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節 漠南蒙人不好過

在倭國發展經濟實在困難,本來就人多地少,做得再好,災害一來,避無可避。

古代沒有大物流,倭國沒辦法實行兩頭在外的出口經濟,呆在倭島上就是妥妥的小受,遭遇各式災害的迫害而只能默默地流淚。

倭人的有識之士,早就認定大陸纔是最好的出路,奈何前輩們的試探都不成功,到得江戶幕府時期,更不得不遂行鎖國,與大陸漸行漸遠。

如今別看江戶幕府與兩中華交好,什麼叔父好侄子一家親,中華八個小跟班中,已被確認爲“不徵之國”,意思是說只要八個小跟班不自己作死,中華是不行征伐的。

爲什麼東南國在琉球上有駐軍艦隊,名義上是防海盜,實際上是在看着倭國,八個小跟班國家獨有倭國有此待遇,真夠看得起倭國。

楊天生與保科正之飯畢,他告辭而去,留下保科正之呆坐席中,最終是長長一嘆!

在他看來,對外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攻略大陸,但這是不可能的事。

下策是徹底鎖國,但是倭國物資匱乏,不說什麼,就說文房四寶,連支好的毛筆都沒有,因爲需要用到兔毛和狼毫,天可憐見,哪有這麼多的毛。造紙的話,很快倭國的樹木就砍光光,還有制墨,也沒那麼多的燃料,至於硯,最好的是端硯,倭人沒有這麼好的石頭。

所以中策是必須與明人做生意,好在明人對於倭國的土地不感興趣,也不象紅毛番喜歡傳播宗教,還是維持現狀,與明人做貿易吧!

隔得一天,楊天生代表明軍正式提議部隊將於本週內返航,倭人少不得惺惺作態,假意挽留,見明人去意堅決,德川家綱乃贈程儀30萬銀元,與他的好叔父告別。

兩國的關係終究不能回覆上代將軍家光時期,顏常武與家光同輩,關係密切,如今明軍離開,德川家綱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明軍動作很快,一個星期內全部撤走,倭國乃關門閉戶,鎖上國門,在內逍遙了。

……

且說回大明北方,大明徵虜大將軍甘輝奉了朝廷旨意,率軍民二十萬出塞,於漠南土地上築城,以求立足之地。

帶足補給與材料,華人身負基建狂魔的血脈,又情報完善,選擇的地點都是有水有木有石頭的好地方,很快就奠定了六座城市基礎,軍民同心一起築城,這牆頭一天比一天升高。

一旦築成,進可攻,退可守,漠南蒙古人將有巨大的麻煩。

待到冬天來臨,他們有城牆擋風,在溫暖的房子裡享受暖氣,而城外天寒地凍,白毛風一起,牲畜死光光!

就算不死,牲畜統統掉膘,待到來年春暖花開時,草原上牲畜需要吃草,而明軍卻出動掃蕩,他們馬匹用糧食餵養不掉膘,可笑的事情將會發生:不會騎馬的漢人騎着馬把馬背上的民族給打得落花流水。

一想到這裡,漠南蒙古人就是一陣哆嗦。

真要是如此,就貽笑大方了!

他們寄予厚望的漠北喀爾喀蒙古部族卻因今年馬瘟,各部彼此封鎖,不敢聚攏馬隊,無法南下。

唯有自救,漠南蒙古各部拼了,他們騎兵或大隊攻擊,或小隊侵襲,無所不用其極,務必打斷明國建城歷程。

他們時時攻擊建城工地,侵襲長城沿線,以致於長城內外,狼煙四起,蒙人遊騎兵的蹤跡甚至出現在北京城外!

整個大明北方,黃河以北,皆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城門白天關閉,路人皆背軍械上街,無論男女,均作軍訓!

漠南蒙古人爲自救而瘋狂了,但是他們發現時代變了!

往時畏敵如虎,不敢野戰的明人遇敵必戰,而且也有了剋制騎兵的武器---火槍!

明人聚衆而戰,遇到蒙人時,火槍轟得他們黯然銷魂,明人就連少年都敢上陣開槍,至於蒙人的弓箭,敵不過明人的線膛線!

線膛線的尖頭彈射程遠,威力大,打中非死即傷,更恐怖的是傷員中超過一半的人在其後死去,現在連蒙古人都清楚了,如果中彈,打中身體,只能求神佛保佑,打中肢體,那就快快自我了結,切了吧,否則傷口發炎,禍及身體。

蒙人不知道,爲了保證北方火槍的使用,明國與東南國各大軍工企業加班加點,瘋狂製造槍彈。

基建狂魔精神體現在很多方面,南京方面決定塞外人手一枝槍,長城沿線15歲以上男女皆有槍,黃河以前則是成年男子都會用槍,都裝備上火槍!

完成得比計劃好,塞外人手人均超過一支槍,不僅軍人自行加裝備,許多老百姓也加購火槍,一個壯丁肩上一把長槍,腰間別了兩把短銃,這是常事!

長城沿線15歲以上男女都有槍,官府得意洋洋上報說就連小學生也會開槍,十歲大的小學生,揹着比他們還要高的火槍去上學!

黃河以北則是不僅成年男子會用槍,女的都有不少人會打槍。

遇敵必戰!

明軍中有許多軍官是東南國退役老兵,重新徵召他們回母國參戰,他們的戰鬥意志堅定無比,也成爲了明軍中脊骨。

而明軍官兵被他們帶動,也是熱血沸騰,見到敵人騎兵,奮力作戰,讓他們有去無回。

前線官兵在拼命,後方的執政者做到獎懲分明,有錢給軍隊獎勵,有軍火物資給軍隊使用,軍人們無後顧之憂,切實地履行當兵吃糧賣命的使命。

明人軍隊是硬茬子,就連百姓也不好欺負,明國東南王下達敕令,全面武裝老百姓,他聲明道:“孤絕不允許出現老百姓被敵人任意屠戮之事……一(敵)人得一城,萬人大城被輕易攻破,則守城文武官員皆斬,舉族流放,家族三代以上榮譽褫奪!”

他是一代雄主,敢做敢爲,說到做到,長城沿線各地文武主官的家庭都被勒令在黃河以北安家,一旦官員投降,則立即對他們的家庭下手!

老百姓有連坐制度,官員同樣不例外。

換作是前明文官勢力龐大時,皇帝敢這樣公然扣押官員家屬,早被文官的口水淹沒了。

但在今朝,顏常武一聲令下,官員們一概聽命行事,無人敢反對。

這樣的形勢下,前線文官比軍官還要積極地備戰,以保他們的小命與家族安全!

一位到位於長城外,張家口西北部的張北縣的狄姓行商記載了他到張北縣的經歷……

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417節 珍珠鏈戰略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2177章 許二牛度假(二)第2094節 退兵第1926節 求援之倭倭之心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202節臺灣金色產業第1682節 中國人就是一條龍!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699節 世上只有兩個國家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第1839節 剃鬚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540節 老科普律魯是定海神針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153節民衆需要崇拜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2016節 大豬肉!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1092節 攻城戰一之前進第287節 在寧遠城的活動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2180章 定名分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1232節 賊勢熾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1625節 清楚敵情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1779節 自由不香了第1568節 中國人無處不在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8節初建軍(一)第1112節 呸!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519節 流金時代(二)第350節 督軍大婚!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825節 日暮途窮的韃靼人第1379節 帶路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1130節 深宮鉅變(三)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721節 柳如是心動不行動第292節 噴水寶寶要倒黴了(求訂閱)第1512節 威尼斯的特使第509節 沒錢了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1458節 勝利會師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425節 鄧巖忠阻止孫承宗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721節 柳如是心動不行動第1135節 輕勝庫爾德騎兵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1458節 勝利會師第1279節 海黛在臺灣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
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417節 珍珠鏈戰略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2177章 許二牛度假(二)第2094節 退兵第1926節 求援之倭倭之心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202節臺灣金色產業第1682節 中國人就是一條龍!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699節 世上只有兩個國家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第1839節 剃鬚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540節 老科普律魯是定海神針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153節民衆需要崇拜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2016節 大豬肉!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1092節 攻城戰一之前進第287節 在寧遠城的活動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2180章 定名分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1232節 賊勢熾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1625節 清楚敵情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1779節 自由不香了第1568節 中國人無處不在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8節初建軍(一)第1112節 呸!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519節 流金時代(二)第350節 督軍大婚!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825節 日暮途窮的韃靼人第1379節 帶路第1583節 包頭佬轉性了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1130節 深宮鉅變(三)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721節 柳如是心動不行動第292節 噴水寶寶要倒黴了(求訂閱)第1512節 威尼斯的特使第509節 沒錢了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1458節 勝利會師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425節 鄧巖忠阻止孫承宗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721節 柳如是心動不行動第1135節 輕勝庫爾德騎兵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1458節 勝利會師第1279節 海黛在臺灣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