行營乃天子營壘,東南王不客氣地給自己天子待遇。

是爲“專擅之權”,甘輝甚至被東南王賜予“尚方寶劍”,可以先斬後奏。

如果事事請示,樣樣掣肘,以北京到南京這麼路途遙遠,來回一個星期,事情都成了黃花菜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事實證明,顏常武並沒有看錯李過,他聽完田虎的話,平靜地道:“甘大將軍從東南王近三十年,都在爲中國開疆拓土,爲中國人爭奪陽光下的地盤,去年更是從阿三那裡得到了整整三千萬銀元的財貨,他有分成,但全部捐了回鄉,他爲我們中國搶佔了大量的地盤和財富,殺了許多外國人!我們則在打內-戰,殺來殺去都是中國人,高下對比,我自愧不如啊!”

田虎無言以對,臉上訕訕地。

李過輕拍他的肩膀道:“能夠跟隨東南王,是我們的福氣,闖王不錯,但是他沒有東南王的福氣!”

他鞭梢直指前方道:“看,蒼茫大地,廣袤無限,我們既然在東南王麾下,東南王志存高遠,我們也要跟上,這次出塞,就是一個好機會。”

李過的雙眸閃閃生輝,說道:“王爺有言,一個人不管他過往怎麼樣,只要他在對外的民族戰爭中爲我中華民族建功立業,就是大功,他給了我們這個機會,我們一定要抓住!”

“人生能有幾回搏,正是建功立業的時候,田虎,我們的上半生都在虛度光陰,要抓住這個機會,積極配合,拼命作戰,創下戰功,打過這一仗,我們就可以作福酬神,後半世無憂矣!”李過誠摯地道。

田虎大爲動容,他表態道:“我田虎,這百來斤就交給小闖王了,小闖王指到哪裡,我就打到哪裡,絕不皺一下眉頭!”

李過,李自成之侄,江湖人稱“小闖王”。

李過欣慰地點點頭,他當然不希望自己的老兄弟有所損失,不過他告誡田虎道:“以後在軍中,小闖王三字休要再提,現在我們只有一個王,那就是東南王!”

“是!”田虎應允道。

田虎離開後,李過下令各軍中加大政治宣傳,說明這場戰爭的意義:我們是在東南王的引領下,爲中國而戰,爲民族而戰,此乃大義所在,我們將消除一直以來的邊患,功在千秋,將奮勇殺敵,如關公般過五關斬六將,如趙子龍般長阪坡中殺個幾進幾齣,每一位參戰的都是嶽武穆。”

他的激勵不僅在本軍中發動,還以快馬騎傳送往北京,傳曉九邊,於是軍官們動員起來,士兵們聆聽着軍官的教導,軍中的士氣旺盛,這種的戰爭打得有意義,每個軍人都摩拳擦掌,做好戰鬥的準備。

李過覺得這是完成了他職責的一部分,但起到的作用非常的明顯,意義重大!

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只有華夏獨存,原因之一是我們尊崇祖先,用我們的文明把他們的英雄事蹟記載下來,一代一代地學習,烙印入了中華民族每一個人的記憶中已經不可磨滅。

哪怕是死TJ也拜岳武穆,黑-社-會堂口入門處都給關公上香,更不用說那些正常人了。

先輩們在天上看着我們,激勵着我們,我們絕不能給祖先臉上抹黑,必破漠南,解決漠北!

大軍進入了黃河南岸,土地平坦肥沃。元宵佳節過去後,天下人已經重新開始了一年的忙碌,驛道沿途,能看到田野間到處都是農人在忙碌地春耕,有許多牛和驢在幫忙,它們就象它們的主人一樣辛勤地勞作不休。

中國人勤奮,就連牛和驢都明白自己存在的意義。

有道是一年之計在於春。大明的軍隊是從農田中的大道行進,也帶上濃濃的和平田園氣息。

李過一邊看着,突然覺得眼前的一切實在是太有誘惑,多少年沒摸過犁趕過牛了,作兒童時給地主老財家放過牛,幫父輩扶過犁,少年時離家開始肝,肝到現在,或許等到解甲,那就歸田,歸田!

作爲軍中高級將領,朝廷有賜田,當然李過沒什麼時間去肝農活,可現在他心裡癢癢的。

別說他,就連軍中將士們也都眼睛盡往地裡瞟,簡直有如美女在地裡一般。

這是病,治不了的,就算東南王行軍,也是如此!

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284節 從軍記之女學霸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293節 往北途中(求訂閱)第762節 千古奇功!第1446節 硬剛(二)第694節 廣州之事第103節 張龔氏(二)第21節軍魂立第946節 來到失敗之地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1150節 拆城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1358節 漠南蒙人不好過第1441節 兩邊阿三的比較第1288節 九邊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53節造船(二)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1399節 奧朗則布來摸華人屁股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664節 差點決鬥!第1256節 三天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1690節 惡土司第178節戰列線交戰第1884節 十天破城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503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四)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1778節 中國大酒店在歐洲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110節出診部族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239節文趙氏第619節 葡萄牙人成大贏家第109節和氣交易第1090節 夜襲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1618節 北海!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2104節 突襲烏姆拉季綠洲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376節 明人與倭人合流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1744節 爲何反?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169節落子(四)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178節戰列線交戰第394節 噁心的鏈彈攻擊第1172節 大明改改改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112節誘之以利第954節 上桅樓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2090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五)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1628節 進攻伊爾庫茨克城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1882節 死狗太多準備撤退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
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284節 從軍記之女學霸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293節 往北途中(求訂閱)第762節 千古奇功!第1446節 硬剛(二)第694節 廣州之事第103節 張龔氏(二)第21節軍魂立第946節 來到失敗之地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1150節 拆城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1358節 漠南蒙人不好過第1441節 兩邊阿三的比較第1288節 九邊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53節造船(二)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1399節 奧朗則布來摸華人屁股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664節 差點決鬥!第1256節 三天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1690節 惡土司第178節戰列線交戰第1884節 十天破城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503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四)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1778節 中國大酒店在歐洲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110節出診部族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239節文趙氏第619節 葡萄牙人成大贏家第109節和氣交易第1090節 夜襲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1618節 北海!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2104節 突襲烏姆拉季綠洲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376節 明人與倭人合流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1744節 爲何反?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169節落子(四)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178節戰列線交戰第394節 噁心的鏈彈攻擊第1172節 大明改改改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112節誘之以利第954節 上桅樓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31節升官後的教育第2090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五)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1628節 進攻伊爾庫茨克城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1882節 死狗太多準備撤退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