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揮斥方遒

李邦華對日本與朝鮮的情況摸得頗爲清楚。

這年頭,投資渠道是相當狹窄的。

投資土地,被視爲是多數人僅知道的增值手段。雖然,開辦工坊已經是一個發財的不二法門。但是,有膽子創業的人依舊是稀少的。

也有的人,寧願把銀子都存到各家錢莊裡。

只不過,也許是賺到錢的人越來越多。錢莊現在收儲竟然不給利息了。這時候,大明的國債就成了一個新的投資渠道。

也許對於普通人而言,政府借錢,那豈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可對於此時的日本朝鮮而言,大明就是後世的美帝。就算美國人沒有信用,日本也得表現得出一副美國人一定會很有信用的樣子。

再者,對於日本與朝鮮兩國而言。他們每年進口龐大的大明貨物,早已經是貿易逆差巨大。日本與朝鮮人的貴金屬貨幣,那些金子銀子,都在購買大明貨物裡花了很多。市面上,漸漸都只剩下大明的寶鈔。

“朝鮮與東瀛國想借錢,恐怕會有些心不甘情不願。但是,有一個,不對,三個國家一定很願意買大明的國債。”倪元璐也出聲建言。

朱慈一聽三個國家,頓時猜到了:“越南那片地方,最近情況怎麼樣了?”

“大明各處軍工工坊都賺了個盆銀鉢滿,初步估算,出口了大概一千六百萬銀元的軍火。”倪元璐笑着說。

“越南人現在還有錢?”

“現錢,真金白銀的。估計是很難,但是……越南卻也是有好東西的。”倪元璐笑着說:“首先是糧食,不過這個量不多。三國都要打出狗腦子了,糧食是越來越少了。但越南願意給人,賣給咱們當契約奴。而今東南亞各處殖民地都需要人手,這個放到市面上會很受歡迎。”

“都是戰俘?還有什麼值錢的沒?

“沒錯,都是戰俘。但也不排除會由些是抓的。此外,最應當關注的就是銅礦了。老街生權發現了一個大銅礦。另外,煤鐵礦山越南也有不少。這可真是解了燃眉之急了。大明南方各處百業待興,眼下興修房屋都需要大量的鋼筋水泥。兩廣、兩湖還有廣西雲南,都想要修幾個大的鍊鐵廠。可是,鐵礦與煤礦都都是稀缺。”倪元璐說。

“那也去越南多發發國債。國債這事兒,到期了自然是能還出來的。畢竟,今年發一萬萬五年期的國債。到了三年後,咱們可以發三萬萬銀元的國債嘛。再到十年後……”朱慈看着李邦華與倪元璐都有些尷尬地笑。

朱慈也笑了幾聲,緩緩說:“諸君。未來之世界,不再單單是孔老夫子幾本書裡能說透治國道理的世界了。世界都是發展的,變化的。一代更比一代強。治國之道,更是會推陳出新。比如這國債的事情,不用想着是借的錢一定要還。沒錯,弱國借了大明的錢。那是一定要還的。可我大明,要做的就是讓全世界各國都想借錢給咱們,必須借錢給咱們。但是,還不還,大明說了算。”

“到時候,一睜眼就是幾萬萬銀元的債。大家都睡不着覺了……”李邦華約莫有些猜到了朱慈的意思,可還是不太安生。

“到那時候,擔心大明還不起的。應該是世界各國,卻唯獨不應該是大明。”朱慈忍不住想起來後世美國人的國債。

好傢伙,美國僅僅是欠了外國人的國債數目就達到了六萬億美元。

美國人一年2015年總稅收收入才三萬億多點,這還是收入,實際上財政赤字下還存不下錢還債。

但真正擔心還不起的,肯定不是美國政府,而是買了國債之人。

比如日本,美國國債存量過萬億。

“還記得,朕當時定下的,全國百姓退休工資的事兒麼?”朱慈說的是隻要簽了勞務契約的,收取一筆費用,退休後就給錢。實際上是社會保險。

“記得。陛下此舉仁義,萬民無不感恩戴德。”李邦華徹底明白了過來。

“沒錯。實際上都是一個道理。大明不能做獨夫,在沒有真的統一寰宇之前,也做不了獨夫。”朱慈說:“所以大明要與各國利益捆綁。退休的錢是一種利益捆綁,借錢也是一種利益捆綁。讓各國離開了大明,損失遠超過收益,這比任何盟約都更有意義。”

“臣明白了。三月之內,臣會解決一萬萬銀元的國債售賣之事。”李邦華瞭然。

“看來,兩位愛卿應該也明白了。”朱慈抿了抿嘴,說:“這開疆擴土之事,還是要繼續做下去,擴大下去。東亞寥寥數個國家,就滿足兩位愛卿了麼?東南亞,南亞,西亞中東數百個國家。朕,也要一一收入囊中啊。這開疆擴土,可並不意味着是純粹的投入。其實,很多時候收益回來時非常快的。”

比如國債放出去,實際上就是把朝鮮、日本以及越南三國割了一輪韭菜。

而這,還是頗爲簡單粗暴的手段。

等大明的新一代官僚們成長起來,摸索熟練了。到時候再簽訂幾個什麼《廣場協議》,那割韭菜的手法就能更加隱秘,更加高明瞭。

“陛下……打算從何處擴張?”李邦華回味過勁兒了。

沒成想,朱慈繞了一大圈子。原來都是爲了這對外擴張的戰略呀。

只是,他有些不確定朱慈是打算去哪兒。

“從前,唐朝的時候。有唐森去西天取經,說是取回正統的佛法來。眼下,大明經世致用的文章當然是不用西人經書的。可朕呢,卻想要從東土大明而來,去往西天送經一場。”朱慈沉吟說:“這西天,天竺是一。中東是二,歐羅巴便是三。三處西天,朕要一體全都去一番。兩位愛卿是朕肱骨,此番西行戰略,就看兩位愛卿的了。”

“具體戰略規劃、執行。臣等都無問題。只是……”李邦華沒有稍作什麼抗拒。朱慈膽大包天的那些計劃不要再多,今日的計劃,顯然也只是其中一分。

只不過,兩人都有些擔心朱慈太急切了。

一旦再着急,很多事情就不能安排妥當。

“只是什麼?”朱慈很欣喜兩位大臣的配合,關切地看了過去。

“相比於西方,大明本土纔是我國一切之根本所在。而今國內,一切尚且在復甦時期。十數年的戰亂帶給大明的創傷雖然在迅速癒合,但對於大明而言,終究是一場重創。經濟上,百姓重新耕種不過三年,北疆等初開坑之處不過一年。工坊雖然盛行,卻僅限於少數地區。商業雖然漸漸繁榮,一樣侷限於少數大城,少數區域。多數地方公路尚在修葺。政治上,新的部門架構剛剛初創,百官正在適應,同僚們戰戰兢兢,唯恐因爲一着不慎而耽誤了政務。教育上,大量學子還在學習時間,未能畢業投入社會勞動。交通、國防、衛生……”李邦華一一說出去,最終嘆了口氣地說:“就如同人口的問題一樣。十數年的戰亂讓大明損失了超過一半的人口,數千萬人的死亡雖然解決了土地兼併的問題,卻對經濟復甦造成了重大的拖沓。”

“其實,近年來的情況比起一二十年前,真是好太多了。”倪元璐接過話茬:“至少,而今各地都有了官辦醫院。聽聞前些時日,陛下有意讓太醫署擴建爲衛生部,讓孔洛靈醫生擔任首席長官。臣覺得,這其實很有必要。別的不提,各地都急需完善的婦產醫院解決新生兒的問題。這幾年,京師的新生兒可謂是爆炸性地增長。但是,相應的醫療水平與經濟條件都還沒有跟上去。這讓許多新生兒面臨着夭折的危險。當然,無論如何,比起十年前來說。夭折率至少已經下降一半了。”

“女子爲官……的確是有些難。不過,陸軍醫院院正胡波可堪爲衛生部長。”李邦華說:“只是,幼兒長爲成人。至少還需十八年,成爲帝國中堅,又需要十年。必須,二十八年之期過後,大明才能稱得上內在穩固。至少,打下了西域各地,纔能有人堅守,將地方佔住。”

“兩位愛卿說的,朕很清楚。”朱慈當然熟悉孔洛靈。

前些天,朱慈就在外宅裡與孔洛靈、柳如是廝混着。後來,還加入了李香君,頗有些樂不思蜀。

但是,朱慈又有自己的堅持。

“歐洲的進步進程,必須打斷啊……”朱慈有些焦躁:“時不待我,時不待我啊。”

李邦華與倪元璐微微沉默。

朱慈緩了緩,說:“另外,兩位愛卿也別緊張。朕這一回西去,主要是爲了打開局面。很多事情,朕很擔心……百年之後。離開了這開疆擴土的勢頭,大明又回到了內卷化的時期。所以,朕要將這開頭做下來。至少,後世子孫依葫蘆畫瓢就能得出如何去做事。”

“請陛下指示。”李邦華與倪元璐稍稍鬆了口氣。

至少,眼下看起來朱慈並不是特別着急。思路是比較清晰的……

“論及天下地理,如同古時函谷關一樣的存在。有這三處!”朱慈喊着兩人到了書房內側,那個巨大的世界地圖懸掛在書房內壁上。

隨後,朱慈拿起了一個紅色的塗着紅漆的可愛小豹子,如這樣的小豹子還有很多,獅虎豹魚貓兔,各種動物形狀的小玩具在一旁的盒子裡裝着。

沒錯,書房上的內壁,乃是一整個磁鐵。

而那些小豹子小獅子都是鐵質的。

朱慈拿着一個小獅子放在了新加坡的位置上,隨後,又拿起了一個小豹子放在了蘇伊士運河上,最終,又放下了一個小虎的鐵塊在巴拿馬運河上。

“馬六甲海峽上的新加坡,是大明走出亞洲的關鍵地域。也是南洋艦隊而今的任務,守住這裡。大明才能走出去。走出去以後,要征服哪裡呢?”朱慈掃向地圖,用手拍了一下印度,又將指尖從奧斯曼帝國的疆土落在了歐洲:“先是天竺、隨後是波斯、奧斯曼。再然後,就是意大利、西班牙。最終,是歐洲。”

“朕的想法是……此去沿途,朕會順手收拾掉東南亞各國,積攢出一支足夠隨同朕遠征西方的力量。以天竺的出產爲補充,解決因爲路途遙遠而耗費的巨大損耗。最終,立足波斯、奧斯曼。這其中,諸位愛卿給朕同步好,打通越過中亞出海的道路。在路上,解決大明沒有印度洋出海口的問題。”朱慈沉吟少許。

張張帶着幾個侍從輕手輕腳地講紙筆遞給倪元璐與李邦華,隨後,他偷偷看了一眼地圖,以及對着地圖揮斥方遒的朱慈。

對着地圖揮斥方遒,這似乎是個很中二的事情。

可是,一想到眼前的這些人真的有讓世界爲之變色的力量,那種感覺又有些叫人覺得神暈目眩。

“打通蘇伊士運河,大明的戰略目的就達到了。通過蘇伊士運河,大明可以與奧斯曼帝國貿易。將大明的影響力施展到奧斯曼的身上,這是大明的另一個印度。其身上流淌着的財富,足以支撐大明在外交事業上五分之一的功勳。”朱慈隨後又說:“另外,意大利、西班牙。這些,是大明的另一個重點。”

“西班牙即將沒落,意大利在西班牙的控制下,也是分崩離析。但是,這兩個國家的存在,就會拖累歐洲整體的落後。通過與其貿易,輸送軍火。大明就掌握到了一個支點,一個可以撬動整個歐洲大亂的支點。只要讓歐洲人自己內亂頻發,大明才能在越過太平洋以後,掌握美洲大陸這個新的國運起點。”朱慈又將一個小虎的玩偶貼在巴拿馬運河上。

“巴拿馬運河……這是大明掌握美洲的另一個關鍵點。”朱慈說:“當然。這些都要時間。朕估算了一下,十年內穩固亞洲。二十年內,通過蘇伊士運河影響歐洲。五十年內,大明開鑿巴拿馬運河。將影響力深入南美。諸君,共勉吧。”朱慈放下手中還拿着一個萌萌的小兔子玩偶,但這一回,他決定還是收回去罷。

計劃再多,也要能實施出去呢。

第一百五十三章:百萬軍資第三十四章:封鎖臺灣第一百二十四章:百年暢想第六十九章:多爾袞造反第六章:深海戰略第七十七章:重擊第一百五十九章:鰲拜的末路第二十四章:京中名醫第四十七章:淺草寺與先聖殿第三十七章:戶部清理京營覈算小組第八十章:第二件神兵利器第七章:下西洋第十七章:揭曉第四十五章:爲何而戰第一百三十三章:玩把大的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們的信第三十一章:海戰 二第七十二章:西班牙公主的嫁妝第一百三十三章: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九十六:胸有成竹第六十七章:柳生十兵衛的未來第一百二十八章:大戰開啓第三十七章:戶部清理京營覈算小組第五十章:一言平千軍第四十章:日本小弟第三十三章:周王的驚喜第五十三章:暴富第五十一章:真理越辯越明第二十五章:所謂正統第四十九章:御門聽政第八十五章:京師大學堂第五十九章:以打促打第二十七章:喂罰酒,堆京觀第四十九章:更強的火炮第三十九章:喬三爺的故事第七十三章:毅然決絕第一百七十章:心尖盪漾第四章:招攬人才第一步第二章:琉球往事第五十章:侯恂反被坑第一百零九章:不止一個敵人第五十六章:大明偉男子第一百一十一章:朕有一個夢想第十三章:錦衣衛出動第二十一章:朝議平亂第十二章:初級小學與民兵小組第八十二章:戰爭到來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四十九章:掀桌子了第二十五章:捷報在京師第三十九章:喬三爺的故事第十五章:時間不多了第一百三十四章:清軍棄子第七十二章:捷報入京第九十七章:倭寇侵朝第一百四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三十三章:報復第二十一章:乾清宮的會議廳第八十九章:公主的懷疑第五十八章:親軍鎮場第三章:出兵前奏第十二章:我何懼之?第一百零八章:情報第三十三章:騎兵對衝第五十九章:你惹不起第一百三十三章:玩把大的第二十一章:歐洲變了第三十五章:復活吧,朕的飛熊團第二十七章:皇帝陛下抵達日本第七十章:劍拔弩張大政殿第九十五章:這是雅克薩第二十三章:選妃酬太子第一百三十一章:援軍半坡店第一百五十三章:炫富第二十三章:藥王殿上第七十二章:海上敵情第一百五十七章:王牌抵達第五十二章:驚現富豪第二十二章:軍火出口第二章:帝國的友誼第一百五十三章:百萬軍資第六章:忠臣義士第二十六章:大維齊爾柯普呂律第五十八章:掀開底牌第八十章:皇帝大婚 下第八章:新制度第十二章:舌辯羣士第九十三章:臣服還是死亡第四十八章:保定兵參戰第十二章:朝議第一章:大明猛人第三十章:瘟疫已克第七十一章:周王選擇第三十七章:劫中伏殺第一百零七章:神秘的富婆第五章:仁川登陸第十九章:交鋒戶部尚書第一百三十六章:失控的李自成第四章:另類的歷史第一起……第三十一章:神技-自古以來
第一百五十三章:百萬軍資第三十四章:封鎖臺灣第一百二十四章:百年暢想第六十九章:多爾袞造反第六章:深海戰略第七十七章:重擊第一百五十九章:鰲拜的末路第二十四章:京中名醫第四十七章:淺草寺與先聖殿第三十七章:戶部清理京營覈算小組第八十章:第二件神兵利器第七章:下西洋第十七章:揭曉第四十五章:爲何而戰第一百三十三章:玩把大的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們的信第三十一章:海戰 二第七十二章:西班牙公主的嫁妝第一百三十三章: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九十六:胸有成竹第六十七章:柳生十兵衛的未來第一百二十八章:大戰開啓第三十七章:戶部清理京營覈算小組第五十章:一言平千軍第四十章:日本小弟第三十三章:周王的驚喜第五十三章:暴富第五十一章:真理越辯越明第二十五章:所謂正統第四十九章:御門聽政第八十五章:京師大學堂第五十九章:以打促打第二十七章:喂罰酒,堆京觀第四十九章:更強的火炮第三十九章:喬三爺的故事第七十三章:毅然決絕第一百七十章:心尖盪漾第四章:招攬人才第一步第二章:琉球往事第五十章:侯恂反被坑第一百零九章:不止一個敵人第五十六章:大明偉男子第一百一十一章:朕有一個夢想第十三章:錦衣衛出動第二十一章:朝議平亂第十二章:初級小學與民兵小組第八十二章:戰爭到來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四十九章:掀桌子了第二十五章:捷報在京師第三十九章:喬三爺的故事第十五章:時間不多了第一百三十四章:清軍棄子第七十二章:捷報入京第九十七章:倭寇侵朝第一百四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三十三章:報復第二十一章:乾清宮的會議廳第八十九章:公主的懷疑第五十八章:親軍鎮場第三章:出兵前奏第十二章:我何懼之?第一百零八章:情報第三十三章:騎兵對衝第五十九章:你惹不起第一百三十三章:玩把大的第二十一章:歐洲變了第三十五章:復活吧,朕的飛熊團第二十七章:皇帝陛下抵達日本第七十章:劍拔弩張大政殿第九十五章:這是雅克薩第二十三章:選妃酬太子第一百三十一章:援軍半坡店第一百五十三章:炫富第二十三章:藥王殿上第七十二章:海上敵情第一百五十七章:王牌抵達第五十二章:驚現富豪第二十二章:軍火出口第二章:帝國的友誼第一百五十三章:百萬軍資第六章:忠臣義士第二十六章:大維齊爾柯普呂律第五十八章:掀開底牌第八十章:皇帝大婚 下第八章:新制度第十二章:舌辯羣士第九十三章:臣服還是死亡第四十八章:保定兵參戰第十二章:朝議第一章:大明猛人第三十章:瘟疫已克第七十一章:周王選擇第三十七章:劫中伏殺第一百零七章:神秘的富婆第五章:仁川登陸第十九章:交鋒戶部尚書第一百三十六章:失控的李自成第四章:另類的歷史第一起……第三十一章:神技-自古以來